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建于1952年,现有班级42个,学生1418人左右,教职工122名。目前学校教师大本毕业6人,占教师总数的5%;带职进修大本学历的有26人,占教师总数22%;教师大专毕业的有50人,占教师总数的42%;带职进修大专学历的有40人,占教师总数34%,教师学历100%合格。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学校建校4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长宁区中心校之一。获得了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长宁区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学校经区督导评估,被评为A级乙等。 作为长宁区中心小学之一的天山新村第一小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谐发展上呈现出喜人的景象。该校加强师德教育,以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推动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成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学校通过请进来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请专家、学者、资深 教育工作者来校讲学、带教、科研。走出去 —— 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进修。 天山新村第一小学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教学比武、竞赛和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获得市、区多门学科教学比赛的奖项,其中不乏一等奖、二等奖。该校在体育、美育、劳育上也各俱特色。尤其值得一书的是该校在贯彻“素质教育特色化”过程中,在“写字教学锤人格”和“科技活动长才干”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已引起了教育界、新闻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上海教育》杂志、中央电视台等已经或即将予以报道。来自江西、黑龙江、广东、贵州各省的教育代表团及江苏省无锡市教育代表团、日本访华教育代表团的同行们对该校的成果都给予高度评价。全国少年工作权威人士段镇来校参观考察后,赞誉有加。
适存小学(原北新泾小学)位于长宁区西部,创办于1905年,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88人,1000多名学生。 多年来,适存小学继承优质办学传统,吸取时代新的特点,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声誉卓著,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小班化教学优化了育人的环境,爱心助学活动净化了孩子的心灵,科技艺术活动为学生开辟了想象和创造的天地,射击运动的开展,培养出新一代优秀的射手,书香校园的创建更为学校的发展引入了新的内涵。 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德育观。具有百年历史的适存小学在实践“让每个孩子受到适切教育,得到和谐发展”的学校办学理念过程中,通过实践、历练、积累,着力构建学生自主发展为主导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帮助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环境,发掘学生内在潜能,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求,促使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成长。严谨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铺设了全面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校、上海市安全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健康促进校园、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雏鹰大队、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先进教工之家、长宁区青保工作先进集体、长宁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行为规范校、长宁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Intel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示范学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还是长宁区教育学院基地学校。学校力争成为“素质教育的示范窗口,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师生成长的良好场所,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 适存小学是一艘扬帆起锚的航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她将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和世界的大势,乘风破浪,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江五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922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前身是中西女中附属小学,以小中西名闻海外。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江五小学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八十年代中期,我校丛霖同学为邓小平、王震等国家领导人进行计算机操作表演得到了在场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即,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如今学校非常注重利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提升办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从86年至今,江五小学连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研究成员校、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校长培训实验基地、长宁区数学实验基地成为一所具有优良校风、优美环境和优质教学的实验校。
长宁区虹桥机场小学创办于1991年,位于上海国际航空港——虹桥机场工作区内,现有19个教学班,530名学生,54名教职员工。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上海市红旗大队、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健康校园、长宁区绿色学校、全国少先队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实践基地学校等光荣称号。 近年来,随着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学校坚持“提升教师、培养学生、发展学校”的办学新策略,紧紧抓住“师德是学校的魂、质量是学校的根”的办学理念,在深谙办学之道的学校领导倡导下,凝结学校办学灵魂和精髓的“蓝天品牌”建设成为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全体师生在蓝天精神的引领下,团结努力、实践创新,向着“办学行为规范、管理基础扎实、师生和谐发展、质量稳步上升的长宁西部活力型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 从“科学、求索、奉献、协同”的科学精神”的蓝天文化精神内涵出发,学校强力实践了“绿叶工程”——师德师风建设;“青蓝计划”——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蓝天行动”——校名教师培养工程三大主题工程,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自三大主题工程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三等奖获得者、“师爱在家庭中闪光”入围奖教师等一批师德表率和典型。学校更是为教师们创设了各种学习提高和展示机会,加速教师的成长步伐,近年来先后有多人次在市区级层面进行公开课展示,多人次在市教研评优中获奖,在区“希望杯”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多人次在长教杯比赛中荣获一、二、三奖的好成绩。 以“蓝天”为品牌的学生社团建设是学生活动的一大亮点,蓝天少儿气象站、蓝天小画苑、蓝天少儿合唱团、蓝天运动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在一系列主题教育、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抒蓝天之豪情,展翱翔之宏志,虹桥机场小学正以鲲鹏展翅之势,向着更高、更宽广的蓝天翱翔!
