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创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深厚传统的重点高中。1999年9月易地新建,成为上海市首批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之一。2000年启动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工作,经过规划评审、中期检查,于2005年4月通过总结性评审。 学校坚持“师生崇德务实、,为国育才成才”的办学宗旨,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确立“磨炼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校风和“勤奋、踏实、主动”的学风。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新型学校,以崭新的学习型组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著称社会,在上海和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2300名。专任教师159名,其中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68名,中学一级教师43名。有15人次获全国或上海市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拥有区各类名优教师(示范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30名,有6名教师被列入上海市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学校是闻名全国的青浦教学教改实验发源地之一,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8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是上海市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多次获得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 学校拥有一流现代化硬件设施。学校易地新建投资近2亿元,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设施齐全先进,体育馆、田径场标准美观,闭路电视和校园网连通各个教学场所,每班配有电脑多媒体演示设备;600多台电脑和10多万册图书服务于教育教学。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基础型课程,充实拓展型课程,开发研究型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科学、人文、职技和综合实践等五大领域开设70多门拓展型课程,近30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举行艺术、体育等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五·四美育大世界”、“一二·九歌会”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学校教学质量高,近几年每年有近650名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400名左右的毕业生升入一本,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交通:沪朱线、青浦-人民广场(普安路)直达车
上海市中国中学创建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70年历史的公立完全中学。目前总部在徐汇区永嘉路388号,今年将进行扩建,扩建后的高中部将于2004年9月迁址钦州南路85号(在将新建的上海南站对面),新建后的校园是一所设施一流,精致、典雅、集多媒体、网络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花园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都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成为徐汇教育的又一个亮点。--学校现任校长孙占林,文学硕士,副教授,为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支部书记潘荷英,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 学校现有51个班级,2348名学生,占地23000平方米,有两幢独立的教学楼,一幢独立的实验楼,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和多功能的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学校素以教学严谨,教学质量高著称,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严谨的教风和良好的学风。同时,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汇集了一批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先进教师、各级园丁奖获得者,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0名。 近十几年来,学校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办学声誉卓著。1999——2002年连续四年,我校高考3+1总平均分成绩均超过上海市本科录取分数线,重点本科、本科录取率分别保持在35%和60%左右,在徐汇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国际间的校际交流,多次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同类学校进行校际交流,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同时,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环保、影视、游泳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今年,根据徐汇区教育局2003学年秋季学期初中招生计划,我校将招收声乐特色班。学校近年来被评为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影视特色学校、上海市教科研实验学校、徐汇区绿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示范学校等。 鉴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面临的极好发展机遇,学校制定了以“责任教育”为突破口的三年规划,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中国中学办成基础扎实、质量较高、区内一流、上海知名的一流完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贯寄宿制中学。学校坐落于上海东北区域,占地三十三亩,建筑总面积22508平方米。校园绿荫环绕,环境优美,教学、活动及生活设施完备,充分满足师生的成长及发展需要。 上外附中创办于1963年,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建国以后首批成立的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是上海市教委评定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2009年荣获 “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称号,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目前,上外附中是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会长学校、理事长学校,现任校长崔德明。学校共设七个年级,31个班级,1600多名在校学生,教师及员工300多人。学校设有国际部,被授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授于“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称号。 从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外语、外交预备人才的重任。上外附中秉承 “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 的宗旨,弘扬“自强、至诚、志远”的校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人与成材并举”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致力“外语见长、文理并举、复合型、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型预备英才培养。 