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中学为长宁区公办初级中学,建校四十余年,地处虹桥开发区,2006年完成校舍改建工程。新校区占地面积13亩,分为教学区和运动区两大区域,全部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专用室均装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及新配置的综合实验室、劳技室、美术室、音乐室、语音室、舞蹈房、多功能合班教室,以及140m2的电子阅览室和近400 m2的学生图书馆。 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高级教师占15%,拥有一批具备相当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我校教师奉行身正敬业、诚信关爱的师风,践行严谨、求精、慎思、笃行的教风,是一支“爱岗敬业、廉洁从教、工作努力、师德良好”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规范教育为基础,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评比星级班为抓手,法制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被评为长宁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教学常规基础工作管理规范要求严格,通过“五抓”、(抓教学常规、抓学科研讨、抓教学科研、抓学科竞赛、抓补缺补差)“三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工作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受东华大学托办的“纺大班”教育质量更是名扬社区。本校2005年被列为长宁区双语教学实验学校。 学校在秉承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实施“12345·新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即发挥“一台”(学校少年电视台)的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开展学生“两社团”(“小小法学家”、“新绿文学社”)的自主教育活动;体现“三报”(《教苑论坛》、《小小法学家报》、《新绿文学报》)的文化积淀功能;抓好“四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数学节)大型主体文化构建活动;坚持“五个论坛”研讨活动(班主任论坛、教研论坛、科研论坛、师训论坛、网上论坛)。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三报一台”、“小小法学家”、《模拟法庭》更以“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典范之作而闻名长宁乃至沪上教育界。 我校现为长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航海模型协会团体会员。现有区科技活动示范点(车模、船模)2个,区科技特色小组(环保、生物)2个,以及计算机组、化学组、摄影组等颇具特色的重点小组若干个。本校与上海市围棋界领导、资深教练及及国内著名专业棋手,众多上海业余围棋界知名人士关系密切,使我校围棋特色班的教学具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围棋特色在圈内小有名气。
新古北中学是2002年9月组建而成的初级中学。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正对着校门的高大的“∏”型教学楼绿窗红墙,高大挺拔。四十二个标准化教室里设施齐全,桌椅舒适。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化学、物理、生物、劳技实验室装备精良;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阅览室、图书室一应俱全。每一楼层都有冷热两种饮用水供应,上下楼装有电梯。每一楼道里布置得美观雅致,有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学生作品、浮雕艺术,人文气息浓厚。2000米的地下室是师生的停车库、乒乓房、小卖部、食堂……教学楼的西侧是由红绿相间的自然草坪、人工草地建成的运动场。 学校确立了“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师德规范,规范管理行为,面向全体师生,以师生发展为本,把新古北中学办成全体师生精神家园”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德育为核心,教育为中心,以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体育教育为抓手,通过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人本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把新古北中学建设成一所设施优、环境美、质量高、有特色,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化初级中学”的目标。确立了“在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时空的同时,使每位学生:品行雅正,具有健康的人格;善于锻炼,具有良好的体魄;勤奋学习,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学生”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在学生发展的同时,让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有所追求,有所进步,有所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新古北中学认真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的有关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团结、创新、实干、争先”八字兴校方针。
天山初级中学创建于1963年,现占地77亩,与天山中学在同一校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有综合实验楼、运动场、体育馆等。校园环境优美,是花园式绿色学校。学校自2002年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促进教育实验基地以来,坚持“健康第一,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健康促进教育引领,促使学校走向优质。学校注重以德育人,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爱校荣校为抓手,通过礼仪教育、关爱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时政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进行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学校坚持教学改革,针对学生、学校的特点,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小班化教育、分层教学、双语教学等研究探索,以及拓展型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设。学校的体育与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成绩突出。射击是我校特色传统项目,1996年至今,我校射击队在市级比赛中荣获团体奖项16个,个人重大奖项23人次。空模、车模是区特色项目。天山初级中学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区文明单位、区中学生行为规范校、区绿色学校、区健康校园先进单位、区青保先进单位、区先进教工之家、市绿化学校、市安全单位、市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市优秀卫生室、市雏鹰大队、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学校师生共获国家、市、区级荣誉称号近500项。天山初级中学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将为此努力争创一流初中。
