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小学创建于1951年,坐落在福永西部,珠江口东畔。旧校处在民居包围之中,占地面积仅为5166平方米。2003年9月,桥头社区斥资2000多万元兴建新校,2004年9月迁至现址。 现校址占地面积54126平方米,建筑面积19748.6平方米;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育人氛围浓郁。教学区有普通教室24间,皆装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有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等功能室38间;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台;藏书室藏书37600册,生均36册。运动区有室外标准篮球场4个、毽球场4个、 400米8道塑胶运动场1个,还有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体育馆和300平方米的室内乒乓球室。生活区有两栋11层共40套教师住房,配有公共食堂和生活休闲区。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是一所高标准、高起点的公办小学。
我校坚持“厚德立品,红棉育人”的办学理念,高扬“红棉树为样,红棉品为行,红棉人为荣”的思想,凸现“红棉书法”和“红棉民乐”的办学特色,践行“翰墨传承,立字立人”的办学方针,提出“引导孩子练书法学做人,用音乐陶冶性情,帮助孩子丰富自身内涵,伴孩子幸福健康的成长”为育人口号,让红棉文化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导航,成为学校前行的源动力。以“红棉树、红棉品、红棉人”作为学校德育建设文化精髓,开设书法、民乐、柔道、舞蹈等特色课程,开展“红棉艺术节”、“红棉颂”、“红棉杯”等教育教学、艺术创作、表演活动,使红棉文化在学校师生中渗透、扎根、开花。近年来,学校连年荣获广州市花都区教育教学质量奖、新华街十佳文明学校,通过《广州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荣获花都区德育达标学校称号,学校成为展示新华教育的窗口单位。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第六小学(新华六小)于1994年秋开办,并由爱国知名人士,旅美华侨陈香梅女士亲笔题写校名。 新华六小占地面积832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经多年努力,现发展成为一所颇具规模的城区学校。有教学楼、专用楼和两层的生活综合楼,29个教学班,学生1600多人,教师69人。有21室1场1园,布局合理,使用率高。校园立体文化氛围浓郁,小巧玲珑,恰到好处,设备一流,育人环境优雅。 新华六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形成良好校风和教风。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年年获花都区教育教学一等奖。2003年5月评为花都区一级学校。2006年新华六小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新华六小教学班子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全校教师中79.3%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职称的高级教师36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占44%。学校年轻,教师充满活力,面貌年年变,成绩期期新。 新华六小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每个教室配备29寸彩电、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投影机、投影幕,阶梯式多媒体室一个,有电教平台的自然实验室一个,有能连通ADSL的电脑室和普通电脑室各一个,图书室有藏书25000多册。 新华六小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区级以上的奖项117项。学校将乘借上区一级学校的东风,继续挖潜,改善办学条件,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努力向高一级学校迈进,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知名学校。
松和小学创建于1953年,经过58年的风风雨雨的艰苦历练,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公办完全学校。学校地处下油松河边,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48平方米,绿化面积13280平方米。学校目前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15人,教职工112人。其中教师10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的68人,专科学历28人,中师学历2人,党员26人。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已基本实现现代化,38间教室全部装配上了教学小平台和液晶投影,实物投影仪,有配套齐全的功能室及现代化信息校园教学网络。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纲要》为指南,循序渐进地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作为搞好整体改革的灵魂,确立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科文并重”的办学理念,在“减负、提效、保质”工作目标指导下,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在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中,构建了“双育”素质教育模式和“两个目标、三种激励、四项考核”的目标激励考核制管理模式,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携手教育网络。学校还先后承担了三个区级、三个市级和两个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近三年,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140人次,其中国家22人次,省级232人次,市级229人次,区级322人次,街道级355人次,师生发表作品23篇。学校以突出的办学效益、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区校园文化建设单位、区文明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深圳市绿色学校、宝安区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爱心学校”、广东省“十佳队日”先进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经典诗文诵读和乒乓球普及教育已成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2005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区依法治校示范校,2008年被评为区优质化学校,2009年被区教育局确定为“国学教育”首批试验学校,2010年6月被评为区“双优学校”,2010年11月被评为市“书香校园”,2011年被评为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将中小学教学设备管理先进单位。松和小学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以“深圳速度”,实现了跨跃式发展,成为了一个由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优秀案例,成为了农村城市化转制后,政府办学的成功先例。
