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小学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花园内,位于桃园西路、前海路、港湾大道及一号路交汇处。该校于1998年3月挂牌筹建,1998年9月借海滨小学开办,1999年9月正式迁入新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彭敏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从划红线、跑征地、细规划......到新校舍的建成,仅用了540天的时间,就把"五口渔塘"和"一个破码头"变成一所美丽的现代化校园,创下了南山区学校建筑工程进展速度第一记录。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419人,教职工87人。校园占地面积10043平方米,设有200米运动场1个以及25个教学功能室。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整体育人"的人本思想,构建了"激励成功、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机制,以激励培养人,以特色促发展,在实施开放性教育教学中,奔驰于深圳教育的快车道,实现了"办校时间短、办学效益高"的大步跨越:(1)、2002年6月初,经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综合评估,授予南山区一级学校。(2)、2002年7月,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家长学校"。(3)、2003年7月,通过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评估,成为深圳市一级学校。(4)、2004年4月,获得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教育督导室颁发的2003年人民政府办学效益优秀奖。(5)、2004年6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建我绿色家园活动指导委员会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6)、2004年6月,被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200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8)、2004年12月,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评估,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9)、2004年12月,被深圳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10)、2006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2007年7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12)2007年12月,被聂卫平授予"围棋特色小学"。(13)2008年12月,被广东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14)2009年12月,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被评为 "深圳市小学信息技术示范教研组"。(15)2009年12月,学校音乐教研组被评为"深圳市小学音乐优秀教研组"。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现代化特区窗口学校。
深圳市宝安区化雨中英文小学(塘下涌幼儿园)创办于2001年,是经宝安区教育局批准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位于宝安松岗和东莞长安结合处,塘下涌社区广田大道旁,交通相当便利。我们在“春风化雨,阳光育人”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沿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科学管理,阳光育人”的道路,把学校建设成为: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能形成内涵品质的一所学校。近年来,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沿着“塑造教师”→“塑造学生”→“塑造学校”的良性发展轨迹,注重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个性及才能的舞台,让他们施展才华,培养兴趣,形成特长。目前,以篮球、田径为特长的体育工作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舞蹈、美术及少先队活动为特长的艺术教育为形成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以“双姿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成了“小小书法家”成长的摇篮;以“礼仪教育”为亮点的教育模式成为学生锻炼气质、了解世界的沃野。愿大家与化雨中英文小学亲密携手,共同谱写新篇章。
广州市增城市刘村小学位于萝岗区东区街刘村,是一所六年制公立学校,今年4月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始建于1915年,原校址在刘氏大宗祠,自1986年起刘村居委几经集资重建新校。学校占地面积114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22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师资雄厚,凝聚力强,办学资源丰富,育人质量高,是原萝岗镇中小学校管理综合考评一等奖的学校。 现有12个班,学生450人,在职公办教师23人,学历达标100%,大专学历以上20人,占90%。其中,本科毕业9人,2人取得了学士学位;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2人,是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教室与教辅室之比达1:0.83,教学设备设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较完善,为办公和教学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全校共有计算机70台,都通过互联网;有13个教学平台,全面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刘村小学是“教育创强”中改扩建的窗口学校。萝岗区政府已为我校投入教育装备和修缮专款104万元,又确立了1000多万元的改扩建项目。刘村居委无偿提供建设用场4972.96平方米,新建教学综合楼、师生食堂、集塑料跑道和两个标准篮球场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场等将为校园添色彩。改扩建后,教学功能室及其设施设备齐全,办学规模达18个班,学生810人,办学条件将达到市级以上的标准,刘村小学的优势将越来越强。 刘村小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新成果。体育、英语、少先队仪仗队、毕业班工作等是我校强项,展示了特色风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小学是创办于六十年代的老校。经过数十年的洗刷,旧貌变新颜,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绿树成荫,现在已成为越秀区一级学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该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形成了科技兴校的办学特色。在近三年中,该校获得全国、省、市、区奖项共253个,其中学科38个、科技140个、体育56个、艺术19个。并在2001年底被评为广州市首批科技项目(生物与科学环境探索活动)特色学校。 地址:大德路203号 电话:83337672 ?