长宁中学是一所以长宁区同名的学校,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占地16.1亩,建筑面积11425M2,校园文化深厚、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运动场地宽敞、整体环境优美,是上海市一类达标学校。学校奉行“爱国从爱校做起,成才以成人为先”的校训,积极提倡“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发扬“勤奋、踏实、文明、团结”的学风。学校正沿着“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创特色、以特色促腾飞”三步走发展思路,逐步把长宁中学办成现代化、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性初级中学。美术特色教育在学校已有几十年历史,为继承和发扬美术特色教育,学校提出“扬长宁传统,创特色龙头”目标,并与长宁美术专修学校联合创办初中美术特色班、与复旦中学等高中特色挂勾,为学校的美术特色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与创设了平台。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是百年历史名校复旦中学的初中,是一所全日制的公办学校,地址在上海市新华路329弄43号(新华别墅内)。 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实现数字化。校园整洁优美,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学校有教职工84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含课程班)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7%。有班级25个,学生773名。 学校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双语、体育、艺术和科技教育为特色,以学校人才高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为努力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将学校办成一所“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优化了科研管理机制,形成了一支能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学校先后立项市级课题一项,区级重点课题三项,区级一般课题四项,校级课题100余项。近三年,教师在市、区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课题《依托重点中学,办出分校特色的运行机制的研究》获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课题《中学对话教学行动研究》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现在学校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人文素养日益提高。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毕业生合格率100%,优秀率近45%,并形成了双语、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特色,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安全文明单位、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行为规范学校、长宁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长宁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长宁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体教结合先进学校、长宁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长宁区语言文字先进学校、长宁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长宁区先进教工团支部、长宁区健康校园、区青少年教育保护先进学校、长宁区环境教育绿色学校。 学校还被批准为:上海市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校本教研基地学校、“联全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实验基地、长宁区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实验学校。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精神:服务、团结、牺牲 育人目标:传承 “服务、团结、牺牲”的复旦精神,培养具有爱国、明礼、自律道德品质的学生;遵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培养具有乐学、勤学、善学学习品质的学生;践行“努力前程”的伟人期望,培养具有健康、乐观、向上身心品质的学生。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附属学校是一所隶属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管辖的公办初级中学,创办于1964年8月,原名为上海市安化二中,1998年9月更名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附属学校。学校地处上海市长宁区东部,校址为安化路222号。学校占地7亩多,建筑面积4684平方米,操场面积2500平方米, 25间标准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美术专用室、音乐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图书馆、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各1间,多媒体教室16间,多网合一的闭路电视及编辑系统1套。学校现有六年级至九年级共 16 个教学班,目前在编在岗教职员工 66 人, 其中教师51人:中学高级7人,中学一级(中级)31人,初级教师12人,中高级比例74.5%。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注重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以“实、新、博、美”为校训,坚持“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凸显办学特色,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教师、学生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共同发展。学校已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校本德育模式”、“立体绿化与走廊文化艺术相融的校园文化”、“市级昆剧艺术”、“市、区写字教育”等多项办学特色。学校被评为:区绿化先进单位暨绿色学校、市绿化合格单位、全国及市写字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陶艺试验基地。
