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城南小学,创办于1963年。1999年秋季,投资1300多万元的新校舍落成。新校舍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23平方米,内设300米环行跑道。教学楼、综合楼、阶梯教室、生活用房等设计合理,富有现代气息。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等38个功能室设备齐全,闭路电视、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校园内绿草成茵,花坛、假山、喷泉点缀其间,环境清幽。 学校现有33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30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8人,中师学历30人,县级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28人。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雁荡镇第六小学于2002年3月规划兴建,占地面积12600m2,建筑面积3400m2,2003年9月投入使用。2004年10月升格为中心小学。我校位于雁荡山风景区南麓,紧靠104国道线。校外小溪曲曲,水声潺潺,校内建筑布局新颖,绿树成荫,花草依依,鸟语又花香,地灵又人杰。 “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是六小的校训,是师生共同遵循的信条, 雁荡六小是一所治学严谨的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原则,以德育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塑人,以劳促人,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倡导“严谨、求实、创新、高效”的教风”和“勤奋、博学、自主、”合作的学风。我校有一个团结、协作、实干,有较强凝聚力的领导集体,有一支年轻向上,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改革中,我们群策群力,更新观念,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雁荡镇第六小学,一所年轻的学校,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我们相信,花园式的雁荡六小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四都乡中心小学创办于1943年10月。几经拆迁扩建,现坐落于四都乡梅溪村,学校占地面积20041平方米,建筑面积6227平方米。校内教学楼、综合楼、宿舍食堂楼等设计科学,富有时代气息。计算机房、美术室、音乐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设备齐全,校园内绿草成茵,环境清幽。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7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8人,占专任教师的80%,正参加本科、大专函授4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而又充满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手段,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思想,坚持“文明建校,依法执教,素质立校,教研兴校”的办学道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爱校学生”的精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挖内力“的办法进行学习。平时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让全体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共同进步,形成较浓的科研气氛。二年来,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获各级类评比50来篇,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奖3人次,其中一等奖2名。学校先后被评为乐清市日常行为达标学校、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乐清市先进信息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学校被评为乐清市二星级学校。
温州市建设小学创办于1928年,原为永嘉县私立水木石小学,1953年更改为“打铁巷小学”,60年代后期更为现名,距今已有75年的历史了。1978年学校被定为市重点小学,现为建设学区中心学校,座落于温州市中心鹿城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优良的学校。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五马、大南、小南三个校区的“教育集团”,拥有48个班级,2349位学生,教职员工11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0人,省、市、区教坛新秀31人,省、市、区级名师多达20余人。学校教师学历情况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共有74人,占全校教师的66%,其中青年教师学历大专化达99.9%,师资力量雄厚。
桥下镇第一小学,座落在西溪下游,永嘉西南部交通枢纽——桥下镇镇政府所在地,目前位于育才巷27号。学校始创于1935年,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始称“韩桥小学”,为纪念桥下的北宋名臣兼学者“二刘先生”两兄弟,曾定名为“二刘小学”。学校创办至今已经有73年历史,先后经过7次更名,历经23任校长。辖区包括桥下、桥上、东村、山联、金兰、外湾、韩埠、方岙、上降、肖山十个行政村和桥下居委会,总人口达到12514人。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级,1000多名学生,48专任教师,其中本科学历17人,大专学历19人,中师学历12人,教师合格率100%。其中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县教坛新秀3人,县骨干教师5人,县级以上名师工程培养对象8人。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7亩(合381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119平方米。这现状远远不适应教育发展。 发展是学校创建品牌办学的前提,在县教育局、镇人民政府、村二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整体搬迁启动,新校舍的建设规模为36个教学班,占地大约60亩,总投资6500万元。
