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远华中学创办于1996年,地处晋江市西园街道赖厝社区。校园占地150亩,修建面积约39799平方米,建有讲授楼、西席宿舍楼、门生宿舍楼、食堂、办公尝试综合楼以及400米标准活动场。黉舍大力改良育人环境,校园内花圃犬牙交错,四时飘香,长年常绿,气势新奇,是一所“花圃式校园”。 黉舍现有26个讲授班、门生1235人,教职员工62人,兼任西席达标率达100 %。黉舍办学前提按福建省树模初中校高标准配齐,多媒体电课堂、电子备课室、语音室等各种公用课堂包罗万象,黉舍还构建了“校园局域网”、“有线电视网”。 黉舍自创办以来,把“对峙三个面向,贯彻教诲目标,安身村落实际,推动本质教诲”作为办学指导思惟,建立了“谦恭、守纪、勤奋、创新”的校训,重视“三风”扶植,扶植“竟、净、静”的校园文明糊口特性。当真贯彻党和国度的目标政策,以“爱我远华、好学奋志”来加强爱校教诲依法办学,严格办理,踏实推动新课程鼎新。以争创全省一流初中校为目标。以德为首,抓德促智,全面实施本质教诲。严格讲授通例,展开课题研讨。现有4个晋江市级重点课题,1个市级课题立项。课题研讨为课改实施供应了新的平台,经由过程课题的会商研讨既进步了西席的实际程度,又为课改尝试供应了强无力的实际根本。黉舍还按课程打算要求,主动展开研讨性学习活动和校本课程开辟,展开研讨性学习已获得开端效果,此中张翔鹏同窗撰写的《中门生转笔征象》研讨性学习小论文荣获第十八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黉舍连络办学特性,由科协开辟了第一本校本课程《小科技活动》。现有校本科程《语文名著导读》、《走进西方文明》、《防震减灾》、《兴趣数学》等。 黉舍“科技教诲”和“射箭”办学特性获得了优良成绩。插手天下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天下帆海模型比赛、泉州市航空航模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有200多人次获得男、女天下、省、市1、2、三等奖及个人1、二名。成绩斐然。黉舍建立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晋江市射箭练习基地,主动展开青少年射箭练习活动,并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泉州市第七届市活动会、2005年泉州市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天下射箭重点黉舍锦标赛中获得33枚金牌。 近四年来,黉舍办学效益明显,中考成绩凸起,比赛成绩斐然。在各级各种比赛中,计有469人次获得国度、省、市级各种小我奖项及51个个人奖项,比赛成绩在同类黉舍中首屈一指。几年来的辛苦耕耘,黉舍前后获得“福建省树模初中校”、“天下射箭重点校”、“天下科普创新树模校”、“福建省电脑机器野生作室”、“泉州市本质教诲事情先进校”、“泉州市绿色黉舍”、“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诲树模校”、“泉州市依法治校树模校”、“泉州市绿色黉舍”、“泉州市依法治校树模校”、“泉州市专业体育练习先进单位”、“泉州市第六届全民健身先进单位”、“泉州市少先队事情金奖单位”、“泉州市优良教工之家”、“晋江市2002-2004课改事情先进单位”等名誉称呼。历届毕业生在中考中高居晋江市前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分歧赞誉。
赤水中学位于戴云山西麓、九仙山脚下,海拔近 千米,地处西半片交通要道。四面青山环抱,环境优 雅,风景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它的前身系 德化第三中学。 学校历史悠久,始建于1957年9月。1959年9月把赤水小学附设初中班改为德化第三中学,校 址设在赤水后庵。1962年2月因战备需要动用三中场所,县政府决定停办三中,该校师生全部拼入 德化第二中学。1968年春。赤水公社在赤水后庵原三中校舍创办赤水中学。过去的赤水中学,规 模不大,面积较小,三栋民房一字排开,教学设施简陋,教学环境较差。承各级领导悉心关怀, 蒙几代贤达栉风沐雨,经数届师生发愤图强,而今的赤水中学焕然一新。 走进赤水中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学校占地面积16675余 平方米,建筑面积871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给人以 清新舒畅的优美感觉。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共6幢。有宽敝整洁的学生食 堂、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有配备齐全的实验室、微机室,应有尽有 ,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有美术、音乐、阅览及生理、心理健康等专业室设备情况均达标 。有景色怡人的读书公园,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学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以“明理、启智、创新”为校训,以 “面向农村、质量上乘、充满关爱、人人成才”为办学目标,形成了“民主、务实、和谐、进取 ”的学校精神,孕育了 " 严谨、勤奋、求是、创新 " 的优良校风。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能力,迎接新世纪科技人才竞争的需要,学校正在 认真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 争取早日实现创建的办学目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赤水中学将乘上理想教育的巨轮,正扬帆起航,开拓奋 进,迈向学校教育理想的彼岸。
