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培英小学建立于1954年,原为解放军某部的子弟小学,60年代初统一归海淀区教育部门管理。学校坐落在万寿路地区沙窝村太平路19号,占地面积13752平方米。 学校现有一栋4300平米的四层教学楼,楼内有普通教室23个,专用教室8个,另有2个各160平米的多媒体教室。专用教室中有计算机室2个,演播室1个,语音教室1个,自然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音乐教室2个(其中1个是普通教室),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普通教室)。 学校装备有闭路电视,每个教室配有25英寸的海尔彩电。学校各年级教研室配备有586电脑,并装备了专门的打印室,打印机有激光、喷墨、针式三种,供不同的需求。另外,还为教学需要配置了扫描仪、刻录机等。学校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操场,有标准篮球场1个,修有600平米塑胶跑道。
五一小学是一所集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始建于1954年5月1日,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干部子女寄宿制学校。它被总后五一幼儿园、北京十一学校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所环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步入其中,学校展室让人们追溯着五一小学五十多年的发展史;740平方米设计独特的师生图书阅览室,体现了人文的关怀;学校信息现代化建设,融中控、录课系统、VOD点拨为一体,已进入北京市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明亮的舞蹈大厅和管乐演奏厅,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全新自由的空间,使我校“金帆管乐团”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管乐合奏唯一一支连续八届获奖的小学管乐团。 五一小学有和谐奋进的领导团队,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在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感召下,确定了“和谐发展、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使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着,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赖。不懈的努力使五一小学成为英才辈出的摇篮,名师成长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
图强二小创办于1982年5月,是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的学校,尤以科技教育和艺术发展而知名。学校是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海淀区教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科技活动先进学校、课外活动先进学校,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绿色学校,海淀区文明单位。2008年1月,原图强一小整体并入图强二小,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300名,教职员工98人,其中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7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6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29名教师被评为学区学科带头人。从知识结构来看,95%的教师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60%的教师达到了大本学历。从年龄结构上看,符合教师队伍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幽雅的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的成才、成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求实创新 奋发图强”是图强二小的精神;“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理念;“修身、培智、求美、创新”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主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学校几代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目前,学校设有管乐团、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社、天文观测、DI、田径队、篮球队等多个艺术团队和兴趣小组,并在全国书画比赛,北京市艺术、科技比赛,海淀区体育竞赛中分别获奖。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学校在发展中紧紧围绕“稳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依法治校、以情理校、以特立校三条工作原则,教师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硬件建设日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富有特色,探索出一条促进学校稳定发展的健康之路,整体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海淀实验小学自1965年创办以来,历经40余年,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目前为一校三址,有学生4200余人,教师260名。海淀实验小学已经成为“管理科学化、育人优质化、教师专业化、校园数字化、环境人文化、社区一体化”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现代育人模式、现代设施支持、现代环境特征”的北京市一流的现代化小学。海淀实验小学努力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以建设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团队,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在市、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北京市最高办学水平十佳小学”、“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小学”、“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校”、“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荣获“北京市金鹏科技奖”,被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海淀区中小学体育工作优秀学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本校目前有50个教学班(三年级11个,四年级12个,五年级14个,六年级13个),教职工余149人,学生2250名。学校建有体育综合楼(内有游泳馆、乒乓球馆、篮球馆),舞蹈、管乐、合唱大厅等一流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校园内部正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精品化的校园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是一所师资力量优良、环境整洁优雅、现代设施齐备、教学成绩好的中等规模学校。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师生更优发展。学校使命:快乐阅读传承文化润泽人生学生追求:笃定、聪慧、有礼教师追求: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甘于寂寞,守住坚持,乐于付出,在平凡中追求和感悟教育的伟大。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学校简介: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50名教师,学校近几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团 结、和谐,积极进取,区、学区骨干教师不断涌现,现骨干教师占54.3%,学校的,多次承担区、学区等各级别的场地校任务,获得多项荣誉称号。07、 08、09、10年连续四年的全区五年级质量调研中语数英三科总分均超过海淀区平均分。多次承担了区基本功语文说课比赛、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做课展示、学区 基本功英语说课、学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展评课等场地校任务,承担培训四川什邡教学干部、接待北京市校长高研班交流任务。接待新加坡育德小学到我校进行教育教 学交流。定慧里小学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海淀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校;德育管理先进校、海淀区素质教育优 质校、落实督导评价促进自主发展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将以充满文化内涵的优美环境,以“悦读育人”的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师生更优发展。
群英小学位于北京海淀区翠微路40号,地处海陆空三军驻地环抱之中,占地12605平方米,建筑面积8865.93平方米,为寄宿走读双轨制公立学校。周边有幼儿园、中学教育园地,将课内外教学一体化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大体系之中,使学校形成了教育教学序列化发展的态势。 群英小学1956年建校,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子弟小学。五十余年,学校在风风雨雨中稳步走来。在 "名师工程、学习工程、健康工程"建设中,不断强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原则,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无论是教育 还是教学,都力求把求实、发展、创新放在首位。 目前,学校25个教学班,在校生900人,教职员工72名,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骨干教师10人、中心学科带头人12人。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现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教学严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领导层、骨干层有力地带领与推动下,学校承担国家级、市级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项目,在实效性教育、艺术教 育以及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近年来被评为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示范校、全国优秀少年军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十五"重点课题 优秀实验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校等荣誉称号。