灵昆镇第一小学位于龙湾区灵昆镇兴灵路,学校环境优美,学风淳朴。学校以“勤学善思健康活泼”为校训,以创设一所规范加特色的示范学校为办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设适宜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造就高水平的教师”的双目标要求指导下,几年来,学校硬件设施和内涵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别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温州市级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龙湾区三星级现代化学校、龙湾区级文明单位、2009年度龙湾区教育系统平安校园示范校、区级校本培训基地等。 学校占地面积22144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6人,教职员工50人,其中专科学历以上29人,小学高级教师16人。
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简称水头二小,又名平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学校创办于1993年9月。办学以来,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全校教师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96年加入市实验学校委员会组织。1997年被命名为县第二实验小学,加入了省实验学校委员会组织,1998年5月被命名为县一级学校,是县十大文明标兵单位、市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和市首批“行规”达标学校,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和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现有29个班(含寄宿班),学生1632人,占地12亩(规划扩建用地21亩),建筑面积4137平方米。在编专任教师77人,合格学历百分百,大专毕业或已参加大专函授的占百分之九十,市级教坛新秀5人,县级教坛新秀19人,任县学科理事7人。 学校本着求实、求是的原则,严格管理。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面向教育现代化,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在活动课的教学、学生“行规”教育、电教工作、实验教学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曾有32位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15人获省级奖,358人次学生获县级以上竞赛奖。获得县级以上集体荣誉100余次,学生的文明程度较高,在全县起示范作用。 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齐全,班班配备了34寸彩电和视频展示台安装了闭路电视控制系统,添置了电脑房、语音室、摄像机、钢琴、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校园电视台、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等先进设备,完全满足教学、科研所需。 该校还与温州瓦市小学、顺溪镇小、闹村小学缔结为友好学校,在扶贫助学,教科研活动等方面广泛交流。 十年艰辛,水头二小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高品味的教育服务、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生素质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赞誉。 在新世纪里,该校以崭新的风貌、一流的业绩,向着“现代化、高质量、规范加特色”的办学目标奋进。
苍南县灵溪镇第一小学,简称灵溪一小,位于。学校前身系1882年(清光绪八年)移建自南水头的“吾南书院”。百年来,学校步履了艰难、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新旧两个不同时代的洗涤。 学校占地面积3.2公顷,总建筑面积14006平方米,绿化面积11250平方米。截至2006年,已完成教学办公大楼(建筑面积5553平方米)、科技综合楼(建筑面积4901平方米)、学生餐厅(建筑面积478平方米),并已建成一个200米塑胶运动场。学校规划有一个标准化的游泳池及风雨操场等现代化设施。教学大楼有标准教室和辅助教室40余个,科技综合楼内有标准的学生实验室两个,计算机房两个,学生舞蹈训练室、劳技室、科技室、美术室各1个,还有四个音乐专用教室。学校还有一个完整的闭路电视系统和一个完整的室内外广播系统,拥有两个藏书丰富,可同时容纳300人阅览的图书室,所有的设施为全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物质保证。学校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Ⅰ类标准化学校(全县仅一所)、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行规”达标学校、温州市文明学校、苍南县文明单位、苍南县文明学校等主要多项荣誉称号。气势恢宏、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灵溪一小已经成为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理想场所,成为浙南大地的一颗璀璨新星。
仙岩镇二小,坐落于仙岩镇西侧的,星光村。学校东、北邻温瑞塘河,西、南邻居民区,地理位置适中,环境幽雅、清净。承担着星光村、花台村、李山村、凤池村等四个村的学龄儿童的教育任务。学校目前小学有12个班级,学生数五百多人;幼儿4个班,学生数一百多人。公办教师20人,门卫1人,厨房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72.7%;小学高级教师6人,占22.7%,小学一级教师15人,占68.2%;县区级骨干教师2人。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都配有专职教师。学校教师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是一支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团队。
学校全名是泽雅镇第一小学,我校校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张扬个性,和谐发展". 校徽的含义:在校徽里包含了三个字母,分别是"Z""Y""X"代表了我们学校的名称"泽雅一小".同时他又像一只鸽子,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希望我校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