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十四中学,位于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办事处柳行居委会西,响水河南岸。始建于1971年7月,1972年2月竣工。当时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校舍27间,属石木结构,无院墙大门。1973年修建了具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76至77年建房9间。80至82年新建房屋48间,维护房屋18间。83年新建生活用房136.53平米,84年新建综合用房23间,计561.58平米,建造围墙1115平米,86年新建教学用房18间,计402.16平米,87年新建43间教学和生活用房,计914.26平米,88年新建教学用房19间,计404.61平米,89年新建传达室二间,计22.48平米,建水泥球场一个,约459平米,围墙200米,铺甬路1100平米,建暗水沟150米,修建1万平米的拥有3个蓝球场和一个排球厂的运动场,91年路面硬化3600平米,新增绿化面积728.23平米,建家属院墙78米,92年翻新生活用房18间,改建生活用房9间,改扩师生厕所,95年6月修缮综合用房18间,行政用房18间,96年8月修缮生活用房18间,教学用房27间,2001年修缮教学用房36间,修建水泥蓝球场和排球场各一个,2002年修缮教学用房70间。96年购进386型微机12台,98年购进586微机1台,2000年购置586微机17台,购置多媒体设备1套、语音设备1套,2002年购置586微机16台,校园广播设备1套。
烟台市第四中学,简称烟台四中,是烟台市芝罘区的一所重点的高中。 烟台四中始建于1988年,2001年经烟台市人民政府批准,与清华大学真诚合作,成为省级公办重点中学(对外也称:烟台清华同方中学)。学校现有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两座教学楼,一座可容纳200人同时阅读的图书阅览室,两栋高档次的学生公寓(全部为标准间)。一座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高规格的学生餐厅。学校按清华大学的设计,建成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建有高档次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语音教室和图书馆。学校荣誉: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生物奥赛优胜单位、山东省物理奥赛十佳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烟台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实验学校、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烟台市文明单位、芝罘区高考优胜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烟台四中现任校级领导班子就任于2007年8月。这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专家型领导集体。自上任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质量立校,文化强校”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声誉,使烟台四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校长郝嘉健中学高级职称。历任烟台十中教导副主任、烟台双语党支部副书记、烟台双语副校长、祥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任山东省植物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参与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STS实验”、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滚动课题“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已结题,正在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工作者“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研究”。先后参加《初中生毕业升学题型精选精解丛书》、《伴你学习新课程》丛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等书籍编写。 副校长程显海,中学高级职称,烟台市优秀优秀教师,烟台市教学能手,曾在烟台三中多年主管学校教学工作。 副校长徐学琪,中学高级职称,山东省优秀教师,曾在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多年主管学校学生工作。 副校长刘世成,中学高级职称,烟台市教学能手,曾在烟台一中主管教务处和教研室工作。
山东省长岛县第二实验小学建校于1994年9月,系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教育文化体育局直属小学。学校三面环山,两面靠海,环境幽雅。在这里,学生考察林鸟花草抬脚即可上山入林,了解海洋生物西可下渤海湾、东可踏黄海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立足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学校办学原则: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学校的办学特色:让校园飘满书香;形成学校德育特色――自我教育;确立"优质教育"思想,丰富其内涵;让校园成为艺术的摇篮、科技的天堂。
烟台奇山中学始建于1993年8月,隶属于烟台市芝罘区教体局。是一所年轻的非寄宿制的国办普通初级中学,现拥有初一至初四16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38人。 优良的教学环境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塔山风景区,奇山脚下,青龙潭边,学校三面环山,交通便利,是喧闹都市中的静谧之处,非常适合学生修身治学。学校占地20亩,校舍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近几年曾获得中央教科所教改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市规范化学校,教科研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综合督导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先进的办学理念 奇山中学秉承科学求真、人文向善、艺术唯美的“绿色教育”办学理念。把办人民满意的、向往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小班化、个性化、人性化,德育首位,因材施教,多元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心存好奇、求知之源,品格如山、做人之本”是我们的校训。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建设者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为此,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和谐课堂,打造和谐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奇山中学重视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学生训练有素,彬彬有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提出了“依托课改、提高课效、同步教学、分类指导、培优补差、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多教、多学少教”为主导的差异教学方法,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 奇山中学每年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促进学生各方面才智的培养和锻炼。五月份开展“提高艺术素养,开发创新思维”为宗旨的校园艺术节。十月开展校园体育节,宗旨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爱好,关注终生幸福”。让强身健体成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十一月是校园读书节,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读的起书、读到好书、热爱读书、建书香校园”。学校的所有活动,都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广阔的舞台。 奇山中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具有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学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注重挖掘学生潜能,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褒奖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雄厚的师资力量 多年来,学校始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校本培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建校16年以来,先后有46人获得区级以上优质课奖励,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0%。