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中学创建于1928年,是闵行区创办最早的重点中学。学校坐落于申城西南、黄埔江畔,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紫竹高科技园区。学校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9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掩映,拥有教学中心、科技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和信息中心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八十多年来,学校传承勤诚礼爱、实者慧的优秀文化,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在健康、责任、民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不断走向优秀与卓越。学校形成了创新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三大教育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学校办学成绩斐然,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五连冠、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全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发明示范基地、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际发明协会联合会(IFIA)特别会员、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上海市田径、棒垒球二线学校等。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现有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的80%以上,达到硕士层次的教师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约1800人。近年来,学校站在新的起点,谋求新发展,积极运作以闵行中学、文绮中学、颛桥中学、闵行二中、闵行三中、浦江二中、龙茗中学和西藏江孜县闵行中学为主要成员的闵中教育联盟,进一步发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为推动区域性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英国Blackheath中学、韩国尚一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与港澳台教育同仁进行交流; 推进国际交流生项目,并组织学生参加海外修学夏(冬)令营活动,进一步加快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杨浦凤城高级中学(原名凤城中学)创建于1957年,办学以来在杨浦区内始终具有稳定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2000年起就与市重点杨浦高级中学合作办学,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学校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和宽敞明亮的教室,具有区内唯一的多网和一技术和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现正积极创办区试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79名,期中学科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7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7%。教师敬业爱岗,管理严格有序。学校现为“区文明单位”、“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校”。多年来,本校高考录取率在同类学校中一直保持领先。
东方中学创建于199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学校至2003年起,开始实行五四学制,现有28个教学班,1596名学生,106名教职工,任课教师90名,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66名,本科学历占87%。东方中学办学十年,坚持“一手抓常规,一手抓科研”,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以“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为主体的金钥匙工程;参与了国家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专题活动”和“组织教育视野中课程校本统整的研究”为课题的实践探索;在教改实践中,确立了“夯实基础求发展,创建特色求品牌”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综合教育模式为特点的办学特色,并在校本课程建设和校本研修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教必务实,学必求是,言必达理,行必规范”的校训,作为全体师生的教、学、言、行的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红读活动和兴趣活动,逐步形成教育活动课程化的运行机制。从“人本”管理理念出发,学校倡导既严格管理,又和谐管理的校本管理模式,进行了以发展性评价为基点的校本评价制度的构建,以强化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东方中学办学十年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近4000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全区的前茅。学校以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学风,优美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赞誉。"
区级重点中学上海市复旦中学是一所近百年名校,它的前身是复旦公学。先后由马相伯、严复、夏敬观、高风谦、李登辉任其校长。1978年起学校被定为区重点中学。历任校长有胡介峰、孙庆元、吴志康、乐嘉基,现任校长宋崇鑫(特级教师)。一部复旦校史是一部爱国斗争史。无论是创建期,还是辛亥革命时期,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复旦师生中的先进分子始终在斗争的风口浪尖,有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在复旦建立了地下支部,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支部的是钱其琛和章增。1949年5月25日徐家汇解放了,复旦中学也解放了。从此,这一天就定为校庆日。1950年,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应复旦师生之请,欣然亲笔题写校名。一部复旦校史是一部崇尚科学和改革的历史。学校以科学的严谨性办学治教,获得了社会声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世界竞争,必先知彼”等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优良传统,以及“清楚概念,熟练方法,活跃思维”等要求,集中反映了复旦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和特有的风格。历史在延续,改革在深化。1995年学校从面向社会、经济的变革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出发,及时地制定了三年规划。该规划的实施,使学校教育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重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于1997年提出了综合性大型研究课题《发展性教育研究》。因其现实意义和创新性,该课题被定为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它的提出,是复旦教育传统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全校师生修习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它掀起了复旦教育改革新的一页。学校不仅不放松“加强学科”的努力,而且设置教育“活动课”、“选修课”以及校内外的“科技工程小组”、“学生科技协会”、“复旦杯篮球运动”等特色活动。复旦中学多次被评为市、区文明单位,学校党支部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十佳党支部之一。学校男篮、乒乓为市传统项目,因体育工作出色,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体育先进单位。1997年12月,学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999年10月被评为市科技特色学校。2000年7月被授予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建校97年来,复旦中学的优良传统和新世纪教育理念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其中不乏政治家、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
