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中学于1927年由当时国民革命军北线总指挥钱大钧创办,是一所有80年办学历史的粤北名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基地,广东省新课改样本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韶关市园林式单位,韶关市高考优胜学校。 2004年,为创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曲江区委、区政府投资一个多亿,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所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风格独特,气势恢弘,设施设备先进而完善,体现以人为本规划和现代教育理念,可同时容纳100个教学班,5000余名学生就读的曲江中学新校。学校搬迁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有教职工219人,教学班65个,在校学生3900多人。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3人次,省级奖励87人次,市级奖励263人次。 2004年以来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4年总分800分以上有3人,总分700分以上有18人,上重点本科线的有106人,上本科线的有304人;2005年总分700分以上的有22人,上重点本科线的有120人,上本科线的有408人;2006年总分700以上的有40人,上重点本科线的有160人,上本科线的有609人。 学校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得到上级的好评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学校坐落在汉口繁华的中山大道东端,南靠长江二桥,占地面积48亩。有实验楼一幢,实验设备达部标一类。有计算机网络教室5间,多媒体多功能教室7间。有多媒体电教中心,建成了集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及音视频电化教学闭路系统为一体的信息控制系统,校园网已用DDN上英特网,现正以独立域名积极创办国际网站学校。建有多功能学术厅和报告厅、启迪电视台、演播厅和电子备课室。校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期刊杂志400余种,图书馆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全开架借阅。有艺术体育馆一幢,天文台一座,足球场和健身场各一个。为突出隐性教育,优化教学环境,学校建成了艺术长廊体育长廊、科技长廊、德育苑和楼顶花园。 武汉市第二中学 学校现有120多个(含分校)教学班,近7000名学生。全校教职工470余人(含分校),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市十大名师2人、特级教师10人,省、市管专家及享受市政府津贴10余人,高级教师208人。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模式,发扬二中人“严于律己,勤于工作,淡于名利,乐于奉献,善于合作,勇于拓新”的精神,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拓展优质高中资源,优化办学条件,形成示范高中办学特色。在武汉二中,学校管理形成一种新格局。学校行政依靠教代会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建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代会组织机构和民主管理网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改革与发展进程。 学校近年大力进行课堂结构改革,一改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旧格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隐性课程三大板块组成的新型课程体系。“科研兴校”,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学校1994年至今,高考连续十三年熔铸辉煌,高分率、重点率跻身全省第二。 武汉市第二中学 十三年高考以骄人的成绩向世人证明二中人无私奉献的主体精神、追求卓越的登山精神,高战斗力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情严相融的人本精神,是我们铸就永远辉煌的坚强柱石,是我们永恒求索再创佳绩的不竭的动力。 近几年学科竞赛累结硕果,2人获国际奥赛金牌,10余人获全国奥赛金牌、银牌,80余人获赛区全国一等奖,6人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每年在各类竞赛中均有200余人次获国家、省级、市级奖。 目前,二中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1998年和1999年我校先后两次组团赴英国曼彻斯特考察,此举开创我省学生组团出国访问的先例。与曼城学校的交流,使我们对外友好学校发展到14所,遍及欧、美、澳各大洲和地区。 近几年来,学校锐意改革,制定《改革与发展五年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进一步完善德育三模式,二中办学新的思路正在形成。 学校被授予“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最佳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示范高中”、“全国绿色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军训先进单位”、“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武汉市德育六有实体建设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武汉市第二中学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沉默的枝头已荡漾出绿色的消息,鲜艳的笑靥把春的祝福一波三折地传递,校园里春意盎然,一片勃勃生机。 全体二中人正挟十三铸辉煌的威势,以昂扬奋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经过几代敬业奉献二中人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学校现任领导班子率领全体二中人继往开来,承传着办学实践与经验,为跻身全国千所示范高中行列则努力奋斗。
中山高中创建于1999年,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中山高中成立之初,王旭校长就明确提出“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办学思想,全体教职工坚持“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牢记“转化一个学生,稳定一个家庭;办好中山高中,造福百姓一方”的庄重承诺,秉承“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为每个学生达到最高发展水平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佳结合点”的发展使命,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和“教育就是服务,服务的核心在于质量”的办学育人理念,遵循“欢迎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原则,大力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坚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紧紧围绕“教会学生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的培养目标。