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十一中地处市区南隅,创办于1980年,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建有先进的多媒体语音教室,功能齐备的微机教室和学生图书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装备完善、设施先进。学校现有教职工146名,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98人。省级模范班主任12人,省级教学能手14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2人,市级教学能手26人。全校共有30个教学班,学生逾2000人。 近几年来,大同十一中在校长马保生同志的带领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渐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注重全程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的“四全”办学宗旨;努力实践“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学生终身负责”的“二为”办学理念;确立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教育思想,最终达到了“实现一流管理,营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师资,争创一流质量”的办学目标。自2002年马校长上任以来,连续六年中考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位居市直中学前茅,尤其是2006年、2007年我校中考成绩分别排序在市直中学第六名、第五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同时,学校办学规模也逐步扩大,由过去的“六轨制”扩大为现在的“十轨制”。学生人数由过去的80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人,学校还先后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现代化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大同市绿色学校”、“中央教科所课题研究实验基地”、2004年市级模范单位”、“2005、2006、2007年市级教育教学优秀单位”等,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学区人民青睐学子们向往的一所市直优秀学校。 东风又至,歌声叠起,大同十一中全体教职工内提质量,外塑形象,革新除弊,正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团结一致,共同创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
太原六十四中前身为太化二中,是一所有47年历史的完全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教职员工127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市级骨干教师42人,学科带头人17人。该校多次获得市政府颁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太原市六十四中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旧晋祠路三段379号,自然、人文环境优越。六十四中紧邻风光秀丽的晋阳湖,,南连蒙山景区,北眺长风新区,景色宜人,环境优雅。人文环境更是无可比拟,64中距举世闻名的晋祠仅不到半小时车程,位于有千年深厚历史底蕴的晋阳古城畔,人文气息浓厚。地理位置 太原市六十四中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旧晋祠路三段379号,自然、人文环境优越。 六十四中紧邻风光秀丽的晋阳湖,,南连蒙山景区,北眺长风新区,景色宜人,环境优雅。人文环境更是无可比拟,64中距举世闻名的晋祠仅不到半小时车程,位于有千年深厚历史底蕴的晋阳古城畔,人文气息浓厚。 学校从课堂入手,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009年春季,学校成功举办"‘教学练"课题实验暨教学成果转化观摩会",全区教育精英云集于此,摩拳擦掌,讨论热烈;市教育局、教研室、29中学等三十多个单位,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学校荣誉 经过四年的打拼,学校已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平安中学",正朝着"品牌中学"迈进。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 "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教研教改先进单位""体育示范学校" "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校"腾飞文学社"和《腾飞》校报,分别获得市"优秀文学社团""优秀文学社刊"一等奖。 太原六十四中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学生,如今,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精英, 从这里,走出了像司同(考入清华大学,现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任烨、张颖、段铁航、邓娟(考入同济大学)、张谦(考入中国政法大学)......这样数不胜数的优秀学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在太原市六十四中求学的莘莘学子一定会带给他们的母校更大的荣誉与辉煌!
万柏林三中的前身是太原煤气化第一中学,成立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同年九月开始招生。十几年来学校依托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配置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建立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成绩优异。 近年来,万柏林三中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明确了"让每一个身在校园的人都学会学习,让每一个热爱学校的人都善于思考,让每一个柏林三中的人都追求完美"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管理、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严、细、实、恒"的工作作风,逐步形成了"课堂效率高,课外作业少,学习方法优,反馈意识强"的教学特色和"管理严、校风好、质量高"的管理特色,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从2003年开始,万柏林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越来越高,连续五年中考重点率都超过30%;2004年有80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学校进入太原市前五十名优秀学校的行列;2005年中考又有新的突破,有96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重点率达到33.2%;2006年有92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其中600分以上的就有7人;2007年中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有124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重点率达到37.7%,580分以上的62名,其中600分以上的达36名。2008年中考再创佳绩,350名同学报名参加中考,有149名同学达重点高中录取线,优秀率达到42.6%,其中600分以上40人。学校连续五年获得太原市教育管理、教学质量优胜奖,成为太原市的德育示范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02人,在校学生总数达1089人。学校有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高造诣学科带头人5人,省骨干教师2人,市高水平骨干教师13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4人,占教师总数的87.1%;大专学历的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12.9%;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0人,占教师总数的47.05%;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5人,占教师总数的17.05%。 近年来万柏林三中全体师生在省、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美术、体育、音乐等各项竞赛中连连获奖,获奖人数达45人次。
