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第二中学校,建于1978年,是攀枝花市一所历史较久、规模较大、声誉卓著的初级中学。拥有32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在岗教职工120余名。其中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5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一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 学校座落在攀枝花市中心炳草岗,位于攀枝花中心公园炳草岗公园及攀枝花体育场脚下,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体育馆、温州商城、中心广场等单位毗邻。学校花草茵茵,绿树掩映。设施完备的教学楼、先进的实验室,容纳500人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全封闭式的管理,为师生创造了优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可供100人同时使用的学生阅览室,为学生求知索识提供了优越场所;室内篮球馆、室外体育场,宽敞明亮的美术中心、音乐中心、形体训练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由先进的多媒体演播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连接到每间教室、办公室的网络教学终端,150多台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组成的先进、易用、实用的校园网,极大地满足了信息化教学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可与专业水准相媲美的校园电视台演播厅,为师生开辟了展示艺术天赋和卓越风采的天地;攀枝花市第二中学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堪称攀枝花市一流的中学,是读书治学、育人成才的理想殿堂。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居于攀枝花市前列,其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全市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的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奋进、志存高远、锐意创新的战斗集体,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开阔的文化政治视野,站在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铸就“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树立“崇真,文明,健康,活跃”的校风;形成了“乐教爱生,业精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厚积创新”的学风,立足于学生的未来成长,绘制出长远发展目标,即把学校办成“精品加特色的现代化、高质量、国际性的中学”。成为“诚信二中,知识二中,礼仪二中,魅力二中”。这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在思想上、实践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创办于1929年,以“忠、勇、勤”为校箴,以“树德树人”为办学宗旨而得名。解放前,学校便是国内办得最好的六所私立学校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成都市第九中学,1989年恢复树德中学校名。学校目前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校风示范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校、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篮球高水平试点校。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名师建设为龙头。2000年,树德中学立项的省级重点课题“个人科研推动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开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教师校本培训之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校本培训为途径”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开辟了将继续教育与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机统整、建设PDS学校的新思路,并以此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教学,不断推动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三年来,学校共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3个、市级6个,校级33个,个人58个,有些课题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已获省、市政府级科研成果奖4项。学校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硕果累累:已开发出多门比较定型的校本课程及配套校本教材,出版专著年均5本以上,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年均七十篇以上,论文在各级研讨会上获奖,年均在80篇以上。树人先树德,校如其名。“树德广才”的办学思想是对“树德”二字的最好铨释,即“成才要成人,树人先树德,树德以广才”,充分体现了“树德”和“广才”相辅相成,互为目的、途径、方法和保证,“树德”益智、“广才”积德,二者相得益彰。德育的基础是做人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更是实施个性化选择、个性化施教的教育,以此才能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到“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树德中学严谨的学风、校风营造出一流的育人氛围,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培养出了如中国首富“希望集体”董事局主席刘永言、中科院院士赵尔宓、沙国河、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中国女排第一任主教练阙永伍、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等一批杰出人才。90年代以来树德学子2次摘取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8次摘取市高考状元,6次摘取成都市中考状元,有200多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每年80%多的毕业生上全国重点大学线,升学率近乎100%。九十年代以来,树德学子已获国际奥赛金牌2块、银牌1块,20多人入选国家冬令营;校民乐园扬誉海内外,多次应邀出访美国、德国等,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乐团比赛获大型乐队金奖。篮球队、国际象棋队、羽毛球更是战功卓著,已有多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金牌、银牌收入囊中。为发挥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扶持薄弱学校,学校派出干部和教师扶助薄弱学校成都一中,共同举办树德实验中学,开创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办学体制改革之先河,使这所原来无人问津的学校变成了家长首选热门学校之一。之后,又开创了“资金+品牌”的“名校办民校”模式。同时还先后向多所薄弱学校输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集团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将树德这块教育品牌做精做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在教育“面向世界”的脚步声中,我校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学校,同时在德国和日本各建有一所姊妹学校。2001年树德中学和美国菲尼克斯市中央高中成为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和克林顿总统共同发起的“中美青年远程交流项目”的第一所结对学校,2003年再次中标成为该项目学校。该项目以国际教育资源网为载体,广泛及时地与世界各国朋友进行着网上的互动交流。学校还与这些学校间经常进行着互访、讲学等友好往来:每年都要派出20多名学生、10多名教师出国学习、讲学和访问,同时还先后接待了几十名来自上述不同国家的学生和教师的来访和交流。学校以此为契机,先后派出了几十名学生和多名教师到美国交流。 学校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蕴含现代教育理念并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树德树人,广才广能”的办学思想。学校正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追求和实现着“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实施一流的科学管理;达到一流的教育质量;培养一流的优秀学生。树德人正为把树德中学建成全国一流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华名校而不懈追求。
