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二中坐落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镇,一代文化名人王统照的故乡--相州镇驻地。东靠潍河、西临206国道,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学校占地面积61216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5平方米,伴随着时代的脉搏,他已走过了五十二年的风雨历程。现在,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公寓楼以及学生餐厅等,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电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四机一幕演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237人,教职工116人,拥有24个教学班,学校从1956年建校至今,已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的祖国建设者,特别是近几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考研室的具体指导下,诸城二中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上深入挖潜,经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信心教育、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吃苦教育培养学生的毅力,全新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的重大突破,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诸城二中高考目标完成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在生源差的农村中学创造了令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喜人成绩;2003年高考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目标任务,是全市仅有的两个完成目标任务的学校之一;2004年高考,再创辉煌,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文理艺体本科上线185人,在农村中学遥遥领先,稳居农村中学第一名,同时,本科目标完成率列全市第一名。
南苑学校创办于1996年,,是一所规模不大但颇具办学特色的街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怀领导下,南苑学校全体教职工兢兢业业、勤奋施教,在工作中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学校坚持“立足校情,稳步发展,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发展思路。狠抓内部管理,鼓励争先创优,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我校的工作已基本形成“三个一”局面,即:“一个团结进取、务实改革的领导班子,一支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一个文明和谐、人人向上的育人环境”。学校工作充分发挥南苑自然、历史、人文优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学校工作中,广泛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几经努力探索,学校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潍坊滨海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7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有400米环行跑道的标准操场。在校学生1200人,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5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潍坊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近几年来,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和其它比赛中,该校学生共有2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有30多人次获省级奖,有40多人次获市级奖,有20多名教师获优秀辅导员称号,学校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该校以教学设备先进,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全面发展而具特色,先后被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授予“红旗单位”、被潍坊市教育局 授予“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6800平方米。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26个,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6个,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器材装备齐全,理化生设施完备,宽带城域网进教室,适应了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市委书记徐振溪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山东教育社总编毕唐书来校专访副市长王守全来校考察、调研 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设有文理音体美专业,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中高级教师48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14人,市骨干教师28人,已形成了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为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开展了以“自尊、自信、自律、自立”为核心的自强教育工程;学校有国家级课题项目“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是山东教育厅重大课题“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来共有二百多篇教科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近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线数、录取数大幅度增长: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达到了96人,2003年高考在223人参加考试的情况下有166人达到了本科线,2004年高考面对全市4500名以后的生源,文理音体美及文管各类本科上线再创辉煌,本科上线总数达到236人,本科上线率达到了65.2%,升学率超过了许多重点高中,创造了高考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各类竞赛成绩优异,有50人在国家级、省级各科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有二百余篇学生习作和书画作品发表和获奖,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优胜单位”。学校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先后被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市百面红旗单位、潍坊市花园单位、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面对新世纪、新要求、新挑战,学校树立了“让每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张笑脸都洋溢自信的笑容,让每块心田都拥有成功的喜悦,让所有学学生入校第一课——军训在发展极限中达到卓越”办学理念。学校将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领先时代的栋梁之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省级规范化学校”和“省文明校园”。
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创建于1971年,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潍坊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建校以来,学校三迁其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占地200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在职教职工448人,在校生4537人。 先进的办学理念。潍坊七中确立了“质量求声誉,竞争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建设“精品花园式现代学校”的办学目标,“强化文理,优化艺体”的教学目标,“以一流的管理赢得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赢得一流的生源,一流的质量赢得一流的声誉”的管理目标。建立了以“求真知,做真人”为校训的“一训三风”校园文化理念体系。 规范的常规管理。严管出效益,管严出情意。学校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体系和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校建立了教代会制度、评议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教师荣誉梯级制度、学分认定办法、选课走班教学制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案、“名师精品讲堂”制度等。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优秀的师资队伍。潍坊七中师资队伍优良,其中具有研究生和课程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13人,占一线教师的75%,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全国和省市级荣誉称号的教师121人。