上海市长宁区向红小学创建于1958年,1999年6月向红小学与江五镇宁分校合并,命名为向红小学,学校处于长宁区与静安区交接处,占地面积2744平方米,校舍面积2368平方米,目前为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名,在编教职工4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了58%,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2人。 学校现有班子7人,其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1人,工会主席1人,教导处2人,后勤负责人1人,团支书1人。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老中青结合,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积极进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探究。学校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创新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的情感激励人。通过目标启动、骨干带动、科研推动、利益驱动的运作方式,不断提高、丰富和发展教师,造就着一支具有现代化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 学校配备了各专用教室,现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唱游室、计算机房、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自然常识实验室、美术室、图书馆等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上的需求,至2006年学校配备数字教室9个,为学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保证。学校整洁、美观、雅致,学校注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进取向上、团结共进的学校工作氛围,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良好育人气候,即:静态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文化环境的教化和特色化,动态环境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学校把科技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被先后授予"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文明单位" 、"长宁区行为规范学校"、"市、区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区绿色学校"、"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区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数字校园"等光荣称号。学校还先后成立了长宁区学生艺术团向红小主人京剧分团,长宁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分馆。在校师生在历年的全国、市、区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项目多达百余项,获园丁奖、各项先进工作者称号人数达几十人次。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学校始终不敢懈怠,不固步自封,继续开拓创新,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江苏路第五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由美国教会创建于1922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前身是中西女中附属小学,以“小中西”名闻海外。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八十年代中期,我校丛霖同学为邓小平、王震等国家领导人进行计算机操作表演得到了在场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即,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如今学校非常注重利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提升办学的整体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学校连续九届十八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项目研究成员校、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校长培训实验基地、长宁区数学实验基地……成为一所具有优良校风、优美环境和优质教学的实验校。
学校地位置邻虹桥开发区,茅台路625号。创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20亩,校舍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1323名学生,91名教职工。学校师资实力雄厚,校风、教风、学风优良,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就近几年统计,荣获全国、市级、区级教学比武等第奖前2名的有42名。 上海长宁实验小学对口中学:天山二中、天山初中、仙霞高级中学、娄山中学、西延安中学 学校于1991年被评定为上海市整体改革实验学校之一。学校数年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教材改革为载体,以市级课题"培养创造性集体"的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建设创造性集团,通过集体团结人、教育人、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创造性集体中积极主动地发展。 学校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提倡学科教育向素质化方向发展,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学校加强了活动课教学,增设了形体、现代儿童想象画、书法、电脑绘画等特色学科课程。并开设了35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现代儿童想象画、摄影、书画、车、航模、国际象棋、围棋、茶艺、民乐、京剧、影视等,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1995年,结合工时制改革和学校工作面临双休日的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学校率先提出开展"快乐双休假日小队活动",独树一帜地形成了"自动+后援"两轮联动的大转盘模式。 在全国雏鹰奖章活动中,学校支持少先队结合学校行为规范训练,首创了"雏鹰集体荣誉章",继而又首创了组织个人假期活动的自设章--五光十色的"闪光章"。 在富有创意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天地。学生们有思想、有见地,思维极其活跃、敏捷,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大大增强,个性特长进一步发展。就近几年统计,学生围棋队连续三次获市级中小学围棋赛男子乙组团体冠军。女子手球队连续四次获市、区团体冠军。95届毕业生倪华获世界男子国际象棋快棋赛少年组冠军。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类竞赛的获奖人次达300余人。 学校注重探索与寻找小学实施素质的途径与方法,使学校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逐步形成学校工作科研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少先队工作自动化,科技教育普及化,艺术教育特色化,校园建设童趣化的新格局。 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等90余项全国、市、区级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被定为"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小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等八个实验基地.
上海市长宁区法华镇路第三小学建于1962年,是长宁区的一所中心小学,也是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照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以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做人”教育为重点,加强校本评价,深化各项改革,力求把学校办成管理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优质学校。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现代儿童想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学校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学校还把信息技术教育、生物科普教育与课程相结合,形成了相应的办学特色和校本课程。尤其是我们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科普教育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曾向全区进行展示推广,校本课程——“菌宝宝”篇和“鱼宝宝”篇也成为法三小学师生的亲密伙伴。学校近年曾获荣誉: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铜牌)、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无吸烟学校、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学校、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教学、德育先进单位、长宁区绿色学校、EPD项目学校、长宁区健康促进学校等。
愚一小学有着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几经搬迁后现坐落于宣化路222号,学校分为总部和分部,分部在愚园路1210弄86号。两处占地10658平方米,建筑面积9865平方米。1996年学校总部经过改建以后,格外引人注目。整个教学大楼外形方圆结合,错落有致,显得生动活泼,温馨舒适。学校教学设备全部更新,设有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音乐美术室 、劳动教室、舞蹈房、多功能室、形体训练房、乒乓房等专用室。学校的闭路电视网络与各教室联网。新建的校园网站,不断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推崇在合作的氛围中自主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中幸福成长,在和谐的校园中全面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促进教师、学生实现优秀+特长的发展目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