玉林中学东区(初中部)位于玉林小区的中心地带,是玉林中学的老根据地,就是从这里,玉林教师培养了一批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成为玉林中学高中学生的生力军。大部分升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玉林中学学生都在玉林中学的校园内进行了六年的努力和拼搏,而初中阶段的学习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高中的学习适应较快、成绩优秀。 玉林中学东区现有三个年级,28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近百名教职工,教学大楼功能齐全,学生食堂设施完善,体育场、图书室、计算机房、语音室设备一流,每间教室陆续配备了教学多媒体和倍投电视,硬件设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而玉林中学的师资是经过全省严格考核、选拔聘用,老中青优化组合;学校校风好、质量高,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省级校风示范校,这些都为学生的成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培养特长明显的学生,学校还开设了奥数实验班、英语实验班、计算机实验班、艺体实验班,颇见成效。近几年,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毕业率98%以上,重点率70%以上,每年都受到成都市教育局的表彰;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竞赛,初中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10多人次、省级奖近100人次、市级奖几百人次,并在省市科技、艺术、体育等各种比赛中取得个人、团体奖项上千个;我们初中招收的艺体特长生经过老师们辛勤的培育,近几年上百人考上了全国各大名牌重点艺术学院、体育学院。 现在,新的领导班子特别重视玉林中学初中的发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师资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争取为玉林高中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四川省重点中学、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眉山车辆厂中学校座落在人杰地灵的三苏故里--眉山,学校融学园、花园和乐园为一体,是有志青年求学酬志的理想之所。 学校始建于1970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二十多个教学班,学生近1200人的省级重点中学。现有教职工120余名,专任教师90名,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1名,中级职称教师56名,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的拼争意识、质量意识和群体意识,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居省、市领先地位。除具齐全的常规设施外,还拥有学生智能化学习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视台以及电视闭路网络、与Internet相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与国内名校网上资源共享及校内骨干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共融合的各学科资源库,已初步建成,正拟建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读室。学校还拥有艺体楼、健身房、400米标准运动场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游泳池、跳水池。 学校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为办学方向,校风正、学风浓。高中实行小班额教学(40-50人/班),将教学的目眉山车辆厂中学 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融于其中,把教师的个别辅导落到实处,做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质量连续14年名列市(地)、县前茅,多次荣获市(地)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并多年保持高考上线生录取率100%,无一落榜。初中毕业会考也连续14年名列全县前茅。2000年参考学生116人,被高校录取108人,升学率达93.1%。 学校始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颁布实施《眉山车辆厂中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纲要》,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在才能。在全省首家开设个性发展课程。第二课堂有声有色,课外活动生机勃勃,先后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56名,三级运动员87名。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00年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方向,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设立学习标兵奖、学科竞赛奖、高考优秀奖及三山梅花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勤学上进。专门设置爱心助学基金,对家庭困难、学习努力、成绩良好的学生进行资助。学校对社会的承诺是:绝不让任何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建有漂亮舒适的学生公寓,对住校生实行寄宿式封闭管理,配有生活指导教师进行24小时服务。 眉山车辆厂中学是平民子弟的学府,精英人才的摇篮。我们热忱地欢迎你报考我们学校,真诚地希望你抓住机遇,把握人生,挑战未来,把自己培养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 二、学生费用: 1.学 费:眉山车辆厂中学 严格按眉教发(2001)05号文件执行。 2. 住宿费:100元/期(公寓) 3. 书本费(含资料):按教委所列目录,预收200元/期(多退少补)。 4. 对择校生学费实行浮动管理:每学期统考进入年级正招范围,享受正招学生的学费标准。 5. 生活费:90-150元/月。