太原南海中学是太原第三十七中学的分校;现有2个校区,教学班31个,学生近2000人。该校学风良好,师资力量富有活力,是一所民办二类初中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 南海中学教师资历深厚,管理严格。在他们的领导下学生考试成绩屡次超越37中总校,一类重点达线率近10%,二类重点达线率60%,均分超过太原市均分120余分。据了解每班能考上5中、10中、山大附中的都在10人左右,二类重点只要在班级前25也基本能够保证可以考上。 太原南海中学是由37中原校长郭岐山办的37中分校,正式创办于2003年,老师全部来自于37中本部,包括以前或现在的老师。 南海中学桃南校区校园小,仅两层楼属于教学楼;铜锣湾校区相对较大,拥有独立的车棚等设施,该校区于2012年进行了重新粉刷。 南海中学教师资历深厚,管理严格。在他们的领导下学生考试成绩屡次超越37中总校,一类重点达线率近10%,二类重点达线率60%,均分超过太原市均分120余分。据了解每班能考上5中、10中、山大附中的都在10人左右,二类重点只要在班级前25也基本能够保证可以考上。 太原南海中学是由37中原校长郭岐山办的37中分校,正式创办于2003年,老师全部来自于37中本部,包括以前或现在的老师。 南海中学桃南校区校园小,仅两层楼属于教学楼;铜锣湾校区相对较大,拥有独立的车棚等设施,该校区于2012年进行了重新粉刷。
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学(原太钢五中),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东岸,十里钢城西部,背靠全球五百佳李双良治理的太钢渣山,与市森林公园隔街相望,始建于1983年,全校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美化、绿化面积达2.2万平方米。全校有27个初中班、18个高中班,教职工228人,学生2600余人,是太原十里钢城普教战线上规模最大的一所标准化完全中学。 太原市五十五中的领导班子不断开拓、务实创新。名誉校长李双良是当代愚公、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校长高永奎,是太钢优秀教育专家、太钢劳动模范、太原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张枢是太钢教育处党委委员、太钢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省陶研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校长牛拖怀是中学高级教师、省优秀教科研工作者。副校长程国英是中学高级教师、中科院数学教学实验先进工作者。6名处室主任平均年龄39岁,都是层层选拔的优秀教师。他们把“一心为公、艰苦创业、勤廉务实、创新进取”作为座右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把创办具有“双良精神”的现代化名校作为奋斗目标,遵循“干部抓思路、教师抓师德、学生抓规范、工作抓落实”的二十字方针,在全校形成了颠扑不破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在太原市五十五中的教师群体中,有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学科带头人、太原市导师李朝晖,省优秀教师岳作仁,省教学能手郭小梅,省教改能手马仙花,省试教先进教师王荣,省骨干教师田鸿燕,省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能手孙敏,市学科带头人尹林森、黄登昌,市教学能手标兵张环宇、赵建党,市教学能手郑香荣、张月红、张静,市优秀教师黄登昌、郑香荣,市骨干教师王晓萍、苏仑等39人,优秀教师王小平、胡静、杨芝华等。他们中,拥有高级职称的39人,中级职称的130人;有大学本科学历的143人,研究生结业的13人。他们把李双良、陶行知作为楷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脚踏实地,不断攀登。五年来,先后有180位教师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90余篇,为高等院校输送各类大学生500余名。 走进太原市五十五中,你会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现代化的气息。在20个多媒体教室里,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其信息快、资源广、感觉好的性能正发挥着事半功倍的效应。在微机室112个荧屏前,同学们熟练地操作着,“嗒嗒嗒”的击键声此起彼伏。在办公室里,电脑备课已成为老师们的乐趣,校园网、区域网、宽带网和远程教育网,更为现代化教学插上了翅膀。音乐室里,同学们在钢琴的伴奏下,唱着动听的歌曲。在舞蹈室里,同学们在地毯上舞动着优美的身姿。在美术室里,同学们手持画笔,聚精会神地描绘着石膏模型和塑料蔬菜。在图书馆里,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阅览室里,同学们如饥似渴地汲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多功能报告厅里,300余名师生凝视着大屏幕上演示的图案,听着白发教授精彩的演讲。在按照国家I类标准配备的3个物理实验室、3个化学实验室和两个生物实验室里,摆放整齐的仪器和同学们实验的情景,让你深深地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大同十三中创建于1980年,是大同市教委直属的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一类学校。学校位于大同市城区东菜园十四号,占地总面积1174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800余名,30个教学班,现任校长徐文华同志,党支部书记李雁平同志。 大同十三中办学宗旨是“三全面”“三服务”,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敦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学校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品学兼优、立志成才、全面发展、奋发有为”。建校二十余年,学校为社会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共计毕业生总数1.2万人。 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156名,专职教师126名,其中本科110名,大专16名。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专以上学历。近年来先后有20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有高级教师26人,国家、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8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团结进取、勇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雅、整洁。几年来、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拥有图书馆、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大小会议室等。特别是2000年自筹20余万元建成拥有50台计算机的高档微机室,并上了国际互联网。学校装备有先进的无线电发射系统、教学监控系统、电视闭路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了“四机一幕”进教室。学校校园实现美化、净化、硬化、绿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大同十三中先后荣获市先进党支部,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生军训模范学校等称号,1994年和1999年被大同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1998年被命名为大同市文明学校。 目前,学校为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将立足改革,强化管理,加快教改和教科研的步伐,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教师的教学教育积极性,为把我校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阶段而不断努力。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三中学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内,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太原市第四十九中学校前身为山西纺织印染厂子弟中学(原山纺中学),于一九九六年十月由太原市教育局接收,成为太原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9月,原为小学、初中两个教学部。