学校以专业化的外语教学著称:开设英、德、法、日、俄、西六个语种的外语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训练系统上,我们一贯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并不断探索外语单语能力与多语能力的复合,进行“一主二辅”和“双外语主修”的实验,承担为国家培养多语紧缺人才的重任。学校创设多语种口译测试、模拟联合国同声传译大会等项目,为学生的多语学习提供多元的测评和实践平台。 在突显外语教育特色的同时,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每学期开设近80门拓展课程,涉及“外国语言文化”、 “科技信息经济”、“健身艺术赏析”、“综合文化知识”及“学科拓展竞赛”等领域。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实现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每年均有为数不少的多语种毕业生被上外“国际公务员班”录取。同时,还有大量优秀毕业生离开母校,进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上外、外交等国家“211”重点大学,或哈佛、耶鲁、斯坦福、多伦多、牛津、巴黎政治、海德堡、莫斯科、东京、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优良的教育品质,深厚的校园文化孕育和成就了以杨洁篪(现任外交部长)、王光亚(原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原中国驻日大使,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为代表的一批批心系中华,放眼世界的优秀学子。 实验和示范是我们永恒的课题,探索与创新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 愿上外附中永远成为有志于外语外交事业,有志于“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的学子们追求理想的舞台。
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原名上海市市西实验中学)是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龚学平同志为学校题名,1997年创办的公立完全中学,2007年8月由完全中学改制为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建有符合上海市标准的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体育馆、电教馆、图书馆、田径场、食堂和现代教育信息中心、艺术教室、专业影视工作室、体操房、艺术教室等,校舍布局严谨,风格现代。近年来积极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达到A级。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食品卫生等级A级食堂、上海市影视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闵行区首批数字实验学校、上海市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等荣誉称号。2009年8月,为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浸润领先一步的教育理念,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政府牵头委托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管理,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学校本着教育集团的"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核心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师生"温馨的家园,学习的乐园"。 与沪上名校七宝中学携手同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七宝实验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上海市市西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是上海市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学校地处上海市“高品味的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的静安区,位于静安古寺附近,毗邻十里南京路。 在硬件方面,学校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校园信息网,先进的教学设备,还建设了上海市唯一的地下篮球馆。除了传统的理、化、生实验室外,学校还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静安区科协、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西觅亚上海公司、唐氏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合作,建设了全新的机器人、TI物理、TI数学、生物环保、水污染处理、地震防震减灾实验室,建设了学生研究型课程专用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还专门建立了头脑奥林匹克、机器人制作活动室、配套了TI计算器、CBL及配套传感器,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学校的大门内,矗立着“好学力行”的校训,大楼上高悬的“惜时守信”名句和永不停息的时钟,提醒着同学们分分秒秒只争朝夕。大楼旁精心设计的“思源”瀑布流水潺潺,仿佛告诉每一个学子,要珍惜今天、饮水思源。学校还在醒目的地方设计了“胸怀全球”的世界时钟墙,在体育馆布置了巨幅壁画,在橱窗里陈列了精致的壁报。学校还组建了管乐队、合唱队,建起了“陶吧”、布置了“学生画廊”,设置了可以自由弹奏的开放性钢琴,与教室的生物角、走廊的宣传画、绿色草坪中的金字塔,构成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性格、品格的优良环境。 近年来,学校还进行了屋顶花园的建设,在两幢教学大楼的顶上铺设了草坪和鹅卵石,种植了小灌木,架设了爬藤架,装饰了彩色游艺杆。绿草丛中,小路蜿蜒;曲径通向四方,人工喷泉,假山,怪石,恰似天然景色。倚栏眺望,校园内紫红色的塑胶跑道,绿色的排球场,黄蓝相间的篮球场,交相辉映,为学校环境氛围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形成了校园精致、典雅、大气的特色。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中“绿”、“红”、“金”、“蓝”四色校园节日就是一个例证。绿色的春风——市西之春艺术节,红色的夏雨——市西之夏科技节,金色的秋海——市西之秋体育节,蓝色的冬浪——市西之冬历史节,不仅丰富了校园的生活,也为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套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组织了学生心理协会和学生心理协调员队伍,建立了心理档案。学校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也都面向学生开设了青春热线,并参加了市、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科研课题研究,使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培养工作更为细致,更加深入。 学校成立了五十余个各类学生社团和协会,如创造发明协会、环境保护协会、OM机器人协会、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协会、书法社、文学社等等,与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市西中学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学校具有良好的校风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7位特级教师,18位学科带头人。学校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2002年高考升学率为99.3%,重点大学升学率为82%。 现在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包括物理、生物、语文、数学学科的五位特级教师,其中有两位教师被区教育局命名为“中教名师”,两位教师被命名为“静安区优秀拔尖人才”。49位高级教师,硕士和攻读硕士课程的教师29人,有三位教师是“全国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员”,八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的骨干教师,十四位教师先后在全国或上海市的教学大奖赛上获得了教学一等奖,二十多位教师被评为区的学科带头人,还涌现出了一批区的“教学明星”、“教学能手”。