华阳中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华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即华三中),1972年增设高中,1974年定名“四川省双流县中兴中学”,1996年5月,改办加挂为“双流县外国语实验学校”,200 1年9月,以原省级重点中学为标准迁址新建,是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效益的新型完全中学。 华阳中学地处四川省第一个教育强镇、成都副中心城市——华阳镇,背靠府河,紧邻人民南路延伸线,北距成都中心城区仅8分钟车程。学校占地173.57亩,现有教学班46个(其中3学校正门5个高中班),学生2200余人,教职工208人,其中专职教师165人。学校在成都向东向南转移和三环教育产业带崛起的良好大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规模宏大,设施一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效益高,师资力量雄厚,文化氛围浓厚,教学风气良好,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发师生潜能为主线,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以“建设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水平、精良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效益的素质教育示范性高中”为目标,在新建不到三学期的时间内,先后赢得了“成都市合格高完中”、“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高中”(市重点中学)等荣誉,并在2003年1月成功创建了“四川省文明单位”,用素质教育的思想走上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校长和全体教职工根据学生的需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以校风建设为核心,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教育科研为水平线,科学管理为保障线,突出了英语、计算机、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创新教育。形成了“爱生、善教、会导、创新”的教风,“自主、刻苦、探究、善学”的学风、“和谐、自律、争先、开放”的班风和“服务、热情、勤政、高效”的政风。 学校所有教师都是本着“既看学历,更重能力;既看教学,也看科研”的原则,通过专家的严格考核,从省内外的众多应聘者中层层筛选,择优录用的,构建了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奉献精神崇高、知识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学校内部全面推进以校长责任制、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人头经费包干为内容的“四制一包”体制改革。学校各年级、教研组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辅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竞聘上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学校在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学生中倡导进行了民主、互动的管理,学校的卫生、学习、纪律所有涉及学生生活的工作都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管理。众多的学生社团、学生校长助理、学生班主助理、校内勤工助学特设岗位,与英国北伦敦大学和新西兰北岛女子中学的友好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强化了科研意识,及时跟踪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动向,积极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学校是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成都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目前,学校形成了校、县、市、国家级的教育科研网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众多的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或获奖。有一大批的特级教师,县、市、省、国家级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世纪的钟声余音犹在,十六大的号角催人奋进。“起点高、特色浓、效益佳”是华中人的工作要求,“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精良的师资、优良的校风、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是华中人的追求。成都市优秀校长、教育管理发展心理学专家祝长水同志,携208名教职工和2200名学生,热忱欢迎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加入这个集体,以饱满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去实现“成功在华中、成才在华中”的夙愿。
射洪中学自1848年兴办“广寒书院”始,至今已建校150余年,办学传统优良,其结晶是“做射中人,为天下事”,文化底蕴厚重,其思想根基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源于监生夏德云的“无学无才者可入,唯无德者拒之”,办学目标明确,即“把学校办成中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高中,为国空培养优质人才奠定全面发展基础的中华名校”;坚持“三个面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贯彻“用纲领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制度规范人,用待遇温暖人”的“以人为本”的治校方针,发扬“团结向上,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稳定而长效地实施“管理从严,教学从紧,备育求真,后勤务实”的治校方略,办学成就裴然,为国家,为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数以万计的基础人才,先后获得“全国体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校风示范校”、“省艺术特色学校”、“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是四川省首批、遂宁市第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是省、市、县三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目前正报批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目前分为“一部(校本部)三区(繁荣、富强、沱牌校区)”,共约350亩,现有115个教学班,7800余名学生;在职在岗教师434人,离退休98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有教学教研处(含教科所)、训导处、后勤处、党政办公室(即三处一室),现有领导16人。总支书记侯水先校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特级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百优校长、省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模范校长等。 学校之所以能成功办成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重点办好1000所左右具有示范性、实验性的普通高中”的决定所带给的机遇;得益于市、县党政领导的关怀和相关部门及各界的支持与鼓励;得益于全校师生自加负重,艰苦创业的孺子牛精神。通过“一五”规划,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通过“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办学质量和水平。通过在“创重”过程中坚持理念治校和科学的发展观,学校的领导变得更加理性了,学校的教师变得更加理智了,学生变得更加理道了。射中人理性地思考问题,理智地谋划未来,理道地处理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现在,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全省前茅,是全省的“标志”、“标杆”,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优质学校,射洪中学在做大做强优质教育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射中人也为射洪中学的可持续发展和第三次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射洪中学已经有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川省蒲江县蒲江中学,是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校风示范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市园林式单位。学校座落在风光旖旎的白鹤山麓,蒲水之滨,占地近200亩,现有教学班51个,师生近3000人。 