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路小学是广州市一级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座落在海珠区东西主干道新港西路,毗邻中山大学、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广东省轻工业技术学院、广州造纸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学校在周边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新港路小学开办于1984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28年来,学校历届领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着力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学质量高和德育活动效能研究是学校的亮点和品牌。 2003年海珠区政府斥资对我校进行全面改造,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成了教学楼、教辅楼和办公楼连成一体的校舍。校舍建筑风格时尚大气,色调和谐。校舍设计和校园布局合理、科学、规范。校园环境洁净幽雅,各功能区划分明确,分为教学区、办公区、综合区、户外活动区。浓浓的校园文化处处营造了贴近学生心灵、促进个性充分发展的成长空间。现在,学校占地5992平方米,建筑面积609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4%。有教室18个,教学、行政、生活用房35个,教室与教辅室之比达到1:1.9。每个教室、专用场室都配有教学平台,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学校有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768人,在编教职工41人。行政学历100%为大专,有高级教师27人,占教师总数65.85%,一级教师及未定级13人,占教师总数31.7%;大专以上学历38人,占教师总数92.68%。 近年来,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教育局“抓质量、抓管理、促均衡”的中心工作,以“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自主、体验、互动、和谐”为办学思路,立足“教育教学质量高、学校管理效能高”管理目标的新起点。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抓手,实施德育活动效能研究和教学活动有效互动研究。依法治校,引领全体教职工努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积淀,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推动了规范化特色学校的建设,深受上级、社区、家长的赞誉。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8被评为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2008年、2012年广州市红旗大队。艺术体操项目被命名为2008——2012年为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体操、舞蹈、科技申报并通过2012年区的特色培养项目。2009年、2011年评为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学校。2010年评为海珠区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2010年通过广东省特级综合档案管理的评审,2010年被评为广州市教育装备先进单位。2009——2011年海珠区先进集体。2011年广州市小学生“读科学系列图书”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奖。2012年成功申报广州市城市学校少年宫。我校教学质量一直居于海珠区的前列。学生在历届“华罗庚”金杯赛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均有获奖。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采撷累累硕果。 今天的新港路小学用至真、至善、至美的现代教育,立志培养塑造健康、自信、快乐、友爱、励志的现代儿童。无私奉献的新港人用智慧铸就辉煌,用执着追求完美,用情感与真诚践行“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
学校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天河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先后投入经费一百多万元,建设学校相关教育配套设施并使之逐步适应学校的发展,同时,学校的教学设备逐年得到完善。如今,学校己经形成了绿树成荫、整洁优美、设备设施先进的一流教育环境。学校共有专用室12间,分别为:网络电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软件制作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档案室、文印室、仪器室、自然实验室。另外,为了将孩子们培养成为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校园里还建设了地理园、综艺文化长廊等,这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办学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生的共同成长,增强办学活力,推动学校发展,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三赢的格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汲取五千年来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之精髓,坚持贯穿“以中华美德厉行,以中华经典启智,以中华武术健体,以中华艺术怡情。”,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教育路小学成立于1927年,是一所有80年历史的老校。教育路小学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最核心的闹市中,与全国闻名的步行街北京路以及本系统市主管行政机构“广州市教育局”比邻。学校最强盛时期1990年至1992年间有教学班26个,1200多学生。自1993年全区教学整体布局调整及配合城市中心商业综合改造工程。学校进行有计划的自然减员,办学规模减少。教育路小学矗立在教育路80载,历尽风雨沧桑,曾经几度辉煌,人才辈出。教育路小学在几代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淀下了良好的人文传统和有效的办学经验。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从原来的达标小学晋级成为广州绿色学校、广州市继续教育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红十字达标学校、越秀区一级学校。学校现在占地面积2895平方米,建筑面积2798.1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9平方米。学校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67.5%,课室12间,专用场室6间,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约400人。