有多名教师赴英国、新加坡等国家进修学习。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 开放的办学渠道。学校积极拓宽对外办学渠道,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国防生生源基地”,被北京体育大学确定为“生源学校”和“实习基地”,被山东大学等10多所高校确定为生源基地。学校还与国内各地著名高中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完善的办学条件。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学术报告厅、音乐楼、体育馆、手球馆、学生公寓楼、餐厅等主体建筑布局合理。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体育中心、音乐中心、美术中心、电教中心等,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优质的资源保障。学校还建立了校园医院、校园超市、校园书店等十多个项目满足了师生生活需求。学校被授予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称号。 绿色的生态校园。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时代特色鲜明。学校文化阵地配套齐全,拥有《潍坊七中校报》、《青萌》校刊、《教科研园地》、《每周文摘》、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网站、宣传栏等;建立了教职工校园文化节、班主任节、金秋艺术节,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56%,绿地率达到42%,呈现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意、寓教于景、启思于绿”的新特点,形成了乔灌花草交错分布、水陆空墙立体绿化、人物情景文明和谐的新格局,实现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活动场地塑胶化”的“三化”目标。学校被授予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绿色学校等称号。 一流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向清华、北大等全国十大名校以及211工程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艺术教育成绩优异,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解放艺术学院等著名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体育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学校男子排球队、女子排球队等每年都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学校被评为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全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全国生物学奥赛先进集体、山东省信息学奥赛先进集体、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现在,学校正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有117个教学班,570名教职工,7000多名学生。2007年,诸城市政府决定筹建诸城一中新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00亩,投资1.9亿元,现主体工程已竣工,2009年投入使用。 诸城一中年年保持着很高的升学率,不仅在潍坊市重点中学遥遥领先,而且在山东省也名列前茅。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诸城一中一直把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作学校的首要任来抓,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思想先进、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诸城一中实施的开放式办学则把这种愿望逐步变成了现实。在这里"学习"一词的涵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扎根在一中这片沃土上,学生得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
昌邑一中创建于1946年,历代宗师树德育才,创生文化,传承文明,营造了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创造了社会公认的辉煌业绩,赢得了历届学子的衷心爱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5万多名学子在这片沃土的孕育下茁壮成长,成就非凡,许多校友成为专家、艺术家和党政军领导干部。瑛瑶其质,玮器争妍,铸就了一中的光荣与辉煌。 2010年搬迁新校。新校投资4.4亿元,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138个教学班,教职工552人,在校学生7500人。学校共有实验室35个,仪器室、准备室28个;图书馆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30万册,阅览室座位1000多个;微机室10个,电子阅览室2个,微机600台,网管中心、校园网、学校安防系统健全。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办学宗旨,以“允德允能、各美其美”为目标,以“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为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立德树人精神、青檀风骨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三种精神为主旨的“一中精神”,实行“教师自己培养自己”的“234”双螺旋模式,推行高效思维课堂,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声誉与日俱增。先后获中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全国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示范学校、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潍坊市五星学校等称号。 学校坚守“让每一个走进昌邑一中的学子都能梦想成真”的核心教育观,唤醒并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2005以来,38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58名学生获中学生数理化、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学校连续十二年获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称号,其中信息学已成为学校品牌课程。学校男女排多次获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冠军,女排夺得第二届亚洲中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学生社团“晨曦文学社”获“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团奖”,学校获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校、山东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首届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山东省英语特色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基地等称号。
昌乐及第中学成立于2010年8月,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月亮湾畔,是县委、县政府致力打造的我县唯一的一所国办高中。校区占地270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06个教学班,5400名学生,527名教职工。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一级教师25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3人,有8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优越。建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艺体楼、学生公寓、食堂餐厅等楼房16幢,设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先进的功能教室。图书馆藏书27万余册,期刊近200种,电子图书33万种。校园网设施先进,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各类实验室设施齐全,音体美各类器材完备,均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 校园环境优美,功能分区明确,绿化美化匠心独运,亭榭、绿树、草坪错落有致,奇石、名木、花草相映成趣,“三季花香馥郁,四季绿草常青”。 学校重视文化建设,以办学理念和校风校训为引领,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整个校园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处处渗透着人本、和谐的文化气息,是莘莘学子学习和生活的理想乐园。 建校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学校被确定为潍坊市重点调度高中,一次性通过潍坊市星级学校三星评估验收,被授予首批潍坊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获得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集体奖、潍坊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潍坊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绿色学校、潍坊市“五四”红旗团委,昌乐县“五好”关工委、昌乐县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