学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前身为南宋礼部尚书魏了翁于公元1210年创办的“鹤山书院”,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创造清静的学习生活环境,魏了翁将院址选在蒲江的鹤山上,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为治学准则。了翁躬亲授教,孜孜不倦,兴学育才,成效卓著,首届毕业生考中举人十之有八,各地士子“不远千里负箧从学”。从南宋到晚清七百年间,鹤山书院培养了不少文人士子,书院成了蒲江文化的发祥地,闻名川西,“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鹤山传统代代相传。 清末民初,改书院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著名爱国将领、对日作战英勇牺牲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李家钰为小学首批毕业生。 1941年,鹤山书院修茸扩建,改办为“蒲江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学制为三年,开办时招了三个班,男女兼收,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各招一个班。1949年蒲江解放时,全校仅七个班。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但也是当全县唯一的一所中学。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初级学校”,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在财政困难、百废待举的情况下,拔款九万八千多元建设新校舍,并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委员的建校委员会,新校舍从半山坡迁到山脚下,蒲江各界人士大力相助,工程进展神速,1953年峻工使用,学校规模扩大到十二个班。 1958年秋季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逐步办成完全中学,1960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蒲江中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重视校风校纪的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并重视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此时,全校师生开垦了百亩荒地,师生蔬菜自足有余。 1966年,学校卷入文化大革命的洪流,“停课闹革命”,学校遭受了空前浩劫。教学大楼成了武斗战场,师生宿舍被打得弹痕累累,图书仪器被洗劫一空,大部分教师遭受无情打击后下放到公社中小学,留下的教师进行生产劳动,在旧校址种植了苹果、广柑、蜜桔树,为学校果园奠定了基础。 1971年,组成新的领导班子,老教师陆续调回,学校正常工作逐步恢复。 1973年,学校加强了果园建设,师生动手,挖池塘、垒保坎,把一片杂草丛生的乱坟山建成为层层梯地的花果山,建成了名扬全川教育界的百亩大果园。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师生焕发了革命青春,教师乐教,学生愿学,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轨。 1982年,学校被列为四川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更名为“四川省蒲江县蒲江中学”。2002年7月被四川省教育厅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中学的殊荣,蒲江中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教改实验、学科竞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是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独树一帜,成绩卓著,成功树立起了享誉省内外的名校品牌。 今天,蒲江中学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办学设施、骄人的教学业绩,吸引四方学子奔踊而至。 学校环境优美,校园内有茂密参天的乔木,高低错落的楼房,幽雅别致的亭阁,叮咚曲折的流水,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四时鸟语花香,朝夕书声琅琅。徜徉于飘香的桂林中,驻足在嶙峋的假山下,留连于别致的水池旁,眼前的景色会让你恍若置身于美丽的公园,让你由衷地感到这里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设施先进,现有教学综合楼、实验综合楼、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学生公寓楼、艺术宫、体操馆、游泳池、标准的四百米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装备一流,功能齐全。同时,还开通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是一所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0余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0%以上,全校有特级教师、高级教师30多人,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劳模及优秀德育工作者、省市优秀教师、师德百佳、十杰青年。教师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乐教、敬业、师德高尚、兢兢业业、严谨执教,在教育园地默默耕耘,用青春乃至生命托起了祖国明天的太阳。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学校近几年除了与国内的名校进行切磋交流外,还先后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智利、新西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我校考察、讲学。学校开设了英语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任教。为了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吐故纳新,我校也走出国门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理论和办学方式。徐家权校长先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港澳台进行考察,并派英语教师到马来西来交流学习。我校已选派了10多位同学到新加坡等国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逐步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教育教学质量位居成都市前列,教育科研蓬勃开展,学科竞赛颇具特色,学校以“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而享誉巴蜀,1982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自1985年以来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受市教育局表彰,198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4年被授予市“园林式单位”,1999年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绿色学校”、省校风示范学校,2002年被确认为首批“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授予四川省“绿色学校”,2005年顺利通过“四川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检查验收, 2006年被评为“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 回眸历史,八百年的鹤山办学传统,厚重的文化积淀,已经铸就了耀眼的丰碑;喜看今朝,省级重点中学的殊荣,海内外蒲中学子的佳绩,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正让四方学子翘首以待,奔踊而至;展望未来,新一代蒲中人深知“任重而道远”,面对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没有“人生驿站”,只有“策马扬鞭”;不能“枫桥夜泊”,唯有“高挂云帆”。 让我们继承先辈的办学传统,高扬鹤山的治学精神,紧贴时代前进的步伐,去开创蒲中更加辉煌的未来!
