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于2009年7月成立,现拥有两个校区:艺苑校区为低年级学部,位于九堡镇九乔路,北临杭州新客运中心;科苑校区为高年级学部,位于九堡镇仁爱路。学校占地面积36386平方米,建筑面积24760平方米,学校环境宜人,教学设备先进。两校区均拥有标准体育场馆与各学科专用教室,学校现有计算机共计280台,多媒体电教设备54套,单反照相机1架,卡片相机8台,摄像机2台,学校广播闭路电视系统1套,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617个。图书馆藏书14164册,电子图书藏书量达1GB。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前身为原九堡中心小学下属杨公、八堡、九堡三个校区,自成立以来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目前共有教学班级33个,学生1093人,教职员工73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省市区教坛新秀18人,省市区优秀教师6人;江干区名师1人,二层次骨干教师5人,三层次骨干教师10人;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2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人、本科学历教师55人,大专学历教师10人。学校在特级教师刘晋斌校长的领导下,依据未来社会人才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遵循集团“人格为先、五育并进”的教育理念,提出“科艺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积极倡导和践行“格物、致行、立德、成乐”的校训精神,以集团“一校三节一营”为载体,以“学生成长的乐土、教师发展的乐园”为办学基点,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艺术、科技为特色的有品位的城市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各方面成绩斐然,曾获省、市、区各类荣誉10余项, 2009年学校被命名为“浙江省珠心算教学示范学校”、“浙江省珠算式心算教学活动实验基地”;2010年荣获“少年作家杯”第五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团体二等奖;2010年荣获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010年荣获杭州市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学校注重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团队建设,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贯彻“轻负高质”的教育思想,在过去2009、2010学年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学生在校生活丰富,社团活动拓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大程度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珠心算、绘画、服装设计、健美操、管乐、合唱、电子琴、艺术体操等各类学生社团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建校以来,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生科技节、艺术节及征文各项竞赛有60余名学生获奖,其中在2010年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比赛中,我校六年级语文组获得省团体二等奖。戴高云同学在马来西亚国际珠心算大赛中获小学组冠军。舞蹈队《花开校园》参加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全国少儿春晚比赛荣获金奖。合唱队荣获浙江省少先队红歌比赛二等奖。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江干区学生体育达标二等奖。
汇宇小学占地46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5443万元。学校设计规模36个班,可容纳1600名学生。根据规划,今年新学期将开设班级28个,1-6年级全部采用小班化教学,平均班额30人。招生区域为汇宇花园、绿都、怡和、万和、原裘江小学所属学区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学校主体建筑大气、流畅。教学楼、实验楼、行政综合楼、风雨操场、食堂所组成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互为呼应。主大门的设计以活字印刷为灵感,以高贵、典雅的古铜色为主色,凹凸的字体、折叠的门式把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知识的殿堂。校园内设计的“棋乐园”、“航海池”、“种植园”、“果园林”、“游乐区”等各种景观和活动区域掩映在绿树红花之间,将教育的高效化和环境的生态化完美结合,构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快乐的校园环境。学校设施设备一流。学校是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设有普通教室40个,专用教室22个。音乐、美术、体育、科学、计算机、科技等各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全部按照省一类标准学校配齐配足各种仪器。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校园音乐广播系统、红外报警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视台现场直播系统、校讯通、校园网等遍布各处。别具一格的学生书吧和教师俱乐部、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四个标准篮球场和大型室内风雨操场是师生快乐学习、运动的乐园。可容纳380座的多功能报告厅则已经成为区内教研、学习、报告的活动中心。学校师资队伍优质。学校现有教师6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40人,市、区级教坛新秀26人,区优秀校长、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名师培养对象1人。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引进了全区多名优秀骨干教师任教。一支年轻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品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湘湖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湘湖小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文韵的土地上成长着。学校原名萧山区城西小学,占地29亩,环境幽雅,草茵花香。学校配备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多媒体网络教室、电脑室、实验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播送系统、教师计算机办公系统。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800多名,教职工45名,中级职称占42%%,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以上。学校师资强大,现有全国级荣誉教师2人,市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10余人。
天地之美,美在钱塘;人生有梦,梦圆北沙。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952年,因地处钱塘江三门之变中的北门沙涂,故也称“北沙”。 最令北沙人自豪的,当属课程建设。课程是一种生产力,当对北沙孩子未来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渴望着建成“绿荫北沙、芳香北沙、森林北沙、彩色北沙”。 如今的校园里已有香樟树王两代,以及红豆杉、凌霄、摇钱树、大栾树、银杏、山茶、五针松、茶梅、腊梅等多样乡土树种;也有源自钱塘上下游10几个地区数十个县市的厚朴、杜仲、木瓜、茱萸、元胡等数十种药木;还种有车厘子、香泡、青枣、石榴、火柿、樱桃、砂糖橘、苹果、金桔、葡萄、杨梅等多种水果树。一呼噜来了几十种,在杭城校园真不多见。 承载历史厚重感的古器,也在北沙。深山古旧石门套、石磨、晚清纯手工石雕卧马龙缸等,让北沙孩子享有历史古韵,成了孩子们开心的小道具。孩子们在龙缸前与鱼儿一起嬉戏,坐在石凳上博览群书,双眼看着穿透千年的古器,慢慢地,心变得宁静,梦儿的翅膀也展开了,欲飞翔遨游上天空。
