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成立于2002年8月。学校位于茶山镇东部塘角村地带,学校正前方一路之隔是一个提供给村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右面距茶石大道约20M。校园占地面积300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4050平方米。校园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教学区有教室30间,教学实验室、功能室、办公室和教学辅助室等50多间;生活区是一幢五层16个单元的教师宿舍;运动区设有一个200M六线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两个标准的篮球场及羽毛球场,沙地、单双杠、投郑等运动场地和设施。学校绿化覆盖率达100%,环境优美,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校园文化浓厚浓郁,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乐园。
平洲夏东小学是南海区一级学校,坐落于佛平路夏东大道旁,与南海一中隔河相望,占地9000多平方米,教学楼高4层,每层有五个场室。大楼前建有绿化带,四季如春,校园内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学校现在有13个教学班,学生有六百多人,教职工30多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13人,正在参加大专或本科函授学习的有16人,学历合格100%。在夏东党支部,村委会关怀下,学校逐步增添了教学设备,实现了“两机一幕”、“小平台”(34寸彩电,实物展示台)进课室,建有一间较大规模的电脑室,内有62台品牌七喜电脑。教师办公人手一台电脑。有图书室,藏书生元气25册。设有实验室、体育器材器、音乐室、美术室、仪器室各一间。教学仪器设备达市一级以上标准。 学校有礼堂,可容纳近千人。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十套乒乓球台等,这些设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全体教师勤教善导,学生勤学善练,近年来参加平洲教办及上级教育部门举行的各项竞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扒进“创名校、造名师、科研兴校”的工程,我校结合实际,在执行新课标教学的基础上拟定出《开展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拓展互动互学,提高学习质量》为我校的教研专题。经过近年的实践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昂首新世纪,展望未来,全体师生正满怀豪情向着“崇尚素质、稳打基础、求实创新、拓展特色”的目标迈进。
大鹏中心小学创办于公元1926年。截至2011年5月,我校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1141名;占地面积为3394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93平方米,绿化面积14900平方米;设备齐全的功能室40间,共有教学平台31个,多媒体教室2间,电子显示屏1个;监视器:室外摄像头28个、室内摄像头12、显示屏3个;藏书40000册;300米塑胶跑道,1200平米的体育球馆。在校教职员工84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4人,占教师队伍59.46%,大专学历28人,占教师队伍的37.84%。小学高级教师50人,占教师队伍的67.57%。学校布局调整后,大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积极探索办学思路,形成办学特色。1、办学宗旨:以爱塑爱、以效立校办学理念以“三爱”和“三效”为核心。展开来讲,就是学校人人有爱,人人讲爱,人人施爱;教学讲实效,政教讲时效,后勤讲功效。2、创“海洋文化”特色凭借大鹏的海洋文化底蕴以及大鹏中心小学人的激越的追求,学校着力打造“海洋文化”特色,继续把小导游、帆板队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海洋知识的教育。以前重在核电、大鹏的宣传,现在扩展为整个大鹏海洋文化内涵的深层次的发掘,如金沙湾旅游的开发、云海山庄景致的宣传、水头和鹏城海鲜街的资源的挖掘以及海洋生物养殖的培养,甚至海洋科技都可以作为该校的教育教学的资源。3、三科打基础,三节育特长“九五”期间学校承担了省级课题《德育与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工作,成果荣获一等奖。“十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全国优秀班集体实验》和《导师式的班级管理》。“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立体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推进学校的教研教改工作。学校以语数英为基础,以体育节、英语节和艺术节培育学生特长,充分发展学生个性。4、校风:忠诚团结 勤学进取校训:务实求真 励精图治教风:敬业爱生 博学创新学风: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学校先后被评为龙岗区一级学校、深圳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多次获得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办学效益奖”、全国尝试教学法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教育杰出单位、广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深圳市园林式单位、深圳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少先队先进单位、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语文科组获得深圳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今年九月我校被指定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近三年,教师获省级以上奖励达26人次,学生获省级奖励62人次,国家级260多人次,国际级3人次。市区级获奖屡见不鲜。目前,学校正注力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教育现代化之路,坚持科研兴校,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力争使学校成为一所校风正、环境美、师德高、质量优、特色显的现代化名校。
该校开办于1983年,至今已有二十年历史。近年来,该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初步体现了该校“德育为首,规范管理求特色,教学为主,全面发展育特长”的办学宗旨。在2002学年,该校被评为区一级学校。学校座落在海珠区晓港东一马路,校园占地面积7150平方米。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校领导想方设法挖掘潜力,近来对校园的场室、设施、设备进行了改建、维护。现在校园环境优雅美观,设施设备齐全。校园内拥有标准的篮球场、70米四线塑料跑道,1950平方米的小型足球场,320平方米的体育快乐园地以及144.9平方米的种植园等。 已有两样大课间:足球大课间.体能大课间,足球大课间有:足球操、足球柔韧操、足球活动等。体能大课间有:体能素质操、热身操、静态柔韧操、动态柔韧操、体能活动等。于2016年7月参加大课间表演。在2002年,该校被称区一级学校。学校里有1950平方米的足球场、70米四线塑料跑道、320平方米的快乐园地以及篮球场和种植园。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港东马路小学