凤里中学创办于1997年秋,是由石狮市政府和凤里办事处联合创建。学校初创时借五星小学旧校舍上课,教职工20人,学生210人。经过8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835人,教职工125人,是目前石狮市区规模最大一所初中校。学校确定“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素质为关键”办学方针,坚持“高起点、远规划;求和谐、促发展”的原则,树立“教学为主线,科研为先导,常规为根本,质量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勤奋务实、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以创建“省级示范初中校”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化师生素质建设为基础,有旨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创建别具一格的育人环境。学校校园面积44.7亩,建筑面积13636平方米,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投资总额2000多万元,已完成了教学楼、办公楼、科技楼、食堂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建设,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园多媒体双控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时代接轨。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工程已基本完成,塑胶跑道迟迟没有动工,学生在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和熏陶。构建独具特色的德育体系。发展以质量为本,生存以安全为先。学校努力营造“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警校共建安全校”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开辟了全市第一条学生公交专线,开通全市第一条学生绿色通道,组建全市第一支少年交警队,成立全省首家校园警务室,全市首家聘请专职律师为法律顾问,法律维权进校园,“平安校园”创建卓有成效,多次代表石狮乃至泉州接受省、地市综治委的检查,并在全省“平安校园”工作会和泉州市“平安校园”电视电话会上作典型发言,成为石狮“创安”示范窗口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创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泉州市交通安全学校”、“泉州市《道路安全法》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石狮市综治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称号。
泉州市双阳中学,创办于1961年8月,坐落在双阳山坪山隧道口四周,万虹公路旁,交通便利、环境美好,校园面积25800平方米,目前有18个讲授班,855论理门生,教职工总数67人,现任校长尤仙水同道。泉州市双阳中学原名晋江县双阳中学,校址曾借用双阳华裔农场阳山新村大食堂,因陋就简,招收月朔重生2班100人,首任校长陈鹤龙。1962年,因国度遭受临时困难,黉舍开办,门生转入泉一中、泉三中、晋江四中、凌宵中学等插班就读,西席转调他校。1963年8月,为满足双阳华裔农场职工后代升学的火急要求,经省侨办批准复办双阳华裔农场中学,校址迁至南山白叶新宫,持续招收月朔重生1班50人,初二旧生(原双阳中学月朔停门生)50人。1964年秋,跟着黉舍范围扩展,校址迁至阳山实验队队址(现双阳华裔塑料厂),改名晋江县双阳农业中学,随后每一年持续扩招重生,直至“文革”(1966.9——19969年)停课。1970年3月,复办晋江双阳中学,黉舍迁至现址,招收月朔重生6班259人(此中阳江、南山分校77人)。1971年3月,跟着处所行政地区变动,黉舍订式定名为泉州市双阳中学。黉舍复办后,饱受动乱失学之苦的双阳学子,幸遇由泉州各老校“贬”来郊区农场的一批资格深厚、治学松散教员的辛苦教诲,学业大进,讲授质量明显进步。1972年,黉舍增设高中班,从1974年至1981年裁撤高中部为止,持续8年每一年都有高中生毕业。这是双阳中学的一段光辉期间,至今仍给国表里校友们留下夸姣的印象。办学四十多年来,经历任带领、全部师生共同尽力(特别是农场改镇今后),在一片荒坡上建起标准的校园,添置完美了各种各种教诲讲授设备,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毕业生。近万名校友遍及国表里,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为社会生长特别是双阳的复兴作出进献。比来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当局和主管部分的精确带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撑下,黉舍环绕全面实施本质教诲,建立省市级文明黉舍等目标,制定《双阳中学十年打算》、《双阳中学办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轨制,进一步完美黉舍办理轨制,加强西席步队扶植,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尽力改良办学前提,不竭进步讲堂效力,获得了明显的效果。黉舍建立了以德育为先导,以讲授为中间,以讲授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为目标,全面进步门生团体本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生长的“四有”新人的办学指导思惟,全校师生高低同心用心,连合合作,黉舍教诲讲授质量稳步进步,办学效果日趋明显。几年来,黉舍本着“诚、知、健、真、新”的校训主旨,对峙以“连合、守纪、务虚、奋进”为校风,对峙以“报酬本、德为上、质为先”的教风,对峙以“乐学博采、做真笃行”为学风,全校师生尽力拼搏,黉舍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光辉。