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位于前进路基立道55号,学校创办于1958年,迄今已有45年校史。1958年开办时与纺织民校合并,学校分为两个教学区。分校是旧式平房,正校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南楼)。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区政府、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多次投资改造学校。2002年10月在学校的北面动工兴建一幢建筑面积为2172.65平方米的五层教学楼。学校现在占地面积3402平方米,建筑面积3469.15平方米。学校有各类教育教学专用场室和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有学生491人,教职工24人,其中学校高级教师12人,占50%,大专以上学历20人,占87%。基立道小学师生秉承“勤学守纪,团结进取”的校训,与时俱进,科研兴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全面发展。1989年,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篮球重点学校,学生篮球队于1990年12月在市小学生传统篮球赛中获女子组第三名,教师女子篮球队1988年至1990年连续三年获区教师篮球赛冠军。1993年引进了弱智生随班就读的试验,让智残学生与正常学生一同学习、生活,互相取长补短,促进了智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特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学校合唱队在2003年区合唱节、1992年12月市第五届合唱节、1994年11月市第六届合唱节中,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近年该校师生多人在市区各项竞赛中获奖,或在教育刊物中发表论文。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于2004年6月被评为区一级学校。基立道小学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追求,勇于探索,把学校教育改革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55 电话:020-84449836?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横潭小学创办于1924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时移世易,历尽几许沧桑,四次变迁校址,五回更改校名,六次扩建完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设施日趋完善。 如今的横潭小学座落在新华路74号,校园占地64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70平方米。环境幽雅,干净清洁,室场齐全,布置合理,拥有25个教学班,学生1403人,59位教师,是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区一级学校。 横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能根据校情制定一套完善的治校方略,学校领导管理有方,励精图治、勤政善教、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带领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原则;教师们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和谐共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创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横潭小学十多年持续保持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的水平。2003学年,学校成绩更为显著,被晋升为区一级学校,被评为区教育教学系统的先进单位,再次荣获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被新华镇授予“先进党支部” 及“文明学校”的光荣称号。目前学校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高质量,创办特色的目标前进,为创建教育强镇强区多作贡献。
陈涌小学是一间陈涌村村办的农村小学.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借着创建教育强区之势,以广州市一级学校和绿色学校为起点,继续完善设施,优化管理,科技兴校,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一、依法治校,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学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政策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二、改善条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虽然学校已经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但是我们还是以广州市一级学校和广州市绿色学校为起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更新阶梯室的音响设备,改建教师食堂,扩建学校车棚。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摆设,增添部分电教设备以及办公用品,进一步维护校园网等等。为教书育人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创建教育强区出一分力。三、优化组合,建设精明能干的教师队伍。领导班子能做到勤政廉政当好家,带领全体老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团结协作,敬业爱岗,拼搏进取,受到好评。四、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环境工作,以科研促进教改,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广州市荔湾区双桥学校是公立九年一贯制学校,2008年6月由原广州市(1950年创建)合并而成,学校座落在广州市荔湾区大坦沙岛桥中中路裕福街33号,学校占地面积13395平方米,建筑面积6990.5平方米,有100米塑胶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田径场,校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绿化面积达100%。 学校设计规模为20个班,拥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和图书室等26间功能室,班班配备多媒体多功能教学平台。 荔湾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教育评估与发展研究中心曾对我校作出如下评价:“目前,双桥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各为一体,动静相宜,功能清楚,学校专用场室基本符合要求,校园文化增强了环境与人的效果。双桥学校是一所办学思路端正,校园环境整洁,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学校。” 学校初三毕业班工作,曾获荔湾区教育局初三毕业班工作二等奖、三等奖和达标奖。
员岗小学创办于1926年7月,因办学历史悠久,村民风淳朴,文化内涵深厚。从古至今涌现大批贤能之士,因此孕育出被称为岭南画派宗师的高剑父、“龙头大佬” 梁镇洪、广彩大师梁少波,员岗村去年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传承基地。 员岗村人一向以来重视教育,以办好学校作为一种文化享受,历次改建校园。1989年以崔泳钗女士、崔冠洲先生为首的港澳侨胞的倡导下得到番禺市政府、教育局、南村镇政府和员岗村委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助,筹集百万元重建教学大楼,改善办学环境。2008年在镇政府和员岗材委的支持下,投资2300万元建设占地52亩的新校址,现已完成基建项目,室设施设备正在规划中,预计2009年年底投入使用,并可容纳18个教学班规模,设施设备、校容校貌新颖,师资质量优良的新校舍将展示在人们面前。 员岗小学近年来在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建设上,更得各级部门的支持,员岗小学师生精神焕发,上下一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年教学质量达区优秀档次,多次被评为南村镇教育先进单位,师生获镇以上奖项近千人次,上大学人数一百人以上。 在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南村镇的教育事业正在腾飞,员岗剑父小学的教育教学必将上新的台阶,新的希望正在实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