翠微小学1956年建校,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现代化试点校,实施规模办学的示范校。目前学校有四个办学校址,总占地面积80919平方米。翠微小学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路,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访问团体,多次到校进行关于规模办学、教育理论、课程研究、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友好交流活动。翠微小学现有在校生三千余人,专任教师185人,市、区学科骨干30余人,是一个教风严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师群体。学校设有信息管理中心,建立了校园网,开通网站,建有200平方米学生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专业教室7个,同时各班教室均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育教学实现信息化管理。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艺术教育、外籍英语教学、校本课程研究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翠微小学的金帆民乐团、管乐园、舞蹈团、合唱团,在市、区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一等奖,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并应邀到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访问和友好交流,将中国民族文化弘扬于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校自1998年开展“外籍英语”实验项目,目前,35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职外教在我校任教。翠微小学被评为北京市校园文化示范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校、海淀区首批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地 址:海淀区翠微路22号邮 编:100036网 址:http://www.cwxx.cn/
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于1954年建校,是海淀区首批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于1954年建校,地处海军司令部大院内,占地两万六千多平方米,原为海军干部子弟学校,现为海淀教委所属的公有制办学体制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2195人,其中正式生1626人,借读生569人。教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教辅人员1人,职工2人。教学班52个。学校现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人,北京市骨干教师3名,海淀区学科带头人11名,海淀区骨干教师17名。学校领导班子由14名成员组成,平均年龄40岁,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5人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 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精良的教师队伍,领先的教育理念,使七一小学逐步成为一所声誉良好,特色显著的学校。英语、奥数、合唱、管乐、游泳、田径、健美操、跆拳道等诸多项目百花齐放,在全国、市、区级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学校不断开拓办学思路,开创了公立小学本校寄宿的先河,成立了七一小学寄宿部。经过四年的发展,寄宿生已达到七百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一丝不苟的管理作风都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感恩、强健体魄,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学校全体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 在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学校不断开拓办学思路,成立了海军海娃艺术团七一小学分团,于2007年2月12日参加了中央军委慰问驻京老干部文艺演出,大型少儿情景歌舞《阳光下的花朵》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赞扬,并于2月16日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登上了全球华人瞩目的春晚舞台。借助这一良好契机,学校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普法综艺晚会、北京市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演出、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北京国际旅游节开幕式、2007海淀高层论坛……等诸多重量级的演出。在艺术工作的带动下,学校的教育、教学、体育等各项工作全面开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于2007年9月16日报道了学生文明礼仪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在2007年海淀区教学质量监测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均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位于海淀区前列;在海淀区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正是由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七一小学,对学校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肯定。2007年12月,学校被授予“2007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这一光荣称号,许培军校长还被评为“北京教育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先进教育集体、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艺术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海淀区平安校园、北京市校园文化示范校、海淀区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获得了海淀区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海淀区管乐比赛团体第一名,全国健美操比赛少儿组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校的管乐团、合唱团先后出访欧洲,他们演奏的动人乐曲和悦耳歌声传递到了遥远的欧洲大陆,让那里的人们领略了中国少年的风采。亚洲华文学校校长团、美国校长团、港澳教育访京团、南太平洋地区、南非、加拿大BC省中文学校代表团、菲律宾中正学院董事团、印度尼西亚校长考察团、泰国校长考察团 ……诸多国外及港澳地区的教育代表团到学校来参观访问,领先的教育理念、精彩的课堂教学,充满童趣的舞蹈,健康向上的健美操,严格的管理制度,孩子们灿烂的笑脸都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赢得了来自不同国度同行的赞誉。同时,学校还接待了美国的学生合唱代表团,学生合唱团与美国小朋友们同台演出,为两千多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合唱节目;与收养中国孤残儿童的30个美国家庭进行了交流,让这些已经融入美国文化的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还接收了四名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利用休假在校学习生活了一周,给他们创造机会体验正规的中文教育,感受正宗的北京文化。在这样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七一小学的孩子们在成长,他们开阔了眼界,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七一小学的老师在成长,他们认识了世界,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七一小学在成长,他用自己坚实的发展脚步告诉世界:中华民族的未来将无比强大!
亮甲店小学是海淀区“十五”大型群体科研课题“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的课题实验校,承担了“弘扬民族文化沟通家校联系提高德育实效性”子课题。这次现场会展示了亮甲店小学的结题成果。该课题紧密结合家长、学生和学校实际,在工作中研究问题,在研究中改进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该项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他们不但学习了技能,增长了本领,而且意志坚强、行为规范、精神向上、道德品质良好、身心健康成长。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研究意识和道德自觉能力,转变了家长育子观念,总结了家长、学生、教师的教子经验、成长心得、教育感悟,创编了以武育德校本资料,拓宽了德育途径,创新了育德方法,聚集了教育合力,形成了以武育德,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办学特色。 亮甲店小学弘扬民族文化沟通家校联系,重视平民教育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等区内外媒体都作了报道。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亮甲店1号 邮编:10003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