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溪第五小学,原为郭溪镇宋岙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始建于1951年,坐落在瓯海区郭溪镇前垟村、温瞿公路北侧,下辖河头、前垟、宋岙底、三合四个施教区。学校现有全日制教学班6个,学生数三百多人,学校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卫生室等。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治校方略,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以学生行为规范与学习规范的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德育工作,规范学校管理,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基本形成“勤学、守纪、活泼、进取”的校风。 目前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发扬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创办于1987年,系省、市教育学会实验学校研究分会团体会员,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百校工程”成员单位,温州市中国象棋传统项目学校,同时,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0755平方米,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校园绿草如茵,绿化率达35。有30个教学班,1793名学生,82位教职工。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已有42位教师获得大专学历),有小学高级教师36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市、县教坛新秀17人。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室配置闭路电视、投影仪、多媒体小平台等现代化设备;电脑房、语音室、多功能阶梯教室、图书室、音乐、舞蹈、书画、琴棋室等一应俱全,建有200米长的塑胶跑道、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 历年来,学生在各类各级竞赛中成绩优异,获县级以上奖励达1598人次,其中国家级538人次。教师获得县级以上荣誉奖励687人次,其中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508篇,学校获得县以上集体荣誉达178次。1998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电化教育先进集体;1999年被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研究中心评为“小学语文四结合”先进集体。从1994年至今,学校连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上塘镇城北小学坐落在县城鹅浦河畔,占地面积11455㎡,建筑面积4841㎡,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内有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教学楼,办公楼,阶梯教室、综合楼布局合理;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用房一应俱全;智能广播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校内花红柳绿,雕塑、假山、喷泉点缀其间,环境优美,相映成趣。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88人,教师68人,其中市县“三坛”教师20人。教师专业水平不断长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以“讲文明、求真知、做真人”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进取”的校园风气。 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前身为三元堂小学,于1960年9月由徐振年老师创办,招收一年级一个班10多名学生,租民房堂屋为教室,隶属县实验小学,次年搬入三元塘二房祠堂,后相继招生为复式教学班。1967年“文革”时期更名为“红卫小学”,1969年教师增加到2人,学生增加到60余人,开始步入完全小学,学校负责人为周秀媚。1978年与实验小学脱离关系,隶属上塘镇中心小学,周秀媚任副校长。1983年教师增加到8人,学生180多人,周秀媚被任命为校长。1985年搬迁到新校址(原永嘉中学隔壁),拥有一幢教学楼,告别了租民房寄祠堂的历史,学生发展到360多人,教师12人,同年校名变更为永嘉县上塘镇城北小学。1994年由周秀媚校长发起,在三元堂村、上塘镇政府支持下投资280多万元的新校舍拔地而起,次年即搬迁到新校舍,此时学校规模已有15个班,教师28人,学生800余人。1998年扩展到24个班,学生1100余人,教师53人。2003年周秀媚校长年近退休,潘统元同志被县局任命为校长,至今学校规模稳定在24个班,教师68人,学生1300左右。2005年潘统元校长着手征地扩建,在三元堂村和上塘镇地支持下,投入300余万元的综合楼和教师食堂落成,此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先后获“温州市示范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县级以上30多项集体荣誉。
翁垟镇一小始创于1915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80多年来,风雨蹉跎,沧桑巨变。“勤奋、踏实”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学校内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及塑胶操场与校内园林景点相互映衬,和谐地构筑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生1031人,教职员工5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5人,达62.5%。 学校设施日趋现代化,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卫生室、劳技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建立了校内双控闭路电视和智能广播系统,为推进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与空间。 近年来,学校倡导“团结务实、拼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一流”的办学精神,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温州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乐清市文明单位;乐清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乐清市先进教工之家;温州市雏鹰红旗大队;乐清市“三星”级小学等。 学校为了建设环境文化,注重“绿化、美化”同步,做到“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有步骤地逐步完善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使学校环境文化上了一个新档次。一是积极筹集资金,新建了校塑胶操场,改建了花坛等。二是强化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持之以恒抓卫生习惯,确保校园随时随地保持全方位净化,使之成为“净园”。大队部制定了《教室、公共场地清洁区评分细则》,并定期检查,公布、颁发流动红旗。净化的环境熏陶了学生的心灵,废纸入袋,果皮入箱的良好卫生习惯已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时尚。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方沃土,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在无形中受到了环境文化的熏陶,得到了教育。学校不但注重环境文化,而且更关注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建设,学校在教室走廊,各楼道口添挂了学生及名家的书画作品,利用橱窗,宣传国情,反映时事,表彰先进,学校还对教室及办公室进行统一布置,各办公室悬挂教育名家画像及《师德规范》,教室布置名人名言挂像及格言警例等,做到了既有文化内涵,富有激励性,又整齐、庄重,形成了规范言行的氛围。