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历程】莘村小学创建于1951年8月,前身为莘培小学。1951年迁移至莘村广远祠堂并易名为莘村广远小学。1992年旅港乡贤香港利信达集团主席、顺德市荣誉市民、顺德市第九届政协常委李伟强先生捐资600多万元重建莘村广远小学,1993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并易名莘村小学至现在。1995年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2007年5月被评为首批“佛山市优质学校”、“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579人,本市户籍学生423人,借读生156人,其中政策性借读生23人。学校占地13300平方米,生均占地22.8平方米。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生均建筑8.7平方米。校园一河两岸,环境优美,布局结构合理,教学设施完善,到处是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长期以来,龙津小学形成了“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师风和“团结活泼,勤奋拼搏”的校风。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智能、知能、技能、心理、道德和身体等素质,努力造就“优秀+特长”的一代新型人才,依托教学考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对外形象日益增强。
勒竹小学开办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于1992年由勒竹村委会发动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捐款重建。该校虽是一所农村小学,占地面积只有一万一千多平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有2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教学楼三幢共19间室场,教师宿舍一幢,学校绿化率达100%。整所学校环境优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给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勒竹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共有学生403人,教职工27人。学校以“唯严、唯勤、唯实、唯细”的校训和“诚实、活泼、勤学、进取”的校风勉励师生,在良好的校风熏陶下,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特长生,在参加镇和市的各项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历年来多名优秀毕业生升上市、镇重点中学、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合格的新生。
佛山市第三十小学,位于福贤路潘巷12号,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现有教师26人,教学班9个,学生380多人,是一所规模较小,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它的前身是佛山市岭海小学,是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叫谭天章。 1958年,实行企业,工厂接管学校。当时,岭海小学由佛山市棉织二厂接管,同时改名为佛山市棉织二厂职工子弟学校。设幼儿园和小学部,分为民办和公办两个部分。校长是朱永华。1963至1966年,校长是伍哲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校长(当时叫革委会主任)分别由方青、邹志昌、王其文、张丽群担任;1971至1979年,校长是蒙仪绪;在此期间,改名为佛山市第三十小学。1979至1986年,校长分别是李倩明,袁毅华。1987年至现在,校长是黄金泉。 如今,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学校已创立了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建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的文化校园,建立了一套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养成勤奋求知的读书风气,尊师爱生的和谐气氛,形成“团结、勤奋、守纪、向上”的良好校风。
佛山市禅城区番村小学座落在325国道旁的石湾镇街道番村境内,是在原澜石镇魁南小学解放后于1985年9月重建,于2006年9月扩建一幢新教学楼并投入使用,并于2004年7月被评为禅城区一级学校。历经几代校长与教师的默默耕耘,我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现有教学班12个,在职教师28人,其中,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培训1人,佛山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名师3人,街道课改领导小组成员3人,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16人,在校学生500多人。学校配有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多媒体室等功能室,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实,在全面创建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焕发出无穷的生机。 建校二十几年来,我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特色强校”为办学思想,坚持实践“以人为本,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深入探索“制度管理科学化、情感管理人文化”的策略,坚持校本教研,践行课改理念,倡导自主精神,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教育实践中,明确一条主线(促进全体师生主动地得到全面地发展),主抓两个阵地(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开辟三条途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相融、教科研一体化),凸显四个为本(以德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和谐发展为本),坚持走“人才强教”之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共建书香飘溢、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为把我校办成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