自1999年以来,黉舍中考综合评价持续七年均获洛江区第一名,体育、音乐跳舞均为黉舍的传统刚强,校足球队、篮球队、文艺队多次插手区、市级比赛和演出,屡获佳绩;98年黉舍被评为市音乐教诲先进单位,2000年至今持续保持市级文明黉舍称呼,2000年4月获省级达标图书室称呼,2001年6月获市级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称呼, 2002年校党支部获洛江区乡村“三个代表”学习先进个人,2002年9月黉舍工会获市先进工会合体称呼,近三年还前后被评为省级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 市级达标初中黉舍,市实施本质教诲先进单位、市提高尝试讲授先进单位、市创安先进单位,市绿色黉舍,市国防教诲先进黉舍,市交通安然黉舍,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个人名誉25项,近三年门生插手区级以上各种比赛累计获奖达135人次,西席获镇级以上表扬达82人次。“为神州之竞飞而育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全部双中人将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主旨,以创办省级文明黉舍、省级树模初中校为目标,尽力拼搏,挥洒芳华,举头迈向将来。
惠南中学为旅菲乡贤于1947年建议创办的惠安县第一所侨办中学,坐落于东园街北一千米处,北枕大觉山,南瞰泉州湾。校园占空中积87000多平方米,修建面积近3万平方米。 1942年前,地处闽南侨乡的惠南地区却没有中学。小门生升初中,须跨山过海进城,路途远、破钞高、不便利,是以失学的贫苦家庭后辈不在多数。同乡们瞻仰惠南地区有一所中学,以便利后辈读书,生长教诲。 1943年,热情教诲乡贤骆忠信、孙仲基等师长西席操纵东园溪山小学部分校舍创办“答复中学”,因各种启事,一年后被并入惠安中学。1945年,抗日战役胜利后,华裔与故乡联络日见紧密。1946年4月,旅菲爱国华裔教诲家黄泰楠师长西席等乡贤建议并构造了惠南中学筹办委员会,后改成旅菲惠南中学董事会。1947年5月,黄泰楠师长西席亲身返国,在厦门建立惠南中学董事会,动手筹办建校,定校名为“惠安私立惠南初级中学”,礼聘骆玛珐师长西席为校长,黄保欣师长西席为教务主任。黄泰楠师长西席在与众乡贤多处勘察后,挑选大觉山南麓灵光宝地作为新校址,筹办修建校舍。同时,又操纵东园溪山小学部分校舍,于8月招生,9月上课。自此,惠安县第一所侨办中学出世了。以后,黄泰楠师长西席重返南洋诸埠驰驱捐献,在众热情人士的支撑下,1948年春完工兴建“侨菲堂”,越年夏季完工,春季迁至现址。 惠安束缚后,群众当局领受黉舍,黉舍仍属侨办性子,面向全县招生。1954年,为加强党对黉舍的带领,中共惠安县委县当局派党员刘锦元同道来校。同年,黄泰楠师长西席从菲律宾前往滋润故乡,回到他亲手创办的惠南中学,翌年出任校长。 黄泰楠师长西席掌管校政后,弘扬“浑厚、勤奋”之校训,荜路蓝缕,相同瀛海,遍及联络华裔和港澳台同胞,多方集资,筹建课堂、会堂、电厂等校舍,购买图书、仪器等设备设施,改良了办学前提。1958年秋,校舍修建初具范围,并增设了高中部。惠南中学即成为惠安县南部独一的完整中学,且教诲质量日高、校誉日隆,后被誉称为惠安县四所老完中之一。 “文革”期间,黉舍教诲次序遭到粉碎,被改名为“惠安县东园群众中学”。1978年拨乱归正后,黉舍取现名“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 1982年,庄祖文师长西席任校长时重组了黉舍董事会,骆玛珐师长西席出任董事长、名誉校长。骆玛珐师长西席与继任的董事长和全部董事为改良办学前提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事情,做出了主动的进献。 1997年,惠南中学停止了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县委、县当局高度正视,把其列入惠安县“一节两庆”的同一活动,成为全县群众政治糊口中的一件大事。省、市、县有关带领和国表里部分侨亲、乡贤、校友列席了庆贺大会,既扩展了黉舍的影响,也进步了黉舍的名誉。 1998年,在当局正视、社会支撑和师生的尽力下,黉舍顺利经由过程了省教委的“三级达标中学”验收,从而步入了重点中学行列。 1999年,骆炳辉同道任书记、校长时,他为改建危房和窜改校内原有各地区的不公道布局,牵头对校园停止了重新打算,今后进入新一轮创业。在众侨亲、校友、乡贤的大力支撑下,裁撤了危房,扶植了讲授楼、师生食堂、花匠楼、门生公寓、行政办公尝试综合楼等校舍,斥地了400米田径活动场。至2004年春季,为期五年的校园分期改建根基完成,校容校貌脸孔一新,办学前提更上一层楼。 2004年秋,王宏卿同道任书记、校长时,颠末量方尽力、死力调和,黉舍《关于拨款铺筑惠南中学至上仑村路口门路的建议》被列入我县政协十一届二次集会第54号提案,并获得县委、县当局的高度正视,将该项目列入全县2005-2007年天然村公路通达项目库,打算于2006年完成通车。 2005年4月,黉舍第六届校董会昌大建立,董事长由校友、企业家黄俊枝师长西席担负。大会建立当天,乡贤、校友们表示出高度的热忱,主动出资献策,为黉舍奖教助学活动的展开供应了固执的后盾。校董会成为黉舍办学一支首要的依托力量。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撑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尽力下,黉舍于2005年5月25日以高分经由过程了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 2006年2月13日省教诲厅正式下文确认并授牌。黉舍的达标进级,为此后的进一步生长奠定了新的、更高的出发点,各项事情慢慢进入生长的慢车道。 建校近六十年来,西席谆谆教诲,共培养初中、高中门生二万多人,此中不乏卓有成绩的传授、研讨员、党政军各级带领、实业家,更有一多量休息榜样及活泼于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海”。 “以质量求保存,以特性创一流”是惠南中学永久的主题,来日诰日的惠南人遵守“浑厚、勤奋”之校训,环绕《惠南中学“十一五”教诲事情打算》,对峙“以报酬本,合作合作、持续生长”的办理理念,遵循“人文立校、以德治校、特性树校、科研兴校、办理强校”的办学思路,以生长为主题,以讲授为中间,以调和为旋律,一手抓外部办理,包管机制的高效有序运转;一手抓外树抽象,为黉舍的持续生长“奠定、铺路”。力图经由过程五年的不懈尽力,晋升内涵,特性办学,科门生长,把惠南中学扶植成为一流的、在福建省内有必然影响力的、享誉国表里的省一级达标黉舍,建成全体惠南人共同的精力故里。
