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初中支部是在七宝中学党委领导下的党支部,自2004年成立支部以来,我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与文来中学一起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目前一共有48名正式党员,分四个党小组。2007年12月党支部进行了换届改选,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现在的党委班子,由五人组成:李蓉(支部书记)、程明霞(组织委员)、韩波(纪检委员)、时俊(党群委员)。党小组长分别是:綦荆、陈蔚、蒋红枫、金琦。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党员教师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坚定的共产党员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思想,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文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党员人数占教职工总数近40%。党员教师中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及以上职务的有10位,他们廉洁奉公,为学校发展殚思竭虑;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党员教师有24人,他们以身作责,吃苦在前,是学校发展的中坚;担任中考学科的党员教师有33人,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特别是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的活动,使学校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支部正在开展"五好"创建活动,决心把"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群众反映好"作为工作目标,创建"五好"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欢迎广大群众的监督。
上宝中学是由上海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上海中学协办于2002年合作创办的一所民办中学。 上宝中学建校以来全面引进上海中学高效优质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宝中学已成为一所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社会口碑好的民办中学,学生以能进入上宝而感自豪。 七宝镇党委和政府为实现七宝镇成为教育重镇的战略目标,为探索实验镇办高中的经验,为满足七宝镇和社会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在成功创办初中取得经验基础上,委托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上海中学继续合作创办上宝中学高中部。 上宝中学高中部的办学目标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方针;全面运用上海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走课堂教学高效率之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精心培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争取大面积丰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上宝中学高中部位于七宝镇农谊路上,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普通教室、各种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运动场及各种教育教学辅助用房一应俱全,并装备了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施。 上宝中学高中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师资均由上海中学委派,上海中学组成了以特级教师为主的顾问组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上宝中学高中部按上海中学教师标准招聘了其他所需师资。 上宝中学高中部将于2006年9月1日开学。规模为每个年级4个班,三个年级12个班,2006学年将招生160名高一年级新生。 从10届开始一个年级8个班。 上宝中学虽然只办学6年,只有3届初三毕业,可是凭借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上宝中学已经连续3次勇夺闵行区中考平均分最高 上宝中学是闵行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中学协办合作创建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上宝中学2002年9月1日正式开学,招收了预初一6个班。以后每年招收6个班,最终规模达到24个班。上宝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建成闵行区一流、上海市知名的初级中学。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输送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上宝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基础坚实(即各基础学科的教学做到起点高、功底实、质量优),特长鲜明,重点突出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学科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特长,采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数学取得了大面积的优异成绩。在英语教学上,多... 查看详情 上宝中学是闵行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中学协办合作创建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上宝中学2002年9月1日正式开学,招收了预初一6个班。以后每年招收6个班,最终规模达到24个班。上宝中学的办学目标是:建成闵行区一流、上海市知名的初级中学。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输送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上宝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基础坚实(即各基础学科的教学做到起点高、功底实、质量优),特长鲜明,重点突出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三门学科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特长,采用多种方式因材施教,数学取得了大面积的优异成绩。在英语教学上,多种教材相结合,特别突出口语和英语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上,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制作技能。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不同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上宝中学的管理人员由上海中学委派,全面引进上海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师资一部分由上海中学派出,一部分是按上海中学的师资标准招聘的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高尚的师德、有忘我的敬业精神,优秀的教师队伍保证了一流的教学质量。 上宝中学具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每间教室都配置了电脑、投影机和大屏幕,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有特色的计算机教室。学校有5800平方米带有6条25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和8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有4000平方米设施完善的学生宿舍。 上宝中学建校以来,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生们喜欢上宝中学,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逐步养成,基础学科的成绩有了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上宝中学有信心将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合格毕业生。 该校是一所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的单位 上宝中学是由上海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上海中学协办于2002年合作创办的一所民办中学。 上宝中学建校以来全面引进上海中学高效优质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宝中学已成为一所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社会口碑好的民办中学,学生以能进入上宝而感自豪。 