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1-26 19:06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放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在我们的教师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方式考察,考察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下边将主要的考点整理如下,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模式的关键词即可。
一、认知模式
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地位:当代教育理论中流传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主要观点: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二、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
主要观点: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三、社会模仿模式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获得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四、价值澄清模式
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主要观点:着眼于价值观教育,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教师德育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澄清已有价值观,而非强加教师认可的观念。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一、单选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与中国孟子性善论观点一致的德育教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社会模仿模式
C.体谅模式
D.构建主义模式
【答案】C。解析:孟子强调性善论,体谅模式的代表人为彼得麦克菲尔就是一个坚定地性善论者,该模式的特征也强调性善论这一特征。
【】教育学——德育——德育模式——体谅模式
【复杂度系数】★
2.体谅模式体现的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解析:认知模式体现的是道德认识,体谅模式对应的是道德情感,社会模仿模式对应的是道德行为。
【】教育学——德育——德育模式——体谅模式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德育过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