上海市延安中学创建于1946年7月,原址在普陀区真如镇蔡家宅,当时取名为真如中学,1949年8月迁入延安西路601号(延安初级中学现址)。1954年7月经市教育局批准改名为延安中学,1960年3月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8年8月,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延安中学高初中脱钩办学,高中部迁入茅台路1111号新校舍办寄宿制高中,初中部留原址更名为上海市东延安中学,2003年3月再次更名为延安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4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320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图书楼、体育楼、行政楼等。并配有室内篮球场、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形体房,多功能电化教室、旋转式天文观测圆顶,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等教学设施。学校积极开展办学模式改革,管理重心向年级组下移,体现出教育分层次,反馈能及时,活动有成效的特点。在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办学目标指导下,构建“轻负担、高效益、多类别、有层次、均衡化”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发掘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捷报频传,不仅保持和发展了数学、环保、民乐、女篮、田径等传统特色,还逐渐形成了物理、化学、信息科技等新的学科教育特色,体现了“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办学目标。 “老老实实办学,呕心沥血育人”是“延安人”传承几代的办学传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牢记“自信、自强”的校训,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先后获得了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铜牌)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EP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实验基地、上海市课程教改实验基地、中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和荣誉,为我校创建具有“数学特色,理科见长,人文相济,和谐发展”特色的上海品牌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公办女子初中。2000年9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市三初中独立挂牌办学。在走过创办期、成长期之后,现已逐步形成初中学段女生教育课程特征和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和集聚一批较有经验的培养少女成长的优秀教师,进入发展阶段。 学校现有六至九年级共2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六十余名,高级教师15名,特级教师1名,领军人才1名,优青后备人才1名,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3名、区优秀学科带头人3名,硕士研究生3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在文明班组创建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一批先进班组,其中英语组荣获区“工人先锋号”、区“文明班组”,语文组和数学组也分别获区“德育先进”班组、区“三八红旗”先进班组。 市三初中与市三女中同在一所校园里,有一脉相承的市三文化传统,在探索与形成初中女生教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上独辟蹊径,教艺焕彩。初步形成“学会独立、学会能干、学会关爱、学会优雅(IACE)”的德育教育思想,每年在“成长中的IACE女孩”评选中涌现出一批学绩优秀,拓展能力强,德能兼备的女孩,并逐步完善其德育课程体系。在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学校互访交流中,学习国际交往礼仪,增进国际理解,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开放性。 在初中女生教学思想下学校教学的着眼点是“慧其心知,秀其形象”。以英语等语言类教学为长,学生尤以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突出,在各级各类英语演讲赛、科普英语等比赛中屡获大奖,在国际交流中显现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语文作文在区域内获奖成绩高;同时,在基础学科教学中,学校不断探索女生数理科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低年级设置实验类、桥牌类拓展课程,有序有目的的从低年级起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和奠定理化学习兴趣。另外,科技教育、环保教育极具特色,近年来学生又在数学竞赛项目中获好成绩。 学校积极开设各类人文、艺术的拓展课,学校艺术、体育团队在垒球、民乐、舞蹈、校园健身操、排球等项目中频频夺冠,声誉卓著。 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学校”、“上海市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教学先进学校”、“长宁区绿色学校”、首批“健康校园先进单位”、“长宁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
新泾中学于1995年9月创办了沪剧特色班,1998年1月被命名为长宁区中学生重点艺术团——新泾中学沪剧艺术团。 十多年来,各届 沪剧班学生学做人、学文化、学艺术。艺术上创作排演了《美在新泾》、《七彩画廊》、《曙光》、《清泉》、《中流砥柱》、《大龙兄弟》、《生日快乐》等 100多个节目,获得过国家、市区学生艺术节和市大、中学生戏曲表演电视大赛的众多奖项。《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都做过报 道,成为享誉沪上的学生艺术团体。沪剧班已培养多名沪剧人才输送到市沪剧院,并成为剧团的骨干。在学习上沪剧班的学生各科成绩均名列年级组前茅,毕业的学 生在高一级学校中成为学习、艺术、工作上的骨干。 新泾中学女子足球是市体育传统项目,在各类市级女足大赛中新泾中学女子足球队均取得了优秀成绩,队员们住校训练,有专门的教练与生活辅导老师,技艺提高的情况非常明显。且每年要为市少体校输送多名优秀队员。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位于长宁区西部清池路211号,创办于1992年,占地面积18664平方米。学校现有四个年级,32个教学班,1300多名学生,120多名教职员工。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学校秉承延安中学的办学传统,坚持以传承和实践延安精神为立校之本,强校之源,确立了“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校训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育人目标,以及“学科基础扎实,科艺特色鲜明”的办学方略,并逐渐形成了书画、射击、田径、围棋等特色项目。 岁月砥砺中,全校师生栉风沐雨,励精图治,以其创新的教育和管理,实践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深刻内涵,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着力培养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现代文明素质于一身的“西延安学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近年来也因其优秀的创新教育成果而享誉长宁区乃至上海市。 学校先后荣获长宁区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党支部“双结对”先进单位、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以及长宁区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教学工作先进学校、长宁区第九届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诸多殊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