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小学创办于1994年,坐落在商贸之都乐从的镇面。学校占地面积15318平方米,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书香飘溢。2004年与平步小学合并,现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教师5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2人。多年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及体艺方面的发展。这几年,凭着艰辛的耕耘和执着的追求,师生付出的点点滴滴已为学校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轨迹: 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社和全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建设学校”和“佛山市优质学校”。学校足球队连续三年获得乐从镇小学生足球比赛的第一名;田径队连续三年获得乐从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二名;2004年学校合唱队远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风采大赛勇夺金奖;2006年学校合唱队代表顺德区教育局参加佛山市(五区)首届学生合唱比赛勇夺金奖……现在体艺工作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已培养出一支敬业、乐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优秀教师团队。老师之间同心协力,团队作战,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发挥着强大的效能:近年来,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作文、朗诵、英语、信息技术等比赛,成绩都名列前茅。2008年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还授予学校“全国小学作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白坭镇第二小学座落于三水区最南部的白坭镇冈头村,是由白坭镇党委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于2003年年初兴建,同年8月28日落成并投入使用的设备先进、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由原来的周村、龙池、新生、冈头、解放沙、大岗、凤果等七所学校合并而成。 学校占地面积46690平方米,各项软、硬件均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置,为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2008,镇政府再投入210多万元建成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佛山市一级学校,并获得“佛山市绿色学校”之称。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 “营造优良环境,坚持德育为先,实施科研兴教”的工作思路,重视常规管理和德育渗透。
美丽富饶的南粤大地,孕育了千年的古朴文化;奔流不息的滔滔珠江,高歌着动人的现代乐章。在珠江南岸秀丽土地上、在珠江帝景尊贵名城中,崭新崛起了一所学校————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是珠江帝景苑的配套小学,原为海珠区实验小学东校区。学校占地近1092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49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9.31平方米 。学校位于具有欧陆风情建筑风格的社区中,有一个十分典雅优美的校舍--------纯白色的外墙、欧陆式的浮雕、茂盛的园林绿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微风吹拂、珠水环绕,她的美丽就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纯白的校舍连接着珠江碧水、碧水连接着无际蓝天、蓝天下的红色操场又连接着绿草红花。进入学校就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学校有超于省一级学校水平的先进完善的设备设施--------有2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300多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网络、多功能电教大厅、多媒体电脑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宽敞明亮的教室、大型图书馆及近万册图书;学校还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殿堂,建设了书画廊、古诗廊、世界名作廊、名人名言廊,把传流千年的古朴中华文化与典雅瑰丽的欧洲古典文化融为一体;学校还专门为学生建设了优良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全程的贴心的服务和照顾、为前往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设立优雅舒适的接待室、为每个年级设立了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及交谈室。 学校生于盛世却不独享乐、而以改革创新为己任,是学校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学校拥有新的思想和观念,拥有优越的环境和条件,拥有热爱孩子、才华横溢的教师团队;将在新的领域创立教育民主和公平,使进入学校的每一位孩子都获得关爱和帮助;将用心用智慧培育孩子,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将以非凡的成就跻身于海珠众多名校之列。 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将努力创立适应每一位孩子的教育,努力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办学的宗旨是要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自身最好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事业的进步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办学中将采取科研兴校、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的策略,将直接进入规范化的、高水平的办学,将在最短的时间里赢得最大的办学效益,使学校成为:一所示范一方、全国一流的高品质学校;一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学校;一所重视品德和公民教育的道德学校;一所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学习型学校;一所传承人类文明精髓的知识学校;一所能够走向世界的国际学校;一所书香四溢的文化学校;一所没有围墙的社区学校。 学校有一支年轻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一个长期从事教学、从事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学校新组成的教师队伍中,有54%的教师原为海珠区实验小学教师,其他教师均是从各区省、市一级学校调进的骨干教师。干部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100%,具本科及在读本科的教师占80%以上。教师均是具有优良师德、先进教育思想、热爱孩子的“人师”,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均是已积累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取得过优良业绩的资深教师。 学校创立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年代,深受世界教育改革环境影响,拥有丰富的资源、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需求。学校的核心领导者以实验小学多年办学为借鉴,在吸取经验、反思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教育内涵、更准确地把握教育发展趋向、也将更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办学。学校将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育学会、大学专门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教授通力合作,设立专门研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创教育研究的新天地。将在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新课程实施、特色课程开发、文化书香校园营造、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等领域进行新的尝试,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好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小学是宝安区第一所省一级公办小学,深圳市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基地”,宝安区第一个小学“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宝安区第一批“优质化学校”、教师及家长培训“双优学校”,两次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现任校长陈琼,双本科学历,是宝安区优秀校长,曾荣获西乡街道教育“突出贡献奖”。 学校始建于1895年,1996年9月由旧址迁入碧海湾,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完善,建有“西海书吧”等26个功能室。