树立“差距就是潜力,差距就是机遇,压力就是动力”的奋斗信念,大胆探索,积极进取,形成了卓有成效且富有中山高中特色的发展性教育模式和“升层—激励—发展”评价机制,通过旨在打开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希望教育”、“情商教育”等,学生精神面貌较之过去发生很大变化,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办学十二年来,中山高中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山高中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作为立校之本和不断跃升的支点,尤其近三年来,教学质量在全市普通高中领域居于中上水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块品牌,2010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315名考生,一本上线27人,二本以上上线182人,二本上线率由09年的52%升至58%,本科上线299人,本科上线率由09年的91%升至95%,全校高考上线率达到99%,其中张稳同学考出理科617分的好成绩,超出一本录取线99分。中山高中办学十二年来,始终如一,从不敢懈怠,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开创了民办高中教育新格局。《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大连日报》等国家和本市媒体对中山高中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同时被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民办教育先进集体。面向未来,中山高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该校创办于1904年,前身为私立南海中学。学校创办不久,以卓越的办学成绩曾跻身于全国最优的9所中学之列。1953年与万善中学合并改为公立广州市第十一中学,是广州市为数不多的有着百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学校之一,在海内外都享有一定声誉。现时,学校占地总面积2631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校区。其中东校区(西华路460号)占地面积9810平方米;在建设中的西校区(南岸路西焦公园)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其中包括西校区在建的20000平方米。 该校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体现出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烘托学校“育才育德”的办学宗旨,把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分教育主题精心打造富于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特色鲜明的校园硬环境。为争创省一级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一是以“任重致远,爱国爱校”为主题打造校内“一门、一亭、两廊、三楼” 其二是以“育才育德,健康促进”为主题打造校内“六园”(“沁园”、“怡园”、“南海园”、“榕园”、“勤学园”和“励园”)。 其三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优化”为主题打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校自2003年6月以来,前后进行了四期的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和拓展工程,共投资500多万。建有千兆校园信息网,教学平台50个,功能室与专用室20多个,计算机室、语音室和电子阅览室共4间240台PIII以上电脑。至此,全部教室、专用室均建有教学平台、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师生均能通过宽带连接国际互连网(INTERNET)。同时,在校友的大力支持下,筹建了电教设备先进的教研室。同时,校园网络的软环境为教学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各种系统,如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制作系统,OA办公系统等,从而实现了办公教学教研手段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功能强大的网络环境使教师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中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了该校优质教学的进程。 地址:西华路460号 电话:(020)81862205
深圳市竹林中学是一所区属省一级初级中学,创建于1998年9月,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福田区西部,北依园博园,南眺红树湾,环境优雅宁静。学校占地21028㎡,建筑面积13999㎡,生均13.6㎡,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分开;校园是理想的求学场所,充分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率达61.87%. 学校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实验室和功能室、教辅室共46间。各功能室的设备、仪器按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有先进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共有计算机350台,多媒体教学平台36套,每间教室都配套有计算机和教学平台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每位教师均配有一台电脑,师生工作、学习都可网络化进行,实现办公系统现代化。 学校有250米塑胶环行跑道(附110米直道),有标准篮球场4个,排球场5个,室内体育馆(内设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面积900㎡,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校建有藏书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图书阅览室、学生图书阅览室。 现学校拥有了一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在编教职工82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35人,二级教师7人,教师学历都在本科以上,100%达标
广州市协和高级中学源自创办于1911年的协和女子师范学校和创办于1921年的市立师范学校。协和办学95年,培养出黄翠芬、李绍珍两位院士和关山月、廖冰兄、欧阳山等著名艺术家、文学家以及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二十世纪后期,协和高中的前身──广州市师范学校已经发展为省重点师范、全国首批五年制大专试点的师范学校,先后培育桃李五万余人,为广州地区乃至国内外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学校地处广州市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车途经,地铁五号线西村站距学校仅五十米。学校占地面积七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70%。校园古树参天,园艺精美,建筑布局极具生态意义。学校有近40台钢琴并配套独立琴房。轮滑是学校群体特色,轮滑队训练有素,连续获得全国比赛前四名。学校现有宿位1200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协和正在腾飞,明天的协和更加灿烂 地址:西增路18号 电话:(020)8650 7471 / (020)2628 251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