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小学部的管理相对独立,小学校长在其职权范围内独立安排小学部的工作。小学的管理是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小学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团结务实,治校严谨,管理科学,目前正带领着全校教职工,努力创办理念创新、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现代化学校。 教师是从众多的应聘者中经过严格考核,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教师。我们要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懂理论、熟课标、通教材、会教法,爱学生、乐奉献、重事业、讲诚信,善合作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小学部的三十多位教师正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刻苦钻研,不断进取。 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持续发展。我们全面推进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上,我们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综合课程为主,除按《纲要》的要求开齐全部课程外,从一年级开始,增设英语与信息技术课程,并适当增加各种综合活动课(含科技教育、综合艺术、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材使用上我们与广州市东山区小学同步,即小学一年级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二至五年级使用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 课程特色上我们在完成小学基础教育规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教材,突出英语、数学和信息技术课程,并重视开发各学科的活动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体现“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
龙田小学位于坪山新区坑梓龙田社区,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我校创办于1950年,现有校舍创建于1996年,新建教学楼创建于2008年。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730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四季花香,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宜,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72人,最大班额为49人。经2003年城市化建设以及2007年均衡化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现已成为一所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文化氛围日渐形成的学校。 我校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和音体美器材室等各类功能室,各功能室配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微机室按要求配备有56台微机,能保证学生上微机课人手一机,为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创设了良好条件。另外,教师每人配有一台微机,并接入了互联网,教师能熟练操作运用电脑下载资源应用于教学,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开拓了视野,有力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并且我校各个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我校建设了标准体育场地,具备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设有2个篮球场地、1个足球场地及2个乒乓球台,达到了标准要求。满足了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整个学校教学环境良好。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现有教职工人数47人,配备有正副校长2人,中层干部8人,其中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1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15人。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水平整体较高,教师配备能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惠州市第一小学的前身是惠州府学堂,是清朝末期惠州知府沈传仪1903年4月创建的,距今已经有102年的办学历程。原校址在惠州府署右侧,即现在的惠州市第四中学校址。1950年12月改名为惠州市第一小学,1972年8月校址迁到府前街华光庙,1999年3月迁址惠州市江北江畔花园。新校址旁边是一条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东江大河,河岸是正在开发的滨江公园,近邻是惠州市首脑机关行政中心,还有广阔的体育广场与正在兴建的一流体育馆和校友杨钊先生兴建的国家示范“城市花园”。环境独特,风景优雅,是块教书育人的风水宝地。 惠州市第一小学创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是东江流域唯一有一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这是她的“殊荣”。她是一所历经沧桑和时代洗礼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百年新校。她经历了辛亥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时期,曾经为祖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学子,原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国民党爱国将领黄植南,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吴石牛,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杨勋,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等都毕业于令人向往的这所名校。 但是,这所百年名校因历史原因,也曾经历过许多坎坷,“三迁校址,四易校名”。98年前旧校址在府前横街华光庙,占地面积只有 300平方米 ,校舍十分简陋,是惠州市区唯一一所薄弱学校。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关怀下,99年3月惠州市第一小学迁址到江北江畔花园。从此,惠州市第一小学才有了生机,重获新生。
深圳市观澜街道库坑小学创办于1947年,前身为济月学堂。1950年起定名为库坑小学,1987年迁此新址。库坑小学经历了五十八载的风雨沧桑。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学设备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美术室、学生书法室、200米塑胶运动场等21个功能场室。
广州市从化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创办于1985年8月,校本部占地面积28417平方米。按省一类标准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2009学年,全校连三个分教点在内,有43个教学班,学生1765人;其中校本部有34个教学班,学生1483人。在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的育人环境得到不断的优化和美化。2007年,新建了综合2楼和宿舍楼,2008年新建了食堂、对小坑分教点教学楼进行了整体装修,整治了校本部和各分教点的环境,重新武装了所有的教学专用室和辅助用室,添置了大批的教学设备。两年来,用于校园环境改造和设备添置的资金达300多万元,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每学期,上级财政部门能及时拨给书杂费返还、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补助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提出“以宽容教育的思想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子——德育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经历“感知——理解——内化——感悟——实践——升华”的过程,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效果。2荣 誉学校荣誉 2006年2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九江南方小学是九江镇内第一间省一级小学,校园依山傍水,绿树红花,小桥流水,景致宜人。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室室通宽频,班班配备电教平台,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如此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区内的村办小学中是首屈一指的。 学校建立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构建了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网络,倡导人性化管理,创建绿色人际关系,全方位实施赏识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校风。 南方小学坚持走“以优势创特色”的办学之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果。学校曾被评为南海区“先进家长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小提琴、古筝特色训练有声有色、“四结合”试验先进单位称号,并于2004年11月顺利通过了省一级学校的评估,成为九江镇内第一间省一级小学。 九江南方小学像博击长空的雄鹰,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振翅高飞,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云浮市第二小学创建于1992年9月,座落在云浮城区风景秀丽的南山河畔是云浮市区内重点小学。办学十多年来,学校从92年创办的707个学生、12个教学班、29个教职工,发展到现在的2782个学生、49个教学班、136个教职工。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33人,大专学历74人,中师学历27人。有副高级职称1人,小学高级教师111人。校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校园绿化覆盖率98%。 学校开办以来,一直本着“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发展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体艺见长”的办学特色。在现任校长谢石安的引领下,学校不断向更高、更强的方向进步。近廿年以来,天道酬勤,二小硕果累累:先后被云城区定为“素质教育”“快乐体育”“教育信息化工程”“家长学校”等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省红旗大队”“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绿色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省书香校园”“市文明学校”“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区德育示范学校”,连年被云城区评为“安全文明校园”“先进党支部”等。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骄人,获全国级奖项24人次,省级14人次,市、区级436人次。其中陈欣然同学参加广东省中小学廉洁修身抄手报总决赛荣获特等奖,学校节目参加2011年云浮市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中荣获特等奖。在近年来的六年级升重点中学文化素质检测中,我校均居全区前列。近二十年来,我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学生,往届毕业学生黄敏仪和蔡玉洁两位同学目前已输送到国家“八一”击剑队。 近年来,学校为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筹集资金,加大硬件建设的力度,添置大量的教学设备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学校的设备设施比较完善,功能场室基本配套。设有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快乐体育园地、生物园等各种功能场室,图书室藏书量达6万册,校园内文化气氛浓厚。2007年秋,学校投资近四十万元,新建了一个拥有60台电脑的高标准电教室,为我校更好地率先开展“三网融合”远程教育平台互动教学夯实基础。2008年8月,为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投资一百二十万元,建设塑胶运动场,成为师生们健身和周边群众最青睐的快乐场地。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学校继续以体艺特色为学校发展突破口,营造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重点抓好三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形成我校科研课题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在注重“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今天,我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将进一步继续打造“健康振华,活力二小”这一品牌,以凸显我校教育教学特色,成为南山河畔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线。
江南新村第二小学坐落在海珠区的中心地带—江南西路,开办于一九八八年秋,同年底兼办海珠区体育运动试验学校,2003年7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7185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人。学校各种功能场室齐备,校内建立了校园网,教室内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平台。运动区与教学区分开,建有体育楼和运动场,具备游乐场、足球场、200米四线环形跑道、100米六线直跑道、25米标准泳池和体操训练场。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