福建省南安市第二中学系省三级达标重点中学,学校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罗东镇埔心村地界,座落在山清水秀的芦溪之畔、相公山麓。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地势得天独厚,视野开阔。校园里操场前置,建筑物顺坡阶梯而上,层次分明,美观大方。校舍建筑面积约两万五千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语音教室、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专用地理教室、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艺术馆和生物园,图书馆藏书达10多万册。现有初、高中49个教学班、师生近三千人,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 南安二中诞生于1942年抗日的烽火中,前身为良庵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48年改名为罗英中学。1953年由政府接管,改私立初中为公办初中,并更名为南安二中,1971年升格为完全中学。学校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罗东镇埔心村地界,座落在山青水秀的芦溪之畔、相公山麓。 南安二中现在是省三级达标重点中学,校园地势得天独厚,占地面积100亩,操场前置,建筑物顺坡阶梯而上,层次分明,美观大方,校舍面积2673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语音教室和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0多万册。现有46个教学班、2400余名学生,教职工140余名。学校历史悠久,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校风,60多年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高、初中毕业生,有一大批学子成为海内外、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 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签订各类各层工作责任状,引入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出台了具体的奖惩措施和办法,实行了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使学校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正规化、民主化的轨道。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在迎接新世纪的几个关键的年头里,全校师生认准目标和方向,发扬南安二中的优良传统,砺志进取,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抛弃“等”、“靠”、“要”的幻想,抓住发展机遇,终于在2000年12月27日至29日顺利通过省三级达标校验收,2001年7月3日,省教委发文正式确认南安二中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并授予匾牌。 达标以来,南安二中高考成绩直线上升,一年一个台阶,2001-2007年,连续七年高考捷报频传,成绩居同类学校前茅。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社会声誉的提升,志愿到南安二中就读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大有名额供不应求之势,学校发展进入了良性的循环。影响所及,使人们对二中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看到了一个进步的二中、希望的二中。从05年开始,许多乡贤、校友和华侨又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他们慷慨解囊支持学校,累计捐款超过1600万元。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学校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校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危旧校舍一一被拆除,新的大楼一幢接一幢拔地而起,原来的大操场被扩建为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并建造了十分壮观的看台和司令台,学校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旧楼群交相辉映,层次分明,美轮美奂。 近几年来,学校获得了南安市“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平安校园”、“校本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学校以人为本,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累累,在CN刊物发表的论文达到300多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荣获了150多个奖项。深厚的文化积淀,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锻造出一支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成了学校良性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