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新江湾高级中学前身是转制的江湾高级中学,是虹口区内第一所公立高级中学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2005年,虹口区教育局规定区内转制学校都要改为民办学校,因此在2005年的9月,学校就更名为上海市民办新江湾高级中学,并从当年开始招收民办编制的新生,现在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就全部按照民办的体制,由私人企业成立董事会管理教学。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是由清末企业家叶澄衷1900年捐资创办的。1901年8月,学校延聘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总理(即校长)。1964年由虹口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区重点中学。1989年合并了唐山中学高中部,1994年合并了嘉陵中学,学校规模最大时达到57个教学班。目前,学校有30个高中教学班,学生数为1,300人,教职员工150余人。在创建素质教学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育人为本,有效发展”的办学思想,遵循“持诚、求真”的校训,学校从整体、主体、载体三个角度来认识落实德育工作,充分利用百年校史资料,开展“知校知国、爱校爱国、兴校兴国”的教育,教学中以“释放学生潜力,锻炼学生能力,展示学生活力”为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上海市少云中学,地处五角场――上海市副中心开发区,周边大学林立,文化气息浓厚,是杨浦区的一所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48年,前身为私立华侨中学,1958年为纪念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易名为少云中学。目前学校系杨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局级文明单位,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区素质教育实验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学校占地35亩,校园环境雅致,教学设施齐全,现有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102位。学校办学思路是强化管理,严谨治学,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研科研;创建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名优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教育科研系统化。
上海市青浦区东湖中学坐落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西陲,南傍318国道。东湖中学座落在江南古镇——朱家角的西陲,西临淀山湖,是青浦区一所公立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2470平方米,现有高中3个年级23个班级,学生一千余人,06学年扩至24个班。现有教工 99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 东湖中学前身是朱家角卫东中学,创办于1968年7月,风雷中学并入后,因校址座落在朱家角东湖街,改名为朱家角东湖中学。后由县教育局对完全中学统一命名为青浦县东湖中学。 多年来,学校坚持发展方向,坚持教育改革,全体教职员工以崇尚统一的心理趋向,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逐步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良好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校是区文明单位”、青浦区行为规范示范校(铜牌学校)、是上海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宜川中学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公办区重点中学。2002年12月宜川中学已通过实施"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规划"的中期检查,并获得市教委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学校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宜川中学学生"人品正、能力强、素质高"的鲜明特色,努力实施素质教育,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满意和学生的认可,成为在地区有口皆碑的"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勤"的重点中学。学校办学特色明显,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美育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营造主体研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质量优秀,每年均有一大批优秀学子进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学习。现有高中班级46个,学生2200余名。教师人数160多名,其中有全国教育系统劳模、上海市劳模以及获市级荣誉称号30余人。特级教师一名、区十大名师、学科带头人多名。目前,学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40名,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10多名。学校获六次上海市文明单位,首批获上海市行为规范挂铜牌单位,连续多年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4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999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以及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副市长周慕尧等领导来校视察素质教育科目化工作,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工作。改革奋进中的宜川中学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2004年初将在原址建成一所适应上海市一流教育和普陀区教育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高级中学,它有两组现代化建筑群组成,建筑面积将达35000m2,建成后的宜川中学将成为上海21世纪教育现代化崭新形象的标志。
"在上海西郊的青浦水乡,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有一座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那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那纵横交错的清清河道,那情趣盎然的一线街,那历史悠久的放生桥┅┅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地来宾,中外游客。在上海市享有较高声誉的重点高级中学——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就座落于这座历史古镇的新城区。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42年的私立济青中学和成立于1945年的私立约光中学,2004年1月迁入现址。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77亩,建筑面积达到4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艺术楼、宿舍楼、体育馆、图书楼、综合实验楼等,现有32个班级的1600多位有志青年在读书求学,今年8月还将迎来来自新疆的民族班学生。六十多年以来,朱家角中学继承和发扬“济青”、“约光”时代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以严求实、以实求精、以精求新、以新求活”的精神倡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教风“严谨、求实”,学风“勤奋、创新”,校风“文明、奋发、求实、创新”。六十多年的变迁,六十多年的发展,朱家角中学由小而大,由微而著,昔日前贤载下的树苗、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面对鲜花与荣誉,朱中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把它当作出征的战鼓,前进的号角。为了寻求学校的新一轮发展,学校更加奋发进取,与时俱进,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迎接挑战,通过做好“团结一致,两个对待,三个发展,四 大工程”等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争创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的寄宿制高中:“团结一致”是学校管理的办学之本。学校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关注教改,聚焦课堂。只有这样,学校的各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两个对待”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源。学校提出了“要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温馨”的办学思想。在行动中,学校以榜样凝聚人心,以荣誉激励人心,以目标振奋人心,以行动温暖人心。“三个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之路。学校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英语小班化教学、义务门诊、春晖文学社、心理咨询窗、双语教学、研究性课程等特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