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实验小学坐落于县城中心,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她的前身是明嘉靖年间(1532年)创办的罗阳书院,历经450多年的风雨沧桑,于1987年被命名为泰顺实验小学,现是泰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浙江省剑桥少儿英语培训机构。 2005年学校实行“一校两校区”办学,新增城北路校区,校园面积增加到45亩。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443人,教职工148人。专任教师大专文凭以上学历的103人,占77.1%,中专学历30人,占22.22%,小学高级职称85人,中一职称的6人。目前,校本部教学软件设施较为完善,配有图书阅览室、舞蹈室、体育活动室,并配有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素质优良、团结进取、勇于探索、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希望工程园丁奖1人,省优秀教师2人,春蚕奖4人,普教先进工作者1人,省名师1人、教改之星省、市各1人;省市县名师培养对象14人;市先进工作者12人,先进教科研工作者4人,优秀班主任4人,优秀教师5人,电教先进工作者2人,教坛新秀7人,教坛中坚1人;县教坛新秀17人,优秀班主任21人,优秀教师28人,据统计,仅1998年以来,教师在市级及以上交流、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就有12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另有获奖教科研成果20多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发展个性、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以“创建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质量的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依法治校、素质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为办学思路。本校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万校国防教育活动先进学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浙江研究中心”、“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浙江省剑桥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市红领示范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家长学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达标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先进单位”、“市巾帼文明师范岗”、“温州晚报记者站”、“县安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县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在县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400多项,其中国家级120多项。 旧岁月辛勤耕耘成往事,新千年与时俱进展鹏程。在新的世纪里,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将在党的精神鼓舞下,“以英语教学和心育为特色,打造学校教育品牌”为努力方向,带领全体师生以积极的姿态、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理念、扎实的作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再创辉煌而努力奋进!
温州市瓦市小学,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东瓯名校,现拥有瓦市校区、江滨校区、中山校区及育英校区。各个校区各具特色,瓦市校区历史悠久,校园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江滨校区,现代气息浓厚,设施齐全;育英校区系省体育特色校,乒乓球教学卓有成效;刚刚创办的中山校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古樟下,操场上,瓦小学子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撒下一路欢歌…… 学在瓦小,乐在瓦小,爱在瓦小。 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 公元1912年,清朝御史、民国第一任督军徐定超夫人胡德淑在今日的瓦市校区创办了女子学院。后数易校名,曾先后改名为“永嘉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永嘉县立第九小学”、“康乐小学”、“温州第九小学”等。1978年恢复为“温州市瓦市小学”。 春风育人,桃李芬芳。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名扬海内外的人中翘楚。他们种有世界杰出考古家夏鼐、中科院院士戴金星和陈式刚、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刘治廉、美国工程学会院士蔡亦钢等5位院士,还有著名的巴西华侨实业家林训明、著名作家金江、叶永烈和戈悟觉、世界冠军诸宸、著名舞蹈家山翀等等;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以及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他们从瓦小起步,奔向人生广阔的天地。
三魁镇第二小学坐落于金钟山麓——三魁镇戬州营背顶,距58省道复线(在建)只有一百多米,四周均为田园,无民房,环境幽静,处于各村落之中心,是个办学的好地方。 本校创办于1921年, 由原泰顺县县长黄励中倡议,在本地知名人士和群众积极响应下,“拆戏台,办学校”、“捐租办教育”,办成了本地第一所小学——戬州国民小学。1949年改名为戬州乡小学。1953年改名为戬州中心小学。1992年,戬州乡并入三魁镇,学校改名为战州小学(村级小学)。2002年12月4日,经泰顺县教育局批准,升格为三魁镇第二小学。 80多年来,我校历经风风雨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 学校占地面积3900m2,建筑面积1853m2(其中新教学楼为864m2,厕所84m2,旧教学楼和宿舍合计885m2)。教职员工22人。 1992年,戬州乡并入三魁镇时,校舍只有砖木结构的旧教学楼(8个教室)、宿舍楼各一幢,而砖木结构的厕所只有8个坑位。撤扩并后,学校虽已降为村校,但办学热情未减。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村民的支持下,92年至今,校建力度虽不大,但没有间断,量入而出,每年建一点。