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桃花园小学位于北运河丁字沽的桃花堤。每至春桃盛开之际,红雨满堤,绿柳如茵,游客如织,文士雅集,来此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泛舟大运河,对北运河畔的红桃翠柳十分欣赏,曾登岸观赏,赐名"桃柳堤",并写《西沽二首》诗以抒怀。20世纪初期,北洋大学迁来此地,其校歌就有"花堤霭霭,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句子。北运河畔的桃花堤已成为津门胜景之一,极具深厚的文化底蕴。桃花园小学始建于1990年,建校之初考虑到学校坐落于桃花堤畔,与桃花园一墙之隔,桃花园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良好薰陶,所以命名为桃花园小学。又特请老同志路达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后由于学校以"少年军校"为特色,故又特请著名书法家曹伯琨题写了"少年军校"的匾额。现在桃花园小学经历了十几年的自身发展,已形成了以"小班化教育"为特色,少年军校为载体的精品学校。一流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校、德育特色校、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和天津市少年军警校先进单位。
北京一六五中学始建于1870年,原名“崇慈女中”,是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办的教会学校,1900年迁至保定。1901年9月,美国人高博恩又在京创设小型女校。1926年学校由国人接办,1930年增设高中部,1941年后,崇慈女中曾一度被日伪当局接管。1945年10月崇慈复校。1952年9月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北京第十一女子中学”。1972年改为现名。北京一六五中学位于东城区育群胡同45号。建筑面积17236平方米,操场68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489人,教职工233人。 学校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微格教学功能的多功能厅、遥控功能的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演播室以及高配置的计算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电钢琴教室、一流的多媒体理化生实验室等,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学校注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倡导“面向全体,不失一人;五育并举,五育齐抓;不拘一格,广育人才”的办学方针,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信念、特长的培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安排学校工作,教学质量稳定,中高考多年受到区教育局表彰,健康教育形成特色,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WHO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校”,管乐队、合唱队、航模组等十余个课外小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 “严谨善教、热爱学生”的良好教风和“尊师爱校、刻苦读书”的良好学风,使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百年老校正以雄健的步伐迈向二十一世纪。
鞍山道小学坐落在和平区中心城区。这个校址原是1930年日本国开办的宫岛幼稚园。后来改为小学。1949年天津解放后,叫鞍山桥一小,1960年定为和平区重点小学并改名为鞍山道小学。有近80年历史的老校。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三个校区,至今还保留当年一座日式老建筑。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通过"双高普九"规范化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改善。配有校园闭路广播系统,建立校园网络中心,提供各办公室老师有效使用网络资源,教室里有电视、实物展台和空调等基础设施。 目前我校有3位校长,分别为中学高级教师和高级政工师职称,从学科结构到年龄梯度都非常合理。中层管理有10位主任,都是各科的教学骨干,这正是我校多年保持质量不衰的一大优势之一。全校50多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170多人,其中青年教师占85%,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名教师17人。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在历任校长勤奋拼搏及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创造了辉煌,成为一所具有"数学摇篮"声誉的学校特色,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特色是在长期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至今,学校仍拥有一支数学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有15人取得国家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证书。一些数学名教师和特级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灵活有效的教学风格,影响了一代一代年轻的数学教师,他们继承、发展了数学传统特色。 我们主要的做法和思考是: (1)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学校特色的统一性。 (2)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发挥优势创特色。 (3)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基础创特色。 (4)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培养人才创特色。 我们确实感到,教育改革是出路,素质教育是正路,办出特色是活路。办出特色所收到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现如今我校继续以严谨治学为根本,以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发展学校、巩固特色的核心工作。 学校曾获得诸多荣誉:首批天津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天津市3A 学校、市文明学校标兵、市级绿色学校、师德师风先进单位等。 鞍小是学生进步、成长的摇篮,鞍小是教师敬业、成功的沃土。 ...
牛道口镇焦山寺中心小学建于1990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7894平方米,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绿化面积368平方米。学校现有义务教育阶段1――6年级7个教学班,学生162人;附属幼儿园大、中、小四个班,在校幼儿94人。配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自然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等。教学设备先进。近年来,学校曾荣获区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区级“平安校园”、区级“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多次荣获镇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教改试点校、篮球、乒乓球比赛、镇运动会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优质办学资源的完全中学,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贝满女中”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10所市属重点中学之一的“女十二中”,七十年代更名为第一六六中学,培养的英才遍及国内外各行各业。原卫生部部长李德全,著名作家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物理学家王承书,化学家蒋丽金,以及戏剧家孙维世,表演艺术家张筠英,钢琴演奏家鲍蕙乔等许多名人都曾在学校就读。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育人、整体提高、发展特长、办出特色”,以“敬业乐群、求实进取”为校训,将“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发展的园地”的办学理念融入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加速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前学校有30多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余人次先后被授予市、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教育新秀、紫禁杯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实验学校”“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北京市金帆管乐团”“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艺术教育传统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市、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集体”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等等称号。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文化知识和精神的熏陶。秉承百年老校风范,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开展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活动,在坚持科学质量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艺术、体育、文学、科学素养教育的鲜明特色。 学校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坚持发展艺术特色优势,校金帆管乐团曾代表全国、北京市、东城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佳绩,已成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学生社团。话剧团、舞蹈团、合唱团、书法、美术、动画社吸引着越来越多有兴趣特长的学生,O5年组建的学生话剧团,在近年市区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连年获话剧类一等奖。 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是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认真上好两操一课,开好体育校本选修课,组织好每年秋季校级运动会。校金百合体育俱乐部在田径、手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竞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在2004年北京市贯彻学校体育条例评选和百所中小学课间操比赛中均获优秀学校称号, O6年被评为北京市奥林匹克示范校, 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学教育,坚持开设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的校本阅读课,03年成立了以老校友冰心名字命名的“冰心文学班”(每届招生一个班)和“冰心文学社”(下设记者团、读书社、影剧社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校园的亮点,学生们的习作多次发表在《中学生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刊,冰心文学社社刊《窨香集》被评为全国九十九佳中学生社刊。 学校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中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初中校园科普和高中科学素养必修课;有面向特长学生的科学沙龙、科学论坛和校本选修课;还有面向有潜质学生建立的学生科技俱乐部,选拔、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俱乐部的学生在参加国际、全国、北京市科技比赛中成绩斐然,每年有学生被保送至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深造。05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金鹏科技团。 这里是学校、是家庭、是乐园;这里有老师、有朋友、有伙伴;这里出成绩、出奖牌、出特色;这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承百年风范,谱世纪新篇,我们的目标是把学校办成一所“稳健务实、民主宽松、创新进取、环境优美、质量优秀的现代化学校”。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感情,充满了希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