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大峪中学始建于1946年,1978年列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4年进入北京市普通高中示范校行列。学校西依九龙山,东临永定河,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78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中、高级教师115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1人,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课程班结业70多人。学校位于北京郊区,远离闹市,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所。硬件建设 学校占地632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学校有400米标准运动场、行政楼、实验楼、教学楼、图书信息楼、学生公寓楼、膳食楼、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设施。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较为齐全,理、化、生实验室、标本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机器人工作室、科技活动教室、自习大厅等配置初步到位。校园网、教室多媒体系统等性能已开通,教学、办公已初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校园"正在进一步建设中。师资力量 大峪中学拥有一支较高学历、较高素质、较高水平、高度敬业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78人。其中---1、特级教师2人 (物理特级教师张兆生、数学特级教师朱大鹏)2、高级教师65人 3、中级教师50人 4、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学历者70多人 5、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6、市级骨干教师4人7、区级骨干教师26人 学校管理 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传统和"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围绕"质量、队伍、管理、和谐"的治校方略,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坚持"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这一核心;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两个体系;实施"严格管理、注重养成、加强引导"三大策略;落实"目标、基础、突破口、工作重心"四个前移;抓好"常规管理、课程改革、队伍建设、德育实效、校园文化建设"五项工作,加强管理,从严治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自主性健全人格,熔炼研究型人师团队,构建学府式精神家园,争创高考品牌名校,力建京西文化学府。 学生培养 学校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1、美术小组:多次获得市区、国家及国际级大奖2、舞蹈小组:多次获得市区级大奖,2008年2月于泰国获国际金奖,其培养的学生在清华大学全国艺术特长生舞蹈考试中获一级A等3、音乐小组:多次获得市区级大奖4、体育队:培养出大量的国家级运动员,并在市区级比赛中屡次获奖5、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班:高水平教师任教,培养学生参加市级,国家、国际级奥林匹克大赛,在提高学生水平的同时,为其提供新的发展途径。6、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班:高水平教师任教,培养学生参加市级,国家、国际级奥林匹克大赛,在提高学生水平的同时,为其提供新的发展途径。7、英语奥林匹克竞赛班:高水平教师任教,培养学生参加市级,国家、国际级奥林匹克大赛,在提高学生水平的同时,为其提供新的发展途径。8、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班:高水平教师任教,培养学生参加市级,国家、国际级奥林匹克大赛,在提高学生水平的同时,为其提供新的发展途径。9、文学社:培养有文学特长的学生,并与社会报社联手,为学生提供报社实习、外出采访、专业培训、社会采风等机会。10、机器人小组:培养有计算机技术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市级、国家级比赛并获奖。11、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科技设施,开阔学生科技视野,在亲手操作中领略科技魅力。12、开展对外交流:学校与澳大利亚、美国、泰国等国家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对外交流机会,与美国、泰国高中建立姊妹校的计划正在积极推进。13、翱翔计划:校内成立科技人才培训班,瞄准北京市"翱翔计划"并为其输送人才,首期两名学生已被录取。14、中学生业余党校:培养学生树立先进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进一步了解党,向党组织靠拢,其中的佼佼者由学校党支部培养、考察并发展成为中共党员。 对外交流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通过专家讲座、座谈、外出学习等多种途径开展对外交流。学校多名教师有出国交流经历,与美国、泰国中学建立姊妹校和澳大利亚学校互访的方案正在实施。 交通情况乘坐941、931支2等公交车可直接到达,乘坐977、960路步行5分钟即可。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998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市级重点中学北京十五中高初中分离,初中部分成立北京十五中分校,改制为体制改革试点校,并被宣武区政府、宣武区教育委员会确定为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示范校。 北京十五中分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由教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北京十五中分校现有31个教学班,学生1527人,教职工118人,专任教师83人。 十五中分校的毕业生均升入高级中学读书,首届毕业生(2001届)85%升入市、区重点高中,第二届毕业生90%升入市、区重点高中就读,其中毕业生的75%升入市重点高中。 十五中分校建校以来,受到同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几年来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五百多位教育界同行的访问和首都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2002年学校被确定为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先后接待过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乌克兰等国教育界人士和政府官员来访。 十五中分校经全体教职工的勤奋工作,被评为宣武区文明单位、宣武区优秀家长学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校、宣武区绿色学校、宣武区健康促进校、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一、学校历史沿革 张镇中学始建于一九五六年,是顺义县最早建立的九所初中校之一。 一九五八年三月,顺义县划归北京市领导,顺义县随之改为顺义区,当年十月,根据顺义区人民委员会的决定,“顺义县张各庄乡张各庄小学附属初中班”被命名为“顺义区张各庄中学” 一九六一年顺义区改为顺义县,学校名称改为“顺义县张各庄中学”。根据顺义县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学校于一九七一年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一九八六年按上级指示高中撤消。 