于1973年首次办了高中3个教学班。于1974年底中、小学分离,山纺中学随之独立,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根据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政办函(1996)101号文件,印发《关于接收原山西纺织印染厂子弟中学、小学有关问题协调会纪要》的通知,1996年10月由太原市教育局接收,于1997年4月挂牌成立。 地理位置: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南内环西街和和平南路交界处山纺宿舍区内,占地9347㎡,总建筑面积约为9544㎡。我校现有一幢教学楼、一座实验楼、一座综合楼、一座公寓楼、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目前有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实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1个,计算机专用教室2个,音乐、舞蹈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大、小会议室各1个,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各种教学仪器、音体美教学设施逐年增大资金投入,育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
金河中学是经太原市教育局批准,由清徐县徐沟中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教学与管理全部由现任徐沟中学教师及领导担任。学校地处清徐县徐沟镇西大街。 徐沟中学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创办于1946年,其前身是享誉三晋的徐沟县“金河书院”。历史上徐沟就有“文化县”之美称,曾以“县小人才多”闻名三晋。现今徐沟中学继承发扬了其优秀文化传统,人才辈出,教育教学质量享誉并州内外。 徐沟中学、金河中学共有高中教学班六十个,在校生4500余人,教职工30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优良。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创建“徐中品牌”为依托,本着“育人为本、保证质量、改革推进”的办学思路,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连连取得优异成绩,从94年起办学质量稳居太原市前茅。2001年高考,首次达本科线242名,实际升入大专院校400余名,升学率达93%,2002年高考首次达本科线261名,本科达线率67.6%,名列太原市64所高中第三名,实际升入大专院校510余名,升学率达94%。2003年高考首次达本科线400名,本科达线率69.2%,名列太原市84所高级中学第二,实际升入大专院校600名,升学率达93%。2004年又取得了一次性达本科线526人的好成绩;今年高考我校又取得了一次性达本科线534人的好成绩,其中达一本线的174人。 徐沟中学从1996年起连续9年获得太原市政府、市教育局“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的最高荣誉称号,同时获得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的“省模范单位”、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先进单位”、“太原市德育模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等各项表彰奖励。 徐沟中学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扩容提质、率先发展”。2002年5月—2003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筹资一亿元,征地300亩,建成了集现代化、园林化、品牌化为一体的崭新学校:徐沟中学二校金河中学。 金河中学办公、教学、实验综合楼2.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楼2.8万平方米、师生餐厅5000平方米、师生浴室等学校辅房3000平方米。服务设施先进完备,学生公寓配备有书架、衣柜、写字台等设施的四、六人间。 建成了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现代化校园网。教师实现人手一台计算机微格办公备课,达到了资源共享,72个教室全部配备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班班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四馆(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艺术馆)、两场(400米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运动场、万人下沉式广场)、一园(师生休闲、晨读公园)及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充分条件。 学校管理一流,采用寄宿制全封闭式管理。金河中学将为你的发展提供最优秀的教育环境。大浪淘沙,沙里澄金,“金河”为您实现理想、展示才华提供了最优越的舞台。欢迎各位莘莘学子进入“金河”。
灵丘二中创办于194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县直公办名校。学脉绵延,人才辈出,始终引领着灵丘初中教育的潮流。2002年公选产生的以蔺庆国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进取,誓志创新,精心运作,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传统,坚持“扬理想之帆,启智慧之门,育栋梁之才”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中考优生数继续保持全县第一,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灵丘二中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60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达大学本科学历的4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12轨36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多名。本学期,灵丘二中率先推行了内部人事和工资改革,对全体教职工实行了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激活了用人机制。多年来他们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为宗旨的教研教改活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两年来,蔺庆国校长带领校委会一班人,出台了《学校管理综合考评方案》、《教师教学量化考评方案》、《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领导包班工作职责安排》等多种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走入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同时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硬化道路1000米,加高围墙2500米,班班配备了投影仪、录音机,增盖了车棚,粉刷了教学楼,改建了后勤宿舍,多方筹资50万元建设实验楼一座,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后勤服务逐步走向了社会化,此外,县公安局巡警队在我校挂牌校园治安执勤点,学校成立了校卫队,强化了安全防范工作。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灵丘二中以坚实的步伐坚持高标准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新的学年,学校继续注重素质教育,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切入点,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校之路,同时也将以严格规范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良好的校风,再创佳绩,向全市一流中学目标迈进。 蔺庆国,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原雁北师专,1982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灵丘二中、一中、电大工作。1988年10月调入灵丘县组织部工作,曾任科长职务,1999年4月任原招拍乡乡长之职。2002年7月,因撤乡并镇,经县委、县政府公开选拔,任灵丘二中校长至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