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四川北路旁边:溧阳路幽静深邃,山阴路树影婆裟,在这极具文化底蕴的交汇处,坐落着一所年轻的公办学校——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办学规模15个班级左右。目前,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45人,其中区学科中心组成员2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鲁迅初级中学发扬四川北路街道特有的人文精神,继承鲁迅爱国、求真、创新的思想,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爱生,锐意进取,擅长通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积极指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爱好特长得到充分施展。鲁迅初级中学以此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鲁迅初级是虹口区行为规范合格学校,学校大队部荣获“上海市活力大队”称号。学校教学设施新颖齐全,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学校提出“公办学校的低收费,民办学校的高质量”的口号,实行小班化教学,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今日的鲁迅初中锐意进取,成效显著,正是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红。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是由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曹杨二中承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是曹杨二中优质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48个教学班,1795名学生,142名在编教职工,市区骨干教师5人,中、高级教师92人,占全体教师76.02%。学校以数字化校园文化视窗系统、“6I+D”创新实验室、微格创新教室和65寸液晶触摸一体机等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也把学校带入上海市设施设备一流的现代数字化新校园。 以普陀教育发展 “圈、链、点”战略为引领,依托曹杨二中办学优势,确立了“人文求善 科学求真 快乐学习 阳光成长”的育人目标。学校以“责任 质量”为核心,以“精品 优质”为追求,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核心价值体系。学校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各自实行大循环。在本轮普陀区教学技能大赛中,已有8人获一等奖,14人次获二、三等奖。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优势,开发了一批以“人生漫游”、JA、合唱、健美操、明日科技之星等为代表的特色项目,学校管乐队曾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专场演出。丰富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生活品质,满足了时代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 学校在27亩土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里办学,生源年年爆满,招生年年扩班,已经成为普陀区公办同类学校中学生人数最大、质量上乘、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国项目实验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等40多项全国、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育鹰学校坐落于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是上海市第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拥有教学班26个,学生600余人,教职工92人,其中有区级各学科中心组成员10人、区级骨干教师1名,校级骨干教师7人、中高级教师54人。育鹰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区、局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语言文字先进集体;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校;市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市“百万家庭网上行”指定培训点;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区篮球特色传统学校、区艺术教育特色(合唱)项目学校、区行为规范金座校、区体教结合先进集体、区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已形成了计算机、合唱和篮球田径等教学特色。作为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学生用机比例也高达1:4.7。学校还编写了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并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杨浦区青少年“育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已连续两届在我校成功举行,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区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近两年来,在全国、市、区举行的信息技术类竞赛中,我校师生共获奖100多项。学校篮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学校多次在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初中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校篮球队荣获2008学年区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组男子篮球第一名、2009上海市篮球锦标赛(女子)第四名、2009年度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可口可乐”杯中学生篮球比赛三等奖、2010年“新闻晨报佳得乐杯”上海市中学生暑假篮球联赛杨浦区中学生暑期篮球联赛男子初中组第二名等好成绩。学校一直重视学生艺术教育,合唱已成为教育局认定的特色项目。学校合唱队参加杨浦区历届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 ,均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上海市中小学百首爱国主义歌曲大赛中,也获得合唱一等奖的成绩。在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管理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育鹰人满怀信心,在此承诺: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为走出一条育鹰办学特色之路不断收获成功和喜悦。
上海市建设初级中学始建于1972年,地处上海市创建示范标志性区域(东宫区域)的中心地带,学校系杨浦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杨浦区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陶艺教育基地,杨浦区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学校教工团支部连续三年获得“杨浦区红旗团组织”称号。 学校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经过几年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年轻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最近几年,我校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师范大学等高校优秀毕业生数名,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更加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多年来,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整洁、校风优良,教学设施齐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陶艺茶室教学楼、闭路电视系统等一应俱全。 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走上了与重点中学合作办学的道路,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累计有189人次在市、区学科竞赛、陶艺、茶艺、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项目的比赛中获奖。近几年,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稳中有进,综合评价达到全区中等以上水平。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也日益呈现。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谐发展,成为使学生身心和智慧趋向健康、完善的载体,学生在市区各项比赛中取得显著的成绩,2007年7月,我校被批准为上海市陶艺教育基地学校。
