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云岗中学始建于一九五九年。前身为航天部(原七机部)第三研究设计院子弟学校,现为丰台云岗、王佐地区唯一一所完全中学(一九九七年由云岗一中、云岗二中合并而成)。建校四十余年来,云岗中学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注重全方位施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自主、自立、自强、自治的精神,形成了“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 云岗中学校园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现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塑胶运动场,实验楼有标准的功能不同的理、化、生实验室,有较高标准的数字化语音室、计算机房、多功能阶梯教室、天文台及史地多功能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校园网主干带宽为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新教学楼内40部教室全部为“三网合一”的多媒体教室;初步实现了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校务管理等活动信息化、网络化。 北京市云岗中学现设初、高中43个教学班,学生总数2026人,教职工总数196人(其中高中教师44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其中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高中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有25人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另有5人正在学习,占教师人数的68%。他们当中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 近几年来,学校注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追求一流,特色突出”的办学目标。使各项工作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几年来,我校荣获“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北京市“礼仪常规先进学校”、“综合治理先进校”、区“精神文明单位”、“师德先进集体”,连续十年获得丰台区德育工作最高奖“育人杯”及“免检校”称号,连续获得区教学工作管理先进校及高中工作成绩显著奖等荣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们的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新使命。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极好的机遇。云岗中学非常珍视今天的发展机遇,努力向高质量现代化的学校迈进,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所校风正、学风浓、质量高、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继续为培养素质全面的新世纪人才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日坛中学是一所地处京城中央商务区CBD中心的正在全面建设中的市级高中示范校。位于长安街与东大桥路交汇点东50米,毗邻国贸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日坛中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为造就高水平的骨干老师和优秀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日坛中学始建于1963年,1978年被市、区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1988年被确定为首批学校内部体制改革试点校,1991年被命名为“全面育新人,办学有特色”示范校。1997年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国家级课题实验基地,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并连续七年被授予市级“首都文明单位”。历年来还多次被评为德育先进校,市教科研先进校,教学成果显著校,电化教学优类校,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百所课间操示范校。 尤为欣喜的是,2001年4月成功通过了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评审。同年9月,朝阳区委、区政府决定?押日坛中学就地扩大,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的进程。 日坛中学在CBD地区占地近50亩,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多功能厅设施现代化。有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劳技教室等专用教室15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开办了音像阅览室、计算机备课中心;管弦乐团排练室、乐器室;全楼各教室都装有闭路电视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每个教室都可以上网。 该校目前已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德育和教学合理分工、全面推进的管理体制。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互相协作,力争将日坛中学建设成为CBD地区现代化、国际化、一流办学质量的高中示范学校,使之成为造就骨干教师的基地、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在辉煌的历史上,再增添新的一章。 学校的办学特色 师资力量 日坛中学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素质优良,业务过硬,讲求奉献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272人,教师中研究生(包括主要课程班结业)45人,特高、中级教师160人,大专以上学历99.4%,形成以特级教师陈正宜为代表的特高级教师群体和以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的任炜东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教师集体,区级学术带头人,骨干老师、市、区兼职教研员等强大教育教学阵容。 分层教学 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该校实施了“分层教学”。在一些基础性、工具性学科上,将原有的班级打乱,分成A、B、C、D四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自主的选择所在层次,如有长进,还可申请入上一级学习。教师可选择教B、C或A、D两层,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保证了学生有效学习。从分层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平均优秀率达到了53%,该校的分层教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选修课 学校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开设了数十门选修课。选修课制度是日坛中学在课程体系改革上的重大步骤之一,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以课外活动小组,如科技小组、体育小组出现的。第二阶段是选修课人数较多以后,由学校指定教师开出选修课。第三阶段是“教师自荐、学生自选”。老师有什么特长可以向教学处申报,满20人即可开课并实行主持人制。学生依据自己特长、兴趣选择学习。选修课内容、教法、授课者、学习者完全放开,时间、地点、评价要求合理统一。该校的选修课目前已实现了第三阶段,它的开设,将课堂学科学习引向了课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长,而且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选修课是该校课程改革的“试验田”。本校教师可以作为主持人,也可以请更高水平的人来上课。学生选修,不是为了学分,而是为了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成熟的,可以选入必修课之中。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日坛中学共开设了50门的选修课,这在朝阳区、乃至北京市都是不多见的。 双语特色班 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日坛中学利用地处CBD的区位优势,积极申请加入国际教育机构,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经过努力,该校已正式成为北京市第一所国际及跨地区资格认定委员会(CITA)的成员校。