广州市越秀区杨箕小学于1930年建校,位于中山一路立交桥旁,黄埔大道、东风东路、广州大道三大要道出口的交汇处,地铁一号线、五号线汇交点,交通非常便利。校园占地面积3864平方米建筑面积5151.2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完备...建有12个教学班,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平台进课室,有规范化学校相配套的教育教学专用功能场室。广州市绿色学校,越秀区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十一五’研究基地,《现代中小学生报》小记者站,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规划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学校小学高级教师13人,占46%。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占96.2%,其中本科学历17人,占65.4%,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教师平均年龄36岁,是一支年轻有朝气的教师队伍。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中英文寄宿学校,位于白云区积德花园内,校风好、质量高,教学设备齐全,办学条件优越,教师素质高,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严格执行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准则,让学生在自主、乐学中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我校突出英语、电脑、艺术教育,并取得一定成绩,多次参加“中华杯”、 “天才杯”、 “小天使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优秀奖、佳作奖和三等奖等。我校创办多年来,在白云区教育局的直接管理下,努力创办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小学创办于一九六三年。三十多年来一直是企业办学,一九九九年十月,光明农场实行了政企分开,光明小学归属宝安人民政府管理,从此纳入了政府办学的体制。 学校占地面积30822平方米,现在建筑面积8439平方米,(第三教学大楼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正在兴建中),校园内绿化面积1886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1.2%。 自政府接管教育后,学校得到了区政府、区教育局的重点扶持,加大了学校硬件建设的投入。从2000年起投入了1300多万元。目前教学设备完善,办学条件优良,学校有配套功能室31间,有功能齐全的校园教学网络和标准的运动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办学环境。 几年来,学校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强管理、夯实基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学校快速、稳步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市先进少先队大队。2000年6月被批准为区一级学校,同年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2001年被评为宝安区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达标单位。2002年6月被批准了市一级学校,同年被评为宝安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深圳市南头城小学是深圳特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坐落在著名的南头古城中。学校占地面积1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698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163人,教职工72人。学校具备优良教学设备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圳市南头城小学是深圳特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坐落在著名的南头古城中。学校占地面积1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698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163人,教职工72人。学校具备优良教学设备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注重加强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业务素质。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明是非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校还十分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深入探究,目前开发了 "古城历史与文化"、"制陶艺术"、"民族乐器"、"围棋"、"乒乓球训练"和"中华武术"等校本课程,建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陶实验室,率先在南山区开设陶艺制作课。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还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古城剧社"、"古城文学社"、"古城民乐团",学生演出的小品剧、民乐演奏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荣获金奖。历史进入新的世纪,南头城小学也正从新的起点出发,不断实现超越,朝着古城人信赖的优质学校和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学校主要获奖情况:2002年12月,学校荣获深圳市"花园式园林式达标单位"称号;2003年3月成为南山区第一所被授予"警校共建安全文明学校"称号的学校;2004年9月学校获得南山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10月被评为"南山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4月学校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荣获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5月学校被评为南山区体育项目特色学校;2005年6月获得"深圳市绿色学校"的荣誉称号;2005年8月在"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中荣获"平安校园"称号;2005年11月袁媛同学被国家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授予"中国骄傲"荣誉称号;2005年12月学校晋升为市一级学校;2006年5月学校波比足球队代表我国在德国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杯比赛中荣获团体亚军称号;2006年9月学校再度获得南山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东溪小学,创办于1931年,校址设在东溪村东祖祠堂内。1991年,在村委会的倡建下,并取得了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祠堂北面重建东溪小学,并于次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改名为柏堂村东溪小学,香港书法家苏山老人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 柏堂村东溪小学在1998年被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238平方米,建筑面积2148平方米,校内绿树成阴,环境优美。 学校有一个“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探索更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宗旨,继承优良传统,形成了“守纪、勤奋、活泼、有礼”的良好校风,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品德优良、人格高尚,热爱学习的新人。 学校重视抓教研,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开展了“愉快教学”、“指导-自学式”、“探索型课程”以及数学科的“五字教学模式教学法”、英语科的“情境教学法”等实验研究,以研促教,优化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多年来,学校质量达优秀档次。此外,学校还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一批品学兼优、特长生在区、镇评比及竞赛中获奖。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