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始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现座落于闵行区莘庄镇莘沥路203号,校园占地面积24亩,现有教学班27 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101名。 学校现为全国实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小学日常行为规范铜牌校,上海市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上海市小学活动课实验基地,上海市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会实验基地。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校园环境绿化先进集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等。87年至今,学校连续七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环境。闵行区实验小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与完善办学设施,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劳技室、语音室及美术、唱游、舞蹈、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具有近200个教育信息点的校园网已经开通,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电脑,接入了宽带;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校园“数字化”装备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坚持“助人发展,助人成功,助人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6名,大专学历47名,已进修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师3名,正在进修本科的30名,正在进修大专的17名,每一学科都有市区级教学骨干。近年来,先后有43人次青年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教学评优中获等第奖,教师中涌现了市“三八”红旗手,市女职工标兵,市“十路百佳”青年人才,市十佳英语青年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园丁奖,区十佳爱生模范,区人民教师金银奖章得主等,93年至今,有近20 名青年教师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被命名为全市普教系统首家“共青团号”青年集体,科技教研组被评为“市红旗文明岗”,英语教研组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班组”。 几年来,学校以“科研促课改,向科研要质量”为办学宗旨,教科研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学校现已建立起规范的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和课题网络,现有市级课题6项,区级课题20多项。93年以来,学校获区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55项,其中获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教师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200篇,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91年秋,学校被列为上海市26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校之一,至96年秋完成了第一轮五年的课改试验任务。作为对我校五年课改工作的充分肯定,97年1月14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结交流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原副市长)及各区县长、教育局局长、有关高校领导等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98年底,学校被定为市二期课改研究基地,目前起动工作也全面展开。 97年9月,学校根据教改形势及闵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创办了“闵行区实验小学寄宿部”,并以《小学寄宿生的教、养及其管理模式》为课题进行研究,现有一至五年级寄宿学生一百二十多人。 近两年来,学校以“合作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富有爱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发展性学力,能竞争、善合作、勇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为教育目标,从管理格局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校园文化的营造,教学模式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合作发展”教育策略的研究。现学校已形成英语口语、课外阅读、科技等多项办学特色。
东临上海,西靠存瑞中学,面对上大附中。如果说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新校舍,优良的教学设备是我校最大的先天优势。那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性化的管理,合理的师资结构,是我校的立足之本。 1999年9月祁连二小在上海市对基础教育设施整改和祁连房产开发的背景下建立,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大多来源于原祁连中心校及其下属村校。2000下半年学校开始了“当前形势下少年儿童科学思想养成”的课题研究, 2001年为了使争章活动更具趣味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筹建了“少儿科学探索隧道”,开始了新的教育方案的探索和尝试。这个隧道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孩子为本、以科学教育为主的理念,是在校少先队员系列化争章考章的主阵地。我们旨在通过隧道内的科普特色活动不仅向本校而且也为周围所有学校学生提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基地,最终形成特色资源和成果共享的网络。“少儿科学探索隧道”是学校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和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学校推行陶行知先生儿童科学教育实践的窗口,我们致力把它办成科学知识学习的园地、科学能力运用的阵地、科学精神培养的基地,使之真正成为“行以求知知更行”的乐园。2002年“少儿科学探索隧道”被命名为“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特色教育研究在区进修学院教科室的指导帮助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 “科学探索隧道系列争章活动”被评为宝山区科技活动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第十界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科普活动三等奖,“畅想二十一世纪——少先队科普读书活动”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文汇报、解放日报、上海科技报、宝山报、上海教育、上海辅导员杂志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特色教育相继作了报道,年底学校被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领衔的“十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组授予“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实验基地”称号。