现有36个教学班,2282名学生,120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103人。学校现有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名班主任6人。 学校以“自主、扬善、慎独、躬行”为校训,倡导“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崇尚“教者儒雅、以研为乐”的教风,彰显“学者如渴、以思为悦”的学风,实施“以愉快成就学业、以知识博大胸怀、以创新激活生命、以智慧奠基未来”的素质教育,提出“培养城市人、培养现代人、培养国际人”的育人目标,践行“开放性教育”,实现了办学效果“学生欢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三心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仓门小学始建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并于一九九一年八月重建,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二00三年又把八十年代建成的一栋砖瓦结构的两层楼拆建成现在的四层教学楼。至此,学校的占地面积有9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390平方米。 仓门小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是均安中学的前身,也曾是镇的中心小学;早在一九九六年就通过了顺德市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成为均安镇第一所等级学校。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748人,教职工37人,高级教师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毕业10人,大专毕业35人,占教师总数95%。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教辅设备、各种功能场室均按市一级标准配备,现有藏书20000册,电子图书10000册。我校还是较早建设校园网的学校,现有2个多媒体电教室,18个电教平台,办公电脑人手一机,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掌握现代技术的学习平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校布局合理,育人环境和谐优雅,人文气息浓郁,是孩子们读书求知、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校园内四棵参天的古榕,常年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绿色校园的标志。 学校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使全体学生得到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每一个今天,更着眼于学生的每一个明天,为学生明天自主地、创造性地追求人生幸福打下文化的、精神的、能力的基础。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校从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让好的习惯成为孩子们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学校努力创立书香校园的特色,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让丰富多彩的书籍为孩子的人生添上斑斓的色彩。 近年来,学校注重科学管理,理念先行,走内涵发展之路,创造了出色的教育、教学效果。先进教师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学校学风浓厚,文明有礼,遵守公德,校风优良,曾获顺德市先进学校、佛山市文明学校的光荣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上升,综合校力越来越强,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创设了多方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 办学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或授予"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湛江市"一级学校"、 "湛江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湛江市"文明单位"、湛江市"双优学校"、广东省"红旗大队"、"湛江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学校以培养现代化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诚信、严谨、求是、拓新"是学校的校训,"勤学、朴实、文明、守纪"是学校的校风。现在,已逐步形成了"管理规范化,教育和谐化,教学现化化,教研序列化,教改创新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格局,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精神建设,后勤保障建设"三个方面整体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其中高级教师约占80%,大专或本科毕业约占65%。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罗婧是国家级骨干教师、广东教育系统百、千、万工程首批"名教师", "湛江市优秀校长"、"湛江市优秀党员"、"湛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湛江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 "湛江市优秀班主任";参加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湛江市落实课堂教?quot;八字"要求校长竞赛课中一等奖。全校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授课,40%教师能制作电脑课件。几年来,学校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竞赛课、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全校师生共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类奖励千余人次。1998年学校开展的《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元认知水平发展》获得中国心理学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获广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学校率先实行考试改革,将口试、笔试、心理测试、能力测试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学生在校课业负担轻,学习效果好。 目前,我校在开展《养成教育》、《协作学习》、《活动课》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早期培养》《综合课试验》等教育改革试验。开发区第一小学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地处景色宜人的深圳南山,是一所九年一贯公有制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前身为建校于1932年的南头小学,2001年更名为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2012年开始集团办学,下设麒麟中学、荔林中学、南头小学、麒麟小学、鼎太小学、荔林小学、麒麟幼儿园。学校现有164个教学班,7700多学生,490多名教职工。学校现有特级教师7人,硕士研究生42人,参与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86人,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挂牌教师、骨干教师200余人,260人次获省以上奖励。现任校长程显栋同志,为“深圳市名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全国模范校长”。 学校以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凸显“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办学特征,遵循“上善若水,学行天下”的校训,秉承“卓越发展,接轨未来”的核心理念,以“四会六能”为培养目标,让学生“会做人、会处事、会思考、会创造”,“能写一手好字,能做一篇好文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演奏一种乐器,能获得一项科学实践技能,能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成为未来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伫立课改前沿阵地,信息技术名闻全国,以技术支撑课程改革。作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以“云管理、云课堂、云学习”的信息化系统构建为核心,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实现集团高效而有富有创造的全息化管理,搭建学校—课堂—家庭无缝连接的无边界教学平台。植根于“信息环境下的八岁儿童读写”的实验研究,开启了以“意义理解,多识少写;先学识字,尽早阅读;后学拼音,电脑作文”为教学策略的语文课改实验,是“继我国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情境教学之后的,又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语文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是一次语文教学的革命” (崔峦)。实验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高达267次,并在国内7个省(区)近50所学校,及联合国儿基会西部县区学校推广。