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嘉一联合中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96年的上海市民办嘉宝高级中学,2003年易名为上海市嘉一联合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2004年嘉一联合中学搬进现址。2004年学校停止高中招生。2007年合并上海市民办汇龙学校(原嘉定区进修学院附属学校)。学校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棋盘路1580号。 目前,嘉一联合中学是一所初中为办学主体的全日制学校,有两个校区,有2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1000多人,教职员工100多人。学校所在区域道路宽敞,交通便捷,与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市重点嘉定一中以及菊园新区管委会毗邻而居,高尚小区环绕周边,整个学校外围环境安静整洁,绿化环绕,空气清新。 校舍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整个校园设计科学合理,教学专用场地和设施完备,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精致幽雅,道路通达,绿化面积覆盖率达52%。 嘉一联合中学依托嘉定一中的办学优势,突出民办学校灵活的管理机制,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的“四高”原则办学。学校按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校园网端口连接到各个教学点和办公室。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学校现有学生公寓一幢,公寓内装有空调和带淋浴的独立盥洗室,设备完善。 学校机构精简,队伍精干,教育精心,教学精细,人才精育。五年来,取得一流的办学质量,连续两年中考获得全区初中学校第一名,综合办学质量得到政府、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作为嘉定一中教育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本校与嘉定一中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共享。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严谨,学生组织纪律性强、举止高雅文明,校园内正气荡漾,校风良好。学校坚持小规模、精品化的发展方略,营造有利的成长和学习环境,引导和创建奋发向上的学校文化,保证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
一、单位性质 是一所农村公办中学,受嘉定区教育局和江桥镇镇政府两级管理。二、历史沿革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的前身名为嘉定县封浜中学,是由创建于1959年的封浜中学农业中学和1965年的嘉定二中分部于1967年两校合并而成的,下辖虬江分部。1971年在高家大队设高家分部。1972年起招收高中学生,从此成为一所农村完全中学。1980年高家、虬江两分部撤消,并入本部。1985年试办机械、化工两个职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年,培训后由乡工业公司分配到各乡办工厂。1987年,迁至封浜镇新址,1992年暑期封浜中心校原校舍划归中学。1992年9月,学校成立职教部,开办职业班和中专班,分别是嘉定工业技校和嘉定工业学校的办学点。1999年9月停办职业班,继续开始中专班。2003年7月,中专班停办。2003年9月撤消职教部,增设艺体部。至此,封浜中学结束了长达18年的普职并举的办学模式,正式归属为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2006年6月,学校撤消团总支,更名为团委。2006年9月,体育从艺体部分离,艺体部更名为艺教部。2012年1月,为了贯彻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又撤一建二,形成杨柳初级中学、封浜高级中学两所学校。高中部于2012年2搬迁至位于金耀路255号的新校区,即为现今的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三、单位规模 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占地面积为48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内有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实验楼、宿舍楼、体育馆和标准化的食堂各1幢,有电脑房、摔跤房、舞蹈房、实验室、书法、美术、劳科技等各种专用教室,有标准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手球场等运动场所。校园优美、宽敞又现代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温馨、整洁的校园环境。四、办学理念 长久以来,学校秉承“为每一个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充满爱心和彼此尊重的学习环境,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教育使命,以“洁、静、精、微”为校训,以“挑战自我,永不满足”为学校精神,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虽然学校初高中分离,但良好的校风校貌以及特色品牌项目依旧保持。 办学理念:重立人而举凡事,尊个性而张精神。其含义为:以德为先,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和谐发展。五、办学目标 我们秉持“师生零距离、管理零缺陷”的教育信念,创建一所“管理规范、特色彰显、社会认同”的新优质高中。 管理规范:指学校有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能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断创建充满活力、民主科学、注重实效、有利学校持续发展的现代学校制度;有依法办学的《学校章程》,有与时俱进的《学校规划》,有不断健全的《学校规章》,并使之不断完善内化,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规范、准则;有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措施、方法均符合相应的程序规则,是科学决策、民主参与、集体审议的结果,且是学校教育活动高品质的保障。 特色彰显:指学校在继承上海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市德育先进集体等德育教育传统和学校自主发展教育、个性化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上海市书法实验学校、嘉定区美术教育特色学校的优势和美育功效,在“美而有术,书而得法,创而有思,传承创新并举”思想引领下,依托上师大美术学统、上海市教育研究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形成我校别具风格的美术书法与民族文化传承特色。 社会认同:指学校勇于承担教育责任,深得家长、社会信任,具有上乘的教育质量,良好的社会声誉。六、师资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名,高级教师16名,中级教师21名,占教师总数82.2%。其中区骨干教师1名,镇骨干教师4名,校骨干教师4名。这些教师中,有不少教师获得了市区级以上的重大荣誉,如区十佳师德标兵、十佳班主任、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七、办学特色 艺体育人:学校美术教育是嘉定区特色教育项目,多年来为中国美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输送了百余名学生,2009年美术考生本科录取率高达71.4%。 在此基础上,从2009年起,学校又开发了“书法、蜡染”等艺术项目,使学生在学习民族优秀文化同时,自觉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完善人格。学校是嘉定区唯一一所获得“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荣誉称号的中学,已成功举办了3届“封浜杯”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教师书画展。 学校体育工作在继承中创新,近年来引进摔跤特色项目,聘请全国摔跤冠军为学校摔跤队主教练,精心组织科学而系统的训练工作,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经过训练,学校新组建的摔跤队,在两次上海市摔跤竞标赛中共获得7金4银10铜的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被评为上海市第一所摔跤重点学校,真正成为了学校的品牌项目。 成绩与荣誉: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二连冠),“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三连冠)、“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四连冠)、“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近30项,是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嘉定区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上海市嘉定区杨柳初级中学(原封浜中学初中部)位于沪宁第一镇——嘉定区江桥镇,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建于1965年,占地44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有专职教师68名,其中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38名,占教师总数的73.53%。有区、镇、校骨干教师12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学校继续传承“自主发展教育”办学思想,以“继承发展,扬长存精,打造幸福家园”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个师生都体验成功”为办学宗旨,面向全体师生,努力发掘潜能,让师生发挥特长,体验成功,努力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办地区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荣获“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全国书法教育先进集体”等市级及以上集体荣誉近20项,是上海市摔跤项目重点学校、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校、嘉定区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优质校、嘉定区民族文化培训基地。
