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成立于2012年9月,其前身为南山外国语学校文华部,位于深圳硅谷科技园区,北枕塘郎山,东靠铜鼓岭,南面深圳湾。校园内曲径通幽、掩映如翠、鸟语花香,远城市之喧闹,择地理之幽静,近交通之便利,被誉为求学之“净土”。 作为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的发源地,文华学校底蕴浓厚,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设有阅览中心、自然实验室、科技活动室、创新实验室、以及生物园地等,此外还配备有专门教室,为学生提供声乐、器乐、形体、美术、劳技、计算机、语音等训练。 学校规模—— 文华学校现有九个年级,50个教学班,小学六个年级共31个班,初中三个年级20个班,在校学生共计2393人。教职工15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4人,本科生学历111人,大专学历11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69人,初级职称63人。 行政团队—— 管理队伍精干,经验丰富。七位行政领导全部毕业于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名牌师范大学,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5人,均多次获得区级以上行政奖励。校长系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深圳市优秀教师。曾担任政教主任、学部主任,既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有很强的全局管理能力。副校长曾担任教务副主任、学部主任,拥有多年初中教学工作经验,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曾带领其团队创造了南外高考“升学百分百、文理七状元”的骄人成绩。 培养目标—— 在学校(集团)“办研究型卓越学校,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健全的心智,强健的体魄。 管理特色—— 学校实施层级管理,备课组—科组—教务处—学校行政会;班级—年级—德育处—学校行政会;班级—年级—安全处—学部行政会;三线管理,齐头并进,一岗双责。坚持安全第一、德育为首、教学中心,走“两手抓”的管理思路:德育工作,一手抓规范,一手创特色;教学工作,一手抓常规,一手树品牌;安全工作,一手抓制度,一手抓落实;后勤工作:一手抓服务,一手抓质量。 学校文化—— 文华学校在贯彻学校(集团)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和谐、阳光、幸福”为核心的文化建设。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平台,构建“家校共建,家校共赢”的良好格局,不断推进“家校和谐”系统工程建设。通过落实和谐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大胆进行德育创新、努力推进教学研究,实现师生共赢发展、。注重工作的每个细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让学校师生在品牌南外的光环中感受幸福;在和谐共进的文化中感受幸福;在激情工作的快乐中感受幸福;在丰富健康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幸福;不断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倡导从解决具体问题的角度开展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等小课题的研究。创设各种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敬岗爱生、乐于奉献、战无不胜的阳光团队。
惠州市第二小学位于惠城区桥东,原址七十年代在塔仔湖边,后来塔仔湖填平之后,搬到现址。前身为观澜书院,即观澜小学,是惠州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 这是惠州市第二小学前任校长叶伟强先生写的校史:“观澜小学是一间历史悠久的学校。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惠州小学里,观澜小学是一所鼎鼎有名的小学。它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遍布世界和祖国各地。” 清乾隆八年(1743),归善(辛亥革命后改为惠阳县)知县陈哲在县城西南郊的西枝江畔创建了观澜书院。 1903年书院改名为归善县高等小学堂;1928年,学校改名为“惠阳县立第一小学;1940年改名为“惠阳县鹤峰镇中心国民学校”; 1948年改名为“惠阳县县城镇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秋,学校改名为惠州镇第二小学;1964年11月撤镇设市,变为惠州市,校名也随之更名为“惠州市第二小学”;1995年春,学校从桥东的小塘下搬入现址,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
我校是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刘本章小学,是三水区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三座,功能楼三座,教师宿舍三座,学校设有十二个教学班,现有教师24人,学生453人。我校设有电脑室、电教室、科学探究实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十多个场室。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展个性,发挥特长”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佛山市绿色学校”、“佛山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三水市文明单位”、“三水市优秀少先队大队”等光荣称号。
2004年,东莞南城平地一声雷,阳光教育品牌学校光芒四射,争相辉映。在一片众花渐欲迷人眼中,有一朵鲜花,迎风绽放——她就是南城区阳光第四小学!这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曾培养出北京大学学生,留学博士的校园;这是一座和谐发展、扬长个性的文明理想的校园;这是一所市一级学校逐渐走向现代化的校园。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这所历经近百年沧桑的学校,如今更加璀璨夺目,再现辉煌!
白云区人和第二小学是一所设备先进,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小学。学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学校占地面积17334平方米、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主体工程于1999年6月竣工,内设电脑室、舞蹈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自然实验室、劳作室、标准草地足球场、体育馆、图书室、游泳池等各类功能场馆(室)。 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259人,教职工56人。2003年5月被评为白云区一级学校。学校现正努力向市一级学校迈进。
西郊小学位于梅江河畔坝园新村。她创办于解放前,原是温、麦两姓人的私塾。1952年纳入国家统一经办,改为育群小学,1966年更名为西郊小学。 该校创办历史长。1990年,区委杨漾光书记联络旅美侨胞谢光济先生昆仲捐资一百万港元,重建西郊小学。新建学校占地6500m2 ,建筑面积2440 m2。1995年兴济先生又捐资九万八千元人民币资助学校充实图书室,少队室、电教室设备。 如今的西郊小学,拥有优美的校园,宽阔的操场,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和纪念礼堂,拥有丰富藏书的图书室,拥有勤奋拼搏,团结奋进的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她曾经多次摘取升中会考乡总评分,重点率第一的桂冠。2001年升上梅州中学初一级的学生有三名获成绩优秀生称号,2002年升上嘉应中学的麦应华夺得900多人参加的新生入学考试第一名。 西郊小学在群众中口碑好、人气旺,学生人数从一百多人增至四百多人。
■ 深圳市云顶学校(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深圳学校)是2004年经深圳市教育局批准,由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著名企业深圳万泽集团,联袂中国著名学府华南师范大学,创办的“十二年一贯制”国有民办学校。云顶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比邻福田区委,美丽的皇岗公园东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学校占地面积3.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科学规划、一校两区,高标建校,按省一级标准配备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的课室配有冷气与多媒体平台,不少设施达到国内外顶尖水平。 ■ 云顶于2008年初晋升为“福田区一级学校”,2008年底晋升为“深圳市一级学校”,2009年组建云顶管理新团队,2010年增设云顶高中部,并开办留美国际班。云顶为中国西部地区顾问单位、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实验学校和福田区教师培训基地、深圳电视台少儿节目拍摄基地、福田区安全文明先进单位。 ■ 云顶学校名家治校、名师荟萃,全校现有42个教学班,中小学生1600人,学生来自海内外18个国家(地区)。由“特区教育新锐”和“新生代民办教育领军人物”杨坚先生出任校长,由全国优秀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36人等组成的“阳光名师团队”是“一群追赶太阳的人”,秉持教育是“发现、关怀、服务、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坚持阳光理念,让每一个师生都能神采飞扬地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实施精致教育,创建优质、精致、有国际特色的高端“教育超市”,让家长的投资得到切实回报,让家长的需求都能找到答案,让云顶成为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 “向昨天致敬,启明日华章”,云顶学校首个五年规划基本实现,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确立,“特色高中、优质初中、精致小学”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以“阳光理念、精致教育、国际特色”为核心战略的二次创业正扬帆远航。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