72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称号。75个在编教职工中,拥有高级教师职称23人,中级职称31人。 完善的硬件设施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各类理化生实验室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多媒体教室、教研中心、微机室配备齐全;2007年由旅美华侨出资捐助的图书馆已拥有藏书两万多册,人均图书拥有量位居全区第一。设施完备的图书阅览室免费供学生阅读,走廊开放式书架更满足了课间同学们的阅读需要。设施完备的画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建有现代化校园网络、计算机教室,各办公室间实现了局域网自动化管理,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建起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学生食堂,就餐环境优良。 可喜的教学成绩 学校自建校以来,已有9届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有5人考取清华、北大,现有数十名学生在国外留学。连续4年有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3人获得山东省十佳,连续四年有5人考入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中部,并有3名学生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提前择优录取。学校的学科创优、教学成绩均名列全区前茅。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一个教育者最大的幸福在于为孩子们备好行装、敞开大门,让他们感受风雨,沐浴阳光,享受飞翔。
烟台第二十三中学位于雄伟的塔顶山南麓,张格庄镇政府驻地,是一所农村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材济济。历任领导注重人材的培养,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材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材。现在位的领导干部上至中央、下至乡镇都有该校学生的身影,企业家及活跃在多条战线的技术骨干更是不计其数,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办学信誉,也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与赞誉。学校光荣地于一九九九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烟台市教育督导室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自九六年始,学校历年被评区委、区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及区教育体育局授予“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光荣称号。随着不锈钢电动伸缩校门开启,信步于校园内,扑入眼帘的教学办公大楼拔地而起,权希军先生题写的“烟台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校名笔力苍劲,熠熠生辉。环顾园内鲜花怒放,芳草萋萋,充满了生机,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不是花园,胜似花园。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是经烟台市教委批准,由烟台市宏源集团投资创办的全日制寄宿中学。学校创建于2003年,分初中部和高中部,位于海阳市经济开发区,濒临黄海,学校占地面积150亩,现有60个教学班,教职工270人,在校学生3300人。自2006年9月,学校连续三年被烟台市教育局命名为“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 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四季花香鸟语,是修身养性、读书治学的好地方,是花园式学校,是海阳经济开发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办学条件优良。每个教室都装有多媒体,为实施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创造了条件;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一应俱全,为拓展学生视野提供了可能;建有水、电、暖、卫生间齐全的标准化学生公寓;餐厅可容纳4000人同时就餐。 教学质量一流。把“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作为育人目标,把“培养美好的人性,形成美好的人格,拥有美好的人生”作为教育理念。充分激发学生自身蕴藏着的教育力量,着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蓬蓬勃勃的生命未来。 办学特色鲜明。管理科学有效,课堂独特新颖,现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烟台市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牟平育英艺术中学是胶东地区唯一一所面向社会招生的纯艺术体育类国有公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现有27个教学班(其中美术专业班18个、音乐专业班6个、体育专业班3个),在校生1600余人,教职工169人。 学校各种教学设施齐全。拥有配置规范、设施一流的办公楼,教学楼,美术楼,音乐楼,实验楼,图书楼,阶梯教室,学生宿舍楼,餐厅礼堂等校舍建筑和一个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拥有设施完备的各类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语音室等;拥有一套高档次的专业电教设施;建有校园网和高考多媒体电子监控系统,开通了DDN专线和宽带网,校内每个终端都可上因特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职教师13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18人,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60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思想先进、专业和文化高考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实施名优工程,创建一流学校”为办学宗旨,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学并重,在确保高考大面积丰收的前提下,以向高层次艺术体育类院校输送优秀人才为重点,优生培养工作一直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 2003年,学校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确定为“生源基地实验学校”,被山东大学(威海)音乐美术学院确定为“优秀生源基地”。2004年,又被山东省招办确定为省外高校艺术专业招生专业考试考点;同年,被北京林业大学确定为“体育人才培养基地”,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学”。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我们将通过三年的努力,每年使80%的应届毕业生能够考入国内一流的艺术体育类高等院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办学知名度,把我校建设成全国一流的艺术学校。
山东省烟台第十二中学位于烟台市中心区,是一所初级中学,创建于1971年。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900多人,教职工8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78%。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教师队伍精良,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区前茅,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学生的喜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1年建立了以校园网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2005年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办公自动化,2008年底全面升级了“班班通”工程。2003年被芝罘区教委认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特色学校、2004年被评为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办学思想,突出信息技术特色,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单位”、“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烟台市安全文明单位”、“烟台市初中教学示范校”等各级各类荣誉和奖励共百余次。 