上海市第一中学原名“上海市工部局女中”,1931年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陈鹤琴先生力主之下创办。目前拥有44个教学班,1700多学生。 今日上海市第一中学是静安区重点中学。是国家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示范校,静安区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单位。学校党总支是静安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以“注重基础、加强规范、发展特色、开拓创新”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成为一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优良人才的、有特色、有影响的一流学校”为办学总体目标。学校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海市第一中学七十年校庆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陈至立、上海市市长徐匡迪等诸多领导,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等纷纷发来贺词、贺信,肯定学校办学成绩,勉励学校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校目前拥有一支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优质教师队伍:有49.1%的教师为硕士研究生或拥有研究生课程班学历。近几年来,有5位教师获得静安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4位教师获得静安区明星教师称号;1位教师获得静安区名师称号。在上海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中,学校的教师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物理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音乐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化学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计算机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美术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选修课教学评比一等奖。同时还荣获上海市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等。 学校教育环境优秀,是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拥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2个塑胶排球场和3个标准的塑胶篮球场。每个教室中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新建、新装备的图书馆,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音乐室、美术室、室内体操房、乒乓房、健身房等教学设备,堪称一流。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先后获得: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东海杯”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一等奖、全国电脑绘画竞赛一等奖、上海市计算机“倚天杯”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高中组一等奖、上海市“亿利达”青少年发明一等奖等。在体育、艺术方面获奖有的:市学生电影节影视演讲一等奖、影评征文一等奖、学校影视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市邮票设计大赛特等奖、市学生艺术节舞蹈表演一等奖、民乐演奏一等奖、合唱表演一等奖,并获市学生运动会高中男子乒乓单打冠军等。在德育方面,每年都有同学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每年都有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在读的薛婷婷同学在2004年还荣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嘉奖的殊誉。 在高考中,我们自2008年连续3年取得100%达线的优秀成绩, 受到了社会及教 育同行的瞩目。近年来,由于学校在社会上声誉的不断提高,中考报名者日趋增多,报名排位日趋靠前。
上海市文来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七宝中学于1994年6月创办的民办完全中学,是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的核心学校,坐落在千年七宝古镇东南1公里,毗邻七宝中学,风景优美的闵行体育公园是它的前花园。新校舍占地30亩,有教学楼、实验楼、餐厅楼、宿舍楼、多功能会议厅等,拥有全市先进的“视频网络”设备的生物教室和可供课堂教学网上实时共享的远程教室,每间教室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教师配有手提电脑。学校还与七宝中学实行优质资源共享,是一所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 。上海市文来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七宝中学于1994年6月创办的民办完全中学,是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的核心学校,坐落在千年七宝古镇东南1公里,毗邻七宝中学,风景优美的闵行体育公园是它的前花园。新校舍占地30亩,有教学楼、实验楼、餐厅楼、宿舍楼、多功能会议厅等,拥有全市先进的“视频网络”设备的生物教室和可供课堂教学网上实时共享的远程教室,每间教室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位教师配有手提电脑。学校还与七宝中学实行优质资源共享,是一所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和上海市陶艺教育实验基地,2010年9月,学校被评为闵行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存志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成立十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内一流、全市知名的优质基础教育单位。学校具有21个班级的办学规模,现代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良好、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其中聘请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作为学校顾问,学校中、高级教师占相当比例。 学校以国家基础型课程为基点,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拓展型课程。通过拓展,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水平,加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能力的训练。 数年来,学校形成如语文“名著导读”、数学“思维训练”、英语“美文赏析”、“礼仪”等学科拓展课。另外,学校开设了近30个学生社团活动,例如数学兴趣社团、英文赏析社团、古典神话社团、美食社团、空手道社团、物理探究社团、花样篮球社团、心理社团等。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结合“寻访成功者的足迹”、“走进百年老校复旦、同济”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志存高远、自主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发展意识、正确价值取向和崇尚人文精神的“可爱的存志人”,为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创新人才、精英人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1849年法籍耶稣会士南格禄(Claude Gotte Land)在上海徐家汇收容12名中国难民儿童及教友子弟开始启蒙授课,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正式取名徐汇公学(College St lgnace),亦称圣依纳爵公学,1931年定名为徐汇中学。