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第一小学(原名彭浦二小)位于东方大都市上海市的北隅,它有着40多年历史、又充满着现代气息、焕发着无限生机。学校是一所大型的寄宿制小学,占地12244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两幢,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各一幢,并配有连接校园网和internet的学生机房、电子阅览室、信息漫游厅。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电子琴房、学生钢琴房、学生小剧场、演播厅等。学生宿舍楼内配备冷暖空调,有可供4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餐厅。足球场、篮球场、塑胶跑道等体育运动设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一支以高级教师为主体的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已形成,涌现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市劳模、市园丁、市优秀班集体,区教育局命名的学科名师等一批先进教师个人和先进教师集体。学校在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家庭教育、活动课程、少先队等方面分别获得全国、市、区奖励。 我们引领学生在“适应中发展,发展中适应”。学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验式,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学重用,用中学,重视学用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校被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口、环境与发展项目(EPD)成员学校,全国“四结合”学科教学课程实验学校,上海市活动课程实验基地,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闸北区英语特色学校,闸北区健康促进学校。科研成果在市区取得一系列的奖项。学校逐步形成和巩固了数学奥林匹克、管乐、书法、摄影、集邮、茶艺等学校特色活动项目。 带领学生前进,和他们一起拥抱二十一世纪的朝阳是彭浦新村第一小学对教育春天的庄重承诺。
上海市民办童园实验小学坐落在闸北区中部,南面紧邻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闸北公园,北面与上海大学一路之隔,地铁一号线延长路站近在咫尺。学校生态环境良好,人文气息浓郁,教学设施齐全。我校运动场地、绿化面积和专用教室配备均达到国家标准。音乐室、唱游室、美术室、自然常识实验室、生活与劳动室、计算机房、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等一应俱全。校舍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器材配备齐全。 学校创办于2000年,现有25个班级,913名学生。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上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7人。2008年,在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民办中小学依法办学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等。 近年来,学校还把“书香校园”作为办学的奋斗目标,也作为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加以推进。学校通过“作家见面会”、“伙伴阅读”、“蜜蜂书市”、“阅读作文”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童园的毕业生在校要达到阅读课外书籍200本,诵读古诗美文,名人名言750篇。 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童园的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语文学科,我校有300多名学生获得作文竞赛一等奖,千人次在各类作文、阅读等竞赛中获奖。在数学学科中共获9次全国或上海团体一等奖。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童园学生连续三年共获得8个一等奖。上海市第五届“聪明小机灵”数学竞赛,全市共决出9个一等奖,童园学生占其中的5个。在上海市中小学生牛津英语展示中获小学组团体一等奖(仅3所学校获此殊荣)。2009、2010年,在上海市新少杯小学生英语现场作文比赛中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其他类奖项96人;在上海市通讯杯英语听力竞赛中,2人获得一等奖,其他类奖项38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走向拔尖,让中等生逐步达到优秀,让潜能生不断进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育人思路。我们将秉承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理念,办一所受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
上海市古田中学创建于1964年,坐落在闸北区和田路410号,占地面积14802平方米。古田中学学校有教学大楼两幢,教学辅助楼三幢,总建筑面积9843平方米。学校作为闸北区教育局的校园重点改造单位,被列入2002年闸北区人民政府的18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学校建有设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各种专用教室及规范的理化生实验室;学校拥有5500平方米运动场地(包括田径场、篮排球场、网球场);学校的绿化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已经申报争取成为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大门学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进行教育整体改革试验,形成“分层教育”的特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得到推广;学校致力于探究性活动课程的研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自己特色的自编活动课教材体系。学校每年为市、区重点高级中学输送一定量的生源,曾多次获得全国初中学生数学竞赛等第奖、上海市青少年百项科技活动等第奖、上海市“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前三名;学校曾多次获得市、区“优秀家长学校”的称号、学校与革命老区结成的“手拉手”活动两度获得闸北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 荣誉称号,并获得全国“手拉手”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校现任校长范申华,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在多年学校管理实践中,潜心研究学校的科学管理,具有较新的办学思路和较深的业务造诣。曾获得上海市园丁奖和多项区级的荣誉称号;曾自编《数理逻辑初步》讲义、组织并参与编写了上海市中小学活动课系列资料之一:《社会考察指南(三)》一书、组织指导学校特色活动课程系列教材的编撰工作;近十多年来,曾多次参加上海市高中会考政治卷的命题工作和上海市高考政治卷的审题工作。
上海市康定中学创建于1959年8月,原名江宁区少年学习班。后改名为上海市静安区工读学校,文革中停办,1978年复办。1996年,为进一步拓宽办学功能,本着“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工读教育新的办学模式,更名为上海市康定中学。近年来,学校努力创设“非同一般的特殊”,对我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实行早期干预”,“把康定中学打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等理念指导下,学校又有新的跨越与发展。学校连续被评为静安区文明单位,静安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静安区青少年保护先进集体,静安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静安区科技特色学校。学校新规划提出新的办学目标是:把我校办成一所教育设施达标,校园整洁优美,在教育转化、心理调适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有特色,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领先的,“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特色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品行端正、心理健康、技能见长、文化合格的毕业生。