一九九一年,学校通过市教育局合格达标校验收,二零零零年通过市教委规范化达标校验收。 学校于一九九三年迁入新址,新址为张各庄村西张孙公路张镇段5号,它东靠张各庄村,西倚莲花山脚,北距顺平公路约三百米。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顺义县改为顺义行政区,学校更名为“顺义区张镇中学”。 二、组织机构 学校有一支分工明确、互相协作、认真负责的干部队伍。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党委副书记主抓党建和后勤。中层领导各负其责。 三、师资队伍 现有任课教师56人。其中78.8%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91.6%的教师学历为本科。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层次本科化,有区级骨干教师五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1人,区兼职教研员3人。 四、学生管理 教学处负责安排教学和学籍管理;德育处和共青团负责德育工作;心理咨询室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活动管理及教育。 五、德育建设 建立健全“三结合”,拓展德育途径、提高德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 学校针对学生实际,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专题讲座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教育科研 立足一个“实”字,强化一个“研”字,抓好一个“导”字,落实一个“推”字。借助《张镇中学月刊》宣传科研方法与课题成果;利用区、校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大力推行“尊重”教育,以此来实现校园更加和谐的氛围。 七、校园文化 1.校训:团结、奋进、文明、创新 2.校歌: 张镇中学, 校园优美, 地处顺义东边缘。 前临大街, 背靠青山, 树木成行, 教室俨然, 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张镇中学, 知识源泉, 为祖国育人又红又专。 全体师生, 努力拼搏, 面向世界, 面向祖国, 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八、特色活动 倡导尊重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提高学生在校幸福指数 1、开设兴趣小组,尊重学生个人爱好 2、搭建个性展示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坚持组织召开 “红五月文艺体育节 3、制定规范体现尊重内涵 4、心灵碰撞感受尊重快乐,开展了“敞开心扉——卡片寄真情活动”。 九、重大历史事件 一九五六年“顺义县张各庄小学附设初中班”开学 一九五八年“顺义县张各庄小学附设初中班”被命名为“顺义区张各庄中学”。 一九六一年“顺义区张各庄中学”更名为“顺义县张各庄中学” 一九七一年 张各庄中学高中班建立,开始招收高一年级学学生。 一九八六年九月,张各庄中学撤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服装专业班招生。 一九九一年 张各庄中学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条例竞赛先进单位,张各庄中学通过北京市教育局合格达标校验收。 一九九三年 张各庄中学教学楼建成。张各庄中学由旧址“张各庄村南大街”迁入新址“张各庄村西张孙路张镇段5号”。 二000年 张镇中学通过北京市教委规范化达标校验收。 二00七年 张镇中学被评为北京市初中健康促进校 二00八年 被评为北京市初中建设示范校 十、学校荣誉 张镇中学获市级以上及区级重要奖项一览表(1990-2009) 1990~1991 获北京市成年人保护法治安条例竞赛先进单位 1991~1992 获北京市教育局“办好初中校成绩显著”奖 1993~1994 1.获市教育局与北京日报主办的“张镇杯”征文比赛组织奖 2.获市教育局中小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征文比赛组织奖 1994~1995 初二(5)班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班集体 1999~2000 获北京市联想信息科学知识普及优秀集体奖 2000~2001 1.初二(6)班获市教委先进班集体奖 2.获北京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防空先进单位”奖 2001~2002 1.获中菲国际儿童画展优秀组织奖 2.初一年级组获北京市第五届“新星杯”英语词汇团体二等奖 2002~2003 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团体二等奖 2004~2005 获北京市中小学百所课间操优秀学校 2007 被评为北京市初中健康促进校 2008 被评为北京市初中建设示范校
韩村河中学坐落于远近闻名的京郊第一村——房山区韩村河村,学校始建于1993年春,现有26个教学班,师生员工1300余人。隶属于房山区教委管理的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完全中学,别名圣园。 建校至今学校始终在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韩村河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秉承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师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全面建设美好和谐校园。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学历全员达标,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区、校三级教学骨干。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相继被评为首批北京市规范化学校、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全面育人、办有特色 中学特色校等。 建校几年来,江泽民、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分别来校检查指导工作。外国首脑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等也曾来校参观。市、区、镇和韩建集团的各级领导更是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无微不致的关怀和帮助。 学校初中招生范围是韩村河镇11个村,高中招生范围是房山区全区招生。
北京市丰台路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附属于丰台教委的公立黉舍。黉舍位于丰台区中部,毗邻海淀、石景山两区,交通便利。黉舍占地15000平米,具有当代化的讲授设施和办公设备,校园环境整齐、美好。 黉舍秉承人文教诲思惟;以“为西席生长铺路,为学天生才奠定”为理念;对峙“尚德、自强、笃学、人文”的主旨;在“会学习、会糊口、能卖力、会创作发明”的门生培养目标指引下,以校本课程开辟与门生社团扶植为冲破口,主动发掘西席潜能,搭建深层次均衡教诲平台,进而实施全面本质教诲;尽力创设“尊敬了解,信赖生长”的人文教诲氛围,使每一名西席“当真事情,欢愉糊口”。 黉舍在全部师生共同尽力下,历获北京市文明礼节树模校,丰台区中考优良黉舍等称呼。在丰台区中学中,加工增值才气才气纵横稳居前线。
