滨海三中是1995年由山东羊口盐场职工子弟中学和潍坊纯碱厂职工子弟中学合并而成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38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0410 平方米,硬化彩化绿化 25000 平方米。 近几年来,学校从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加大了硬件建设力度,办公设备、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容校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变。校内设有运动场,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阅览室、学生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舞蹈教室,2001年学校建成了与因特网相连的高速校园网,实现了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过程现代化和办公设备数字化。 2003 年,学校投资 270 万元建成的四层主体教学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达到了现代化、标准化要求。学校通过不断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设了一流的环境;为教育科研的深层次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契机。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 113 人,其中 专任教师 92 人,学历达标率100%,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 80 %。全校有市级教学能手5 人,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5 人,荣获省、市、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 6 人。
潍坊海运学校是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国家海事局认证,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以培养甲类三副、三管轮为主的高起点高质量的航海类中等专业学校。自办学以来,学校已荣获2009年潍坊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港航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荣登潍坊市名优办学单位推介榜前列。 潍坊海运学校位于潍坊市政治文化中心地段:奎文区胜利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近200亩,由两个校区组成:学校总部(原潍坊医学院南院)和实训中心(潘里),现我校拥有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余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场所,其中: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六幢,标准教室100套,学生公寓三处,共有宿舍800余间,生活餐厅3处,可容纳600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现有在校学生三千余名。2010年4月23日,潍坊海运学校与潍坊学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成立潍坊学院海运学院,联合培养航海应用类人才。招生专业为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两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统一招生。 学校开设轮机管理、航海技术两个专业,同时举办GMDSS通用操作员适任证书培训、值班水手/值班机工适任培训以及基本安全、精通艇筏、高级消防、精通急救、雷达两证专业培训,并将顺应国家及全球经济发展需要增设热门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及时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在职在岗专业教师150人,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10余名,持有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等级适任证书的专业教师60多名,操作级船员实训教师50余名,具有大学英语8级及以上水平的英语教师有20多名(其中:硕士4名,双学位的2名)。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陆续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对口专业毕业生中,择优聘用航海教育所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 学校旨在打造一流的教学硬件条件,在教学设备配备和实训室建设上,学校投入2600余万元分别从大连、江阴、福州、青岛等地陆续购进了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GMDSS模拟器及真实设备、船舶柴油机、发电机组、各种泵、空压机、锅炉、船舶电站、救生艇(机动、非机动)、救生筏、电焊机等专业教学培训设备、仪器,建有高级消防模拟舱,配备了各种消防设备,精通急救、船上医护教学设备仪器配备齐全。目前学校拥有航海模拟器实训室、轮机模拟器实训室、海图室、电工工艺实训室以及无纸化考试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60多个专用实训室,在实训中心建有轮机模拟机舱、水手工艺训练车间和金工工艺实操车间,同时租用艇筏训练水域一处,并建设了训练艇停靠码头。投资300余万元按照国家海事局计算机终端考场建设标准建设船员适任考场并配备高档计算机260多台,可以完全满足海船船员远程计算机终端无纸化适任考试。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号召,根据潍坊市委、市政府关于整体推进北部沿海地区开发步伐的精神,学校全力配合潍坊沿海经济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的航海人才,学校申报了“山东潍坊海运专修学院”,现已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我校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科教创新园投巨资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近7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新校区功能包括:新开设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管理、国际物流、港口机械、国际航运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船舶修理与建造、船舶电气等;配备功能齐全的实训中心和实习工厂;新校区功能建设中还将注重进一步促进我校科研开发成果建设;建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及生活餐厅,可容纳一万五千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目前新校区正在施工阶段,一期工程的六个主体楼工程进度为建设中期,计划今年下半年峻工,并达到5000人的入驻使用标准。 为确保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及时就业,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 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适当减免部分甚至全免学习费用。学校拥有山东省外经贸厅确立的全省三大外派劳务基地之一(主要派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已于多家船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通过三副、三管轮适任证书考试,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及《适任证书》的学生全部就业。 随着国内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海上运输发展迅猛,海员供不应求,船员的待遇也越来越高。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紧紧抓住中等专业教育和海运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不断借鉴、吸收国际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先进标准。学校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实行多证制,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员通过在潍坊海运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实操培训,就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潍坊通达国际海运学校成立于2005年,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审核、验收、具有培养甲类三副三管轮资质的海运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历程,现拥有两个校区和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达到8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68000多平方米,模拟训练站、实习工厂、学生宿舍和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备,在校生达到2500人。 学校现有语音室、海图室和微机室等专用教室12个,配备了成套的语音系统、网络系统、完善的音像设备和大型投影仪等,拥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置。学校现拥有航海模拟器室、轮机模拟器室、GMDSS实训室等25个专业实验实训室,航海学科实验室配备了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GMDSS训练系统、雷达观测与标绘训练系统等设备,轮机学科实验室配备了大型船用柴油机、分油机、油水分离器和各式各样的泵、阀,辅助油柜等一应俱全。另设有电工工艺、急救、消防等实训室和基本安全、轮机等训练室供学员实操学习使用。培训部拥有轮机操作、轮机拆装、车、钳、焊等实习车间。水手培训设施包括两个水手工艺训练室和供学员水上训练使用的多艘机动艇、非机动艇。教学附属设施相互配套,图书资料一应俱全,其宽带网络早已遍及整个校园。 学校注重师资素质的提升,发挥民办教育的机制优势,聘请在国内航海教育界颇具影响力、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教师任教,并通过他们对年轻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志于从事航海教育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来校讲学。