南阳镇小学原名南阳乡校,创办于1928年,已有近80年建校史,学校现校园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为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I类学校、萧山区一级学校。 学校有24个教学班,890名学生,教职工68名,90%的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近年来,教师获各级优秀党员、优秀校长、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园丁奖等荣誉称号10余人次,有骨干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员等10人次。 学校校舍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三区分设,校园环境幽雅,绿化面积达近万平方米。学校建有行政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楼、体育馆各1幢,教学楼2幢。教学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有标准教室32个,音乐室、科学教室、书画室、劳技教室、多媒体电脑(语音)室各2个,舞蹈室、队室、阅览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各1个,可容纳350人报告厅1个。各类教学器材、电教设备均达省一类标准,校园各室已开通网络系统、电话系统、音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防盗监控系统、联通家校通短信系统。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用的17寸液晶电脑,现已初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图书室藏书24210余册,已通过区二级图书室复查;活动区全面实现塑胶化,配有3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各2个,并建有体育馆1座;生活区设可容纳1200名师生同时就餐的食堂1个,32个标准间的教工宿舍1幢。这些均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扎实基础。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小学创办于2006年6月6日,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所政府批准的以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全日制纯民办学校。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街道湾南社区行政楼北侧。目前,在校学生近千名,教职员工45人。教职工中,中共党员6人,小学高级教师4人,大学本科10人,大专学历25人。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校园智能广播系统、防盗监控系统,拥有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一系列教学设施。 学校自开办以来,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为缓解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开发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每次活动中都有良好的表现,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 学校的办学理念: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办学宗旨: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办学指导思想:办特色学校。以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学态度,务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优越、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享受平等、优质的教学服务。为维护开发区的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打造和谐下沙添砖加瓦!
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建校于1989年,2009年11月迁入新址,新学校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紧邻高教园区。学校占地面积28734平方米 ,建筑面积21408平方米。学校有三十个宽敞明亮的普通教室外,设有微机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等20个专用教室;室内体育馆、阅览室、演播室、队室、心理辅导室、食堂等相应配套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81位教师,这是一支师德优良,踏实工作、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拥有多名市、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 学校的办学理念:以美立校、以真育人、以爱施教、以活创新 办学宗旨:让学生在童年里成长 校训:敢担责任 放眼未来 教师工作作风:智育真人 实干真事(目光中有学生 言行中干教育) 学生培养目标:慧而明理 敏而好学 发展策略:文化育人 科研兴校 办学追求:幸福与快乐
学校设本部和东冠、新生、山二三所分校,学校占地61633平方米,藏书65503平方米册,计算机489台。全校拥有闭路电视系统、局域网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学生计算机房、语音教室、标准实验室、师生餐厅、塑胶环形250M跑道。现有班级67个,学生3078人,其中本部29班,学生1327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7人,40周岁以下教师104人,大专以上学历11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是一所设施先进,环境幽雅,质量优秀,“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合一”的杭州跨江发展的窗口学校。
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创建于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原名山(山阴)萧(萧山)两等小学堂,系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实业家汤寿潜发起创办,迄今已逾百年历史,曾培育了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文学家喻守真、史学家柴德赓、地质学家王烈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学校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坚持走科研之路,不断打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已然形成了“乡土德育传人文,课堂教学启智能,艺术体验冶情操,形体健美完身心,科技活动促创新”的素质教育格局,相继荣获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I类学校、浙江省少先队红旗大队、杭州市示范小学、萧山区文明单位、萧山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萧山区艺术特色学校、萧山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萧山区科技传统项目学校、萧山区绿色学校、萧山区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在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学校于2005年8月从五洞闸路迁入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装备优良、环境优美的万安路新校址。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5610m2,有36个班,1612名学生, 99名教职工,其中教师94人,大专以上学历78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区市级教坛新秀15人。 百年老校,再展新颜;张弓蓄劲,再创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