成都列五中学创建于1904年,创办人张培爵(字列五)同盟会会员、蜀军政府都督、辛亥革命英烈。一百年来,学校荟萃了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文幼章,著名作家、翻译家徐霞村,文化名人李宗吾,革命烈士车耀先,著名作家李伏伽等一大批名师志士。涌现出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全国政协委员、邮电部副部长宋直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周炳琨等一大批佼佼学子。学校向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不少列五学子远度重洋,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 今天,列五中学已成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优美育人环境、优良学习风气、一流办学设施、优秀办学业绩的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占地73亩,现有6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职员工285人。市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11人,奥数高级教练2人,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裁判2人,高级教师75人,中级教师135人。100余人次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省市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多媒体校园教学网、多功能演播厅、双向教学闭路电视系统;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和足球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和篮球、排球等运动场;有形体练功房、健身房、合唱排练厅、科技创作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如今,学校鼎承“公、勇、诚、朴”的校训、“爱国益民”的传统, “以人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列五人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继往开来,焕发蓬勃生机。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做人教育”,倡导“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学校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严、勤、实、恒”的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近三年来,有18个班级荣获省、市先进班集体称号。198名学生荣获省、市、直属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改进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高、初中教学工作连续十二年受到市教育局的“双表彰”,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学校积极倡导“科研兴校”,大兴教改科研之风,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全国、省、市级教改科研课题,荣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数十项。近三年来,全校教师有20余节研究课、23个课件制作、27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00余篇论文在市以上刊物发表;编写40余本教辅资料。 学校大力改革课程结构,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多元化校本课程改革,开展了包括文艺、体育和科创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少女合唱团连续五年应邀参加“四川省新春音乐会”;民乐队曾应邀赴欧洲演出;棋类代表队、篮球队多次荣获省、市冠军;足球队先后五次荣获全国青少年比赛冠军。近三年,学生参加的各项竞赛中,共获19项国家、省、市级比赛团体冠军,有一千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 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和勤奋求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一流的教育质量。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浓厚,校风优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数十个光荣称号。今天,列五中学以更加“新、大、强”的发展态势,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学校创办于1929年,以“忠、勇、勤”为校箴,以“树德树人”为办学宗旨而得名。解放前,学校便是国内办得最好的六所私立学校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成都市第九中学,1989年恢复树德中学校名。学校目前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校风示范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校、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篮球高水平试点校。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名师建设为龙头。2000年,树德中学立项的省级重点课题“个人科研推动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开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教师校本培训之先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校本培训为途径”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开辟了将继续教育与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机统整、建设PDS学校的新思路,并以此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教学,不断推动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三年来,学校共有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3个、市级6个,校级33个,个人58个,有些课题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已获省、市政府级科研成果奖4项。学校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硕果累累:已开发出多门比较定型的校本课程及配套校本教材,出版专著年均5本以上,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年均七十篇以上,论文在各级研讨会上获奖,年均在80篇以上。费用:1300元/人(含教材费)
树德中学国际部是由成都市树德中学与成都华樱出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于2002年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办学机构(批准文号:成教外(2002)5号)。 国际部的宗旨是:加强学校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外学术方面的互补,推动学校教育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强学校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出国深造的学生架桥铺路。 国际部开设的国际大学预科,国际高中等课程均取得了全中国第一的优异成绩,现已成功输送28届1000余名学子赴美、澳、加、英等世界名校深造。学生录取大学有: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纽约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麦考里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约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英国的格拉斯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林默瑞克大学等。 国际部以"树德树人,成就未来"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走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为办学目标,,用"爱心、真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国际部已拥有八年成功办学经验、针对不同学历学生的出国留学预备课程、高质量国际教育水平、国外大学申请签证等系列周到完善的教育服务体系,现已成为高中生出国留学首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