新中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80余年历史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命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其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钱业公学。学校于1998年迁现址重建,占地152亩,分为教学、综合、生活、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几大区域,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信息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实验中心、天象馆、体育馆、足球场、游泳池、网球场、音乐厅等教育教学设施,拥有1200个床位的学生公寓和可供2000余人就餐的师生餐厅。历史沿革和发展定位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为办学宗旨,着力探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围绕“健康人格”、“综合学力”、“多彩个性”,对“人生预备教育”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在2005年被首批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目前正在实施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学校近年来荣获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文明单位、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花园单位、市物价计量信得过(金奖)单位等称号。学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上海市TI数理技术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校本培训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一大批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在全国及上海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1994年以来学校高考升学率一直处于高位稳定状态,每年进入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学生近百人。“新中学生电视台”为代表的一批学生社团获得了“上海市明星学生社团”称号。新中学生连续多年来在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和“明日科技之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新中学生还荣获教育部、中国科协授予的“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并荣获科技发明一等奖。学校先后成功承办了世界中学生运动会闭幕式、第13届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OM)竞赛、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演讲比赛、上海首届寄宿制高中学生电视节等大型活动。
上海市育群中学,原名为私立绍兴七县旅沪中学(简称绍兴中学)创办于1938年9月。1952年秋原同德中学高中部并入绍兴中学。1953年4月,改名为育群中学。1955年同德中学全部并入育群中学。1962年秋闸北第四中学和闸北区第六中学高中部全部编入育群中学。学校规模发展到29个班级,校址由安庆路330迁到中华新路482号(中华新路小学原址)。1956年8月最终迁至共和新路1000号校舍占地面积九亩。1993年由于市政建设建造内环线及南北高架桥致使校舍减少2/3。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分几地过渡办学5年。1998年秋新校舍竣工正式起用,同时原中山北路小学校舍全部归属育群中学,原大宁中学并入育群中学。同年创办了民办育美中学。从此育群中学以崭新的面貌和相当大的规模重新屹立在共和新路1000号。 育群中学不仅有着六十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历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学校爱国师生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争取民主和自由,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乔石同志(原人大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当年创建和领导绍兴中学共产党地下组织,曾任学校学生自治会的指导老师,派地下党员沈昌旭同志来校开辟中共地下党组织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绍兴中学学生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发起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告全市人民书”;组织全市性“助学运动”、“要民主争自由,反内战争和平”演讲活动;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领导护校,迎接解放”的革命行动等,许多进步学生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顾个人安危,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革命烈士倪愚霖、谭文亮、张敦旭、张安、郑洁芬、钟旋、孙杏珍、沈欧、田如堂等校友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解放后,学校在历任领导的努力下,全校师生团结奋斗,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硕果累累。特级教师丁盛宝教师辅导学生从0分到100分的先进事迹刊登在市级各大报刊,曾轰动全市影响深远,丁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参加全国群英会。她的锐意改革、敬业奉献精神,她的“动手探究法”的教学改革成果,成为育群中学的宝贵财富,激励大家深化教育改革走出新路。 近年来,学校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探索出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即以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体,以深化教科研和注重美术,外语特色教育为两翼。学校以“做竞争之强者,塑世纪之新人”为校训,以“勤奋、求实、创新、文明”为校风,以“严谨治教、为人师表”为师风,以“勤学多思刻苦多练”为学风,形成了良好校园氛围,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培养一大批有美术特长的优秀学生参加上海市大中学生美术作品评选,多次获一等奖。教学质量名列同类学校的前列。深受社会、家长、学生的信赖。96年率先创办高中美术双证班受到市区教育部门的肯定,走出了一条高中办学的新路,涌动出了数学组、生物组、美术组、化学组等一批区先进组以及一大批获市区园丁奖的优秀教师。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此连续三年评为区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58名,教学班31个,学生近1350名。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教师 名,一级教师 名,青年教师 名。学校占地九亩,有教学楼、实验楼,配有电脑房,语音室,多媒体演示室,图书馆,阅览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室内体操房,音乐室,两个室外篮球场与协调的雕塑,浮雕及外语长廊构成优美、规范、雅致的校园环境。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把育群中学办成一所高质量高声誉有特色的示范性完全中学而脚踏实地地奋斗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