我校建校于1993年9月,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八区新安湖花园内,是辖属于新安街道的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064.9平方米,建筑面积956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00%,校园环境整洁和谐,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精致幽雅。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364人,教职工79人。教师队伍配备精良,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43人,专科人数31人,具有中级职称人数4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行政机构健全,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人、党支部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中层干部6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他们开拓创新,勤奋务实,团结奋进,勇于拼搏。学校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建有篮球场、毽球训练场以及阅览室、美术室、演播室、电教室、民乐室等三十多个功能室;现代化多媒体电教平台28个,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学生专用计算机120台,开通了校园网、闭路电视等;藏书65848册,图书室设有教师和学生阅览区域,并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致教育、精彩人生”办学理念为引领,以“朝着个性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把学校办成优质教育的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实施精致教育,打造精品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以“厚德、博学、睿智、笃行”为校训,经多年实践,形成了“阳光校园、幸福成长”的校风、“欣赏学生、启迪智慧”的教风、“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学风。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采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开足课、开好课。社团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大课间课程、节日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构成了我校校本课程的主体。我们利用民乐、舞蹈、书法、花艺和围棋、毽球等第二课堂培养孩子们能力;利用社会实践和节日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拓展能力,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一五”规划“精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科研单位、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与实践”科研单位、中国毽球雏鹰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无烟学校、深圳市“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深圳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深圳市宝安区优质化学校、深圳市宝安区国学实验学校、宝安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宝安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 我校1999年6月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2004年3月通过区一级学校复评,2004年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奖;2005年12月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2009年1月通过区优质化学校评估,2010年通过宝安区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双优学校评估,2010年获得了深圳市办学效益评估奖,2012年5月通过宝安区德育绩效评估和深圳市绿色学校评估。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创办于2006年,前身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系东莞市教育局直属小学。2009年7月,经东莞市政府研究决定,由东莞光大地产有限公司斥资新建了新校区,并2009年9月1日正式落成启用,自始成为隶属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第一所公办中心小学。 学校地处松山湖新竹路5号,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17.12平方米,有修远楼、风义楼、雅正楼、颂德楼、宿舍、体育馆五大建筑。建有标准的200米环形塑胶田径运动场,高标准建设了36个教学专用功能室,高起点建成了校园网,并基本实现多媒体进教室,是一所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35人,教师77人。教师具有硕士学历的1人,本科学历70人,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17人,占92%,达标率100%;其中中学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36人。
越秀区铁四小学开办于1952年,属公办学校。学校位于广州市站西路机山一巷9号。学校于2006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评估,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原属广铁集团公司羊城铁路总公司管辖,2004年9月交由白云区管辖,2005年8月随广州市区划调整交由越秀区管辖。 学校占地面积85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23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32平方米。有4200平方的大小操场,其中有标准的篮球、排球、羽毛球、毽球等场地及60米塑胶直跑道,还有192平方米的风雨操场。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983名学生。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56人(1人为工勤人员,)。其中,校级领导3人,校长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学校设置教导处和总务处,配备两正三副的中层干部。在编教师55人中,教师平均年龄37岁。小学高级教师34人,教师学历达标100%。我校现有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6人次;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4人次;区教坛新秀4人;有4人参加区“百千万”高级研修班学习并结业;有15人次担任过区中心组成员。 近年来,我校在不断学习、探索、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找到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符合校情的管理思路,提出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创办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研究型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尊重个性—快乐学习,培养特长—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幸福生活”的育人目标。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逐步使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办学活动步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努力提升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小学始建于1985年,原名横沥镇中心小学。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横沥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自2001年与2006年先后与原新兴小学、前进小学合并,并于2007年6月改名为南沙区横沥小学。横沥小学现有教学楼一座,内设教室21间,综合楼一座,内设专用室24间。学校占地面积22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215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0260平方;有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道的田径运动场1个。学校布局大方合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严格分开。横沥小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教,实现民主决策、政务公开;另一方面在管理中注入情感因素,通过关心、沟通、奖励,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以人为本、情感和制度互补的管理机制。
惠州市第五小学创办于民国初年,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城区老校,为惠城区一级学校、惠州市传统运动项目(乒乓球)学校、省档案综合管理特级单位。学校位于惠州区桥西法院前街,毗邻热闹的步行街和美丽的惠州西湖风景区,学校的旧址是文昌庙,自古就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校园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关心下, 通过积极“创品牌、树特色、求发展”,实现“把学校办成和谐加特色,把教师培训成规范加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想。学校以德育为首,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以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导向,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以规范管理为依托,以创新教学为动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推动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这所城区老校焕发出新的活力。一直以来,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严抓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教育,积极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小校”。在上级的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旧貌换新颜。
增城市富鹏小学,位于广州增城市荔城街富鹏区沙区路[1],创办于1994年,现有29个教学班,拥有一支“勇于创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教师队伍。 校园环境优美,是增城市一级学校、增城市绿色学校,被评为增城市文明校园、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校秉承以德育人,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张扬教师个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以“求新、求严、求实”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增城市富鹏小学是增城市课改实验学校、增城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研究实验学校。开展“在新课标下学科练习设计”的研究,开发美术科校本课程——《黑与白的游戏》,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02年以来有13人次被评为市、镇优秀教师,80多篇师生论文、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发表,130多人次在全国、省、市、镇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正在逢勃发展,各项教学设备设施逐步完善,目前准备申报广州市一级学校,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向辉煌的明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