安亭高级中学前身--安亭中学,始建于清朝道光8年(公元1828年),是为纪念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号震川)在安亭讲学、生活25年,由道光皇帝御批建造的震川书院发展而成,是上海郊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安亭中学历经百年沧桑,以其淳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家乡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安亭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保持稳定上升的良好态势。安亭汽车城的经济腾飞促使学校更好地发展,然而还有许多方面不能很好适应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2011年七月根据嘉编[2011]68号文和嘉教[2011]55号文,撤销上海市嘉定区区安亭中学,建制安亭高级中学和震川中学。嘉定区安亭高级中学地处嘉定国际汽车城中心城镇安亭镇墨玉北路868号,是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2010年1月学校被命名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有高中18个教学班,学生610人,教职工64人,专职教师61人,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31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简称上外嘉定实验高中,前身是创办于1998年的嘉定区李园中学。2004年4月,嘉定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学校;2006年8月,学校定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2010年1月,嘉定区教育局发文正式命名学校为嘉定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69亩,有24个教学班,在编教工99名。其中市、区优秀教师和区骨干教师20多名;研究生学历12名,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每年有近10名上外的专家和外籍教师加盟我校的外语特色教学。 学校教育设施齐备,符合现代化教育需要。每个教室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有一流的地理专用教室和综合实验室,室内体育馆等体育设施也一应俱全。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健康成长”办学思想指引下,全校师生发扬“后来居上”的学校精神,努力打造“外语见长,文理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以“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教风引领“自主、善思、合作、竞先”的学风,培育“诚信、和谐、科学、图强”的校风,现在已基本建成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框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凸显外语特色,学校在英语学科中实施小班化教学,开设法语、日语、德语、韩语、西班牙语5门小语种选修课程,与英美等国师生开展国际交流,每年举办英语节、英语夏令营,为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外语学习平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涉及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大类的30多个学生社团,使不同兴趣、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学校虽然办学历史短暂,但办学成绩显著。现在,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已跻身于全市百强高中行列,高考升学率已稳定在70%左右,2006年至今已有500多人次的师生在全国、市、区学科、科技、艺术、体育等竞赛中获奖,取得了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先进实验学校,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嘉定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的唯一民办初中,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由华东师大二附中派出上海市特级校长领衔的管理团队及骨干教师,践行华东师大二附中“卓然独立、越而胜己”的办学理念,传承“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努力创建具有科技特色的二附中优质生源基地。 民办华二初级中学坐落在“千米一湖、百米一林”的嘉定新城,学校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嘉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科研院所的高科技成果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和科技氛围。学校占地53亩,建筑面积35333平方米,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校园分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功能区,以教学区为主体,通过连廊把四栋教学楼连为一体。挑空的教学楼底层和教学楼中庭以及连接教学区和生活区的休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通透、舒适的活动空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建筑风格。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致力于为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除国家规定课程,学校已开设学科知识、素养熏陶、健康体魄、心灵手巧等四大门类72门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潜能,力求学生轻负担、教学高效率,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精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华东师大二附中资深名师和以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教师以及来自各区县的学科骨干教师,教书育人,潜心钻研,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尽管建校仅三年,已经硕果累累。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大部分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竞赛,已获280余项市级奖项和310余项区级奖项。奖项涵盖科技创新、机器人、奥数、信息奥赛、语文、科普英语、美术等多个领域,其中有第一届、第三届“赛复创智杯”特等奖、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上海市现代文阅读大赛初二组第一名。 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是一个数字化校园,学校管理规范,安保工作到位,点餐系统安全、住宿条件良好,生活设施完善。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社会庄严承诺:在未来的三年里,要把学校办成一所“教导合一”的特色校、学生愉快学习的人文校、教师自主成长的发展校、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数字校,跻身上海基础教育品牌学校的行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坐落于嘉定区嘉定新城,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按照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标准共同创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寄宿制高中。2009年11月25日,在沈晓明副市长的领导和见证下,嘉定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教委就交大附中在嘉定新城承办分校达成共识,签订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合作办学协议书。 嘉定分校与本部实行一体化运作(一个法人、二个招生代码),实施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管理方法同步、整体综合联动的操作模式。分校共设24个班级(另附国际部12个班级),办学主体是嘉定区教育局。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65700平方米,绿化率达35%,拥有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多功能厅、游泳馆、篮球馆、音乐厅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温馨舒适的各类生活设施。
