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原名杭州市体东新村小学,创建于1947年。1999年搬迁至体育场路永康苑23号,后正式更名为“永天”,取其“永永无穷,天天向上”之蕴意。 学校历史悠久,历来以严谨的办学作风、出色的教学质量著称。自1980年以来,学校紧抓机遇,锐意进取,以 书法特色品牌的塑造为抓手,在原“规范加特色,务实有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定位,确定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学校提出了“学书砺志、翰墨育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书道育人、学做真人”作为永天人的校训,以“润养和美校园、涵养和气教师、培养至美学生”作为永天人的办学目标,引领永天教师达成“儒雅、包容、宁静、专注”的品格,最终培养出“博、雅、敏、健”的永天学子。 学校不断追求的创新与发展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各级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艺术特色教育学校、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小班化实验学校、杭州市雏鹰红旗大队、杭州市体育传统学校、下城区教师成长基地等荣誉称号。
杭州市京都小学坐落于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畔、艮山[1]门旁,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前身为艮山门小学,2001年重建,更名为京都小学。2008年,原东园小学流水校区划归京都小学,成立京都教育集团学校。同年12月,学校被命名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小学。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现有京都和流水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共有教学班30余个,在校学生近千名,教师中获得市、区及以上荣誉40余人次,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是一所底蕴深厚、师资优良、特色鲜明、蓬勃发展的优质教育集团学校。 近年来,学校在坚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同时,自觉践行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理论,积极拓展渠道,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先后与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院著名版画家陆放工作室等建立了合作指导关系,提高了办学品味和内涵。 在下城教育生态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挖掘、传承和发展“京杭大运河”独特文化底蕴,提炼“上善若水”作为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形成了“绿色、流动、包容、个性”为特征的学校精神风貌。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位于杭城东侧的刀茅巷附近,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学校,始建于1929年8月,由法国天主教所办,在今天的杭州市红会医院内还能找到当年学校的礼堂。悠悠80年,学校经历了两次改名,4次迁移,7校合并。 老树新枝,目前的学校有23个教学班,587名学生,平均班额25,于1998年最早在杭州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基于小班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即教育均等、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学校各方面工作一年一个样,一年一点进步,由普通薄弱学校向特色优质学校转变着。 1998年杭州市最早试行小班教育的学校,开始“平民式小班化”教育实验 1999年中华口琴会基地学校 2000年口琴团首度跨出国门前往韩国参赛获亚军 2003年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基地学校、杭州市首次“百万家长评学校”下城区第一名 2004年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作文报》写作教学实践与研究基地学校 2005年浙江省绿色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承办2005国际口琴邀请赛 2006年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杭州市文明学校 2007年下城区“十佳”满意校园 2008年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承办2008第七届亚太口琴节 近些年来,学校坚持以“合格+特长”为办学目标,以“口琴树形象、童话塑心灵、小班优品质、特色创品牌”为办学策略,努力培育“教师文雅,学生文气,学校文明”的校风和“阳光普照一个也不能少”的教风,以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风。 2005年至今,各级各类媒体对我校报道达300余次,2007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在亲临学校采访后,以《只招到19名学生之后——浙江省杭州刀茅巷小学薄弱校改造启示》为题,用近五页纸的篇幅报道了我校实施小班化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沧海桑田,学校几经变迁,仿佛毛虫化蝶,正展翅飞向更高、更远。
