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5 15:2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五天
知识碎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生产力
1.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二)政治经济制度
1.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及内容体系等。
2.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日积月累·单选】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制定教育目的 B.制定教育政策与法律
C.文化继承 D.培养人才
【答案】D
第六天
知识碎片: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塑性;
(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三)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日积月累·单选】下列关于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B.遗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D.人性有种原本趋向,通过多中择一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格,这一切都是受精卵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答案】B
第七天
知识碎片: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一)顺序性
1.内涵;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2.教育意义: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
1.内涵;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教育意义:针对性教育
(三)不平衡性
1.内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身高、体重两个生长高峰期.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神经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2.教育意义:抓关键期
(四)互补性
1.内涵;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2.教育意义: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
1.内涵;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2.教育意义:因材施教
【日积月累·单选】小军在5岁时,由于生病导致双目失眠,但他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坚持与学习,他的听力变得异常敏锐,最终成为一名音乐家,这个情况说明人的身心发展有( )。
A.互补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A
第八天
知识碎片: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
主要观点: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代表人物:孟轲、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马斯洛、罗杰斯、马利坦、奈勒等。
2.社会本位论
主要观点:确定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代表人物:孔子、荀子、梁启超、赫尔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巴格莱、涂尔干、孔德等
3.辩证统一论
主要观点: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者。
【日积月累·单选】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 )教育目的观。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第九天
知识碎片: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内容
1.德育——灵魂和统帅、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前提和支持、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物质基础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4.美育——动力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最高任务)的能力的教育。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的是蔡元培。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以上四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日积月累·单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德育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 B.智育起着动力作用
C.体育起着基础作用 D.劳动技术教育起着综合作用
【答案】B
第十天
知识碎片: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一)双轨制
代表国家:英、法、前西德
特点:两个平行系列:一轨自上而下,一轨自下而上
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二)单轨制
代表国家:美国
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三)Y型学制/中间型学制/立体型学制
代表国家:苏联
特点:上通下达,左右畅通
【日积月累·单选】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
A.西欧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答案】A
第十一天
知识碎片: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主要内容: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
2.《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主要内容:承袭了日本的学制
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壬子癸丑学制”
主要内容: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
4.“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主要内容: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日积月累·单选】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