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是由原成都市第十中学依托石室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而创办的一所直属市教育局公办民助收费制学校。 学校从1997年创办以来,将石室中学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相融合,注重自身办 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办学新路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以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核心,把实施素质教育和“三个面向“人作为学校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可待续发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集两校的优势,在外语,艺体,计算机等方面办出了特色,为石室中学和其他重点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市教委每年一次的行风评议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师德、学校校风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
七中高新校区建在新会展中心西面约2公里的剑南大道西侧,可容纳84个教学班。据了解,总投资约4亿元的七中高新校区占地约170亩,校园建筑包括两栋七层教学楼、一栋五层办公楼、三栋五层学生宿舍以及食堂、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体育场等。 成都七中现形成"一校两区"的格局--也就是说,七中将拥有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教学区域。据介绍,七中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将同属一所学校(七中),共有一个法人代表、校长(刘国伟),并将确保两个校区在治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学生管理和课程设置上的统一。七中校长刘国伟称,今后两个校区的教师可双向流动,教师的具体工作安排将由学校全面统筹协调。
成都七中是一所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是著名高校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生源基地。 全面发展,特长明显是学校特色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有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科协等四大学生组织;有二报(《成都七中报》《成都七中心理报》)、三刊(《朝花》《未来梦》、英语《new bable》)、两台(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电台),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三十多门选修课和活动课,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学校每年有400余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市以上等级奖。 优秀的业绩来自于优良的办学传统、先进的办学思想、和谐大气的教育追求以及不断建设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学校一贯致力于素质教育,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教师学生得到发展。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好素质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高中生。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办学传统和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三体”教育思想。新时代的七中人继承传统,锐意创新,进一步提出“三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人文追求是:主体更加积极,集体更为和谐,个体显现特长。提出实践“三体”教育思想的重点是实施“两课一育”(即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实效性研究);确立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学科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层分类推进的教学体制;形成了以学科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校内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2008年,成都七中有20人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有9个班级体评为优秀班级体,有两百多名同学被评为省市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008高考,我校再创佳绩。我校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成绩突出,高2008级,93人次获得保送资格,50余人保送进入中国名牌大学。我校有79人获学科奥赛全国一等奖。 董雅韵、张弛两位同学以优异成绩分获生物、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牌。高2009级,已有74人次因获学科奥赛一等奖而具备保送资格,已有55人被保送进名牌大学,有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拿到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08年,成都七中还成功举办了第30届教育研讨会,使学校教育教学承前启后,再上台阶;学校积极开展国家汉语推广工作(是省教育厅确定的汉语推广基地学校),学校与美国金克斯高中的交流项目、与菲尼克斯市的交换项目、与德国查理曼大帝中学的交流都得以顺利进行,使成都七中向着国际化的目标不断前进,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都七中将努力打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
成师附小,全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一所百年名校,是现成都市重点小学之一。 成师附小具有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文明单位”首批“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一所具有一定示范性的省、市、区窗口学校。 学校分为本部(位于学道街)和东区(位于万科城市花园)两个校区,共有33个教学班,教职员工88人。除普通教室外,学校建有多媒体阶梯教室、舞美室、书画室、语音室、乒乓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专用教室以及信息技术中心、红帆电视台和图书馆和电子音像馆,为现代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校附小,在近50年的办学实践中,秉承重视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办学传统,不断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学校大力引入优秀教师,开发专家资源,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突破,逐步形成了“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目标——为了每一个孩子一生的幸福。在锦江教育“扬峰填谷、精彩纷呈”策略规划下,我校成为了锦江区优质教育链——进修校教育链中的链点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我校作为进修校实践基地这一发展思路。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家长朋友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结合市“十一五”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我校确立了全新的办学模式——公办寄宿制教育。政府投资三百多万建造起了进修校附小的“幸福之家”——现代化的学生公寓。学校实施寄宿部学生学业成绩、行为习惯的“学科教师负责制”;创新设置“特色晚课”因材施教,提高寄宿学生综合素质;心理咨询室“小天使聊聊吧”每周两次针对寄宿学生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这些举措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发展,学生们在“幸福之家”里幸福生活,快乐成长,家长非常放心。 在锦江教育优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特色凸显,办学效益显著:校园文化建设面貌一新,现代化教育的设施设备精良;学校管理者的思考力、策划力、执行力强,制度体系健全;运用科研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质量”观念深入人心,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面推进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让师生状态更加积极。 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巾帼文明岗”“市校本研修示范基地”“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示范校”等称号。并荣获省市艺术体操、健美操比赛多项第一名、“市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一等奖”、“区合唱比赛一等奖”等。 进修校附小,一片师生幸福生长的乐园,乘着“学在锦江、品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春风,我们高速发展、活力盎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