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中心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局高明权副书记,教研室韩永平教研员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不同角色的8位发言代表,以自身的工作实践,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岗位,阐述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贺知章学校莫伟军校长讲述了如何从挖掘历史名人,传承贺知章文化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的体会。城南初中的政教主任宋涛从“如何正面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体会。城南初中胡欣荣老师则从26年的班主任龄,讲述如何做好主题班队活动的体会。朝晖小学的周巧群老师讲述了班级“小干部的认领”的班级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干,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贺知章学校的黄晓华老师、朝晖小学陈芳老师、贺知章学校曾萍老师从关爱、激情出发,表述了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朝晖小学田小红老师讲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的经验。研讨会上,教育局高明权副书记从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大家提出了要求。教研室韩永平教研员对整个发言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而且对今后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最后,中心学校沈贵赋校长就如何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德育观念不放松,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二是要增强全员德育意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三是要有高尚的师德影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素养榜样激励学生,要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四是要讲究德育的实效性,要开辟德育新途径,加强班级集体的管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德育的养成教育。总之,全体教师要勤奋努力,创造出优异工作成绩,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会议由中心学校副校长来祖良主持。
平阳县麻步镇第一中学,简称麻步一中,坐落于平阳县麻步镇新桥村,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麻步镇第一中学在历经五十三年的发展壮大,重新焕发了无限生机。近年来,麻步一中以创建市示范初中为契机,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麻步一中又破又旧,绿化面积几乎没有。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改造并完善了基础设施,逐步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学校旧貌换新颜。如今的麻步一中,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在麻步山北麓,麻灵塘河如一条彩带横贯东西,河畔杨柳依依,绿影婆娑,与粉刷一新的学生公寓和行政楼掩映成趣。绿树下有学生凝神细读的身影,操场上有学生灵活矫健的英姿。还有那茵茵的草坪,小石径在两旁鲜花的点缀下向远方延伸着……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花园式的麻步一中。 树贤立德,文化是关键。历经五十多年沧桑的麻步一中之所以能给人古朴凝重、超然世外之感,就是文化的力量所致。2009年,麻步一中在向人文学校的进发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走廊、围墙上的古今中外名家名人画像及其生平事迹,时刻激励师生沿圣贤走过的路孜孜求索;教学楼前高大的树木让人想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文化石上铭刻的“承先启后”体现了麻步一中醇厚的文化底蕴……校内文化氛围氤氲,文化校园初步形成。
萧江镇第一中学创办于一九八六年,座落在桔坡山北麓,东绕潘汇河,西濒萧江,南望萧江桔坡山公园,与萧江镇文化公园为邻,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69亩,建筑面积 8548m2,绿化面积6500m2。学校拥有标准科学实验室6个、仪器室3个,以及学生专用计算机室、英语听力训练语音室、28个小媒体教室(含2个公共小媒体教室),配有音乐室、舞蹈室、劳技室、美术室、书法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学校拥有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局域网系统;拥有门户网站(域名http://www.xjyz.net/)展现师生风采,建有FTP形成资源共享;学校建有400m环形跑道的标准田径场、三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六张桌的乒乓球场。校园幽雅、景色宜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是所既简朴又清新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引领教师追求职业幸福,引导学生享受成长快乐。以“厚德、博学、自强”为校训,本着“教育规范化、教学现代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科研制度化、校园环境园林化”的办学目标,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自主成长各有特长;以教师发展为先,分层提高自成风格;以学校发展为重,整体优化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学校在校风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0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拥有24个班级,1000来名学生,教职员工106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48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7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大学本科学历58人,占专任教师79%。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2岁,30岁以下24人,30岁—39岁42人,40岁—49岁7人。现有市教坛中坚3 人,县教坛新秀6人,名师培养对象2人,市、县骨干教师7人。2009年,学校林国铁、袁德若等6位教师的县级课题参加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高敏等13位教师参加县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王玉敏等7位教师参加县主题式团队赛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等奖项,鲍远东等9位教师参加县学科命题比赛获奖,全校教师共有100多篇文章在温州教育、平阳教育、平阳教研上发表。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全方位展示。2010学年第一学期,我校邵素燕、彭海静、郑秋荣、王玉敏、孔灵敏、鲍迎春、萧丽萍、方道朗等教师获得平阳县“精品百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等奖项,萧丽萍获得初中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邵素燕、郑秋荣、彭海静、王玉敏等教师获得温州市初中教师“精品百课”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嘉兴市中杰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由嘉兴市教育局批准,以培养民航、海员、财会、平面设计等专业的学校。 民航专业:当前,中国民航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预测在未来的20年中国将增添2400架飞机;新增机场15个以上,120个机场扩建,可供48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都将推动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如:国内国际航空乘务、商务乘务及航空类翻译、值机、VIP贵宾服务、国际国内客运、航空物流、安检等岗位需求大量专业航空服务人才。 该专业是中杰和与北京兴华大学合作办学专业,实行1.5+2.5模式。学生入学须通过面试、体检、政审,一旦录取即可签订保障就业协议书,实行定单定向培养。 海员专业:海员是一个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的特殊职业。中国海员人才尤其是高级海员十分缺乏。国际海员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考试和培训成绩合格、完成实习,顺利拿到相关的证书,保证能推荐到海运公司就业。 学校为了保障国际海员专业的学生就业,在学生入学或毕业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委托培养协议或定向培养协议。由于学校的招生人数小于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人数,因此,只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培训和实习,就业形势很好。海员工资一般包括三部分:基本工资、航行津贴和劳务费。该专业限招男生。以2+2的模式,以中专套读大专,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证书,并考取海员技能上岗证书