浙江省杭州市文龙巷小学位于下城区十五家园小区内。学校建于1955年,是下城区的一所特色学校。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2个,学生400余名,教职工45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浙江省群体先进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绿化先进单位、杭州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杭州市竞技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单位、杭州市党员电化教育示范播放点、下城区文明单位、下城区文明学校、下城区满意学校、下城区平安学校、下城区绿色学校、下城区标准化校园、下城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下城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学校、下城区先进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 学校倡导质朴求实的校风、诲人不倦的师风、勤学善思的学风;围绕“强科研、扬特色、创名校、育真人”的办学目标;坚持“一体两翼四擎”的工作目标,按照“学习、创新、服务、规范、发展”十字总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了一批批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素有“羽星摇篮”之美誉。自创建羽毛球运动以来,为国家输送了几十名羽毛球运动苗子,涌现出像叶钊颖、傅春娥、王跃平、宋幼萍、丁其庆、蒋国良、潘真理、王琳等一大批驰聘世界羽坛的羽球名将。如今,学校在羽毛球特色教育中求创新、求发展,自行开设羽毛球课,自编羽毛球校本教材,宣传羽球文化,弘扬体育精神,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文龙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学校还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小班化教育模式的研究,开设“文龙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班化教育中,牢固树立更均衡、更公平、更充裕的教育理念,力求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展望未来,文龙人将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形象,以服务谋民利,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努力营造高品质教育生态,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培养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杭州市江心岛小学成立于1998年9月,2006年8月加入杭州市朝晖教育集团。学校坐落在美丽的京杭大运河之畔。学校面积6600多平方米,拥有十八个班级规模以及音乐、美术、形体、常识、电脑、语音、阅览、阶梯等专用教室和300平米的大礼堂,配备塑胶跑道,是一所设施齐全、规划完善的现代化小学。 学校现有正式在编教师36人。年龄结构上,35周岁以下教师27人,占75 %;36—48周岁的教师有9人,占25 %,年龄最大教师45周岁。学历结构上,大专及以上比例达100%,其中本科学历达86.1%。职称结构上,中级职称18人,占50 %。此外,有7人有市教坛新秀等市级综合荣誉称号,25人有区“育苗奖”等区级荣誉称号。从总体上看,我校教师队伍呈现出了高学历、精专业、年轻化的特点,彰显出了发展后劲足的显著优势。 在“先一步、高一层、可持续”的下城教育精神引领下,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克难攻坚,学校以办“幸福教育”为目标追求,坚持“向善、向美、唯真、唯实”的育人理念,打造“轻负优质品味幸福”这一学校品牌,塑造“幸福教师”,培育“幸福学子”, 潜心于造就一所充满活力的,师生同生共长的幸福校园。 办学几年来,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绿色学校、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青年文明号,杭州市优秀红旗大队、杭州市城乡互助共同体、杭州市廉洁教育示范点、下城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下城区“巾帼文明示范岗”、下城区“十佳满意校园”、下城区“绿色学校”、下城区“平安校园”、下城区“书香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办学以来,连续几年蝉联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毕业生素质名列下城区前茅,逐步发展为一所高质量、金口碑的优质公办小学。
学校创办于1984年,初名叶青兜小学,是一所市级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多年来,学校将“教育品质的提升”放在首位,在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评选活动中,连 续两次名列全区前茅。校园占地面积4795.2平方米,建筑面积2570.22 平方米,仪器设备资金投入70余万,图书约23000余册,学校有标准教室16间,专用教室4间,各室都配置闭路电视,有14平米的电视演播厅,学生计算 机房,5组百米塑胶跑道,200平米的活动室。学校总建筑面积2570余方,操场1600余方,绿化面积1263余方。各教室和各专用教室配置电脑、视频 展示台等多媒体设施设备,部分专用教室还配投影仪等设施。 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362名学生。由于学校处于老城区,随着居民不断外迁,生源压力 递减。初学区内学生外,每年招收部分外来人员子女,班额控制在30人以内。学校现有教师31人,中级职称14人,任课教师合格学历100,大专及以上学历 达96.7 。骨干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有市优秀园丁1名,市教坛新秀1名,区教坛新秀6名,区十佳班主任1名,区十佳教学之星1名,区教学能手2名,区师德楷模3名。 数学教研组为市级群体师德先进集体。
杭州朝晖实验小学现有2个校区,81余位老师,30个教学班,配备科技、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十二个专业教室,拥有校内闭路电视、校局域网及媒体教学设施,是一所办学目标明确,管理网络健全,师资力量雄厚、校风文明教育质量优良,规章制度完善,硬件设施完善、环境优化的学校。学校是“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近年来,通过设置“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创编法制教育电视剧等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成效显著,并形成特色。2005年12月编写完成了法制教育校本教材。《法律教材》采用典型案例引入法规法律学习,以你问我答的形式巩固知识学习。分年段安排学生学习46部法律知识,分年级定时间组织教学。提高学生从小学法、知法、用法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2006年,学校又集中力量编写了与法律教材相配套的《法律教材教师用书》,保障教师有效上课。学校坚持把法制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切实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的法制教育“四落实”。普法教育开课率达100,每学期5课时,小学阶段不少于50课时。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