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福永街道下十围小学创办于1947年,先后两次迁建,于1982年正式迁于现址,是一所历史悠久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东临107国道,西临宝安国际机场和福永码头,独拥海陆空交通之便。学校占地面积11855.81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9137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率达90 %以上。目前,学校教学区有普通教室25间,均装配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目前有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等30多间功能室,达到教学要求。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天河实验一小)创办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坐落在广州的发展新热区——珠江新城,是天河区首批英语特色学校,广州市绿色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书香校园。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占地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32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动静分区,运动区有游泳池、塑胶跑道和塑胶篮球场、快乐体育场等;教学区课室和功能室分合有致,建有富于特色的多媒体电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阶梯电教室、英语活动室、自然实验室等14个功能室,成为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发展的地方,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具有24个教学班的配置,现在校学生有500多人,有一支素质优良、富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师生以“诚信、团结、求真、创新”的校风励志,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儿童英语故事教学法”、“小学双语教学研究”、“书香校园”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双语课题研究荣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一等奖,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学校正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继续提升办学层次,使学校特色更特、强项更强,为上级学校输送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肇庆市南国中英文学校是经端州区教育局批准(办学许可证:教民4412028000006号)由广东省南国教育集团(董事长:吴海伦先生)创办的让外来子弟上得起、学得好的新型民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0多亩,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规划建成肇庆市规范化民办学校。现有学生1800人,36个教学班。学校设备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怡人,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从化市街口街团星小学创办于1967年9月,已有四十多年的办校历史,于1988年由城郊街划入街口街。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4人,在编教师24人。 团星小学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习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发展为主题,以进步为标志”,以“文明、知礼、励志、图强”为校训,全面渗透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扬“敬业、博学、善导、技精”的教风,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办“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近年来,团星小学得到从化市政府、市教育局、街口街党工委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先后投入56万元进行征地,339.3万元进行校园扩建和维修,新建了教学楼和综合楼各一幢,并对旧教学楼进行外墙进行维修,使该校的占地面积达到12819.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3.38平方米,建筑面积482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扩建改造后,该校教育教学专用场室齐全:现有普通教室24间,专用功能室18间。 团星小学结合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按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求配齐所需设施设备,按国家一类学校的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增设或完善了教辅室(场)。其中建设了1间驳接互联网的多媒体电脑室,1间136平方米的多媒体电教室;校园广播连接各课室、专用教室;70%的班级可使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开通了校园局域网,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学校现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同时,该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民主和谐,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团星小学强化教育科研,落实素质教育,力求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学校坚持“以德育促智育、以教研促教学”的办学思路,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促使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该校有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班主任、从化市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师们积极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评比活动获得国家级奖励5人、广州市级15人次、从化市级71人次、城区教育指导中心级46人次。
广州市番禺区沙墟第一小学(沙墟一小)位于番禺区市桥街富华东路沙乐大街1号。沙墟一小学前身是沙墟小学,创办于1928年,设在村的祖祠内,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都很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沙墟一村经济飞速发展,在1993年斥资1300万元选地重建起占地21697平方米的沙墟一小。 沙墟第一小学(沙墟一小)布局合理,区域分明,设施较为完善。校园建筑面积903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体育馆和教师宿舍为主体的建筑群,内设标准教室21间、专用室18间,有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道的田径场、室内外篮球场、排球场、游泳场和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快乐体育园地;校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花草飘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694人。 学校荣誉 1996年被评为番禺一级学校,1999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番禺区绿色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 师资详情 沙墟第一小学(沙墟一小)教职工3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13人,小学高级教师24人。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棠澍小学位于花都区迎宾大道6号,邝维煜纪念中学西侧,其前身是花都区赤坭镇棠澍小学,为名医徐甘澍先生与时任广州市教育局长徐甘棠先生弟兄两人于1932年创办。2002年,徐甘澍先生之三子、国际奥委会荣誉会员——徐亨先生与花都区政府达成共识,择现址由区政府投资两千多万元,徐亨先生捐资两百万元重建。2005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313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809平方米,绿化率占63.7%,学校现有教学教学班40个,学生2016人,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9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3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我校有区骨干教师5人。学校基本设施设备和现代化设施设备配套较为完善。拥有36间标准课室及各种专用场室,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两个塑胶篮球场,教学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常规教学仪器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已建成校园网,49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已投入使用。为育人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是我校的育人目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精心打造“”校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重视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我校精心打造办学特色,立足校本,以点带面,英语特色逐渐凸显。在打造英语办学特色的同时,学校积极创建“人文书香、健康、实践”校园。经过我们努力地探索与研究,“三大校园”建设的品牌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科学教育与学生科学素质及创造性培养的研究,及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不但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的评估验收,连续八年获得花都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和花都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称号,还被评为首批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广州市基层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示范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先进学校、广州市健康促进学校(铜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花都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花都区十佳书香校园、花都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诸多荣誉。据统计,近三年,学校、教师、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共获集体奖49项,个人奖491项。其中,李砚莹老师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第六届研讨会荣获评课一等奖;何月明老师获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第七届研讨会微型讲座一等奖;蔡雄英老师获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第八届研讨会现场上课竞赛一等奖;方虹老师获板书设计一等奖;曾国煊老师制作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认识画图软件》,获广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奖;杨秀红校长被评为花都区第三届“杰出青年”,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标兵校长”及花都区教育系统“名校长”;她撰写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一文不但发表在〈教育导刊〉上,还被国家级大型理论文献《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收录。论文《体现香港教育》发表在《广州师训》上。赖美珊同学荣获广州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小学组软笔楷书特等奖,在广州市儿童诗创作比赛中,梁静蔚同学获一等奖,胡婉妮同学获二等奖,在“第25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活动中,汤润兴老师指导叶泽森同学发明的“指甲屑收集器”荣获一等奖,还申请了国家级专利……赢得了家长满意、同行关注的良好局面。棠澍小学将以争创一流的精神,朝着“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高质量的新型学校”迈进。
固戍小学创建于1950年,学校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90%。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4人,20个教学班。2001年由村镇两级政府共同投资2600万元建成一座各种功能室配套完善的教学大楼,2009年又新建一幢综合楼。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实现了由普通农村小学向现代化学校的转变,发展成为宝安区首批优质化学校、深圳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足球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目前又获批成为第四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誉为“宝安区原村办小学的一面旗帜”。近年来,我们大力贯彻落实区政府办《印发关于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宝府办〔2009〕18号)精神,紧紧围绕确保全区教育系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中心工作,大力践行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现代化教育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一是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崇尚自然,厚积薄发,打造“书香型校园”;二是致力于足球文化的研究,开展生命化教育,打造“运动型校园”;三是致力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凸显引领与自主,创建“研究型校园”。
我校位于竹料寮寨村。创办于1946年,先后由雄伟、米岗和寮寨三校合并为竹料镇第三小学。并于2003年4月被评为白云区一级学校。现占地17122平方米,有20个教学班,近900人,教辅场室 达1:0.7,绿化覆盖率为68%。学校以长跑为特色推动素质教育,先后有60多人次获得各级比赛名次。我校以把学校办成环境美、设备良、校风好、队伍优、质量高、优特色得全面发展得现代化新型小学为总目标。
西南街道第十二小学座落于广海大道西邮电街。学校占地面积31874.48平方米,建筑面积13991.28平方米。在校学生有432人,十二个教学班,教师人数24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功能场室齐全。“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首,弘扬个性,和谐发展”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正视困难,艰苦创业,团结进取,稳求发展”是学校的精神。学校的全体教师正为十二小的崛起而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