经过近10年的努力,新建砖混结构的新教学楼864m2,厕所84m2,解决了无教室、上厕难的问题,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在每班配齐“两机一幕”的基础上,创建了计算机教室一个(1台教师机、25台学生电脑),还新添了5台办公电脑并全部投入使用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位于浙江省的“南大门”——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是苍南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创办于1985年秋,现有两个校区,共82个教学班,217名教职员工,是浙江省示范性小学,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近几年,在金招辉校长带领下,学校在“源于心,成于行”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得到了省、市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成为浙南基础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之一。 学校江滨校区占地面积199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35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行政楼1幢,综合楼1幢。拥有一个200米的塑胶操场,一个可同时供100多名学生阅览的童书馆,一个可容纳500多人的艺术演播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在落实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基础上,不断去探索建设静态动态、显形隐性相结合的学校文化及课程。学校每年如期举行传统四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成立了如“少年文联”等20多个学生社团,还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资源和周边社会资源,充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温州市瓦市小学,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东瓯名校,现拥有瓦市校区、江滨校区、中山校区及育英校区。各个校区各具特色,瓦市校区历史悠久,校园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江滨校区,现代气息浓厚,设施齐全;育英校区系省体育特色校,乒乓球教学卓有成效;刚刚创办的中山校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古樟下,操场上,瓦小学子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撒下一路欢歌…… 学在瓦小,乐在瓦小,爱在瓦小。 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 公元1912年,清朝御史、民国第一任督军徐定超夫人胡德淑在今日的瓦市校区创办了女子学院。后数易校名,曾先后改名为“永嘉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永嘉县立第九小学”、“康乐小学”、“温州第九小学”等。1978年恢复为“温州市瓦市小学”。 春风育人,桃李芬芳。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名扬海内外的人中翘楚。他们种有世界杰出考古家夏鼐、中科院院士戴金星和陈式刚、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刘治廉、美国工程学会院士蔡亦钢等5位院士,还有著名的巴西华侨实业家林训明、著名作家金江、叶永烈和戈悟觉、世界冠军诸宸、著名舞蹈家山翀等等;近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以及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他们从瓦小起步,奔向人生广阔的天地。
瑞安市塘下镇新华小学是塘下镇在塘梅公路南侧唯一一所镇级小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为24943.33平方米(约37.41亩),建筑面积6630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1284.5平方米左右,学校拥有一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兼宿舍、一幢实验楼、一幢食堂,建有200米环形煤渣田径场,有26台多媒体教学小平台,2个多功能会议室,有电脑、语音、美术、音乐、舞蹈、劳技、科学实验等功能室,配有28961册学生图书和72台计算机。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15人,教职员工4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学历19人,大专学历20人。
凤卧镇红军小学创办于2001年9月,学校总面积为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61平方米。学校坐落于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区,中共浙江省“一大”所在地凤卧镇,位于当年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的红军桥边。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精神,故名红军小学。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静谧和谐之中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蕴藏着感人的革命传奇色彩。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11人,54位教师,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9人,占72%,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7人,占50%,中共党员25人,占43%,拥有一个团结、民主、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和一支敬业奉献、开拓进取、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 学校本着“全面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办学伊始学校便依托其丰富厚实的人文资源,以“办让社会满意学校,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校园生活”为办学宗旨,以“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味的红色精神食粮”为支撑点,以 “全力构建红色德育特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 办学几年来,在全体教师的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下形成了 “诚信、朴素、活泼、乐学”为特征的校风,“勤奋、乐学、善思、好问”的学风及“爱生、敬业、协作、探究”的教风,构建了红色德育办学特色。2005年8月学校代表浙江省晋京参加全国首届希望小学歌咏大赛荣获一等奖的佳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县德育特色校,县首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县“二十佳”满意学校,温州市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市红色德育特色校,浙江省模范希望学校,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学校。2006年7月学校代表浙江省亮相中央电视台,参加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现场展播。200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实践创意方案评选中,获得浙江省“双十佳”的殊荣。2006年10月,再度荣膺浙江省模范希望小学称号。2007年4月学校被评为“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2007年度被评为平阳县“二十佳”满意学校。2010年被命名为温州市示范校。 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演绎 “继承、开拓、求真、创新”的校训理念,弘扬“坚定信念、艰苦朴素、诚信守纪、勇于超越”的红小精神,努力把红军小学办成一所朝气蓬勃的富有人文传统的学校。