劲松第一中学是一所国有公办的初中学校,创建于1979年,位于东三环内劲松小区一区。区内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发展,劲松一中以雄健的步伐、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的办学作风,不断发展壮大。 劲松第一中学是一所国有公办的初中学校,创建于1979年,位于东三环内劲松小区一区。区内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发展,劲松一中以雄健的步伐、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的办学作风,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合并了北京市劲松第二中学。学校设有两个学区。现有教学班22个,学生600多人;教职工87人。2006年列为北京市重点发展学校。办学理念劲松第一中学坚持“以人为本,整体优化,全面育才,和谐发展,突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学有特长、教师教有特点、学校办有特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型人才。办学特色劲松第一中学在保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特长,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自愿参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特长培养活动。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美术、音乐、机器人、车模等特长课程教学,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多次参加市区科技成果展示、文艺汇演等活动,获得各类等级奖158个。办学成果劲松第一中学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8000多人,学生中考合格率和升学率逐年上升,2007年中考合格率达到97?,升学率达到100?,其中市、区重点高中入取率达到32?。1995年被评为“朝阳区电教优类校”,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教优类校”,2007年被评为“朝阳区科技示范校”。
北京市天泰中学地处石景山区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山南麓,西临门头沟区,石门路从校门口横贯东西。学校占地面积近30亩。 北京市天泰中学属于公办初中校,前身为北京市五里坨中学。天泰中学是在继承五里坨中学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借天泰山之神韵,在天泰开发区抓住机遇,谋求发展。天泰中学在“规范管理,和谐发展,办出特色”这一办学思想指导下,明确了“关爱每个学生,德育为本立校,常规保障质量,特色促进发展”的办学宗旨;明确了“特色突出,持续发展,社会满意”的办学总目标;明确了“合格加特长的初中毕业生”的学生培养目标。启动了“天泰中学与加祥体育专修学校合作办学”项目,合作项目的启动,使我们进一步整合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办学思路,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初中生奠定了较好的软硬件基础。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学,位于北京市重点小城镇──长沟镇开发区境内,紧靠千年古刹云居寺和十渡风景区,是房山区教委直属的完全中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45390平方米,建筑面积6719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40个,学生1552人,正式在岗教职工168人。设施 校内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各项体育场所齐全。 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初,以王宏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制定了"让长沟中学成为房山西南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让生命闪光;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存、协作"的教育理念;确立了"遵循和谐教育思想,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管理理念;确立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谐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人民满意"的办学思路。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长中"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一个中心----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落实两个转变----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实现三个突破----在三支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突破,在办学特色上有新突破;发扬四种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克己刻苦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使长沟中学成为学生、教师成长的沃土。风雨四十载,沧桑半世纪。五十年的奋斗历程,积淀了"长中人"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光荣传统;砥砺了"长中人"和谐共济、敢为人先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长中人"克己刻苦、科学规范的治学氛围。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校长王宏健的领导下,坚持"合格="品德+知识+能力+健康+特长"的育人标准,学校的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校园建设及管理达标校"荣誉称号、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EPD)"的实验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
北京六十五中学创建于1864年,1955年高中部独立设校,成为北京市第一个纯高中校。1961年为区级重点中学。1962年为市级重点中学。现在为完全中学。 学校坐落在市中心。背靠皇城故宫,面对皇城根遗址公园。左有北大红楼,右有东长安街。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有46个教学班。2200名学生,200名教职工。专任教师中有25%达到研究生水平,有外国教师教授口语课。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有250米跑道的操场。教学设备先进。有数字实验室;生态博物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全校闭路电视系统;演播室;计算机乙钛千兆网;礼堂及音乐、美术、舞蹈、管乐、书法等各专业教室和图书馆、阅览室;大型电子阅览室。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历年高考上线率100%,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率50%以上。初中办有英语、数学、计算机、艺术等特色班。建校以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生。如中科院院士白以龙、工程院院士马国馨、著名文学家刘心武、歌唱家李光伦、足球教练金志扬等。 学校以育人为本。以“明志、尚德、笃学、创新”为校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强。学校金帆舞蹈团、管乐团、合唱团在市中学生艺术节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多年来,学校办学卓有成效。受到社会赞誉及表彰奖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授予《优秀学校》、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健康促进金牌校》、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教委授予《中小学科技活动示范校》、《电教优类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市教育工会《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区教育委员会也授予《模范校》、《达标校》、《文明单位》等称号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