宝山区虎林路小学是泗塘地区一所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学校。位于呼玛一村71号,学校校舍宽敞,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师资雄厚,具有传统与现代并蓄的特色底蕴。在2006年4月7日《新闻晚报》B14版中,本校被列作为上海市小学入学重点推荐学校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协调发展,在信息技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苗子,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硬件设施: 构建了计算机校园网,网络终端覆盖到每个教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齐全,有多功能展示厅、微格教室、电脑房等;每个教室、专用室、办公室都配置了网络电脑和实物投影仪,为拓展学生的知识渠道、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各专用室和一年级教室均配备空调。学校操场宽敞,篮球、足球、手球场所充裕,并铺设草坪和塑胶跑道,为学生强身健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学校聘请专职保安人员,并安装了110报警系统。 ★学校师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数58人,教师队伍中80%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创新意识强。学校现有小学高级教师共48人,区级教学骨干2名,地区、校级骨干教师17名。近年来教师群体中获国家、市、区级各项荣誉称号有100多人次。教师的学历已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其中90%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大专学历。 ★教学质量情况 学校教学质量上乘,在地区乃至区里都有一定的声誉。在历次市、区、地区质量监控、调研中名列前茅,2007全区五年级毕业质量管理考试中,我校成绩在六十余所小学中名列第七名,在地区名列前茅,录取本市、本区各民办中学、重点班、特长班的学生人数均达到50%以上。 ★办学目标:优美的环境,优雅的文化,优秀的团队,优质的教育,优良的声誉。 ★办学理念:今天接收一个孩子,明天输送一根栋梁。 ★我们承诺:视质量为生命、视学生如亲子、以科研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 全国教育教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基地 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政治文明奠基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实验基地 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研究试验学校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研究基地 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 宝山区教师自培基地学校 宝山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蜡染)学校 宝山区特色文化单位 上海市少儿围棋培训基地 宝山区青少年手球培训基地 上海市阅读创新实验基地 宝山区绿色学校 ★学校获得的荣誉有: 全国优秀教育特色网站 上海市文明组室 上海市优秀卫生室 上海市无烟学校 宝山区文明单位 宝山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宝山区四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 宝山区优秀家长学校 宝山区青少年绿色文明园 宝山区教育信息技术优秀单位 宝山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宝山区课外文体活动先进单位
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原凤阳路小学)是2002年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和上海市外国语大学双方教育产业部门联合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学校拥有两幢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现代,信息化设备齐全应用广泛,语音室、多功能厅、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室、科常室、食堂、学生宿舍等设备齐全。外语实行小班化教学。学校全面实行桑还是二期课改教材,并创设了丰富的拓展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拥有两幢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师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其中本科学历达到70% 以上,和谐,敬业,进取是学校团队的主要特点。 目前学校共有20个班级,660名左右的学生。"文化立校、和谐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简称“二师附小”)创办于1958年,1999年11月更名为杨浦小学。2006年3月,重新恢复校名“二师附小”。几十年的文化积淀,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使二师附小成为杨浦区乃至上海市小学教育的一个品牌。 学校注重办学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智慧地成长”的办学理念,培养健康成长、愉悦发展的学生团队。把每个孩子都看成一颗颗有待成长的种子,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置课程,让一颗颗种子沐浴智慧的阳光,快乐成长为一棵棵智慧小树,为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校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是教师们对孩子们的要求。 注重“和”的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打造富有朝气、乐学慧行的教师队伍。以智慧教学为研究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让每个教师享有职业的价值感和幸福感。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注重开放办学,积极搭建平台,丰富家校互动形式,发挥“理解、支持、信任、宽容”的家长团体的智慧,形成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教育大环境。 在积极创建师生和谐成长的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校园、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茶艺特色学校、上海市红旗大队、杨浦区教育系统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办学特色 管理文化: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 教师文化:高尚师德、健康心理、智慧教艺、精诚合作 学生文化:美好心灵、健康身体、乐思大脑、灵巧双手 课程文化:面向全体、注重全面、关注全程 课堂文化:以学论教、精讲精练、减负增效 校园文化:精美温馨、绿色生态、开放大气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原:徐汇区罗秀小学)于1995年建校,坐落于宁静的罗秀新村内,是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占地10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学校设施完善,有20间教室,全部装有多媒体设备;有科常室、劳技室、音乐室、唱游室、美术室、阅览室、校史室、乒乓房、计算机房、多功能厅、篮球知识馆等各类专用教室;还有自己的特色网站。谢希德院士曾为学校题词:“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 学校秉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校训,教学质量稳定,社会声誉良好。学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卓有成效。“尤老师班主任工作室”的成立更是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搭建了服务平台。目前,学校有18个教学班(发展规模数将达20个),在册学生540人;在编教职工43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5%,区级骨干教师三人;本科、大专学历占95%;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近年来,学校在“一校一品” 篮球文化特色建设方面初见成效,逐渐形成了“激情律动、协同向上”的良好校风。在校学生在市、区的科艺体比赛、活动中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好成绩。学校还是“全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示范家长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基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和区的文明单位。2010年9月16日,徐汇区教育局、上海体育职业学院、上海市体操运动中心共同签署协议,同意将学校更名为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附属小学。今后,学校将充分借助上海体育职业学院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学校一校一品的内涵建设,在培养有良好文化素养和优良道德修养的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做勇敢的探索者、实践者,并争取不断取得突破,创造经验,并将以更名揭牌为契机,“整合资源、发扬优势、提升形象、创建特色”,在新一轮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创新发展,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石,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教育,为徐汇教育增光添彩。