七宝镇党委和政府为实现七宝镇成为教育重镇的战略目标,为探索实验镇办高中的经验,为满足七宝镇和社会对优质高中的需求,在成功创办初中取得经验基础上,委托七宝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上海中学继续合作创办上宝中学高中部。 上宝中学高中部的办学目标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方针;全面运用上海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走课堂教学高效率之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精心培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争取大面积丰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上宝中学高中部位于七宝镇农谊路上,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普通教室、各种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运动场及各种教育教学辅助用房一应俱全,并装备了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施。 上宝中学高中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师资均由上海中学委派,上海中学组成了以特级教师为主的顾问组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上宝中学高中部按上海中学教师标准招聘了其他所需师资
上海中学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1950年改为现名,1993年创设上中国际部。为上海市领先、全国顶级知名学府,在国际教育舞台上也享有盛誉。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获上海市教委批准率先开展“上海市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为上海市科技、艺术、体育、双语特色学校与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历届校友中有曾任或现任党与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位,两院院士5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30余人。 学校现占地面积340余亩,本部与国际部在同一校园,在校生4200余人(本部为高中建制,招收上海生源,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200余人;国际部为1-12年级一贯制,主要招收外籍与港澳台人员子女,有来自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900余名学生在读)。在编教职工280余人,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超过52%,毕业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师资超过50%,全英语教学师资150余人。另聘有外籍教师超过100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40余名。校长风采与办学理念 现任校长唐盛昌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上海市特级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兼任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外国人子女学校认证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国际教育、学校管理等方面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资优生教育》《孩子怎样读名校》《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等30余本著作。多次应邀出席在哈佛大学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演讲,提升了我国基础教育在国际教育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聚焦资优生教育,着力探索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充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与志趣能开发。办学目标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教育高质、管理高效”。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的中国名校,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乐育英才。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促进学生志、趣、能合一的学校课程体系,注重现代内容的渗透与课程的高选择性,在夯实学生核心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与基于趣能匹配的未来发展指向性领域初步形成。 注重立志的资优生德育图谱,关注学生认识、实践、体验、反思的统一。强调国家规定科目深化与学校开发的资优生必修课(CPS、双I、LO、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等)学习,并提供《青春的雕塑》等39个科目供选学,促进学生志存高远、社会责任与意志磨砺。 注重激趣的学习领域课程图谱,基础内容关注上海标准+上中纲要的结合,选修内容提供人文与社会、自然科学等7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的500多门专门科目或探究模块供选学,关注学科领域现代发展概貌与前沿介绍,促进学生兴趣激活、志趣聚焦、潜能认识 注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图谱,在学习领域课程图谱的选择学习上深化,提供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工程、艺术、体育等十多个领域的拓展学习与课题探究,关注学生优势潜能的识别与开发,重在给学生知识铺垫、方法指导、信息储存、思维训练和志向引导。
[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重点寄宿制高级中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预科,1962年改为上海工学院预科(附中),1963年改为交通中学,1964年定为现名,2005年2月,学校被正式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地处虹口、杨浦、宝山交界处,占地720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幽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连续16年8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 积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积淀,取国内外名校之长,“依托交大,内实外名”的办学策略在形成新的特色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求实、求高、求新”的办学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在由此形成学校独特文化品质的过程中,生成了“思源致远,创生卓越”的办学理念。面对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交大附中正朝着“现代教育领先,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迈进。 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2009年9月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创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揭开了“联手高校,创新育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篇章。与此相应,学校在丰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探索特色化育人方式等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 此外,民族教育和国际办学有长足发展。为了应对新疆内地高中班扩招的新形势,2010年我校对校园改造进行了整体规划,现新疆班宿舍楼(含清真食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国际办学硕果累累。2010、2011两年国际学生高考升学率均为100%,且绝大部分考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印第安那州拉法耶学区联办的孔子课堂项目已进入实质运作阶段;2011年,学校主动开拓国际化办学的新格局,引进并开办了上海市高中首家IB国际课程项目。 同时,着力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辐射功能。创办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民办初级中学;托管了上海交通大学浦东实验高中;与嘉定区政府签约,创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办学新格局。 [教学设施] 学校有两幢教学大楼,第一教学楼有31个间标准教室,配备闭路电视、电脑、可寻址广播系统,均为多媒体数字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校远程教育平台的一期工程已经结束,这个项目工程的建设成功,拉近了学校与大学部的距离,交大教授可以直接在交大的实验室里与我校学生互动,并给予课题指导。