上海民办杨浦凯慧初级中学在1998年9月开办。凯慧中学由杨浦高级中学主办,新杨浦置业有限公司等协办。特级校长向玉青为理事长,吾用明为学校顾问,于漪为名誉校长,现任校长曹懋强老师。办学宗旨:认真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校训:诚信、沉勇、成人。我校既重视教育质量,更狠抓素质教育,努力寻找两者的平衡点。课堂教学力争高效,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拓展型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之一。每学期学校都将开设近三十个拓展型课程班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有“篮球”、“排球”、“乒乓”、“围棋”、“编织”等兴趣类课程班和“硬笔书法”、“英语语法拓展”、“趣味化学”、“探索奥妙无穷的自然”等学科类课程班。丰富多彩的拓展型课程学习,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发展,学科知识得以拓展。拓展型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二中初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初中,位于松江中心城区东首,毗邻百年名校、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松江二中,于2001年3月加入松江二中教育集团。学校占地14018㎡,建筑面积11214㎡,拥有1个非标准的3200㎡运动场。现有34个教学班,1470多名学生,教职工142人,专职教师12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4人,中学一级教师68人,区首席教师1人,区学科名师3人,硕士研究生5人,青年教师46%,教师平均年龄38岁。 加入二中教育集团后,学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名校的管理模式、师资优势,探索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打好基础,缩小差距,抓好过程,提高质量”为教学目标,形成了“上课不早,放学不晚,负担不重,质量不低,后劲充沛”的传统特色;认真贯彻“低重心、分层次、重参与、求实效”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在平等中竞争、在关爱成长”的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紧抓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每学年举行“评优课”比赛,每周进行备课小组活动。另外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育质量在稳步上升。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是上海市杨浦区一所大型九年一贯制公办艺术特色学校。 建 校以来,学校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办学历程:1998年,始建中原初级中学;2001年,与原殷行一小合并,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中原实验学 校;2005年,杨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再次更名为上音杨浦学校。2009年,杨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音乐学院深化合作,学校 搬迁新校区,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学校在一次次的更名中实现着自我超越与发展。 学 校坚持"基础厚实、艺术见长"的办学理念,重视内涵建设,努力建设"求真、务实、尚德、崇美"的校风、"教有所长、善思躬行"的教风和"学有所长、勤思笃 行"的学风,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办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2005年,满载着领导的关怀和社会的期盼,上音杨浦学校挂牌成立,我们依托高校这一资源平台, 发展以民乐、管乐为特色的艺术教育,打造以音乐为主体、多元艺术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在"涵养高雅性情,感悟美好人生"中提高艺术修养、形成健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2009年9月,一座占地50亩的现代化校舍在新江湾城拔地而起,为学校发展艺术教育创造更好条件,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目 前,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有300名学生在学习民乐,每个年级都建立了一支民乐队。中学六年级到八年级共有近400名学生在学习管乐,共组建了一支校管乐队 和三支年级管乐队,学习器乐的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2010年我们又分别在一年级、六年级开设了声乐专业,有近二百名孩子开始接受训练。 "高山流水觅知音,管弦丝竹伴我行",音乐如清泉润泽心灵,吹拉弹唱中,我们激扬个性,绽放生命的活力;悠扬琴韵里,我们寄情抒怀,感悟美好人生。根植于基础教育沃土的艺术教育,枝繁叶茂,满园香飘,彰显着独特魅力。
上海市第一中学为静安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原名“上海市工部局女中”,1931年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陈鹤琴先生力主之下创办。今日上海市第一中学是静安区重点中学。是国家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示范校,静安区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单位。学校党总支是静安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以“注重基础、加强规范、发展特色、开拓创新”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成为一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优良人才的、有特色、有影响的一流学校”为办学总体目标。学校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海市第一中学七十年校庆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陈至立、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等诸多领导,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等纷纷发来贺词、贺信,肯定学校办学成绩,勉励学校取得更大的进步。学校教育环境优秀,是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拥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2个塑胶排球场和3个标准的塑胶篮球场。每个教室中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新建、新装备的图书馆,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音乐室、美术室、室内体操房、乒乓房、健身房等教学设备,堪称一流。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先后获得:“恒源祥”作文竞赛上海赛区特等奖、全国一等奖、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东海杯”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一等奖、全国电脑绘画竞赛一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倚天杯”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高中组一等奖、上海市“亿利达”青少年发明一等奖等。在体育、艺术方面获奖有的:市学生电影节影视演讲一等奖、影评征文一等奖、学校影视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市邮票设计大赛特等奖、市学生艺术节舞蹈表演一等奖、民乐演奏一等奖、合唱表演一等奖,并获市学生运动会高中男子乒乓单打冠军等。在德育方面,每年都有同学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每年都有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宁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自2000年8月更名以来,确立了“爱满天下,以德立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了“明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团结、敬业、奉献、关爱”的校风以及“凝聚、尽责、无私、大爱”的政风,创设了让每一个附中人愉悦工作的氛围,明确了争创优秀附中人的目标。办学十几年来,作为区教育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和教研员轮岗的基地。学校在区教育学院的直接指导下,已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改革。学校积极参与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点已近四年,积累了较丰富的课改经验。学校教育特色纷呈:如越剧、现代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等。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外交流工作,先后与新加坡、新西兰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学校每个年级均有越剧特色班。已培养多名越剧人才输送到市级越剧团,有的已成为剧团的骨干。在一代越剧宗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老师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各年级越剧班的表演多次荣获市、区创作和表演比赛一等奖,从2003年开始,越剧班率先开展国际交流。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走在区教育系统前列,成为“长宁区数字化校园先行校”。学校连续几年聘用外籍教师进行口语课教学,学校在多门学科中采用双语教学,努力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与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使学校向着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教育迈进。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逐年提高,陆续被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学校、上海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长宁区环境教育绿色学校、长宁区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学校场地向社区开放示范点等等,先后获得诸多荣誉,如:长宁区第八届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活动金牌组织奖、长宁区第八届教学工作研讨活动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长宁区第六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长宁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长宁区双语教学试验项目学校等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众志成城,为使学校成为长宁区素质教育窗口,成为本区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任重而道远,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验、研究、创新上狠下工夫,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求真务实,力戒浮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新的高度,争创新的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