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56年的县直属学校,2002年6月14日实现改制,是浙江省最早的民办公助普通中学之一。在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温州佳诚教育投资公司承办,学校实行董事会管理模式。 学校现有32个班级,学生近1700人,教职员工11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62人,二级教师41人。为了使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目标迈进,2003年9月平阳三中在整体买受了原平阳县培培外国语学校后迁入新校。新校位于平阳县昆阳镇万兴路,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新校园环境优美,设计新颖,设施一流,富有现代化学校的气息。 我校以培养“品行高雅、学力厚实、各有特长”的三中人为目标,在学校发展的总框架下,立足我校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我校的发展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建立教职工聘任制和教职工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优化教职工队伍。坚持全教会、党员大会定期的政治学习制度,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以集中辅导、专题报告、看录象、分组讨论、知识测验、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师德教育,强化教师爱岗敬业理念、培养工作事业心与责任心。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考纲》和《高中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坚持每人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好校局域网和多媒体。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师徒结对"制,聘请省内外特级教师指导工作,使新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得以迅速提高,逐步形成一支乐教、善教,具有奉献、协作精神的教师团队。 改制一年多来,我校德育工作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自我管理的平台,力求在体验中学会自理、学会负责、学会相处。学校推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百分赛制度”,落实学生文明礼仪、一日常规等规章。已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2003年12月被中国德育研究会列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 平阳三中在改制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趋势。我们全体三中人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必然倍加珍惜最好发展机遇,与时俱进,创造出辉煌的明天!
我校创办于1968年,由原小学戴帽子初中诼步发展成6-9班规模完全初中。定名为青珠初中,原属长街中学管理,我校是全县首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撤乡并镇后,我校属明港镇教委(现结算中心)管理,改名为明港镇初级中学青珠分校。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系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嵊州市目前规模最大,教育设施最好的职业学校。学校位于嵊州市鹿山街道中央宅,紧临市中心,交通便捷。学校占地143亩,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3300人,教职工200人。拥有崭新的教学楼、餐厅、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实训楼。 学校下设教学处、学生处、综合处、培训中心,学校分三个学区实行二级管理,共有1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公关文秘、为绍兴示市范专业,数控技术为绍兴市高标准示范专业,财会电算化专业、烹饪专业、机电应用专业同时是浙江省示范专业。学校拥有与各专业配套的实验实训室35个,设备总价值达2000万元。 自1984年创办职业技术教育以来,学校笃行“立志、求实、精技、创新”校训,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宗旨, 以向对口专业高校输送新生为导向,招生、就业和升学形势一直看好。近三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在100%,高考上线率在70%以上。 学校实行严格和规范的管理,系嵊州市文明单位、绍兴市文明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和浙江省治安安全合格单位。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关系,是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指定的“再就业培训基地”、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也是浙江师范大学职教学院的实验学校。实行“培养习惯、培育精神、提升能力”的政教思路,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实行“分阶段训练和测试”、“7S”实训现场管理,“集中式”、“工厂化”实战演练的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过硬技能的掌握;实行“集中式”“定点式”“走动式”实习管理。学校在省一级重点职校的基础上,在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绍兴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于1985年4月由绍兴市人民政府报请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地区性、综合型成人中专学校,主办单位是绍兴市总工会,主管部门是浙江省总工会,业务指导部门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460号,具有较好的软、硬件设施,是全市性的职工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的基本阵地,也是培训基层工会干部的场所,被广大职工群众称作“我们自己的学校”。 学校前身是绍兴市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创办于1950年。自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在党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抓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深入基层、按需办学”,为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提供优质服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工会建设服务,为职工学习需要服务,努力培育“敬业、乐群、勤奋、求实”的八字校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办学形式上发挥地区性、综合型学校的优势,做到校本部办班与校外教学点办班相结合;在办学内容上,做到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相结合。 2002 年起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先后成为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三所网络教育学院绍兴市学习中心。同时,我校还是宁波大学、杭州工人业余大学绍兴函授站。我校的远程教育从 2002 年秋开始以来,本着“规范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地方人才需求服务”的原则,利用绍兴市职工中专优越的教学环境,取得了比较好的办学效果。
中国东南部的浙南山区,刘基故里文成县,教育相对滞后,每年都会有大量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而不能升学的 夜幕中的文成县求知中学 失学少年儿童。鉴此现状,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中学青年教师李道銮,借教育改革的东风,于1984年自筹经费,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民办中学文成县求知中学。 学校历经21个春秋,现已发展到46个高、初中班级,在校生2358名,教职工138人;独立完整,设施齐全的校园占地2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 米,树木成荫,花卉争艳的花园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理想园地,目前成为一所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完全中学。 李道銮深明其理: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走出一着着治校办学的好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