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六一中学是一所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观念先进,设施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座落于北京西郊阜外定慧西里,环境典雅优美,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超过国家一级标准 ,有多个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并建有室外塑胶标准运动场、多功能体育馆、阶梯教室等设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现有初中、高中两个级部,34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150名教职工。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公安部子弟学校,建校50余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了军队子弟学校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合格毕业生,向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顾问Lan.Bich先生在考察学校后题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六一中学,这是因为六一中学向她的学生们提供的教育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信应当给予学生们的。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中,学生、教师和家长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同时也为孩子们——中国的未来提供了最佳教育机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同志为学校题词:“执法重教,全员育人。”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题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兴华人才。”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北大青鸟-佰德”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学JIP实验先进学校, 海淀区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海淀区学校艺术教育先进集体,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学校办学宗旨是:创有特色有品位有生机有活力的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育有特长有个性有知识有理想的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对所有学生的终生幸福发展负责;打造数字化的校园生活——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坚持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才,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永远追求卓越的办学品质和效益。校训是:崇德、益智、求实、创新。学校已形成了“自觉、自律、自主、自强”的校风,“严谨、博学、敬业、爱生”的教风,“自信、刻苦、笃学、善思”的学风。学校正向特色化、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学校是海淀区首批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选聘了一批学养深厚,师德高尚的一流名师任教,各科教学均由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把关。学校现有全国劳模2人、特级教师8人,市区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40余人,外籍教师3人。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被海淀教委授予“海淀区培养青年教师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已形成一支以名优教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水平一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开设套餐式的以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各种选修课,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实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中考、高考成绩连续创下新高,部分学生直接考入北大、北师大、北京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2004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是北京武术院训练基地,海淀区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校,长期与北京市武术院联合办学,面向全市招收部分武术特长学生,由北京市武术院的武英级教练负责训练,从2001年始,学校成功主办了第一、第二届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六一杯”武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并为高校选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武术人才。学校的鼓号队、管弦乐队都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对寄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住宿生每4-6人一个标准间, 配有空调、热水器和独立卫生间,生活导师24小时全程负责,晚上自习,名优教师辅导。 六一中学正以骄人的业绩,向特色化、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六一中学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北京一零一中建校于1946年,当时在张家口,叫做张家口市立中学,后因国民党三面大举进攻张家口,与回民中学、女子中学全体师生撤离,并合并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然后演变为华北育才中学,最后迁至北京,与师大附中合并,定名北师大附中二部,最后迁于现址,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学,原师大附中二部改为今天的北师大二附。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1955年,学校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 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是1950年9月份开学去师大附中二部的。(学校)地点在鼓楼东大街的宝钞胡同。该校座西朝东,我们是住校的,住在宝钞胡同内中段的一条东西走向胡同的路北的一个大院内。(注:据其他材料,应是住在王佐胡同1号)。该院内六个小院,我班吃住在西北的一个小院内,班级任是杜绪华老师,领导是马奇。 1951年秋,(学校)迁至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初仍叫师大附中二部,后改为北京101中学。当时北京的中学没有100多所,为了给以后的中学开个好头,叫了101中学。学校的校名几个字是郭沫若科学院长题的,以后的校歌歌词也是他写的,曲是李焕之谱的,他是著名的谱曲家。 初到圆明园是很荒凉的,学校仅有1、2、3号楼、房(见附图)。1号楼(原北楼)一楼为学生住的地方,二楼是老师、医生住的地方。2号楼(平房)初为食堂,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改为图书馆和卫生室。3号楼(原南楼)为教室和部分学生住的地方。(后)随着条件改善,全部改为教室。0号为工棚(位于原南楼东南,现办公楼西边),因开始没有地方,暂在此就餐。北京风大,在此就餐很冷,又没有桌子,大家都蹴(蹲)在地上。有一次正就餐时被风吹倒,好在没人受伤。随后才有了6号(老师办公室)、7号(实验室)、8号房(王一知校长住所)。再后有了9号(东、西两排宿舍)和13号房(学校最东边的老师居住区)。在礼堂南有一条较宽的砂石路,可走汽车,教学楼正南有一条小路,外人主要从此出入。