开设“双语”“双证”特色班,外籍教师上课,在自然学科中进行外语教学的探索,毕业学生通过考试,可直接申请国外大学入学资格。 高考质量 该校极其重视教学质量,多次获得“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教学成果优秀校”等称号。近几年,高考升学率均在97%以上,在全区名列前茅,大批学子考入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名牌重点高校。日坛中学已成为朝阳区向知名大学输送后备人才的基地之一。 极富特色的艺术教育 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该校极其重视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艺术品味,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日坛艺术教育特色。校艺术团成立于1986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有管弦乐团、钢鼓乐团、管乐团、乐仪团及合唱团、舞蹈团,其中管弦乐团和钢鼓乐团为北京市金帆艺术团成员之一。艺术团先后聘请了李德伦、黄立飞等大批等著名艺术家为指导,积极参加国家及市区的各项重大文艺活动,得到了各界好评。2002年,该校艺术团两次远赴香港交流演出,赢得了香港同胞的赞赏,其影响已超出了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走向了全国。 艺术团拥有近四百多名团员,来自该校各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深厚的艺术修养,在他们的影响下,该校艺术教育蓬勃开展,为社会和高等院校培养和输送了大量艺术人才。 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了话剧社、文学社等各种社团,成立了书法、美术、无线电测向、电子技师培训等各种兴趣小组,设置了篮球、乒乓球、游泳、体操等训练队,开创了一个充分发挥、全面发展学生特长和兴趣的教育天地,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为同学们搭建了舞台,开创了展示其聪明才智的新天地。 多种多样的成才之路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办学有特色,积极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在日坛,参加高考、走进理想的大学是走向成功的主渠道;接受各种教育、参加各项活动,也是成才的重要之路。几年来,该校除向高等学校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外,还培养了金帆奖得主、北京市十佳中学生刘盈,银帆奖得主、国家一级棋士李侠,国家一级运动员任艳,全国十佳文学少年李滢,全国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得主谭菁、国际科技竞赛金奖得主风川等一批突出人才。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北京市第十中学位于丰台区长辛店镇,于1949年建校,1978年列入丰台区重点中学,2004年4月被命名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2007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面向全市招生。 北京十中是一校两址的完全中学,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体育运动场、健身形体房、学生宿舍、师生阅览室、师生餐厅等配套设施齐全,各班教室均有多媒体设备,学校建有宽带校园网,实现教学、办公自动化,这些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北京市丰台区南顶中学始建于1981年,地处丰台大红门地区(大红门路60号),是一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500平方米,拥有两座教学楼,总建筑面积6936平方米。作为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校之一,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办学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教学楼设有学生多媒体教室12个和理、化、生等专业教室共10个;学校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计算机,并开通了校园宽带网;学校还拥有200米塑胶跑道的操场。目前学校设施齐全,环境整洁、优美。 学校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夯实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办学指导思想 ,“爱国、忠诚、勤奋、进取”作为校训。学校共有12个教学班,320名学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逐年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丰台区无烟学校、丰台区电教优类校、丰台区初中教学显著进步校、丰台区中招目标管理一等奖、丰台区创编操优秀校、丰台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北京市明德中学创建于1996年,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并首批颁发办学许可证的民办高中校。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明德中学亲笔题写了校名。校名取自孔子的《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管理均纳入国家普教系统。学制三年,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学校颁发给国家承认的普通高中统一毕业证书。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整体素质教育,为各级各类大学输送合格新生,把学生培养成爱国、亲民、明德、至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学校倡导:给学生一个考入大学的机会,圆家长一个望子成才的愿望。 学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教育。学校突出素质教育,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几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刻苦努力,教育、教学效果明显,学校"文明、守纪、尊师、好学"的校风,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们的广泛赞誉,学校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名誉校长方军燕同志,原为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现为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委员会副秘书长。顾问刘军同志是丰台师范学校原书记、校长。校长陈秀萍同志,长期担任中学校级领导干部。她们敬业精神强,政策水平高,治学严谨,办学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 学校拥有由中学高级教师组成的优秀、稳定的教师队伍。各位教师敬业爱生、师德高尚、教学严谨、工作扎实、经验丰富、成果突出。学校高级教师占全校教师的比例在80%以上。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中学隶属于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是一所公立初中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本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始终大力弘扬“团结、进取、勤奋、求实”的校训精神,已培养了大批合格毕业生。学校地处二三环路之间,与海淀、宣武、西城三区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建设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现代化教学环境。信息化、现代化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使学校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路居中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保持并发扬了思想领先、艰苦奋斗、严格要求、高度负责的光荣传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全校师生决心在新的征途上抓住机遇,迎接挑 战,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新的课程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的办学和育人模式,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在新世纪再铸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