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0:46:40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必考点10 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 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 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 ||
道德发展阶段 | 年龄段 | 主要特点 | |
自我中心阶段/ 无律阶段 | 2—5岁 | 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 | |
权威阶段/他律阶段 | 6—7岁 | 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 |
可逆阶段 | 8—10岁 | 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 | |
公正阶段 | 11—12岁 | 倾向于公平;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去判断 | |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 三水平 | 六阶段 | 评定标准 |
前习俗水平 |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 主要看行为是否会受到惩罚 | |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 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是否可以得到利益 | ||
习俗水平 |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好孩子阶段) | 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 | |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遵守法规与社会习俗,尽个体的责任和本分,维护社会秩序 | ||
后习俗水平 |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一种社会契约,也是可以改变的 | |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良心公正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 依据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进行判断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zhangxin29
上一篇:2025年上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