乐清市蒲岐镇第二小学位于东海之滨乐清湾畔,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农村小学。学校占地 18610 平方米,建筑面积 7468 平方米,标准绿化面积 2765 平方米。现有教学班 21 个,学生 1007 人,教职工人数 51 人,其中高级教师23人。学校设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各类仪器设备按国家Ⅰ类标准配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建有标准的运动场,校园立体声智能广播音响,露天舞台等专用的硬件设备,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自 1995 年 5 月创建以来,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研究、少先队活动、劳动实践、后勤保障、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做了全部地探讨,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乐清市文明单位”、“乐清市雏鹰红旗大队”、“乐清市教科研先进单位”、“乐清市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乐清市先进单位”、“温州市少年儿童教育先进单位”、“温州市红领巾劳动示范基地”、 “乐清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体育标准化锻炼达标学校”、“温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温州市示范性小学”、“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等荣誉称号。十二年的创业历程,磨练出蒲岐二小坚强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品质,为农村小学的规范化建设做出示范。
温州市水心小学,系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学校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会员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技实验基地、浙江省教科研百强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位于温州市水心住宅区,下辖一校区、二校区、三校区、新村校区,占地总面积55.2亩,建筑总面积2.75万平方米,在校生3500多人,在编教职工210人。 “尊重生命,尊重个体”是水心小学的办学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个体差异,激发生命潜能,创造生命价值。 “我快乐,我健康,我读书”是水心小学的校训,与该校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快乐”源自“健康”,“快乐、健康”源自“读书”;生命的真谛则在于快乐、健康和通过读书所获致的充实和幸福。 “整体推进、和谐发展”——水心小学发展的愿景。“整体推进”的要义在于增强集团学校的整体实力;“和谐发展”的要义在于强调集团学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主轴,推行健康教育和阳光教育,发挥各校区(分校)之所长,彰显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区,高举国防教育的旗帜,在“全国少年军校示范学校”的优良传统上做更加深入的探索;二校区,充分挖掘“全国绿色学校”的潜质,着力抓好环境教育;三校区,以“六自”教育(人格自尊,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健康自强,安全自护)为培养目标,努力办成省市一流的城区寄宿制学校;新村校区,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大力开展科技活动,普及科技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水心小学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集团品牌”和“特色品牌”。为温州教育提供更新更亮的风景线,为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新贡献。
新桥第二小学始建于民国30年(1942年)9月,前身为“新桥三浃小学”,2001年与原新桥山前小学合并,更名为“新桥镇第二小学”,2004年改用现校名。 学校位于国鼎路112号,施教区为三浃村、西湖村、山前村,白泉居委会的一部分、前花居委会和金蟾居委会的一部分(即商住区第三、七、八、十一、十二组团)。学校占地13320平方米,建筑面积6374.5平方米。学校共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209人。教职工员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4任,学历合格率100%,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85%,小学高级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的55%。各级名师、教坛新秀、学科骨干教师17人。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我校先后被评为瓯海区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瓯海区文明单位、瓯海区平安校园、瓯海区文体示范校、温州市教学规范达标学校、浙江省Ⅲ类标准化学校。在教育科研、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面对新形势,我们审时度势,在未来的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和美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快名师培养步伐,努力打造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积淀校园文化,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创建温州市示范小学,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的学生。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