北京市诚明高级中学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办学改革试点校。 学校座落在平谷区城内,洳河岸边。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景色秀美,整个校园占地百亩。校内绿草如茵,鲜花似锦,佳树荫笼,景丽风清。 学校设备齐全,建有3000多平米的教学大楼,4600多平米的学生宿舍楼,1200多平米的学生餐厅。设有豪华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及美术、音乐、地理、历史、语音等专用教室。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洗浴室等学习、生活设施应有尽有;标准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自然草坪足球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使学习、生活、娱乐、健身、科技活动能够健康发展。 学校的课程与普高相同,严格执行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在选修课、活动课方面实行高一分科、高二定向、高三分流。学校有一支自己的充满活力得到教师队伍,他们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多为中高级职称且基本上住校,能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学校以“让每一位学生成功,对每一位家长负责”为宗旨,既注重升学,又注重就业。学校每班配有军事教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建校五年来,学校以“管理严格,服务周到”闻名全区,逐渐形成了“请名师,办名校”、“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每一位家长负责”的办学特色。 学校管理严格,对学生实行品行基分制,对“品行积分”优秀的学员给予奖学金,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根据情况给予助学金。 学校由陈德明先生主办,由平谷区教委提供师资政策性援助。 现在,全校800多位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科学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短短的五年时间使学校成为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风正、教风硬、学风浓、校园净的平谷一流的综合高中!
平谷二中的前身是老城关完小后改为城关中学,1983年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更名为平谷县第二中学,现占地14135m2,总建筑面积9613.46 m2,42个教学班,共有2130名学生,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各一栋,学校现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两个,生物实验室一个,并设有专用仪器室、准备室、劳技教室2个,学校拥有图书室藏书4万余册,配有学生计算机房2个,教师备课机房1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方便师生电化教学。师资情况: 我校现有正编教师172人,硕士研究生10名,大学本科学历74人,专科77人,其中有县级骨干教师32人,校级骨干23人,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我校始终坚持民主治校、以法治校、以德治校,要求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讲实话办实事,要求教师爱校、爱岗、爱生、敬业,鼓励师生树立“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我为荣”的使命感。近几年来,为市级重点学校输送毕业生126名,我校多人被评为县三育人标兵和优秀党员,1人被评为市爱国立功标兵,1人被评为市优秀党员、县十佳教师,1人被评为县十佳青年,1人评为县师德兵,2人被评为十大敬业模范,4人被评为市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2001年我校被评为“法制教育好学校”。我校学生于洁荣获北京市“杰出中学生”荣誉称号,2001年学校团委被评为“红旗团委”在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金钥匙”竞赛中,获集体奖。2002年在瞭望杯时事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2003年在区中学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化学大赛集体优秀奖。 今年,上学期、我校先后有37名教师在国家、市、区级教学论文评优中获奖,有18名教师上了市、区级专题研究课、公开课、录像课。各学科竞赛有100多名学生分获得国家、市、区级一、二、三等奖。今年中考又报佳绩,我校有16名优秀毕业生被包括北京四中在内的8所市重点中学录取。227人被区重点录取,190人上了市、区级普通高中,263人走进了中等专业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重视学生音、体、美、劳教育,积极开展体育达标活动,学校体育运动队多年来坚持训练,在市、县体育竞技中,始终保持优秀成绩,被市体委、教委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还成立了合唱、绘画、写作等课外小组,有计划、有安排,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平谷二中这所基础薄弱校,已经步出低谷,正在不断赢得社会的好评。作为一所农村城镇中学,服务百姓,造福一方,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和老百姓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北京市诚明高级中学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办学改革试点校。 学校座落在平谷区城内,洳河岸边。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景色秀美,整个校园占地百亩。校内绿草如茵,鲜花似锦,佳树荫笼,景丽风清。 学校设备齐全,建有3000多平米的教学大楼,4600多平米的学生宿舍楼,1200多平米的学生餐厅。设有豪华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及美术、音乐、地理、历史、语音等专用教室。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洗浴室等学习、生活设施应有尽有;标准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和自然草坪足球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使学习、生活、娱乐、健身、科技活动能够健康发展。 学校的课程与普高相同,严格执行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在选修课、活动课方面实行高一分科、高二定向、高三分流。学校有一支自己的充满活力得到教师队伍,他们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多为中高级职称且基本上住校,能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学校以“让每一位学生成功,对每一位家长负责”为宗旨,既注重升学,又注重就业。学校每班配有军事教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建校五年来,学校以“管理严格,服务周到”闻名全区,逐渐形成了“请名师,办名校”、“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每一位家长负责”的办学特色。学校管理严格,对学生实行品行基分制,对“品行积分”优秀的学员给予奖学金,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根据情况给予助学金。 学校由陈德明先生主办,由平谷区教委提供师资政策性援助。 现在,全校800多位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科学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短短的五年时间使学校成为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校风正、教风硬、学风浓、校园净的平谷一流的综合高中!
