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4月以来,太平桥中学作为首批教师发展学校,围绕着重新理解教育、重新发现教师、重新认识学校的思考在教育实践中、在现行学校建制中关注着学校的功能性建设。在大学教师与我校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合作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与原有教育经验对话、反思性教学、教师小组的开放研究、教师的行动研究、探寻教师的生活世界等活动,使教师逐渐在主动、合作、探究、校本的氛围中思考教育、实践教育,使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特色、管理制度、常规活动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在一起,学校不仅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促进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实践主体的有效而持续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探索太平桥中学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教师培训与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我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主要工作,将努力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最大化发展。太平桥中学成立于1989年7月,是一所重点的初中校,位于西客站南路19号。北临西客站,地处丰台、海淀、宣武三区交界处。1999年6月,因布局调整,原六里桥中学与太平桥中学合并。占地面积148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31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1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6个,每班均为多媒体教室,其中美术特长班3个。图书馆藏书两万余册。实验室、功能教室配备齐全。全校在编教职工110人,其中一线在编教师68人,平均年龄41岁,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42人。全校教师学科背景齐备,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交通便利,是丰台区惟一一所初中美育特色校。 近几年来,学校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办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全区的质量落后校,大踏步地迈入中等发展水平,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单位、北京市基础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区初中教学显著进步奖、区优秀生源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作为丰台区的唯一一所初中美术特色校,学校依托特色办学狠抓质量和声望,美术特长生在国内外各级绘画比赛中多次取得良好成绩。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先进,环境整洁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美育气息。毕业生大部分考入美术特长高中、中专、职高等,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个性成长发展开辟了艺术天地,也使我校的特色办学声誉越来越好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始建于1953年10月,是建国初期成立的第一批普通中学之一。从她诞生至今,始终沐浴着党的阳光和雨露,始终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始终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职工为之耕耘和奉献,始终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情支援,始终被历届学生难忘回忆和深深爱戴,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向一切为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成绩和贡献的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65人,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10人。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奋发图强。发展中,努力营造“和谐、温馨、向上”的团队氛围,倡导“乐于奉献、长于术业、善于创新”的教师风范,树立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学子形象,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精致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主动和谐,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学校围绕“管理更规范,教学更有效,德育更务实、学校更和谐”与“学生更喜欢、家长更认可、教师更信赖、社会更赞誉”的学校总体目标,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努力实现“习惯良好、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北京市豆各庄中学创办于1958年,地处东南五环和京沈高速免费段交界处,东临万科青青家园,西与京城雅居接壤,南临富力又一城,北与柏阳景园相望,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3500m2,有400m环道的操场。多媒体教室、电脑房、音乐室、美术室、理化生实验室等专用教室齐全。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学校坚持“专家引领,自身完善”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了两支团结肯干,业务水平较强的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在德育上,把“三礼”作为切入口,狠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教学上,以市级课题《提高普通中学教学有效性实践与研究》为契机,狠抓教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促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使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后,我校将继续秉承“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校训,努力营造“诚实、严格、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爱生、善教、严谨、求实”的教风,培养“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走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规范内部管理,开拓外部环境,加强教育科研,树立良好形象”的工作要求,以办地区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逐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市草场地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农村中学,坐落在五环路与机场高速汇合处的崔各庄乡草场地村,与新建的中国最大的电影博物馆相距不足几百米,现校园占地面积约25 亩,有初中三个年级12 个教学班。50 多年的发展变迁,如今的草场地中学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踏实,博学善导,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中积极倡导"爱生、敬业、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教风。近年来,学校树立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建设"规范、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良好习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在科技、美术等艺术教育活动中,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
北京市奶子房中学 ,应树立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美术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雅客艺术认为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北京市奶子房中学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当然有些学校还未开设艺术课,教育成果可想而知。 教师要要善于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北京市奶子房中学中学美术学习的重要条件。 创造是人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美术培训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美术教学的必要条件。 现有教学班20个,教职工87名,教师65人,高级教师14人,区级骨干教师7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1%。学校从实际出发,按年级负责制,分年级管理,并设有三个专职年级主任主抓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学校各年级均达到了空前的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也在迅速提高。学校有一支老中青组成的班主任队伍,他们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勤于工作,肯于奉献,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哺育着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市崔各庄中学,由四层教学楼和三层办公楼等主体结构组成。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及400米跑道操场等教学设施齐全。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近几年来累计已有近200余名学生考入了市区重点高中,并造就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其中英语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最高外语等级为专业八级。为落实朝阳区“大力加强农村教育,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教委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加大了经费投入,区委、区教委各级领导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学校工作,规划学校的发展,满足本地居民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下,老教育工作者贾维茵先生,兴办民办中学的愿望,得到姜化善、邵植廷、李大庆、王德民、倪楚棠等社会贤达和知名特、高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赞助,经区教育局批准,上报市教育局,随目口得到当时的市长助理,市教育局长陶西平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并于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七日,亲自为学校授牌。自此,以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名字命名的“北京市私立正则中学”,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了。 1992年10月,应举办人贾校长之邀,姜化善同志协助贾维茵先生组建了正则中学第一届董事会,并在董事会章程中,明确提出“名为私立,绝非私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基本原则。 十几年来,正则中学始终团结一致,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原则,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前进。 一九九九年,在董事会领导下,姜化善董事长、与各位校长共同努力,精心筹划,集资数百万元,终于在朝阳区楼梓庄乡建成二厂一所独立的、教学生活设施完善的、占地近百亩大树有千株的园林式的寄宿制学校,为私立正则中学的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