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的科技文化中心地域,环境幽雅、教读胜地、治学佳境,为莘莘学子求学的乐园。 学校开办于 2004 年 9 月, 占地面积 52,000 平方米 , 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 ,是一所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 多学生就读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 47 个教学班, 2300 多名学生。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致力于为孩子营造健康、舒适、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按省一级重点学校标准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校园环境优雅,绿化覆盖率达 50% 以上,壮丽的教学楼, 400 米 环形塑胶跑道、室内游泳池、高标准实验室、电脑室及千兆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全校网络化教学,并有可供需 3000 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饭堂和供 800 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 小学小班教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突出双语教学特色。增设艺术及技能课程,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初中部引进GEC全球英语证书课程,英语口语全部由外籍教师任课。学校由小学部和初中部组成,实行九年制一体化教学,今年已开始招收初一、小一新生,47中原初中部也将在两年内陆续迁至该校。在性质上,学校仍属于公办省一级学校,由侨鑫集团提供土地及校园建筑,教学由天河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因此在招生上仍实行就近入学,汇景新城的业主子女可以以地段生身份直接入读;收费上也与其他公校一样执行广州市物价局“一费制”收费标准。 咨询电话:020-61300769(校办),020-61300316(中学部教导处),020-61300220(小学部教导处)学位路段 汇景新城;半山雍景苑;地化所、农干院、科干院、南铁华庭小区(汇苑街1-13号)。学校荣誉 2007年10月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 学校坚持崇德重智,艺体兼扬,以“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坚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着想”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校、法育未来,强调“质量就是生命”,走“科研兴校”之路。如今全体师生满腔豪情朝着“打造一流校园,锤炼一流师资、造就一流学生”的目标奋勇前进!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全国特级教师 2 人,高级教师 7 人,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达 55% , 既有省、市级的优秀教师,又有 “身经百战”的教学骨干,还有一批批“脱颖而出”的教坛新秀,为汇景实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预备了至关重要的条件。2006年,邢飞军老师,在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会、广州市教研室信息技术科举办的2006年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说课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1994年由马莎女士创建中国大陆第一所私立完全女子中学。校徽:以玛莎的“玛字”第一个英文字母M为原形,演化为一个嘴角向上弯起可爱的女孩子形象。标志形象地反映了玛莎的办学宗旨。 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 办学方针: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女性。 办学特色:女性特色、英语特色、艺术特色 该校一贯坚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在发展“成才”教育的同时,首先重视“成人”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已形成网络,也形成“特色”。在德育中,选取三个立足点和突破口:以“前途理想教育”感召人,以“校规校纪教育”塑造人,以“亲情爱心教育”激励人。该校的教育方式和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的茁壮缘自土地的肥沃,女中的成就,是因为这里有五年女性教育积累的独特经验作指导,有一支多年从事女子教育的经验丰富的园丁队伍在精心培育,还有现代化的先进齐备的教学设施在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语音室、电脑室、实验室,还有6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场馆、200米的橡胶跑道、标准游泳池和2000平米的宽阔草坪。课室、宿舍装设中央空调,提供家庭化的安全温馨的住宿生活。 优美的环境,独特的建筑,先进的设施,专业的教育这些都说明,这里是女子成才的摇篮,是金凤飞起的地方。学校荣誉 该校立足素质教育,注重发展特色专长。在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英语”和“艺术”是学校的两大特色。英语课程由基础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课外实践课等构成。教学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艺术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合唱、器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缝纫、编织、烹饪等十多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极力开发她们的天赋潜能,发展她们的艺术特长。这些年,该校的特色专长教学结出了硕果。英语科在历年会考、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在省市各类在赛中也次次获奖,还连续几年在亚太地区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艺术教学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舞蹈、器乐、合唱等方面在全国、省、市竞赛中均曾获一等奖。师资力量 该校立足素质教育,注重发展特色专长。在圆满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英语”和“艺术”是学校的两大特色。英语课程由基础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课外实践课等构成。教学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艺术活动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合唱、器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缝纫、编织、烹饪等十多门课程。教学中因材施教,极力开发她们的天赋潜能,发展她们的艺术特长。这些年,该校的特色专长教学结出了硕果。英语科在历年会考、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在省市各类在赛中也次次获奖,还连续几年在亚太地区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艺术教学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舞蹈、器乐、合唱等方面在全国、省、市竞赛中均曾获一等奖。