峪口中学创办于1956年,占地96.4亩,建筑总面积13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347平方米。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高中6个,初中22个。在校 学生823人。现有教师181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具有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9人,初级教师36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76人,36-45岁 33人,46-54岁3人;其中党员教师60名;区级骨干教师14名。我校教育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建有2个学生计算机房、7个理化生多媒体实验室、2个音 美专用教室、28个多媒体教室、2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设备先进的医务室;共有电脑220余台;有标准400米塑胶环形田径场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 方米;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图书馆藏书近3.5万册,阅览室订有220多种报刊杂志供师生借阅。 近几年,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倡导师生个性发展、实现师生终身发展”为办学理念;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坚 持“从学困生抓起,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教学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校中、高考成绩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始终位于我区农村 同类校前列。我校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达标学校、北京市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红十字会学校、北京市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先进单位、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敬老文明模范学校、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平谷区共青团工作红旗单位、平谷区校园环境管理优秀学校、平谷区信息工 作先进单位、平谷区平安校园、平谷区教育教学标兵校、平谷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黄松峪中学是一所深山区宿舍制完全中学,位于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的群山脚下,始建于1964年,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2870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各一栋。现有教学班35个,其中初中33个,高中2个,在校学生共计2400余名,其中本辖区学生600人,外乡镇、区县1800人。学校建有综合实验楼一栋,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有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等专用教室6个,教师资料室、阅览室、学生阅览室齐备。该校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被评为“北京市现代化教育优类校”。电化教室装备了大屏幕背投式电视、实物投影仪、计算机以及录像机、幻灯等现代化辅助教学设备。全校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一套、电视演播室一个、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两个及校长办公系统。教学楼楼道宽敞,教室明亮,教室内装有闭路电视、联合广播录音系统,投影仪等电教设备,并装有电扇、暖气,为学生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
怀柔区庙城中学建于1961年,学校总面积42466平方米,建筑面积8581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958名学生,138名教职工。2000年通过北京市远郊区县农村中学规范化验收以来,学校在区镇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共栽种草坪13000余平方米,硬化地面路面及篮球场地11000余平方米,重新更换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设备,重新装配了语音室、网络教室、网络中心,初步建成了校园网,新建了师生食堂,重修了学校大门等,跨入了区校园环境示范校先进行列,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学校创办了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并建成了全市首家“北京少年科技园”,开展了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的一系列农科技实验,不仅培养了几百名科技特长生,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民科技致富,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金鹏科技团第十分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怀柔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验单位,成为了市区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的一面旗帜。尤其迈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能够积极调整科技教育工作思路与目标,并紧紧抓住怀柔区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有利契机,确立了科技兴校开新路的特色发展创新战略,力争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初步把科技园建设成为“立足农村、立足学生,面向全镇、面向全区的怀柔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怀柔区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怀柔区中小学德育基地”。 