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10-22 09:4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点1常考的十大人物及其教育观点
孔子 | 1.《论语》;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3.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教学过程:学—思—行(学—思—习—行) |
孟子(孟轲) | 1.最早使用“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2.内发论;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4.思孟学派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
朱熹 | 1.神话起源说;2.关于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
苏格拉底 | 1.助产术:讽刺、定义和助产;2.启发式教学 |
亚里士多德 | 1.《政治学》;2.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
昆体良 | 1.《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2.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
夸美纽斯 | 1.《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2.“泛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3.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阐述;4.直观性教学原则 |
赫尔巴特 | 1.《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3.“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4.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杜威 | 1.《民主主义与教育》;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3.“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4.教育的无目的论;5.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
考点2教育与个人
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二)环境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