广州市第32中学(被合并为广州四中初中部)坐落于中山七路326号,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完全中学,是荔湾区区一级学校。 该校校园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新建的教学大楼于199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荔湾区政府、荔湾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该校近年来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备等进行了系列改造,使教育教学逐步迈向现代化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区创建荔湾教育强区的建设“六大工程”和发展“六大教育特色”的号召下,该校努力创设一个“全员德育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体教结合”、“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全校师生决心在区、校党政领导班子带领下,乘建设教育强区的东风,努力向市一级学校迈进。 现已拆建至:文昌北路以西龙津中路以南地块(而老32中拆除扩建陈家祠)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326号 电话:020-81814517学位路段 环翠园小学、耀华小学、人民中路小学、三元坊小学、西华路小学、中山七路小学、华侨小学、金雁里小学、中山八路小学、蟠虬南小学、芦荻西小学、周门小学学校荣誉 在荔湾区政府、荔湾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该校近年来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备等进行了系列改造,使教育教学逐步迈向现代化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区创建荔湾教育强区的建设“六大工程”和发展“六大教育特色”的号召下,该校努力创设一个“全员德育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体教结合”、“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资力量 在荔湾区政府、荔湾区教育局的支持下,该校近年来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备等进行了系列改造,使教育教学逐步迈向现代化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区创建荔湾教育强区的建设“六大工程”和发展“六大教育特色”的号召下,该校努力创设一个“全员德育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体教结合”、“科技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黄埔区文冲中学创办于一九八六年,学校开办初期共有18个初中班。一九八八年九月学校开办了企业管理专业的职业高中班。一九九八年区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学校又改为初级中学,2001年1月起改为区属初级中学。学校位于文冲村状元山下,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的校园面积是27.8亩,有四层教学大楼总面积2700平方米,五层的综合大楼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电子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脑室、电教室、多媒体室、音乐室和美术室、地理、历史室等专用室;学校有生物园、地理园,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两个。学校以培养新世纪的人才为宗旨,形成“崇真、至善、尚美、争优”的校风,以“务本、厚德、笃行、上达”的校训,秉着“从高、从严、从新、从实”的工作要求,学校有一个团结创新、廉洁自律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30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初中阶段德育的新模式,开展“四自”教改课题的研究,突出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校是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单位,区一级学校、文明学校。 文冲中学为黄埔的“普九”和高标准实现“两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原则的要求和落实,学校将抓住发展的良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学位路段 黄埔区红山街文船生活区 学校荣誉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教育、教学、教研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学校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获得广州市二等或三等奖,初中毕业班工作也在区内取得较好成绩,2002年初三中考有26名同学被省市重点中学及第一批录取学校录取。校英语科组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取得良好成果,受到市教研室的好评,2001年被评为广州市先进科组,2002年获得公司“青年文明号”称号。学校被评为1998---2000年黄埔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团总支1999年被评为市先进团总支部。2002年学校评为市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优胜单位。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一个团结创新、廉洁自律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30人。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初中阶段德育的新模式,开展“四自”教改课题的研究,突出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性。