学校现有教授、副教授12人,甲类船长6人,甲类轮机长5人,高级工程师2人。学校专业教师达140余人持有操作级、管理级、高级船员职务证书的专业教师70余人,高水平专业英语教师40余人,全部持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余教师均拥有各种专业技术证书,学校打造了一支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和业务精湛的庞大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学校十分注重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每年都派遣教师赴各大知名海事大学(如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相关教学知识培训。 为广泛适应学生的选择,学校设置有航海技术、轮机管理、港口机械、船货代理、船舶工程、客船旅游、国际贸易、国际际物流等专业,目前开设甲、乙、丙类三副/三管轮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目前学校短期培训主要项目),学校在2007年设立大连海事大学函授站,学生报名参加成人高考获得函授学习的资格,通过函授学习可获取大连海事大学大专文凭。学校中专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和2-5年的弹性学制,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面向社会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就业,针对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岸上就业困难,工资水平偏低,而全球船员市场紧俏,船员工资高涨的现状,学校与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逐步确定了“校企结合、双方共赢、学生受益”的发展思路,实行招生、教育、就业一条龙服务。学生毕业后,除到国内航运企业工作外,还可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海员工作。与世界知名航运企业的联合办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学生的就业进一步拓宽渠道。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培养出各类航人才4000多人,已陆续上船任职。 学校坚决奉行既定的质量方针:以完善的办学条件、严格的管理、周全的服务,确保培养出既符合有关国际公约、国家法规要求,又满足客户需要的海上专门人才!2009年6月,作为全国首家航海民办院校,山东海事局在学校开展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综合评价自查后评估试点工作圆满结束,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同类船员教育综合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学校依靠优异的船员培训质量、出色的办学成绩,积极努力争取发挥着办学标杆作用,在提高学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通过率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为扩大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并为进一步倡导2009年 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号召,一座集办公,教学,实训,食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性、配套性更加先进完善的新校舍,将于2010年如期入住。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将在目前基础上,再上一个崭新台阶,从而将学校建设成为以航海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高等职业学校和航海职业教育的知名品牌院校。
校占地16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一幢,附设宿舍、锅炉房、浴室,总建筑面积1937平方米。整个学校布局整齐、紧凑、合理。学校共投入30多万元进行了内部教学设施的配套工作,初步建成了康复室、生活实验室、劳动技能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等,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为学生配备了必备的康复设施。 学校现有教职工27人,6个教学班,68名学生在校接受系统的康复启智教育。学校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毕业于正规的特殊教育理论培训,取得了任职资格。学校于1988年8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残工委评为“扶残助残先进单位”,1999年确定为“山东特殊教育师范实习基地”,2000年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有30多篇关于教学教研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有5名教师分别在省、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奖;学生在第一届亚太地区特奥会和香港特奥会城市邀请赛上,获得五金、四银、三铜的好成绩,城省市残运会上取得了5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诸城实验初中创建于2001年8月,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将学校文化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用文化提升教师、学生的素养和管理的品位。 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是由山东省诸城师范学校和原诸城实验中学(初中)于2001年8月合并而成的一所融高中、初中、幼教于一体的完全中学,有初中部、高中部、外国语三个校区,占地170余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现有116个教学班,8200多名学生,600名教职工。学校设有高标准的办公楼、教学楼、艺术楼、体育馆、图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餐厅和400米跑道标准塑胶操场等。是诸城办学历史最悠久、教师平均学历最高、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资产最多、办学条件最好的副县级学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潍坊市重点中学、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办学校。
海岱学校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利用原有部分校舍约14500m2进行改建,改建项目包括原职教中心教学办公楼两幢,6700m2;实验楼一幢,约2800m2;学生公寓楼一幢,约5000m2。新建现代化教学楼一幢,约9200m2;设施齐全的餐厅一幢(含多功能报告厅),约2300m2;25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操场一个。 海岱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完全学校,其中小学部48个教学班,初中部36个教学班,在校生可容纳3000余人,教职工总数达200余人。管理模式为寄宿制封闭式管理,充分利用团体进行生活交际教育,强化“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勤奋、自立、吃苦、合作、谦让、感恩等优秀品质。导师制管理模式,使孩子在选择了海岱学校后即可就会享受到全方位的“幸福教育”:思想上的引导、学业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 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科学设置核心课程,以“强化英语、推进双语、发展母语、实验多语”为指导,打造“结伴学习、自主动脑、互助发展、共同成长”为品质的“幸福课堂”教学模式,从孩子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开设人文、科学、艺术三大类多个专业,所有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学习的课程和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念超前的教师团队,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全部是青州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校聘有多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担任学校顾问,指导学校高端决策与发展。 学校始终秉承“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持续追求教育的民主化、生态化和现代化,宗旨是让每一位教师拥有自身价值实现后的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可持续发展的幸福人生。海岱学校是孩子们向往的温馨家园、成长乐园和精神怡园。
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原名高密市第七中学,占地71亩,始建于1959年,1998年由普通高中改制成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初中实验学校。学校充分发挥民办体制优势,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走特色办学的道路,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任课教师中,本科学历达到95%,研究生学历进修5人,获省市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称号的教师达到68%。现有21个教学班,全部教室均配有液晶投影机、实物展台、电脑、电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有暖气、电风扇、保温桶等保障设施;公寓楼装有暖气、纱窗、防护网等,干净整洁安全。学校建有可容纳13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饭菜质量高,价格低,品种多,可满足学生不同口味。 学校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工作以“敢、爱、严、实、节”为治学方针,落实“爱生如子,育生成才”的办学宗旨,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从严治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