同时,为了增强“爱校”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进取,勤奋创优的良好校风,举办了各类教育活动,将“团结务实,拼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校训,还创办了《翁洋一小报》。对各班的文明、纪律、卫生方面做到一日一公布,一周一评比,使之形成制度化、正常化,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郑楼镇小创办于1917年,地处平阳县北大门。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为11422㎡,建筑面积为4408㎡,绿化面积为2080㎡,辅助用房比较充足,设施设备比较齐全。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学生909人,教职工57人。专任教师中取得高一级学历的占85%,县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3人,县级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以上的有6人。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内部管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习惯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风、学风逐渐改善。学校相继获得温州市示范小学、平阳县规范管理优良单位、平阳县二十佳满意学校、县德育规范校、县绿色学校、省少儿优秀辅导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概况:郭溪第六小学,坐落在温巨公路北侧,瓯海区法制教育基地的隔壁,是浦东浦西两村合办的一所完小。1994年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由浦东西两村共投资150万元进行了校舍拆建,于1995年下半年搬入新校舍。2007年至2008年12月,先后投入了45万元修建了学校的塑胶操场。学校现有全日制教学班6个,学生数283人,学校占地面积3996平方米,学校有实验室1个,图书馆1个,少先队员活动室1个,电脑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卫生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棋类活动室1个,美术室1个,会议室1个以及配备多媒体教学小平台的处室9个。全校现共有教职工13人,本科毕业的3人,专科毕业的9人,中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初级教师5人。各位教师能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乐于探究,做到倾情教育事业,真心关爱学生,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辛勤工作。 二、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优质教育,育合格人才,打造少年警校特色品牌”; 办学模式:全面探索“以警养德、以警促智、以警健体、全面育人”; 教育理念:“学会微笑、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校训:“享受成长 快乐学习”; 校风:善学、守纪、合作、超越;师风:敬业、爱生、团结、奉献;学风:乐助、乐学、乐思、乐动。
温州市黄龙第二小学是由市安居工程指挥部按省级标准建造,作为住宅区配套设施之一。 学校占地22.8亩,建筑面积7345平方米,办学规模25个班。学校设有200米塑胶环行跑道,100米塑胶直线跑道,塑胶篮球场,室内体育馆,多功能阶梯教室、微机房、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好,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完善,具有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学校于二00三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班级25个,学生一千多人人,教职工33人。学校有支高素质、团结协作,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胜任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近90%的教师取得了大专及本科学历。学校始终以创一流小学为目标,狠抓师德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在德育、教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瓯北二小位于瓯北镇罗浦东路,东朝巍巍的罗浮双塔,西依清清的罗浦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它的前身是罗浮村小,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70多年的风雨沧桑,走出了一条从薄弱到辉煌的艰辛之路。 办学设施齐全。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900多名学生。占地面积15828平方米,建筑面积7135平方米,拥有一个200米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电脑房和广播系统等一应俱全,基本实现了教学装备现代化。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正式教职工89人,小中高2人,小教高级51人,获县级教坛新秀称号12人,县教坛中坚4人,县学科带头人称号5人,县教学能手称号4人,县名师培养对象11人,已取得大专、大学本科学历80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教育成绩突出。近年来,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宗旨,按照“文明、好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两全”方针,突出德育重点,紧扣教学中心,深化改革,优化管理,走素质立校之路,树科教兴校之风,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教师共有100多篇论文获奖,学生共有200多人次参加市、县、镇各类评比,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学校建立了“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全国少先队科研基地”,全国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10多个,其中6个县级实验课题已结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校先后被评为县“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德育规范校”、“教科研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市“示范校”、“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教学规范达标优秀学校”、“雏鹰红旗大队”、省“雏鹰红旗大队”和全国“雏鹰红旗大队”。
本校坐落在大荆镇水涨,紧靠104国道。学校创办于1907年,至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本校有16个班级,663名学生,专任教师35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学历14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18人。45周岁以下教师24人。本校占地面积8029.20平方米,建筑面积4270.48平方米。1999年被乐清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1年被乐清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2年乐清市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验收合格。2005年被定为二星级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