江桥中学,创办于1958年,初期校名“桃浦中学”。校址在今桃浦镇厂头(古浪路、祁连山路口),属农村初级中学。校长陈玉寿,六个月后,郝桂兴接任校长。1959年底,学校迁入今江桥镇华江路50号,改名“江桥中学”,郝桂兴继续担任校长。1968年7月,原“江桥农中”并入江桥中学;1972年起增设高中部,成为农村完全中学;1975年,原“华江中学”并入江桥中学。“文革”期间,郝桂兴借调到县委工作队(后调入嘉定县长征中学),姜松发担任江桥中学革委会主任。1975年起,徐友才担任江桥中学校长。1980年7月,江桥中学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合作,在江桥中学校址创办“立信会计学校嘉定分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校园内分设中专部和中学部,徐友才兼任两所学校校长。1984年7月,“立信会计学校嘉定分校”停办、创办“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同一校园内两所学校、两套独立的学校行政班子、一个党总支。徐友才担任党总支书记、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校长,傅玲丽任江桥中学校长。1991年,随着高中布局调整,江桥中学停办高中,恢复为农村初级中学。1992年6月,江桥中学迁入现在校址(江桥镇虞姬墩路48号)。傅玲丽继续担任江桥中学校长。1997年2月,陈顺根任江桥中学校长;2001年7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嘉定区江桥中学,金海兴任校长。2007年8月,江桥镇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曹杨二中签订协议,由曹杨二中承办江桥中学,江桥中学更名为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并整体迁入现址(江桥镇靖远路1358号)。同年9月,经市教委批准,学校又成为接受曹杨二中委托管理试点的公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占地近45亩,建筑面积12000M2,绿化面积9600M2。校园整洁,规划合理,绿化达标,设施齐全。现有普通教室26间,专用教室11间。专用教室包括实验室、计算机专用教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融入到学校管理、教师办公、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每位教师都配备了工作用电脑。学校拥有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微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各1间、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各2间、电脑120台、超过3万册藏书的图书馆、200座的中型阶梯教室、250M标准塑胶操场和大型室内风雨操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学校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中人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精神。近几年来,在曹杨二中委托管理的过程中,两校精诚合作,携手共进,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学校声誉渐起,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学校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近几年来,经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三毕业升学率连续几年名列嘉定区同类学校前茅。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嘉定区文明单位;先后被评为嘉定区“十佳”领导班子、嘉定区实施素质教育“优质学校”、“先进学校”、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嘉定区民族文化艺术基地学校、嘉定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嘉定区“无烟学校”、嘉定区"健康促进学校"、国家中小学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全国重点课题实验校等先进称号。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区重点中学。学校经过六十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和提炼,形成了“文化立校、格物修身”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公民意识、有文化素养、有国际视野,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努力建设“教师队伍高素质,教育教学高质量,管理运作高效率,校园文化高品位,办学条件高标准”的现代化高中。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2人,其中市特级教师1名,市德育管理实训基地主持人1名,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2名,区学科带头人4名,区骨干教师6名。 嘉定二中是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在新一轮教育教学发展中,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开展语文自主阅读、物理创新实验、多元化艺体教学等教学改革。物理创新实验教改至今已开展9年多,以中央教科所批准的高中特色项目学校为推动,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中物理课堂小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引领,把科技创新教育融于学校教育之中,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功能和作用,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 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德国、新加坡、新西兰、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定期组织师生开展交流互访活动。 学校现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华师大普教研究基地、华师大教育实践基地等。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中学新校舍位于原外冈和望新的中间,新校舍占地50.4亩,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总投资大概在4000多万元。外冈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公立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到今年正好是建校50周年,学校正在筹备校庆50周年暨新校舍落成典礼。目前,学校共有28个教学班,包括初中部22个班、高中部6个班,学生800余人,教职工116人。 外冈中学从1990年起连续被评为嘉定区文明单位,嘉定区文明单位标兵,曾获上海市加强初中办学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2004年5月被嘉定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科技特色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结构合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形成了“团结、文明、奋进、严谨”的校风。学校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为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百姓满意、领导信任”的基础上,努力把学校办成“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现代化中学,努力办让外冈人民满意的教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