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路第一小学现名为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原址在华阳路267号,根据改革的要求,九七年八月原华阳一小和华阳二小合并,九八年将旧校舍全部拆除重建,新校舍从九九年十二月正式启用至今,05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名改为长教院附小,现有教职工53名,教学班17个,学生数458名。该校行政班子成员六人,学历除后勤负责人高中之外,其余均在大专和大专以上。中层和校级人员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人,大本1人,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岁,已形成老、中、青的梯队,人员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多年来在教育局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关心下,在单位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学校在硬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长宁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以"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夯实文化知识基础。从中所积累的一定实践经验及校本文化,为学校顺利实施新三年规划提供了可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整合,"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教育特色也已基本形成,集中体现了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调动了社会、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长宁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供适合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机会,实施教育的均衡化。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存,力求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获得成功。
愚一小学具有六十七年的办学历史。几经搬迁后现坐落于宣化路222号,学校分总部和分部,校园占地16亩,校舍9062平方米,大楼设计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整个教学大楼外形方圆结合,错落有致,显得生动活泼,温馨舒适。大楼内部,走道宽敞,教室明亮,共有34个规范化的教室,还有电脑房、多媒体、语音室、舞蹈房、美术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等许多设施一流的专用教室。 学校图书馆藏书3万7千余册,教学设备齐全,新建的校园网、体育馆和篮球运动场,不断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推崇“在合作的氛围中自主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中幸福成长,在和谐的校园中全面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德树人,以质立校,促进教师、学生实现“优秀+特长”的发展目标。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是上海唯一的一所从事3—18岁十五年一贯制教育研究的学校,以创新型、实验性、国际化为办学目标。如果把建青实验学校“三段一体”的办学体制比喻为“一条龙”,小学部是学校的龙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学部参加了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延伸了幼儿部学前教育的成果,致力于课程教材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学部的课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需要研究的方向。 学校的历任校长坚持“不加选择就近入学”的招生制度;以教科研为先导,推动课改,将课改中的难题转化为课题;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体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维度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自主、合作、研究”的教学方式;着力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采取“加强德育、扬长避短、削枝强干、重组整合、纵连横道”的方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考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有机、有意、有情”,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反思性教学入手,逐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尝试——提升——优化——艺术”的发展。 依*“三段一体”办学体制的优势,学校率先在上海进行“低幼英语教学实验”,我们将英语教学做为建青小学部的品牌学科,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在听听说说中模仿英语,在唱唱跳跳中游戏英语,在讲讲演演中运用英语,在读读写写中掌握英语”为特色的建青英语。 在学科教学中,始终注重拓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采取了“引进”与“自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除了《快乐儿童英语》、牛津英语课后练习等。还有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体育学科的《手球》,美术学科的《剪纸》,科技学科的《航模》,艺术学科的《火花》。目前,正着手编写《小学英语阅读校本教材》来补充牛津英语阅读量的不足。
李文斯顿美国学校(LAS),是在美国注册、遵守美国国家教育法办理的一所在华学校,学校提供幼稚园至中学阶段的教育,采用全英文授课,目前是上海市区内的唯一一所美国学校,坐落于长宁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指导思想完全遵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之规定。学校教师聘任具有CBEST美国国家认定资格及有实际经验的美藉教师,全部教科书直接由美国引进幷采用美国教委规定的最新设计编制及加州教学法规教学,因此凡由该校转学或毕业的学生的学籍及成绩均可得到美国各大、中、小学校的认可幷可直接申请入学。学校提供校车接送。
北三小学创建于 1992年7月,前身为乡校“美满小学”。目前有13个教学班,464名学生,40余位教师,属长宁区中等规模的学校。学校虽然建校只有十年,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及全校教工的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被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俱乐部分会命名为“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学校”;被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科技特色学校—— 2000年度十佳模范学校”;获“上海市最佳科普活动奖”;荣获“长宁区科普活动先进学校”、“长宁区先进教工之家”、“长宁区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数学组荣获“上海市文明班组”称号;语文组荣获“长宁区文明班组”称号等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因在近年区质量监控的抽测中进步显著而受到上级的表扬。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自始至终坚持科研、教研一体化,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与策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文体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把北三办成在长宁西片有小班化教学吸引力,环保教育特色突出的学校”的办学思路,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讲道德、会学习、强体魄、爱劳动、有特长”的人。将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班子民主团结,师资队伍明显改善,教学设施优化齐全,校园环境美化舒适,教学质量稳定提高,环保教育特色突出”,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任重而道远。我们全体教工要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夯实基础,改革探索,勇于创新,为把北三办成长宁西片声誉较高的学校而奋斗!
北新泾第二小学始建于1990年4月,1990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学校结合学校实际,以围棋、手球项目为龙头,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十年后,在“打开校门办学校、校本管理求发展”的新要求下,我校结合教育形势发展,2003年9月起,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民俗教育引进学校,使其成为学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鲜活的教育载体。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教育特色,以树“魂”立“根”育新苗为核心,以民俗教育进校园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民间文化传承活动,使学校在打开校门办学中,丰富教育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规范教育和实践环境,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育人目标。
新虹桥小学1991年落成于长宁区水城路15号(原虹桥路三小校址),占地面积8671平方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是虹桥开发区工建配套学校。80年代因虹桥开发区及古北新区的规划建设,原虹桥路三小动迁至今安龙路5号,并异名为仙霞路第一小学。1991年,随着城市建设规划配套,原虹三小学的旧址又盖起了一幢新楼。为记录虹三小学校址的失实,又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式,(虹三小学自新中国成立始就叫虹桥路小学),故取名为新虹桥小学
北新泾第三小学创建于1992年,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办学经历,学校占地面积7187平方米,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为专用教室楼,设有阅览室、电脑房、语音室、媒体制作室;一幢为教学大楼,设有音乐室、舞蹈房、实验室、美术室、电子阅览室、演播室、多功能室、10个数字教室。操场占地面积1809平方米。学校是一所规模中等偏上的学校,追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百分之百的关注、百分之百的赏识、百分之百的信任、百分之百的成功。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及全校教工的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学校先后荣获:蝉联“上海市科技教育十佳特色学校”、“上海市生态道德先进学校”、“长宁区文明单位”;获得“长宁区花园单位”、“长宁区小班化教育先进学校”、“长宁区科普教育先进学校”、“长宁区第一批双语试点项目学校”、“长宁区第八届德育研讨银牌组织奖”、“区语言文字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学校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意识特强,近年来,多人多次在长宁区“育人杯”、“希望杯”、“长教杯”、“育英杯”、“蓝天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两纲”为抓手,开展传统节庆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自身的努力下,不少学生脱颖而出,有的考取了延安高级中学、有的考取了市西中学、还有的高中毕业考取了交通大学、财经大学、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医科大学、理工大学等。在10年校庆之际纷纷来到母校看望老师,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