烟台十二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次为市、区教研部门提供现场会并开设观摩课,2008年烟台十二中经过区、市、省层层评选,最后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评选获得“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在2008年暑假举行的第二届青少年全国创意大赛中,学校获创新型学校团体金奖,其中两人获全国一等奖。烟台十二中的“德育在线”、“校园网络”、“历史上的今天”等专题网站,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特色网站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烟台十二中的校园网以新颖的的界面,丰富的栏目、翔实的内容,及时的更新一举夺得了“2008年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学校网站并被评为“省级优秀教育网站”。 在教育科研方面,烟台十二中的两个国家级“十、五”信息技术应用课题“复式网络主题作文”、“网络主题探究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以及省级课题“微型网络探索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均获得一等奖;2006年烟台十二中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其《信息化有效课堂初探》团队成果于2007年底被评为一等奖;学校承担的山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培养作文教学与学生发展思维培养的研究》,在2009年结题鉴定评选中获省一等奖。2008年我们以“有效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为抓手,探索出一条适合烟台十二中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模式——“课堂导学与小组合作双轨推进”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 2009年6月,芝罘区教体局在烟台十二中成功举办了“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现场会。会上,烟台十二中从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所有班级同时向与会领导展示了“课堂导学,小组合作”的示范课。烟台十二中推出的这一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取得的经验和相关做法被市教科院收集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一书中,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学校形成了一个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教师群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育了一批有个性特长的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学校先后有60多名教师运用自制课件执教了全国、省、市、区优质课、示范课并获奖,其自制的课件多数获省级一等奖。学生全面发展在各项比赛中成绩斐然。2002级学生张博然同学获中央电视台“三星智力快车”周冠军,并在2005年高考中夺得山东省理科状元;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成绩显著: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奥赛中,有45人次获一、二等奖;艺体教育成绩骄人:在芝罘区组织的艺术节文艺汇演或声乐、器乐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在绘画比赛中,学生已进军全国比赛获奖;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学校体育队所获得的成绩均在前六名之中。近年来,共有1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科技、电脑绘画、网页制作比赛等活动中获奖。 烟台十二中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行动,为学校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争创规范特色的示范校积极努力。 办学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第一,全面发展,注重细节,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这一特色为教学手段,坚持以多元化、多功能的课程体系为依托,以民主、和谐、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为保障,校风严谨,管理科学,教研氛围浓厚,注重培养特长,鼓励创新精神,注重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在全区中学前列。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烟台十二中鲜明的办学特色,网络环境下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综合实践-劳技教育教学起步早,措施得力,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成长的需要着眼不惜代价创建了软、硬件设施,配齐了教师队伍,通过z+z智能平台,电脑制作、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科技小制作、国防教育、人文教育、评价教育等项目,开设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200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在烟台市提出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题中,烟台十二中根据校情探索、研究并总结出了“课堂导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同备同上同评同反思”、同课异构课、“课堂导学、小组合作”示范课及青年教师汇报课的实施。实践证明,其模式给十二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多年来,烟台十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校长的“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过全校上下齐心努力,打造形成了符合学校校情的一、二、三办学思想体系,一是一个思想,即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教师是关键的办学基本指导思想;二是两个目标:即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和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的管理目标;三是三种风气:即孕育以勤奋为核心的勤学、求真、敬业、创新的优良作风;以严谨为核心的育人、严谨、扎实、创新的教风;以求实为核心的勤奋、刻苦、踏实、创新的学风。
烟台黄务中学建立于1994年,它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由于建校预算较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外人士、当地居民、集体企业的捐助下,在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下92年开工94年建成。 学校现在有教职工128人,专任教师106人,其中语文19人,数学18人,英语19人,物理7人,化学8人,政治7人,历史6人,地理3人,体育6人,音乐2人,美术2人,劳技2人,信息技术2人,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占71%,中老年教师占29%,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了大专,85%取得本科学历,到2005年中青年专任教师学历能全部达到本科,取得初、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已有80%以上,高级教师占15%。学校制定了“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总体目标,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与日俱进,务实创新,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模式。在历年的升学考试中,烟台黄务中学考上重点中专和师范学校的人数、质量都名列全区之首。 学校摒弃了过去那种单纯以分数比优劣,以升学比高低的做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树立一个多元化和情境化的评价观,不以一个尺子衡量,不以一个标准评价,而是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设立各种奖项对师生的教与学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对表现突出的、成绩优秀的、进步幅度大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都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善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争优冒尖当先进,去体验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欢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