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ilongjiang.hteacher.net 2023-01-26 19:08 黑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中的比重都比较高,且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区分这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四个阶段,做了如下梳理。
一、理论简介
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两个方面。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
对偶故事实例:
[对偶故事一]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正在他的房间里玩,妈妈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时,门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盘子,盘子上有15个杯子。约翰推门时无意间碰到了盘子,打碎了15个杯子。
B.有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妈妈出去的时候,他想偷吃饭橱里的果酱。他爬到椅子上去拿果酱,但是够不着。他使劲够,结果碰掉了1个杯子,打碎了。
[对偶故事二]
A.有一个小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就玩起来。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溃。
B.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爸爸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的爸爸外出的那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时就能用了。但在打开即将空了的墨水瓶时,奥古斯塔斯把桌布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溃。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也叫作前道德阶段。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对于对偶故事,还无法做出道德判断)
第二阶段: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认为谁的结果严重,谁就应该受罚,且刻板遵守规则)
第三阶段:可逆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要求平等,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不能迟到,那么老师也不能迟到)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岁以后):该时期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公正平等,利他主义)
二、考题再现
1.【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人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
A.3岁左右 B.8岁左右
C.7岁左右 D.10岁左右
1.【答案】D。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水平,分别是: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并且认为10岁是分水岭,10岁以前是他律,10岁以后是自律。故本题选择D选项。
2.【多选题】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阶段包括(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答案】ABCD。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性阶段(9-10岁)、公正阶段(11-12岁)。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