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是经温州市教委和原瑞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封闭式普通高中。学校规划占地55亩,计36088m2,建筑面积达13020m2。其中有气派恢宏的教学楼3400m2,规模24个教学班,可容纳1200名学生,标准超前和舒适的宿舍楼4860m2,宽敞明亮的餐厅2560m2。电脑房、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场、多功能厅、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计2200m2。 学校座落再温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三十强镇、尊师重教的海城(梅头)办事处东溪村,这里三面青山,环境幽雅清净,是明代皇帝亲点“仙笔”——姜立纲的故里,是读书当今学子读书求学成才的胜所。 我校创办于一九九八年,九九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186人。学校是年轻的,而办学起点很高。学校教学楼和配套设施是按现代中学的标准一次性规划设计并基本建设到位。首任校长为原温州中学校长、温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长黄来仪先生;现任校长黄爱月女士。黄来仪先生亲自制定校训“笃志好学,蔚为国用”,一直成为春晖学子的精神标杆和动力。黄爱月校长把校风和制度看成是第二教师力量,以管理育人的高度将春晖建设成为文明、和谐、欢乐、进步的校园。
平阳二中位于风景秀丽的南雁荡山山麓、平阳县北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水头镇,由苏步青、陈铎民、吴人鉴等人创办于1942年9月, 原校名为“平阳县私立南雁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 ,苏步青为名誉校董,陈铎民为首任校长。1946年6月, 经省教育厅批准, 改校名为“平阳县私立南雁初级中学”(简称“雁中” )。1956年,定校名为“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 。 学校占地九十亩,校园典雅别致,舒适宜人,是闹市中的精品,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界坑中学地处永嘉、缙云、仙居三县交界的西北山区。创办于1970年2月,时称界坑公社中学,为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当时的培养目标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招生数为120人。1978年9月,界坑中学增设农业高中班一个,招收学生56人,学制二年。1984年下半年起,界坑中学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学生数达302人,教职工为16人,管理体制不再属于乡中心管辖,已成为一所独立的普通初级中学。 1993年,为适应新形势办学需要,新校舍动工建设,1996年下半年搬进新校舍,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现有校园占地面各9346平方米,建筑面积4579平方米。 学校自创建以来,自觉贯彻学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界坑、西岙两乡输送合格的初级人才,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牢记“求实、创新、严谨、探索”的校训,追求“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校风,走一条山区农村初中的办学之路。
温州市里仁信息职业学校创办于1993年,经温州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全日制学样,是浙江省第一所计算机学校,浙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计算机教育中心。学校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且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联合办学。
我校位于大荆镇西下村,校园占地40余亩,建有教学楼二幢(二十四个教室)、实验楼一幢、能同时容纳400人就餐的食堂等,建筑面积达5321.4m2。教学设施较齐全,有标准的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和标准3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全校共九个班级,学生总数500余人,教职工总人数40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现在,全校教职工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努力工作,为早日实现校委会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坐落在温州市区碧波荡漾的水心河畔,绿树成荫、视野开阔。占地达36亩的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活动的良好场所。学校现有36个班级,在校生1721人。自1991年创办以来,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拥有现代化计算机校园网络系统,每个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系统,同时还配有图书馆、计算机机房、语音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多媒体课件制作专用室等各类专业教室和教学辅助房,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建有体育馆和250m环形跑道和6条120m直跑道的塑胶大操场。各项硬件指标均超过省示范初中学校标准。 该校的校训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校致力于育人环境的优化,18年来,十七中人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学校,有特色才能有优势,有立足之地,为此,根据学生长远发展和今后社会的需要,构建起了我校的特色学科——数学竞赛、自然竞赛和计算机应用,对其予以重点发展。在参加省、市、区竞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毕业生在全国高考中,有3位同学分别摘取温州市文理科状元,奥运射击冠军朱启南和国家射击队员陈邱龙均由我校选送。近几年学校中考成绩屡创新高,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市前茅。学校还开展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于耕耘,善于总结,勇于探索的十七中人正满怀豪情,以年轻的心态,中年的成熟,智者的谋略,树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再创温十七中教育改革的新篇章,跻身全国先进学校行列。
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乐清市分校创办于1981年,分别于1988年和1993年增设“乐清市农技培训学校” 、“乐清市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三校合署办公,一套人马,属全民事业单位,由乐清市农业局主管。2001年3月,学校被评审授予农业部“育才兴学示范学校”,7月,经中国农业大学授权,在校内成立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温州市教学辅导中心。二十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学校始终坚持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紧紧围绕“三农”做文章,坚持“一业为主,两翼拓展,内引外联”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稳定扩大中专、职高学历教育为基础,向下把办学触角延伸到农村,办在农民的家门口,向上积极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高教自考、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证书班、农大远程学历学位教育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掘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广泛联合有关单位搞好联合办学,至今已培养中专学历毕业生1100多人,职业高中学生400来人,绿证初农3000多人,农村实用人才2.5万多人次,为乐清市农村职成教事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我校自1988年始拥有自己固定的办学场地。学校建筑面积221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160平方米,教室288平方米,实验室100平方米。因现有校舍不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准备迁进乐清市教育园区,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学校领导班子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校长由市农业局局长兼任,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另设常务副校长1名,主持日常工作,领导班子中有兼职人员3 人,专职人员5人,基本上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专门办学人员10人,兼职教师40人,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学从员具有中高级职称,有些还有“双师型”特长。 办学的模式与规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