目前在建的实验室还有机器人实验室、OM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数字地理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以及分子实验室等,这些在建项目的建成,直接为学生提供了科研的平台,有利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两个教学楼每间都有空调、电视、电脑。另有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大楼、图书馆大楼以及计算机房、语音室等。铺有400米塑胶跑道、天然草坪的运动场被国家田径协会认定为标准比赛场地。拥有两个室内体育馆里,内有设施一流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射击运动场、乒乓房、健身房和体操房。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26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1名,学科带头人13名,骨干教师20名。主要学科均为上海市或杨浦区的特强、特色学科。 [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每一个学生每学期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时间列入课表,每个社团都有一名指导老师。目前有近50个社团。 [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德、法、日、韩、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每年有师生互访。学校还与江西、延安、井冈山等地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互访交流联谊等活动。 [后勤服务] 学生基本住宿(杨浦、虹口、宝山三区具备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走读),学校有公寓式的宿舍大楼三幢,6人一间,内设独立阳台、盥洗室(有热水淋浴设备)、直拨电话,每人配备组合式家具,包括写字台、衣柜等。学生食堂除每餐供应饭菜外,还有各色点心、饮料供应。晚自修后食堂供应中式点心。 [招生范围] 学校通过统考面向全市招生,包括推荐生、自荐生、零志愿考生等类型,按照市教委下达给各区县的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每年400名左右。从2009年开始,学校每年从当年招收的学生中通过学科测试和交大教授面试等方式,选拔40人组建一个科技实验班。现已组建了三届科技实验班,且运行状况良好。 [升学情况] 连续多年高考本科率达100%,一本率稳定在90%以上,稳居全市高中学校的领先地位。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近两年来,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就达800多人次,市级以上奖励500多人次,每年都有学生因数、理、化、信息技术、科技创新等全国比赛获一等奖而保送进交大、复旦、北大、清华等高校。
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座落于莲花路与吴中路交界处,环镇南路110号,位于虹桥开发区与漕河泾开发区之间的虹桥镇,毗连徐汇、长宁两区。乘公交车69、548、931、87、867、731、721等均可到达。 学校现有中预至初三四个年级23个班级,在校学生941人,学校环境优雅,教学设施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优秀。学校建立于1990年,占地40.5亩。环境优雅,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卫生先进学校;教学设施优良,学校建有一流的校园网、电视网,网络延伸到每一间办公室,每一个班级;建有宽敞的图书阅览室、体操房及语音室、电脑房、美术室、音乐室、多功能教室等,建有250M标准塑胶跑道,另有塑胶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及草地足球场;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0名,中教一级65人,并拥有一批具研究生学历、获区教学能手称号的高水平出类拔萃的中青年教师;管理规范,学校的校训是"严谨、勤奋、淳朴、求实、创新、礼爱"的学风。学校是区中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共青团工作先进学校,区新基础教育理论实验学校,上海市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开设双外语,以英语为主,兼修日语。学校是上海市首批具有招收外籍学生资格的72所学校之一,现有外籍学生91名。学校以体育教育(足球)为特色,重视科技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做人。"数年来,在各类竞赛中,师生获奖甚多。
信宏中学,始建于1997年。依托教师进修学院强大的教师资源,学校具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特级教师二人,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五名,闵行区名师多名,其中高级教师占40%以上。学校开办以来高考成绩显著,2004年升学率达94.5%,每年有多名学生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国美院等国家重点大学,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2005年起,信宏中学承办初中。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精品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位于报春路附近的山花路上,西邻区委党校、北邻区武装部,环境幽静,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路远的学生可提供住宿。学校设有班车,途经闵行、北桥、颛桥、莘庄公交车车站、莘庄地铁站。公交车753、763报春路下。
闵行区梅陇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22个教学班一千余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在普通初级中学中首屈一指,在85 名教职员工中,高级教师14人,中高级教师占85%,办学三十多年来硕果累累,先后获得上海市加强初中先进单位,上海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绿化先进单位,市国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学校科技工作尤为突出,先后获全国、市级比赛一、二等奖数十项,学校现为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地学校,市航宇中心基地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区教科研基地学校。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网建立并投入使用,理、化、生、音、美、劳等各类实验专用室,配备到位,学校自编教材《国防科技系列教材丛书》现已成为校本课程,成为一个亮点,获市、区有关专家高度评价,经闵行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办学水平全面督导评估列为A等优秀学校。 校长:陶笃文自91年参加首轮课改试点,先后成为上海市(H)版语文教材中心组成员,市“二期课改”探究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成员,参与语文新教材磨稿;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制订;活动课教材编写;并参加市各类学术组的活动。其办学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万般艺,占一席地“及“凝聚、规范、创新、发展”教学思想,先后在市、区各类现场会上作专题介绍。国防教育、体育击剑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闵行五中地处黄浦江上游明珠--闵行电机工业基地,江川路(闵行一号路)商业街北端,占地面积15亩。创建于1979年,环境优雅的校园,是闵行区绿化优良单位。 学校发展口号:团结一致,不断进取、改革创新。 发展方针:以稳定求发展,以改革求创新,搞好二级管理。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上海市航华中学地处闵行区航北路328号,公交709、519、739、925B、945、莘华线、中卫线等线路直达。我校占地24亩,建筑面积8372平方米,现有25个班级。学校拥有良好的教育硬件设施,建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航华中学网站、信息中心和教师电子备课室,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房、语音室等专用教室 11间,建有700余平方米的室内球场和 250米塑胶环形跑道,学校图书馆藏书三万余册。 航华中学拥有一支敬业爱生、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81人,中高级教师占71%,在读研究生学历教师占20% 。学校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市级课题《运用多元智力,开发学生潜能》的研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严格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并以备课组、教研组的说课活动和专题讲座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课程开设分为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并以数学、英语、计算机为特色,全面发展学生学习的潜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