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1-26 18:59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其中常考的有以下的认知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是一位在西方享有盛誉的人物,他提出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整个教育心理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并不是像行为主义那样只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需要经历三个过程,分别是获得、转化、评价。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掌握学科的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2)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十分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
在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中,关于布鲁纳的考查形式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考查的点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学习观和教学观中,学习观中主要考察学习的三个过程作为单选出现,教学观中常考学科基本结构的定义以及发现学习的定义。同时在考察时还会通过描述事例考察对于认知结构理论的理解。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本质,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进行有意义学习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在教师资格中学科目二考试中一般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以及产生条件上容易出现客观题,考生需要着重注意知识的识记。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思。
(2)概念学习
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
在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中,一般会考察对有意义学习分类的理解,描述例子反选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学习。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分
学习理论是各地区教育心理学的一大。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考生在复习中除了要对最基础的行为主义理论有深度了解,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也是一大重点,因为这两个理论是我们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依据和理论基础。单方面理解建构主义并不难,包括书上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等。
对此我们常常疑惑,皮亚杰不是认知主义的吗,怎么归入建构之中了。这是考生心中常有的疑问,也是在考试中较为容易混淆的考点。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认知主义是建立在对行为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只强调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忽视了二者之间个体心理意识的作用。因而,认知主义认为解释刺激和行为的中间过程,才更有意义。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的观点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这一观点也强调这个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是具体情景中生成,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积极建构心里认知的过程,学生观认为学生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有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者都是建立一种知识结构,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观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认知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主要是让学生去发现已经存在或者说被证实过的,而建构中的主动发现是发现一个适合具体情境中的知识结构,因而不是去理解已有的知识,而是在应用中重新建构出来的。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建构主义的动态知识观,强调儿童认识的个别差异,以及学习中具体情境应用,这都是与认知主义不同的。
二者让我们产生很大疑惑原因就是建构主义是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会有很多相似点,因而只简单理解其表面特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深层次了解。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