2011年9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自助小学正式开班。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第二所附属小学,她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比邻而居,在闵行区政府华东师大、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方写作而创立的“闵行华东师范的紫竹基础教育园区”内,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同享一个优质教育的大空间。 基础教育园区占地220多亩,教学楼、音乐厅、游泳馆、天文馆、体育馆、实验楼、学生食堂、行政办公综合楼。大气简单而又错落有致地布局在园区内。紫竹小学拥有40夺亩土地,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一流,除了拥有32个常规教室,250米环形跑道外,还有露天网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学校专用功能教师一应俱全(3个电脑室、2个音乐室、1个舞蹈室、2个美术室、1个书法室,2个科学实验室,2个劳技教室,2个心理辅导室,1个科技活动教室,1个合班教室,网络直播室,兵乓球活动室等等),所有的教室设有电教平台,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金山区松隐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办于1904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农村小学,位于金山区亭林镇松隐大街298号。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709人(其中农民工同住子女约占51.62%),教职工69人,专任教师58人。在专任教师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36人,占专任教师的63.8%;中学高级教师3人,占专任教师的5.2%,小学高级教师39人,占专任教师的67.2%;其中,35岁以下14人,占24.1%;36到50岁36人,占62.1%;51岁及以上6人,占13.8%。金山区第五届金山区德育导师1人,学科骨干2人。现任校长孙国清,党支部书记徐文忠。学校占地面积12054平方米,建筑面积5098平方米,拥有1幢综合楼和2幢教学楼,以及其他辅助用房。现有音乐专用教室2间,管乐、民乐训练室3间,美术室1间,电脑房1间,自然实验室1间,图书阅览室2间,200座位阶梯教室1间,篮球场1个,水泥场1个,环形150米塑胶田径场1个,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校园绿化覆盖率达56%。2011年经校安工程改造,正着力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为了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农村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学校一直致力于均衡教育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几年来,学校倡导科学人文交融,形成了“拨动教育情弦 缔造礼乐人生”的礼乐教育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懂礼仪、善学习、爱音乐、会运动”快乐少年的培养目标,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二十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创新杯”全国少先队活动竞赛优秀活动奖、全国少先队“争做合格小公民”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耕耘奖、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特色教育学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红十字达标单位、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扶贫接力计划特别贡献奖、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区文明单位、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民族精神试点学校、区温馨教室试点学校、区民族文化技艺(器乐)特色学校、区班主任实训基地、区教科研先进学校、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60多项荣誉称号。同时学校还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成员学校,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基地(2005—2007)、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十五”、“十二五”基地、上海市拓展型课程基地学校、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项目组实验学校等。目前校园活动斑斓多彩,呈现出幽雅活泼、积极向上,具有浓厚礼乐气息的校园文化。 “拨动教育情弦 缔造礼乐人生”,如今的松小全体师生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新梅小学创办于1997年8月,学校开办近六年来,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学校现已拥有一支敬业爱岗,热爱学生、学历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在地区的前列,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区的前三分之一,历届毕业生进入重点中学和特色班率达60%。学校拥有专用语音室、自然室、美术室、劳技室、陶艺室、音乐室、电脑房、大型体操房,并配有先进的设备。每个班级配有电视机、VCD、投影机,铺设地板或地砖。校园绿树成林、花开四季、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区级花园单位。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在2002年秋季开始一至三年级中实行小班化教育,现有8个教学班。到2004年全校都实行小班化教育。 作为一所新梅地区的公建配套学校,为了解决周边居民孩子的入园问题,学校还在1998年8月创办了新梅小学附属幼儿园,现有8 个教学班,全体小朋友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参加了各类比赛,屡屡获奖,2002年上半年附幼还喜获全国计算机先进幼儿园荣誉称号。 新梅小学是一所年轻、充满朝气的学校,我们全体教职员工都在努力朝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做到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让我们学校、社会、家庭一起努力,使我们的孩子从新梅起飞,飞得更高、更远。
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民办学校。(目前已有小学和初中)是上海市教委首批认定的双语教学实验学校。 学校办学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外语突出,文理并重,综合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学校的教师团队由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英、美外籍教师组成,并聘请一批资深的学科特级教师、外语教学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教学。 学校已经与美国德克萨斯州伯纳中学、法国杉宾中学、澳洲奥圣斯圣工会学校等结成友好姐妹学校,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为学生拓展眼界,面向世界,走出国门提供有利的发展前景。 学校位于杨浦控江地区,校区占地面积约50亩,拥有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 学校在校董会的领导下,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一流的教学质量、热忱的服务态度欢迎您的孩子到来。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