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1-26 15:21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课程资源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课程资源的分类。因此就这一部分的知识和大家进行分享。
1.根据空间来源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内人力人文资源、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校内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关键词:校外
2.按照性质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突出天然性。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例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水文和地貌、天气和气候。
关键词:天然
社会课程资源突出人工性。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成为课程资源;另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人工
3.根据物理性质和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
文字资源主要指的是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课程资源,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
关键词:书籍、报纸、杂志
实物资源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物质、物品
活动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师生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等。
关键词:体态、活动、交往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
关键词:计算机
4.根据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来说易于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看得见、摸得着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
关键词:间接、隐蔽、潜在
5.根据其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关键词:直接作用于课程
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关键词:影响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6.根据存在形态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物质资源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计算机室、校内风景、学校的各种基地等设备和设施;家庭环境、设施;社区里的博物馆、少年宫、自然景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现代化教学设备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物质课程资源。
关键词:物质形态
人力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而存在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中的人力资源是指从事课程活动的具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能力的各类人员的总和。根据其来源可以划分为校内人力资源和校外人力资源。其中校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校外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家长、各个层次的教研员。
关键词:以人为载体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课程资源。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知它,甚至可以用语言表达它,但却不能说出它的形状、长短、方正、圆缺、颜色等。而且,文化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功效即便巨大,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的作用常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如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人格魅力,学校的学风、班风、校风等等。
关键词:观念、精神、理念
【单选题】
1.课程资源中,具有内生性特征的是( )。
A.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 B.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
C.教材 D.现代信息技术
1.【答案】B。解析:从课程的制约因素角度,将课程分为三类:即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学生为生命载体,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2.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属于( ),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属于( )。
A.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B.校外资源、校内资源
C.课内资源、课外资源 D.课外资源、课内资源
2.【答案】A。解析: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也就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故校内图书馆为校内资源,校外图书馆属于校外资源。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3.根据功能特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属于( )。
A.素材性课程资源 B.条件性课程资源 C.显性课程资源 D.隐性课程资源
3.【答案】B。解析: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A项素材性课程资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条件性课程资源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间接制约课程的实际效果和人的现实发展水平。题干表述符合条件性课程资源含义,故B项正确。
C和D选项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不符合题意。
C项显性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D项隐性课程资源一般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
综上,正确答案为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学模式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