2009年,作为深圳市政府文化推广项目,实验在香港交流、澳门设点开班,为港澳地区的中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2012年5月,实验成果被深圳市教育局作为课程改革三个力推项目之一,在全市全面推广。此外,数学学科“信•趣”、英语学科建构网络资源支持的教学模式等其他学科教改实验也在同步推进。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以课题研究驱动特色课程创新,以特色课程创新带动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在研课题110多项,其中立项课题35项,通过立体交互式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社团活动创新,推进集团“三级课程”建设,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识课程特色化推进,分校课程个性化发展。目前集团逐步开设汉语书法课程、中华文明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分校特色个性化特色校本课程也成绩斐然:麒麟中学生文明礼仪校本课程,荔林中学书香校园校本课程,南头小学精品艺体类校本课程,麒麟小学科技类校本课程,鼎太小学民俗文化类校本课程,荔林小学影视德育校本课程等各展风采。 丰富、科学的课程体系,让学校艺术、体育、科技之花开遍全国,香飘世界。近年来,我校学生的美术、书法作品和音乐舞蹈节目在区、市、国家级艺术活动中频频获奖。受文化部委派,学校艺术团曾四次出国访问演出,足迹遍布多哥、贝宁、法国、罗马尼亚、约旦、乌克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学校在特色校本课程基础上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韵律操、艺术体操等兴趣小组,其中乒乓球队曾在多项国家级、国际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多次受到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的表彰,并荣获“全国100所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始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全球教育资源的流通和共享,与加拿大合办国际班已经日趋成熟,学生海外游学渐成体系,友好学校建设稳步推进。未来三年,学校将不断探索确立国际化的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国际融入度和课程、教师、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着力建立有利于国际化人才后备力量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能适应国际化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旨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意识、独立参与国际交往活动的能力。目前,学校综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在实验“云计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这将颠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 带来新一轮教育教学革新。 南山实验学校(集团),以八十年历史,挺立潮头,始终以国际视野观照中国教育,以未来视野观照当前教育,以先锋视野观照日常教育。沧海一粟间,南山实验学校(集团),在程显栋校长的领导下,愿领“实验”之名,率先垂范,把学校办成一所管理机制科学、教育思想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生个性发展、校园文化高雅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教育”实验校和示范校。
茂名市第二小学创办于1959年,1997年被评定为茂名市一级学校,2001年被茂名市教育局评定为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是广东省乒乓球训练基地。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610人,教职员工84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大专学历5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78人。学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千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实现绿化、净化、美化,设施、设备按茂名市一级学校标准配备,拥有多媒体电化教室、电脑教室、图书阅览室和语音室各一个,基本上实现了教学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40多年来,成绩辉煌。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科研相结合,一直以培养现代人、艺术人、健康人为宗旨。学校先后在梁新荣、黄宗耀、梁维纪、杨德祥、柯铁屏、曹德星、王长荣、陈国武、郑江扬、江旭培、陈献华、林强12位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发扬优良传统,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家长的赞扬。荣誉多多,硕果累累,曾先后被评为茂名市德育先进单位;治安事故为零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广东省普教系统优秀集体;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先进集体等。教师中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南粤优秀教师,1人获市劳动模范,1人获市拔尖人才,1人获市杰出教师,5人获市优秀课例一等奖。学生陈希考上中国少年科技大学,易文等三十多个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6人参加全国乒乓球赛均获得好成绩,1人进入国家女子乒乓球队。 学校决心以良好的育人理念,先进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雄厚的师资力量,优美的育人环境,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学校前身为1929年巷头村村民陈泰昌创办的“图强小学”初小班。曾易名数次,先后名为“求知小学”、“亲睦小学”、“安和小学”、“巷富小学”、“ 大朗区中心小学”、“巷头小学”、“大朗镇中心小学”。直至1992年9月,大朗新的中心小学落成,又复名为巷头小学。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群体,营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学校的素质教育特色较为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保持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在镇、市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学校教育质量力争进入东莞市学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围绕“德育为首、智育领先、体艺繁荣”的办学思路,开拓进取,一路欢歌。几年来,不但综合办学质量位居全镇前列,而且培育出了“一特色三亮点”,使学校在全市的地位日益提高。“一特色”就是在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呈现特色。学校率先在本镇进行了教育信息化试验,在省、市有一定的影响。现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三亮点”就是在数学教学、英语教学、艺术教学方面成绩突出,亮点鲜明。学校共有教师46人,其中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30人,中共党员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23人。该校设校长1人,副教导主任2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人。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8人,获广东省教坛新秀称号1人,东莞市优秀辅导员、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市先进指导员等6人,现有市学科带头人1人,镇学科带头人7人。[1] 6校 训编辑尊师守纪,文明有礼;团结友爱,求知奋进。学校多次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2000年6月被评为东莞东莞市一级学校;2002年被批准为市绿色学校和市无毒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贯彻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2003年被评为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2003年及2004年分别被市、省评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市巾帼文明岗和文化建设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连续9年荣获镇综合质量评估一等奖、镇先进学校。2006年向面全市展示英语特色学校成果。从2000—2008年,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国家奖励有69项,获省级奖励有21项,获市级奖励79项。教师教研论文获国家级7次,获省级科研成果奖4项,获市科研成果奖有4项,获市优秀课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有5人次,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有29篇。学校获省市级先进集体奖项有30个。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