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由厚街镇委、镇政府斥巨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办学”要求建成的湖景中学,占地面积206亩,校内建筑面积为9.6万多平方米,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部分,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楼设有66间多媒体教室,各种教辅用室共30个。生活区配有高标准教师公寓180套,学生宿舍楼4幢520间,可容纳4000名学生入住。学校的校训: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办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学校现有教职工226人, 专任教师189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64人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名,整个教师队伍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该校以“志存高远,奋发有为”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理念,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突出“培优辅差”,“培养人发展人”的办学思想;实施校本培训,以体育和艺术教育为切入口,开展“科研教改促教学出成果”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该校办学思路清晰,发展规划科学,实施品牌战略,该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无毒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园林式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和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教育科研成果斐然,师生中共有23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教师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8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5个。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征集评审活动,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2007年4月江灿权校长撰写的论文《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浅谈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在提升管理效能中的作用》获省一等奖,在《广东教育》和《师道》上发表论文各一篇。2008年4月25至27日,“第六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广州举行。江灿权校长撰写的论文《呵护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被评为一等奖。本届论坛规模大,规格高,活动多,是一次交流办学治校经验的盛会。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颖民等知名专家亲临会场作学术报告。2008年东莞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总决赛4月29日在湖景中学举行。东莞中学、松山湖中学等学校的8名教师参加了最后角逐。该校茹绮芸老师参加决赛获得了一等奖。 ①体育方面获市级以上奖励50项、其中男女子毽球队均两次获全市第二,射箭、击剑队获市运会11面金牌、9面银牌、6面铜牌,06年学生男子篮球队获得全市第五名,男子足球获得全市第四名。 ②书法艺术教育获得市级以上成果21项。其中06年省青年书法家曾令飞老师15件书法作品选入广东省首届星河艺术系列展•书法展。曾令飞老师、陈在娇同学与陈佩玲同学参加2007年广东省中小学师生国画、书法分别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特等奖。2008 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广东省“世界读书日---走向阅读社会,共享阅读快乐”征文比赛活动中,该校初一学生陈丽雪获得优胜奖,成为东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初中生。另外学科竞赛取得了重大突破:初二(6)班廖伟杨同学(指导老师颜志华)参加200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成绩优异,荣获三等奖。 ③该校科普教育成果显著:参加2007年东莞市多媒体教学软件竞赛获奖11个,名列全市前茅;06、07年参加全国多媒休软件设计大赛获省奖5个;06、07年学生参加广东教育学会举办的“奇思妙想”创新大赛《范进中举》与《嘻唰唰》获得一等奖2个,《创意体育比赛》与《吉祥四宝》二等奖2个; 2007年5月,江贺彬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市三等奖。陈翠婷、陈俊杰和叶彦君同学发明创造的《太阳能智能型路灯》荣获2007年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8年以来,该校在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东莞市青少年遥控车三对三友谊赛、东莞市中小学航空航天模型竞赛、东莞市中小学车辆模型竞赛、东莞市创新物理实验大赛、东莞市第四届读书节flash大赛、东莞市中小学科技幻想绘画大赛、第六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 、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第十届全国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竞赛” 、“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竞赛”等十几个科技活动中获得了国家级奖项35个,省级奖项17个,市级奖项153个的骄人成绩,科技竞赛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东莞市可园中学是一所全日制东莞市直属公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75年,原名东莞市莞城第三中学。 1995年成为东莞市直属学校。2005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投入近1.5亿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易址迁建新校。同年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并更名为东莞市可园中学。 学校位于莞城运河西三路,运河东伴,东江绕流,人造天成,是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5800平方米(约114亩),总建筑面积 75895平方米。新建教学楼三座、师生宿舍楼四座,办公楼、实验楼、艺术楼、电教楼、图书馆、体育馆各一座,有400 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足球场及若干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有符合省级标准的课室60间,教辅室60间,均配置多媒体平台及74英寸背投彩电。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报章杂志180多种。学生阅览室860平方米,座位300个;教师阅览室216平方米,座位50个;电子阅览室2个,座位100个。拥有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天文台,1200个信息点的校园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安装校园智能卡管理系统、直饮水系统、保安监控系统、考试监控系统。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一流。 回顾学校走过的三十一年艰辛历程,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几代人的心血,千百人的努力,铸就了可园中学师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知难而进,有教无类"的文化品质,创造出令人钦佩的业绩,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学校具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在职教职员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52人,高级教师20名,一级教师65名,具有研究生和双学位学历教师8名,学历达标率100%。 "十五"期间,可园中学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共有8项,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近三年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38项,省级奖53项,市级奖560多项,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文明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程改革先进学校"、"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连续三年达到或超过86%,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可园中学办学效益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 在东莞市荣获"教育强市"称号之际,市教育局组建了可园中学新的领导班子,聘请了教育部培养的全国百名高中骨干校长之一、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阶华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首先,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素质,调动教师的主动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其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教育服务观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强化德育工作,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分层教学"的模式,尊重人性,尊重差异,促进教学的人性化、个性化,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世纪的可园中学,志存高远,风正帆悬。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优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可园中学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和现代化的省级示范性初级中学 。东莞市可园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市直属初级中学,东莞市一级学校。它创建于1975年,前身为东莞市莞城第三中学。2004年,它由市委、市政府投资3.1亿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易址新建而成,2005年更名为“东莞市可园中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