广州市第八十四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位于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的长洲岛上,毗邻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学校校园环境优雅,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各功能馆室齐全,配备了多媒体室、电脑室、理化生实验室及天文台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运动区的200m田径运动场绿草如茵,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及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区的学生套间新装修后宽敞明亮,卫生清洁的饭堂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700多人,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师学历本科以上38人,中学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5人。学校先后被评为黄埔区“文明学校”,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 该校行政领导班子年轻而有活力,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的教育观念,倡导既严谨又宽松的人文环境。学校以“三个理念”(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动态管理)和一训三风(校训:励志、求真、 图强 、创新 ;校风:文明、 求实、 团结、奋进; 教风:严、 正、精、善;学风:勤、恒、慎、活)为指导思想。该校师资力量强,高考成绩良好,连续4年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三等奖、初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学校贯彻以科研促发展的方针,近年来教师在国内外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300多篇,学校是国家十五课题“四合一”主体教学实验学校。该校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优化活动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年均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合唱队、田径队、射击队、热带雨林文学社、生物兴趣小组等活动蓬勃开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广州大学城的落成,长洲岛将成为大学城的后花园,该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力争在几年内把学校建成省一级完全中学,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学城后花园的亮点学校。 地址:长洲街金洲大道43号 电话:82201170
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区属完全中学、区一级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03万m2,建筑面积12100 m2,绿化面积18310 m2。学校毗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在校生1874人,其中初中教学班23个,学生1049人;高中教学班18个,学生825人。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55人,硕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3人。学校建有设施完善的校园网络和各种功能场馆。学校生物园面积900平方米,是全区中学最大的生物园。黄华华省长曾亲临学校视察校园环境建设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2年学校开设体、音、美特长教学班,经区教育局批准,从2003年开始,面向全区招生。2001-2005年高考,学校体育、音乐、美术三科上线率均约达85%,2005年首届体育、艺术特长班再结硕果,全班46人,本科实录21人,录取率为45.7%,专科以上实录39人,录取率为85%,音乐专业有6人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美术有2人考入四川大学、1人考入南京师范大学、1人考入广东美术学院等名校。近年中考成绩显著。2005年,中考700分以上5人(全区10人),600分以上61人,达示范性高中公办公费录取线116人。 目前学校正朝着创建市一级规范化现代学校和广州东部强校的目标迈进! 联系电话:82060855 传真:82060622
该校创建于1957年,位于白云区龙归镇,去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目前申报市一级学校,是龙归镇中心学校。本校是24个班编制的初级中学,校园面积28亩,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场室,教学仪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该校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成绩稳步上升,近年取得区文明单位、师德先进集体,毕业班工作三等奖等称号。学位路段 该校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成绩稳步上升,近年取得区文明单位、师德先进集体,毕业班工作三等奖等称号。学校荣誉 区一级学校,该校有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成绩稳步上升,近年取得区文明单位、师德先进集体,毕业班工作三等奖等称号。师资力量 龙归镇属各村、居委
广州大学实验中学(原广州市桂花中学)始建于1986年,是越秀区属的市一级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 学校座落于解放北桂花路段,占地面积17528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教职工137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拥有了按省一类学校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达到优秀等级的电化教学设施;设备精良的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教材分析室、多媒体备课室和图书馆;先进的校园广播、闭路电视系统;建成了塑胶环行跑道、人造草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高低杠运动场等等一应俱全的教育教学设施;是国家考试定点考场。宽敞明亮的教室,幽静美丽的校园环境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对学生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全程素质教育。在“崇德、弘真、尚思、求新”校训的感召下,形成了“尊师、守纪、勤奋、进取”的校风。学校被首批命名为省、市"绿色学校",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市“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还多次获得市、区的多项奖励及荣誉称号,是越秀区“文明示范校园”,高中毕业班工作屡获市一等奖,初中毕业班工作屡次获区一等奖,初中毕业生升省市一级学校比率连续多年70%左右。学位路段 电话:86232177 地址:广州市桂花路11号 网址:http://www.gdsyzx.com学校荣誉 学校被首批命名为省、市"绿色学校",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市“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还多次获得市、区的多项奖励及荣誉称号,是越秀区“文明示范校园”,高中毕业班工作屡获市一等奖,初中毕业班工作屡次获区一等奖,初中毕业生升省市一级学校比率连续多年70%左右。