学校紧紧围绕“以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思想方法为指导,教研为基地,教改为动力,课题为依托,建设精干科研队伍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使课题管理规范化、校本研究科学化、理论实践探索群体化,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的科研工作思路,德育从学生品行的养成教育抓起,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个性特征切入,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双管齐下,优势互补,不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行为习惯和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崇尚科学、勤奋好学的好思想、好品质,涌现了多起在市区颇具影响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突出的人和事;教学借鉴福建“指导——自主学习”等教改经验,积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引入教学过程,相继推出了杜维君老师的作文教学六步法等一批教改典型,并面上开花,点上结果,掀起了一批优质课,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教师,近3年来,干部、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在区级以上发表20余篇,获奖100多篇。科研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注入了鲜活涌动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固提高,学校连续被评为区素质教育优类校、教育工作者系统先进集体、德育先进校、教学优秀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区镇文明单位。 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庙中将继续在教育方针光辉指引下,决心紧紧抓住怀柔区“战略大发展”大好机遇,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坚持推进特色建设,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创农村现代化一流学校,奋力谱写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崭新诗篇!
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建立于1995年,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现有37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150多名教职工,是一所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的城镇初级中学。 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简言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 办学目标: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把学校办成“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领先、师资队伍优秀、学校管理科学、教育质量一流、对外交流窗口”的知名学校。同时,使学校成为学生成才的摇篮、名师成长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范。 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是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健美的身心、良好的学习品质、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优秀中学生。 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8人组成,是一个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管理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凝聚进取、善于创新、富有朝气的领导集体。 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完成教师由“教育工作者”向“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家”的转化;教学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向“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转化。拥有一支师德优秀、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教育技术熟练、教学方法特点鲜明、教学风格各具特色的、具备时代风貌的教师队伍。 教学设施: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立足“一流设计、一流施工、先后建起现代化一流学校”,建有一万平方米人工草坪田径场、四个标准篮球场、主席台连体工程、学术报告厅、校园电视台、双向闭路系统、远程教育网、宽带网、电子备课室以及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各种专用教室17个。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校园环境优美靓丽,富有时代气息。 办学特色:学校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水平。以教科研为先导,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已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形成了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和国际交流五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层次,被认定为“十五”国家级课题研究基地,荣获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原中共怀柔县委2000年第37号文件正式命名学校为“以教科研为特色的初中窗口示范校”。 办学成绩: 建校以来,学校连续六年中考创造佳绩,三次摘取中考状元桂冠,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生获奖1300余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4个,北京市初中规范化学校、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市级荣誉称号33个,怀柔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优单位、素质教育优类校、教改先进校等区级荣誉称号130余个,在素质教育的广袤原野上硕果累累。
兴华高级中学由大兴师范转轨而来,大兴师范具有50年的办学历史,为大兴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0年5月9日,转轨成功,挂上了兴华高级中学的校牌。 兴华高级中学地处大兴卫星城繁华地区,距北京市中心仅15公里,学校占地面积4062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综合楼(由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构成)、艺术楼(内设舞蹈厅、音、美专用教室等)、风雨操场(由多功能厅、阅览室、图书馆等构成)、学生宿舍楼、400米标准田径场等。 我校现有学生1300人,教职工150人,97名任课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50人已获得硕士研究生结业证书,特级老师及中、高级教师54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1人。 兴华高级中学自1997年开始招收高中生,在2000年高考中,我校学生全部升入高等学校,其中文科班升学率达76.5%。几年来各年级学生在参加全国及市、区级物理、英语、数学等学科竞赛活动中均取得突出成绩。 兴华为全日制寄宿制高级中学,是大兴区向北京市推荐的高中示范校之一。 兴华高级中学根据我区的实际需要,立足于满足大兴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 兴华高级中学依靠学校的多方面优势,着眼于促进大兴学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兴华,未来人才的摇篮。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