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新村村。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友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洲,他们中很多人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立足于本校实际,在“求实、创新、活泼、向上”校风的激励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又秉承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精神,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围绕“小学和谐教育”主导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和谐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始兴县城南镇衍屏中心小学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经典,以为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义沙小学创办于1950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横沥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6年易地重建了新义沙小学,并与原长沙小学合并。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所设计新颖、布局合理、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学校。 义沙小学座落横沥镇义沙村,占地面积23420平方米,生均4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50平方米,生均10.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504人。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镇党委、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义沙小学创建规范化学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在义沙村划拨土地,投入900万元义沙小学建起了新的教学大楼,2006年9月1日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8年,政府再次投入420万元建起了行政楼、科技楼和教师楼,使义沙小学的功能室场能够按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全部设置,实现了从薄弱学校到规范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新校建成后,区、镇两级政府继续加大投入,2007年拨款100多万元为义沙小学兴建了一个有200米环形跑道的足球场,按省级标准配齐了图书、教学仪器等常规教育设备,并进行了一期信息化工程建设,配备学生用计算机50台,教师办公电脑18台,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2008年再投入38万元启动二期信息化工程,现在各班都有教学平台,每个老师都有办公电脑,真正使义沙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的教育新装备又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今天,义沙小学教职工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积极打造“和谐发展”教育模式,向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向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我们将以自身的智慧与才华,用爱心与毅力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广州萝岗区黄陂小学创办于1953年,原名白云区黄陂小学,03年更名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陂小学,06定为现校名。广州市一级学校。 2000年冷改新同志调入任校长后,在充分发挥民主团结管理的同时,得到黄陂村委朱银欢主任和魏辉祥书记及教育局等大力支持,学校快速发展,教师都具大专或以上学历,均龄约36岁,极富朝气。 新萝岗区府紧邻学校约1.5公里,林语山庄和万科房产与校仅一路之隔,现创教育强区改扩建中的校规模为24个教学班,优质学位1080个; 校占地面积约为3094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约为28.6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约为14.04平方米,教学和功能场室达市偏省一级标准。现实现了全员电脑办公和每班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立志树人,适应发展”的校训、“文明好学,团结进取”的校风、“诚实友爱,多思善问”的学风、“爱生奉献,乐学善教”的教风。 黄陂小学将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创品牌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沙滘小学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全日制公办学校,位于沙滘南村、英雄河畔。学校创办于1947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六十多个春秋数度辉煌,在乐从教育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目前,学校有18个教学班,863名学生,拥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41位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39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18人,在读本科6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学校设有电脑室、仪器室、多媒体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2008年,学校按省一类标准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平台、大屏幕电视机、实物展示台进入了课室,实现教学设备现代化。学校坚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 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增长见闻,提高素质,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发挥每一个空间的作用,使内容丰富的校园专栏成为了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教育。学校还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德育网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艺术教育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学校的文艺队屡获佳绩,创作的舞蹈《飞旋的足球》获第二届全国少儿艺术风采展示大赛金奖;课本剧《小珊迪》和《再见了,亲人》分别获区文艺创作一、二等奖。在镇、区级各类竞赛活动中,师生获奖人数众多。美术组虽组建不久,但成绩突出,2008年组织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金太阳”杯小学生迎奥运绘画、书法比赛,陈桂焯等多名学生获全国金奖。
电白县春华学校座落于水东镇向阳大道北半段,全名电白一中春华实验学校。电白县春华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校风良好,是目前电白县最好的中学之一,实力雄厚,无论是师资或是生源,都堪称优良。茂名一中和电白一中的上线率为全县最高。
学校是大岭山镇第一个联合办学点。2002年3月,由百花洞、下高田、大环三所小学进行了第一次合并,校名为百花洞联办小学。 2003年9月,再由梅林、太公岭、大片美三所小学 并入,正式命名为大岭山镇第一小学,校址设在原百花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00%。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 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网络控制中心和校园广播系统,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2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和设计别具一格、生物品种繁多的生物园,每个课室都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一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09人。教职工55人 其中专任教师4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14人,小学一级教师27人;本科学历21人,大专学历22人。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智育为主、科研为导的办学思想,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近三年来,教师先后有101人次获市、镇各种各类表彰奖励,学生128人次获市、镇表彰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无毒学校、东莞市文明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绿色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