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创立于1965年,当年秋季招收首届初中生300人。1969年8月招收高中学生,学校扩充为完全中学。1984年秋由新港西路120号搬迁到怡乐路52号。 五十二中学北倚滨江东,南傍新港西,美丽的珠江在身边流淌,高尚住宅、现代楼宇把学校拥抱,交通便捷,闹中取静,环境优美,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11500m2,建筑面积近8000 m2。校园内绿荫如盖,水池凉亭点缀其间,熠熠生辉,鸟语花香,这里是教育的一方乐土,学子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近几年,五十二中乘“加强教育改革”的东风,抓住机遇,积极拼搏,制定出“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总体改革方案,圆满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第一期目标——先后完成了教学楼及运动场改造、校园绿化等工程,使得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一个优雅洁静的校园拔地而生。而教学设施更是更新换代、日臻现代化:拥有可供200多人上课的多媒体电教室,宽敞的电脑室、先进的语音室和设备完善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2002年底将新建一栋六层高2400 m2的教学综合楼,五十二中学将拥有完整的、先进的教学条件。 五十二中学以“爱、信、勤、实、健”为校训,以“德高、识博、勤教、善导”为教风;以“勤思、好问、求实、创新”为学风。逐渐形成了“尊师爱生、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良好校风。 目前,五十二中学有在职教工124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一级教师42人,学生1500余人。其教师队伍品德高尚,敬业自律,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多年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这贫脊但仍不失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教育沃土上,已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社会精英,从普通劳动者到各行业的优秀分子,从企事业骨干到国家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正是:培育桃李满天下,造就栋梁兴中华。 该校以环境教育为特色,把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并获得广州市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该校以《户外教育》为科研课题,加强户外实践活动,使课外活动绚丽多彩,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环境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科研促教学,科研出效益。初高中毕业班工作连年进步而屡屡获奖,学生参加市以上近10个学科竞赛获奖项目逐年增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风正,学风浓,声誉卓著,学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五十二中学正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狠抓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建设,大力改变教师的旧有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挥学生潜能,认真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优质初中”的教学新目标,为实践“科教兴国”的战略举措而具体完成历史赋予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该校师生正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姿态,朝着“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稳步前进。一所有自己办学特色的、质量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学校——五十二中学将在广州市的教育事业中创造佳绩,铸造辉煌。
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创建于1960年9月,是海珠区所属的市一级完全中学。她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珠江南岸,位于海珠桥与海印桥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054平方米,建筑占地2694平方米,绿化占地266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2%。亭园式设计的生物园600平方米。学校设施完备,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室,多媒体功能室等,拥有操场、篮球场,此外,新的教学综合楼、体艺楼、200m的塑胶跑道已于2004年竣工。 目前,学校初、高中共有36个班,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700多人。学校以“爱、严、勤、全”为校训,树立“自强、求实、勤奋、善思”的八字校风。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争取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并从93年起系统实施具有42中特色的“成功教育”模式,达到师生的“双赢”目的。在以成功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了“心理教育”、“家长学校”、“法制教育”三大德育特色,力求使师生具有健康心理素质、正确法制观念,同时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区”良好的教育立体网络,达到“人人争取成功,人人享受成功”的效果。 与此同时,42中还开展了“成功教育实验与实践”、“中学生家长学校与提高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研究”等区级科研课题。 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成功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争创优质完全中学。学位路段 第一组(2个班):长安东小学, 基立道小学, 前进路小学, 滨江中一小, 万松园小学, 江南中小学, 南村小学第八组(1个班):滨江东二小, 怡乐路小学, 绿翠小学, 滨江中路小学 第九组(1个班):晓港西小学, 昌岗东小学, 晓港东小学, 海富小学, 晓园小学学校荣誉 42中办学成绩显著取得累累硕果,各项指标均名列同类学校前列。96年初中毕业班工作获一等奖,自97年起我校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均获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羊城“金不换”先进单位、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海珠区)团体第一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集体“等多个奖项。多名教师获得区、市、省、全国论文与教学设计奖项。学生也有航海、合唱、体育等各方面取得优秀成绩。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现有教职员工135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63人,其中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6人,海珠区教学骨干培训2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