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县芦洲市也有一所徐汇中学,由1949年去台湾的徐汇中学校友于1963年创办,与我校是一根所生的兄弟学校。 徐汇中学是按西洋办学模式创办的学校,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首开我国西方科学文化教育的先河,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我国西洋办学第一校。徐汇中学不仅以教育、教学严谨著称,而且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爱国荣校、个体发展的办学传统。 一百五十多年来徐汇中学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校友遍及世界各地。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主教张家树金鲁贤、。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翻译家傅雷、现代作家叶辛、游泳世界冠军杨爱华等等,都曾就读于此。 今日徐汇中学多彩教育的办学理念是这样表述的: 学校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天地,使每个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培养出大批丰富多彩的人才,使未来的世界更精彩。 在这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逐步形成了新的名优特色: “爱家、爱校、爱国,爱心奉献社会;敬德、敬学、敬业,敬意图报人民”,是我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的脉搏与祖国的心脏一起跳动”,从而培养一种为中华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是徐汇中学多年来德育工作的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不断进取的追求”,是徐汇中学奋斗教育的重点; 营造多彩教育天地,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以培养多彩的人才、是徐汇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特色;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强调鼓励为主,开展微笑教育,实施分层达标,要求领先一步,让学生从学会---会学---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徐汇中学教学改革的亮点。 近几年来,徐汇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学校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被评为徐汇区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先进、徐汇区艺术特色学校、徐汇区科技特色学校。 徐汇中学将成为海内外学子向往和称誉的中华一代名校。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建校于1994年夏,是一所跨区招生的完全中学。目前学校共有初中四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5个平行班,学生人数达到800余人。办学十五年来,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逐渐完善,在2007年修缮了新校区,校园面积12016m2,现有图书阅览室300多m2,藏书三万册左右,建有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学科的实验室和美术、劳技等专用教室及室内体育馆。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董事长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先生,名誉董事长是原上海兰生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兰生先生,校长兼法人是原复旦附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周萍女士。学校依托复旦附中的教育和师资优势,拥有一支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并聘请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陈锡麟、张大文、谢应平等为教学顾问团。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70位,其中20位是聘请来的有经验的退休教师,8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复旦附中委派来的,其余均为近几年由本校引进的中青年教师。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从学校创办起,校领导就十分强调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秉承了复旦附中的优良传统,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要求,逐步形成重基础、重能力、重思维训练的教学风格,崇尚务实有效,营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自主发展,创出了兰生复旦的品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引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将学校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要求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科学知识,加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性。学校除了正常教学之外,在课余实行分层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分段教育,使每个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又开出了第二课堂拓展课、兴趣课、探究课:如"中国数学史"、"进制数的奥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上海市民习俗文化"、"中西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生活中化学"、"汉字密码"、"业余电台"、"机器人"、合唱团、各种球类、毛工坊等17门课,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校要求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平等健康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并在愉快学习中成长。每年运动会的入场式、校园文化艺术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中的文学社、记者团、广播台、英语角也成为学生向往的社团。在师生间重视交流沟通,师生互动、谈心,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接待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倡导"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为营造校园"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氛围,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学校崇尚诚信、责任、合作、和谐。十多年来始终以法办校、以德立校。近几年来,每年高中的升学率达100%,其中达到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80%左右,达到区重点高中分数线的95%左右。学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届又一届高素质的学生,近二年来,学校被评为杨浦区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民办中小学依法办学优良学校,从2006年至今三年来市区级学生获奖1793人次;教师获奖67人次;学校获奖56次。 复旦大学创始导师李登辉的教学思想"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已成为我校的校训。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