创办于2000年9月的复旦实验中学是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教育局合作办学的一所区属重点中学,复旦大学基础教育理事单位。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完备:多媒体专用教室、校园网络、室内外篮球场、舞蹈房等极具现代气息。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优越的成才环境。学校在德育上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井岗山、延安社会实践基地和新四军一师苏中分会等校内外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雏鹰假日小队和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社会,体验生活。建立了以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体系。学校是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德育先进校。学校在教学上既注重基础扎实,又注重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设了“机器人”、“环保”、“上海百年”、“诸子格言”、“手球”等拓展型课程,建立了以“桥牌”、“版画”、“中国结”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广播操、女子手球、机器人和桥牌都获得了上海市一等奖,其他全国、市、区级各类奖项更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复旦实验人在“二期课改”精神指导下,在“依托高校,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将学校办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具有较厚文化底蕴与科研氛围,实践乐学教育思想,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正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迈向新的辉煌,为创建区级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而不懈努力!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创建于1954年,1979年被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江泽民同志1989年4月13日来校视察并题词:“勤奋进取求实创新”。2005年2月成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05年成为首批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学校目前正在创建曹杨二中教育园区,努力向现代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和示范中心的目标迈进。学校先后十二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获全国首批绿色学校、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标兵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余人,教职工181人,学校位于普陀区,属上海市中心城区。校园占地61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教学大楼两座,另有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艺术楼、图书馆、计算机房、演播中心、大型室内体育馆、400米塑胶跑道操场、塑胶篮排球场、环保植物园等优良设施。学校设备精良,现代信息技术含量高,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校园环境幽雅整洁,书声琅琅,绿树成荫,四季花香。 学校致力于打造大众化优质教育品牌,努力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学校管理严谨、质量形象卓著。“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新型教学模式正趋成熟;校风学风优良,人文氛围浓郁。“文理相通、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日渐凸现;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市、区名列前茅,近10年高考中,学校出现3名高考状元,学校每年均有10人以上考入清华、北大、港大等全国一流高等学府,每年有150余人考入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各类优秀学生成批涌现,一大批学生在国际、国内、市区的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各类奥赛中屡获佳绩。
上海市东方曹杨外国语高级中学创建于1999年5月,是经上海市教委批准,由上海建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和上海市曹杨中学、澳大利亚本迪戈中学合作的本市第一所中外合作民办寄宿制外国语高级中学。学校占地48亩,校园建筑近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按照一流标准设计,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组成。学校占地48亩,校园建筑近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按照一流标准设计,由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组成。教学区设施包括24个配有音视频网络的标准教室,图书馆、宽带上网的电子阅览室、标准配置的语音室,理、化、生及劳技实验室各两个,配置奔四电脑的微机房二个,多功能会议厅和300座位的阶梯小礼堂。运动区辟有250米室外环形塑胶跑道、人造草皮足球场、塑胶篮球场、形体训练房和室内体育馆。生活区建有1200床位带独立卫生间的学生公寓和师生餐厅。另建有涉外服务的迎宾楼一幢及联体别墅三幢。校园设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典雅的欧陆风格,展现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为莘莘学子创设了温馨的育人环境。学校还充分发挥一流硬件设施和人力资源优势,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一批批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美国、英国及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十多个国家的600多位海外华裔青少年在东方曹杨度过了难忘的“寻根夏令营”。学校的“寻根夏令营”品牌已远播海内外。上海市侨办于2007年4月为东方曹杨、晋元中学、华师大二附中、新中中学和延安中学颁发“上海市华文教育基地”铭牌,我校是全市五个基地中唯一的一所非重点中学。
九峰实验学校原名民办九峰中学,由松江二中老领导、市劳动模范、化学高级教师孙承谟与市劳动模范、原松江县副县长、数学特级教师乔友超等一批松江二中退休教师为主干于1993年6月创办,正副校长分别由孙承谟和乔友超担任。当时只招收初中学生。建校以来,办学经验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严实结合、基础宽厚、文理兼顾、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历届初中毕业生的中考成绩均明显超过区平均分,升入市、区重点高中的比例高达70%左右。 2000年上半年,松江区组建“松江二中教育集团”,九峰中学遂更名并扩展为“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成为集团的隶属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28057平方米。聘请原松江二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胡仲威任校长,乔友超、钱民广(高级教师)、洪韵焘(高级教师)任副校长,孙承谟为党支部书记。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它的两大支柱:现实性与前瞻性。从根本上说,办学的理念就是素质教育的理念。胡仲威校长认为:“素质教育应是融合成人与成才的教育,兼顾共性与个性的教育;是智力与能力同样重视的教育,基础与创造一样扎实的教育;是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是扎根于民族精神,强化世界意识的教育。”为此,学校除了与松江二中同样把学生成才指向定为“未来的人才,扎实的基础,充沛的后劲”之外,还追求办学个性,确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培养学生“读书、明理、报国”,懂得“把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国家,爱心献给同学,信心留给自己”的道理,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新一代接班人。 学校重视聘用优秀人才,要求教师严谨治学,以“扎实+灵活”的教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凝聚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忠诚于教学事业的优秀教师,形成了师资实力雄厚的优势。现有专、兼职教师106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47人。近年来,学校还聘请了外籍教师上英语口语课,强化学生的会话能力和外语听力。学校领导在教师中提倡探索精神。认为现在有些人过于强调模式化,似乎什么都该有个模式,很容易束缚教师的教学个性化。以不变的标准限制千姿百态。负责教学的领导更强调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向45分钟要质量,抛弃题海式的大运动量,“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质量”。让学生腾出时间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校还为此充分发扬民主,召开学生座谈会,并以“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向教师反馈信息,求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进一步和谐与协调。这些年来,学生在勤奋、刻苦学习之余,能主动活泼地参加校园艺术节,参与各类教育、教学的校外、课外活动,在区、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以及在多项的技艺考级(如钢琴、二胡等)中取得好成绩,决不是偶然的。 每年新学期开学,甚至期中阶段,九峰实验学校都吸引着从四面八方来就读的学生。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